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芮
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改變了原有的課堂結構,使每個學生在英語課堂上都能動起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創新精神和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它對學生知識、技能、情感素質的綜合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
一、教師要根據學生實際學情做出科學合理的分組
小組活動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不同的內容或不同階段,采取不同的分組類型。類型不同,小組的成員也會有所調整,這樣使全班學生都有成為自己合作伙伴的機會,使小組的合作范圍更廣,使每一個學生都能積極地與同學合作。我們可以采取以下幾種分組的方法。
(一)均衡型:將整個班級成員分成若干個水平相當的小組。這樣的分組,有利于在活動中進行小組之間的競爭,使學生感到這種比賽是公平的。而小組的勝負在于每個成員的努力,能調動每個組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發揮了小組內優秀學生的帶頭作用,帶動學困生一起進步。
(二)分層型:將班級成員按綜合水平高低進行分層,語言能力較好的學生一組,語言能力不佳的學生為一組。這樣對于優生來說,通過合作中的溝通,互相學習、交流和比較,能促使他們趨向于學習別人的長處;而對于學困生來說,在小組內不再是受幫助者,這樣有利于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增強他們在活動中的主人翁感和責任感。
(三)自主型:就是讓學生自由搭配,學生在自由編組時會根據自己的學習習慣、學習水平去找合作伙伴,這樣會使他們更加主動、更加積極。同時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安排小組活動內容,激發他們的想象,發揮創造能力,這樣能使交談的內容更加生動豐富,更加真實。如可以以”Topic”的形式讓學生自由地合作進行角色對話。當然由于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還未完善,因此教學中應以均衡型小組活動為主,而其他形式為輔,這樣既保證活動的正常進行,又能防止活動形式模式化。
二、教學的各個階段始終貫徹落實自主互助學習模式
(一)準備,即熱身運動階段。在英語教學中,熱身運動的合作學習能創設學習氛圍,使學生以一種積極的心理狀態進入課堂,盡快投入到本堂課的學習中。分組熱身的方式很多,如:Listen and do(聽聽做做),Follow me(跟我學),Do as I say,not as I do(照我說的做,別照我做的做)。另外,小組合作做單詞卡片等活動也增強了小組間的比賽與競爭力,提高了學生動手能力,又為后面的新課學習做好了充分的鋪墊。
(二)復習階段。從心理學角度分析,知識的獲得是一種主動的認知活動,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是知識獲得過程的主動參與者。而以往教師在復習時往往采取一問一答的基本模式,學生的參與率比較低,興趣也不濃,對舊知與即將學習的新知之間的聯系不大感興趣,更難以激發一種積極的狀態進入下一個環節的學習。而采用小組合作學習則有效地避免了這一點。復習中的合作學習有效地營造出了良好的學習氛圍,一方面可以使學生盡可能多地參與到復習中去,通過對舊知的喚醒,為新知的學習做好知識上的準備;另一方面也創設了較為積極的課堂學習氛圍,從而使學生盡快進入新知的學習狀態中,以一種更為積極的心理狀態進入新課的學習。為順利進入新課學習,復習階段通過分組比賽數數、分組游戲跳躍數數、分組考考你等競賽方式,達到學生靈活掌握數字的目的,為進入新課學習作好了充分的準備。
(三)新授階段。在這個階段主要是針對重難點,有步驟、有目標地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學習交往理論認為,多項交往的組織形式,有利于形成積極的課堂氣氛,有利于學生之間互幫互學,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因此,適時引用自主、互助合作學習模式,師生、生生之間相互補充,相互啟發,相互評議,以達到訓練學生語言能力、引導學生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目的。小組成員互相幫助提醒,盡可能說得越多越好,這樣,學生充分地調動了自己的大腦細胞回憶學過的詞,既培養了學生積極思考的意識,鞏固了所學舊知,又培養了學生及時記憶、鞏固知識的好習慣。
(四)鞏固階段。在新知識呈現后,可以采取教師與學生、學生之間以及全員活動的方式練習。如師生對話、學生當小老師教讀、分組練習、開火車練習等,這是“合作互動”教學模式的重要環節,它是各小組之間互相學習、互相競爭、互相促進的過程。教師應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分組活動、討論、評價激勵和互為師生等方式,使學生在“互動”中及時鞏固知識,教師只在合適的時機做適當的點撥、指導。學生在合作中把知識進行系統化的整理和歸納,不但運用了知識,而且強化了能力。
實踐證明,自主互助學習型教學模式能較好地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會學、樂學,而且通過小組成員間相互協作,共同參與學習活動,可以使學生在充滿合作機會的個體和群體的交往中,學會溝通、學會互助、學會分享,使學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和諧、持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