闕勁松 解建武 蔣澍



摘要:本文基于煙草行業“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高效能治理、造就高素質隊伍”發展戰略導向,結合云南省局(公司)系統基層單位發展實際,通過對云南省紅河州煙草專賣局(下簡稱“紅河州局”)《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下簡稱“該體系”)指標設計與運行過程及價值分析,剖析反映省局(公司)系統基層單位高質量發展狀況和發展趨勢評價關鍵因素,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方向及步驟評價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高質量發展;省局(公司)系統;指標體系
DOI:10.12433/zgkjtz.20233420
2017年,十九大首次提出高質量發展,2018年以來,國家煙草局積極響應號召制定以建設現代化煙草經濟體系推動煙草行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為政策總綱的“1+6+2”高質量發展政策體系;2021、2022、2023年連續三年全國煙草工作電視電話會議都對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高效能治理、造就高素質隊伍,以高效能治理助推高質量發展提出重要指示與要求,注重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意圖十分明顯。
深刻理解中央、國家局、省局戰略意圖,正確認識高質量發展內涵,在此基礎上構建測度高質量發展水平的指標體系顯得尤為迫切。本文所例紅河州局在高質量評價體系設計與運行經驗可為同仁提供有價值、可借鑒的經驗。
一、相關文獻綜述
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研究主要圍繞高質量發展內涵和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展開。高質量發展是高效率、公平和綠色可持續的發展,高質量發展是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需要的發展。在高質量發展評價方面,高質量發展涵蓋多個領域,無法使用單獨統計指標測度高質量發展水平。基于此,本文以紅河州局高質量發展體系構建為研究對象,研究紅河州局實行的“三級共涵蓋108項指標”組成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構建過程,并提出該指標體系參考應用建議。
二、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構建分析
(一)基本定位
1.明確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在公司管理閉環中的定位
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是高質量發展內在邏輯的集成,如圖1所示。
從圖1可看出,戰略管理和對標管理是公司管理閉環的邏輯基點,從發展方向和發展動力看,戰略管理基于需求導向,對標管理基于問題導向,通過創新(科技、體制、制度等的創新)滿足需求和解決問題,最終輸出硬成果(經濟運行)和軟實力(公司標準)。在滿足需求和解決問題過程中,用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評價發展過程、用績效考核結果檢驗發展成果。以發展評價結果為依據,制定發展戰略規劃再次提出需求,規劃改善策略,形成管理效能不斷循環上升閉環模式。通過該閉環滾動持續推動高效能治理能力不斷攀升,最終實現公司高質量發展。透過紅河州局高質量評價體系構建及運行過程來看,該路徑具有一定指導意義。
2.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對不同管理層級作用定位分析
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對于發展戰略而言,是把穩高質量發展目標和路徑的“方向盤”;對于各職能部門而言,是制定工作方案的“任務書”;對于基層部門而言,是檢視自己思想認知和行動方向的“體檢表”。
3.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與績效考核體系的區別和聯系思考
從兩體系對比看,區別主要有四點:第一,考核對象不同。績效考核體系對象是全體員工且偏重于中層、基層員工,而高質量發展評價對象是高層、中層員工且偏重領導班子。第二,考核周期不同。績效考核體系周期往往是短期的,一般不超過一年,而高質量發展評價周期是長期的,一般為一到三年。第三,績效考核更注重生產經營型指標,而高質量發展評價更注重發展質量型指標。第四,績效考核更注重結果性指標,而高質量發展評價更注重過程性指標。
兩者聯系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都是導向性管理工具;第二,都是激勵員工重要手段;第三,結果均要與績效掛鉤。
(二)高質量體系指標構建思路剖析
在對該《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構建剖析時,明顯可以看出,該套指標評價體系更加重點突出過程型、質量型指標,突出開拓創新、人才培養、綠色發展、機制改革類指標,更加關注指標評價導向的方向性、長期性、持續性與趨勢性,且評價主要聚焦于發展方向、發展過程和發展的可持續性,在對象、內容、方法、結果應用與目標責任制考核明顯區分開來,形成高質量發展評價和目標責任制考核“高、低”搭配格局。在構建時,要注重以下原則:
第一,引領性原則。該原則主要體現公司對高質量發展的認知和發展方向,并與公司戰略方向保持一致。
第二,關鍵性原則。主要體現在聚焦制約高質量發展的主要矛盾、關鍵問題,指標數量保持少而精,避免貪大求全,杜絕華而不實。
第三,科學性原則。該原則主要體現在指標數據能夠獲取且具有主觀努力成長價值,盡量避免客觀因素影響較大的指標,避免指標選擇偏頗。
第四,適宜性原則。該指標設計原則主要是指評價內容要符合評價對象的職責范圍。
綜上所述,遵循四項指標設計原則能很好地框定指標體系構建的核心,對整體指標構建能起到很好的引導與指導作用。
三、指標設計邏輯過程分析
(一)明確指標定義
從云南省局(公司)系統基層單位高質量發展的基本要求角度出發,經過深入調研、多方探索與實踐,該指標體系在定義指標時,明確指出以下方面的定義:
1.指標具體含義
清晰地定義每個指標的含義和背景,確保所有人對指標的理解是一致的。
2.指標度量標準
明確每個指標度量標準,確保準確衡量和評估每個指標的狀態和表現,并保證負責評分結果責任單位有統一的認知與評價衡量“卡尺”。
3.指標權重
從高質量評價體系頂層構架設計角度出發,建立結構化、系統化、科學化的立體化指標體系,根據實際情況對影響組織高質量發展重要性和對組織高質量發展貢獻程度,為每個指標分配不同的權重。
(二)指標設計邏輯應有特性
第一,具有可操作性,能在實際工作中,易于獲取并進行測量和評估。第二,具有現實性,所定義指標是基于實際情況,而非理想狀態。第三,具有明確性,具有明確的含義和范圍,確保所有人對指標的理解是一致的。第四,具有比較性,所定義的指標同類工作內容,在不同時期、不同部門之間有可比較分析的可能性。四個指標設計特性保障了指標體系邏輯嚴謹、切實可行與落地實施。
四、指標體系及分值設計研究
依照以上指標設計邏輯,紅河州局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共設計了一級8項、二級36項、三級64項,共108個指標,并充分考慮數據與指標獲取推進的難易程度、客觀性及科學性,整體指標按照金字塔原則構建漸次展開,其中,一級指標反映發展水平,主要體現公司戰略的七項工作措施;二級指標主要反映發展能力,體現推動七項工作措施的落地能力;三級指標主要表現發展情況,關注反映核心能力的關鍵指標。
指標分值合計1000分,以定量為主、定性為輔,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式設計,定量與定性指標分值占比分別為83%與17%。該體系試行過程中一、二級指標分值情況如下:
1.一級指標—黨建引領水平(170分)
二級指標分別為政治方向把握(40分)、履行黨建主體責任(40分)、廉潔(40分)、黨建引領綜合(50分)四個能力,分別體現黨建引領思想高度、履責能力等。
2.一級指標—煙葉生產水平(100分)
共含6個二級指標,分別為穩定煙區能力(20分)、穩定煙農隊伍能力(10分)、煙葉生產方式轉型能力(20分)、煙葉質量管控能力(20分)、綠色生產能力(10分)、煙葉生產綜合能力(20分)。
3.一級指標—卷煙營銷水平(兩煙區100分/純銷區160分)
共含4個二級指標,分別為品牌培育能力(45分/72分)、客戶服務能力(20分/32分)、渠道掌控能力(20分/32分)、卷煙營銷綜合能力(15分/24分)。
4.一級指標—專賣管理水平(兩煙區100分/純銷區140分)
共含4個二級指標,分別為市場監管能力(20分/28分)、內部監管能力(25分/35分)、打假破網能力(35分/49分)、專賣管理綜合能力(20分/28分)。
5.一級指標—創新驅動水平(230分)
共含6個二級指標,分別為創新氛圍培育能力(30分)、科技研發能力(30分)、改善創新能力(50分)、創新成果轉化能力(20分)、數字化轉型能力(50分)、創新驅動綜合能力(50分)。
6.一級指標—隊伍建設水平(200分)
共含6個二級指標,分別為基層管理隊伍建設能力(45分)、專業技術技能人才隊伍建設能力(75分)、青年人才隊伍培養能力(30分)、激發隊伍活力能力(50分)。
7.一級指標—綜合管理水平(100分)
共有5個二級指標(指標賦值都為20分),分別為財務管理能力、標準化建設能力、輿論引導能力、規范建設能力、安全管理能力。
8.一級指標—防范化解風險水平(0分)
包含安全風險防范、廉潔風險防范、審計風險防范能力3個二級指標,屬于過錯扣分項,主要評估風險防化預判與防阻能力。
綜上所述,該指標體系在試行評價及評價結果評估分析后,指標選取與賦分比較嚴謹、客觀、科學,使用過程中能真實反映基層單位高質量發展的實際情況與水平,具有很強的指導性與實用性,目前已在云南紅河州局正式啟動應用。
五、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實施及測度過程分析
(一)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的實施
該體系實施周期為年度,指標涉及州局管理職能部門為評價主體,年末由其按照指標評分標準進行評分。在與下屬單位工作交流和走訪調研中,州局注重對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執行情況了解,發現問題及時提示,重點加強指導與培訓;及時掌握并對標、對表查找本單位高質量發展短板,明確提升高質量發展成效的方向,定期檢視本單位高質量發展狀態,及時調整制定提升高質量發展成效的各項工作措施。如上所述,實施過程中觀測與研究分析證明該體系構建實施達成設計目標,并取得了得到較好成果。
(二)測度分析方法分析
數據分析在該套評價體系持續改善及結果分析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更加直觀地展現了該體系的評價結果。在統計和分析評價體系的過程中,該套評價體系應用了插值計統計法、色階分析法、圖表分析法等數據工具。
1.插值統計法
該數據分析方法主要為了平衡客觀因素給各下屬單位高質量發展帶來的差異,對一級指標按照插值法進行差值計算,再計入總分,減少各級指標因打分尺度對分值權重的影響。打分方法:各指標值最高者得滿分,最低者得基礎分,基礎分為滿分的50%,中間值得分=基礎分+基礎分×差值比例。差值比例=(被考核單位指標值-全省最低值)/(全省最高值-全省最低值)。
2.色階分析法
該評價體系通過色階分析增強數據可視化效果,有利于快速直觀了解業務狀況、發現長短板,有利于快速、準確決策。XX公司專賣水平得分率與平均值對比用灰度表示,如表1所示。
3.圖表分析法
用圖表呈現數據與傳統數據分析相比,圖表分析更加直觀、易于識別,能夠更好地揭示數據背后的結果、規律和趨勢。該體系在數據分析時,應用圖表的形式呈現數據,使得數據更加易于理解和分析,特別是進行成果優化與基層單位溝通時,能使相關人員迅速找到關鍵點,并利于更快達成共識。應用分析圖表主要包括雷達圖、柱形圖、折線圖以及組合圖,XX分公司得分率與平均得分率對比如圖3所示,XX分公司黨建引領水平二級指標得分平均率對比如圖4所示。
六、體系構建應用建議
(一)實事求是
從底層數據收集到層層遞交,匯總統計都需精準核實與確認,不可擅自更改或取估值、近似值等模糊真實數據,保證數據真實性。建議借助現有智能化系統,研究如何快速、準確、有效獲取的手段和方法,避免人工干預,確保數據可靠性。
(二)固化標準
及時出臺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考核運行機制,制定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相關管理制度和流程,建立有效跟蹤和監控機制,確保及時監測指標狀態與表現,規劃相關依據組織高質量發展階段及成長變化進行及時優化并調整措施,并引導執行,保障高質量指標體系實施效率。
(三)依法嚴謹
在評價過程做到依法公正,以真實為第一尺度,客觀且直觀地呈現數據與問題,立足全局,注重細節,嚴謹對待每項結果。全面完整的指標體系運用,有良好的參考作用,所積累的經驗也能為其他相關指標體系運作提供借鑒。
七、結語
在借鑒應用時,建議充分考慮公司特征與戰略發展目標,堅持黨建引領,關注公司長短板,重視高質量發展中制約發展的客觀因素并結合區域特征;選取指標以及評價數據時,應關注數據源的有效性與獲取難度,避免失去應用價值;在組織層面加以高度關注并建立專門管理組織進行實施管理,避免流于形式。
參考文獻:
[1]金碚.關于“高質量發展”的經濟學研究[J].中國工業經濟,2018(04):5-18.
[2]任保平.新時代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理論闡釋與實踐取向[J].學術月刊,2018,50(03):66-74+86.
[3]張軍擴,侯永志,劉培林,等.高質量發展的目標要求和戰略路徑[J].管理世界,2019,35(07):1-7.
[4]張濤.高質量發展的理論闡釋及測度方法研究[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20,37(05):23-43.
[5]高培勇,袁富華,胡懷國,等.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機制與治理[J].經濟研究,2020,55(04):4-19.
作者簡介:闕勁松(1969),男,云南省曲靖市人,紅河州煙草專賣局副調研員,本科;解建武(1986),男,云南省大理市人,紅河州煙草專賣局企業管理科副科長,本科;蔣澍(1991),女,云南省蒙自市人,紅河州煙草專賣局企業管理科科員,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