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彩菊
一、修改病句要記住:遵原意,少改動。它的具體步驟如下。
(一)讀。讀懂原句,揣摩說話人本來想說的是什么意思。然后找準病因,辨清病句的類別,是用詞不當、成份殘缺、搭配不當、重復累贅、詞序顛倒、自相矛盾,還是分類不當,找出病因,才能對癥下藥。
(二)圈。用鉛筆在病句上圈出需要修改的部位,以便針對病因,進行分析、修改。
(三)改。運用修改符號,進行“刪、補、換、移”。即刪去多余及錯誤的詞語、使句子簡明。補上句子殘缺的成份,使句子完整。替換有關詞語,使用詞恰當。移前挪后,調整詞語位置,使語序正確。
(四)對。把修改后的句子進行檢查。看看是否通順,有無新的語病產生,是否把說話人原先想說的意思表達清楚了。如果發現有問題,就要繼續改。
二、以上四步,是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應當在實際學習中不斷運用,方得實效。就小學生平時學習中容易出現的不足,提出如下幾點解決方法。
(一)刪。即刪繁就簡法。“刪”就是指給意思重復或成分多余的病句刪減,從而使句子簡潔明了的方法。重復,多半是用了相同意思的詞語造成的。句子中所用的詞語重復了,給人的感覺就顯得啰嗦,如同畫蛇添足,多此一舉。修改時,對重復的部分保留其一就行了。
例句:我第一個首先發言。句中的“第一個”和“首先”語意重復,可刪掉其中一個。改為“我第一個發言”或“我首先發言”。
(二)換。即換詞搭配法。換詞搭配法,就是指給詞語搭配不當的病句換個詞語,從而使句子寫通順的方法。某些詞語在意義上是不能相互搭配的,或者搭配起來是不符合語言習慣的,如果搭配了就會造成病句。
例如:開學了,我校樹立了計劃,明確了努力方向。句中“樹立”和“計劃”搭配不當,根據句子意思,應保留“計劃”,就應將“樹立”換成“制訂”,因此,這個句子應改成:開學了,我校制訂了計劃,明確了努力方向。
(三)調。即調整詞序法。調整詞序法,就是指給詞序混亂的病句理順詞序,從而使句子變通順的方法。在大多數情況下,一句話的詞序是固定的。詞序一變,句子的意思就發生變化,甚至造成語病。因此,給詞語安排次序,一定要符合平時的語言習慣,不能隨意顛倒。
如:兩輛新舊電動車真是鮮明的對比啊!句中“兩輛新舊電動車”容易產生歧義,“兩輛”和“新舊”順序顛倒了,應是“新舊兩輛”。所以句子調整為“新舊兩輛電動車真是鮮明的對比啊”。
俗話說:“沒有量的積累,就不會有質的飛躍。”同樣,要做好修改語病題,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不斷鞏固練習中不斷提高能力,總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