尹嬌 邵鳳梅
摘要: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作業在形式、內容上出現了巨大變化,先進的教學理念使得高中數學作業的有效性大幅提升,對提高學生數學知識運用能力創造了良好條件。本文主要站在新課改視角,對高中數學作業改革提出了一定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課改? 高中數學作業? 改革建議
一、根據學生情況,設計分層式的作業
高中數學作業改革中,教師需要充分考慮學生存在的差異性,盡量保證作業能起到有效訓練學生的效果,在作業設計上體現出作業類型、內容的層次性。從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角度入手,圍繞所需知識的展開分層。一方面,在基礎題目的設計上,主要針對基礎能力較弱的學生,旨在引導學生理解和內化基礎知識,重視學生對數學概念的掌握以及對數學知識的簡單應用。[1]另一方面,對具備一定數學基礎的學生,作業設計要重視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綜合運用,適當增加作業的難度。最后,對具備較強數學能力的學生,要設計一些發展性的作業,引導學生解決一些復雜性的問題,通過作業實踐更好地幫助學生消化所學知識。數學作業設計要重視對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保證學生在完成作業的同時,可以深刻理解數學知識的內涵,潛移默化中建構完備的數學知識體系。在數學作業改革中,保證數學作業的科學性非常重要,教師要盡量讓學生將獨立的數學知識展開整體化的概述,因此教師在作業設計中,需要思考不同知識點之間存在怎樣的內在聯系,適當在數學作業中引入轉化、歸類、類比等思想,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作好鋪墊。
二、設計實踐作業,適當減輕學生負擔
新課改下,教師越來越重視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因此作業設計要有所側重,從學生課堂表現入手,盡量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明確教學的重難點,保證作業內容的針對性,遵循“短小精悍”的原則,有效對作業時間進行壓縮,減少學生在做作業時花費的時間和精力,為學生進行有目的、有針對性的作業練習創造良好條件。教師要深入研究新課程標準,明確新課程標準對不同年級學生學習提出的要求。比如,一些學生對函數的理解不夠深入,所以在作業設計上,可以側重于引導學生練習函數相關的題目。在家庭作業的布置上,教師可以給予學生一定的自主權,鼓勵學生家長對學生完成作業的過程進行監督、反饋,考慮在做作業時怎樣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建議教師圍繞某一知識點設置多個題目,讓學生按照題目順序進行解答,由家長根據教師提供的答案進行檢查,如果學生連續三個題目沒有出現差錯,就可以自動跳過該類型的練習題,繼續后續類型的題目練習,這樣就可以有效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
三、引導學生思考,提高學生知識運用能力
新課改下教師在設計數學作業時,要考慮怎樣能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建議增加探究性作業的比重,可以在設計作業時,在題目周邊添加初步的解題思路,讓學生在教師提供的解題思路下,部分發散自身思維,向外延伸以不同方式解決問題,促使學生在做作業的過程中學會思考,探究。[2]例如,某一平面上存在兩個定點,分別以A、B表示,如果存在一個動點X到點A和點B的距離之和是一個定值,問點X的運動軌跡是什么。(射線、雙曲線或者不存在?)怎樣對點A和點B之間的距離關系進行描述?這種給出了初步解題思路的題目,還可以用于課堂作業環節,教師在完成知識講解后可以及時將作業布置給學生,留給學生充足的思考和討論時間,鼓勵學生在課堂上進行驗證。這樣就能照顧到一些解題能力較弱的學生,讓學生在相互合作的過程中,共同解決教師提出的問題。
四、靈活設置作業,不斷發散學生思維
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作業設計應具備較強的靈活性,既可以包括已學習的知識,用于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又可以是課前預習的內容,為后續課堂教學作好鋪墊,也可以圍繞某一單元主題或者某一知識點,從系統性層面帶領學生對數學知識點進行梳理。高中數學作業設計時,要重視數學作業的個性化特征,確保能將學生的興趣有效調動起來,嘗試性采取各種個性化作業設計方式。[3]例如,在完成作業設計后,可以通過網絡教學平臺將作業推送給學生,也可以在課堂上使用電子白板進行展示。無論是哪種形式的作業,主要目的都是為了讓學生有序完成學習任務,讓學生的思維在完成作業的同時得到有效發散,在作業的驅動下幫助學生建構完整的知識體系,有效推動學科核心素養落地。
結語:綜上所述,本文認為新課改下對高中數學作業的改革,需要主動順應新課改的要求,多在作業時間、作業形式、作業內容上下功夫,要有明確的作業設計目標,將作業作為鞏固學習成果、課前預習的有效手段。整個作業設計中,教師要思考怎樣提高學生的興趣,盡量從學生的實際角度出發,適當對作業內容進行優化,以高質量的作業設計,有效提高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水平。
參考文獻:
[1]陳天明.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作業設計的有效性策略分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19):114-115.
[2]雷江瑞.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作業有效設計的策略探究[J].新課程,2020(07):100.
[3]鄭靈云.高中數學作業在新課改背景下的優化設計[J].數學大世界(中旬),2019(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