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玉珍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課堂教學已不滿足于過去以往的教學模式,開始采用一種全新的教學方法——項目式學習,正從理論到實踐全面開花,并且以它諸多的優勢與長處,受到越來越多教師的青睞。如今的中學化學教學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浪潮,各種各樣的教學思想,教學方法,有如雨后春筍般應運而生,并且百花齊放、異彩紛呈。
項目式學習作為一種通過對真實的、復雜的問題進行探究,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項目實施,最終以產品形式呈現,學生在參與過程中逐漸建構知識網、掌握必備技能、實現綜合發展的教學模式,是一種動態的學習方法,可以讓學生們主動探索現實世界的問題和挑戰, 在這個過程中領會到更深刻的知識和技能。若能將項目式學習有效融入中學化學教學中,鍛煉了學生的創造力、團隊合作和領導力、動手能力、計劃以及執行項目的能力,除此以外,對項目的選擇也讓中學生更早和更深入地面對和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
一、明確項目目標,培養學生自主探究意識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采用項目式教學時,需要教師在備課時明確化學項目的教學目標。教師在制定一個明確、完整、有可實施性的規劃與目標的同時,必須要強調學生主體作用,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學生的合作學習、自主探究,自行設計執行各環節,組內成員是一個密切合作的共同體,決定著項目最后的成果。教師只是監督者和指導者的角色,并不過多參與學生的實施。
二、劃分實驗小組,完成項目任務
初中化學教師在課堂中,要加強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采取互助合作的學習方式,在項目進行的過程中,通過劃分實驗小組,各組員進行有效溝通、合理分工,以表達個人的觀點,尋找解決方案,推進項目的高質、高效完成,有助于培養團隊協作能力和溝通能力。
三、匯報實驗結果,提高評價能力
每一個化學項目結束后,都要讓學生總結成果,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構建學生的知識體系,也可以幫助學生鍛煉表達能力。在項目結束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已完成的項目進行評價與總結,也可互相評價與提出建議。對于比較復雜的知識,可以讓學生以 PPT、思維導圖的形式進行呈現、匯報,幫助學生充分、客觀地認識自己,明確自己的優點及存在的問題。
綜上所述,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化學教師應更新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模式,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不斷豐富課堂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享受學習的過程,構建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