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運珍
摘要:隨著核心素養與語文教學改革的推進,和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成為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教師要注重基礎知識的傳授,培養學科素養,營造一個有靈動、生命活力的核心文化環境,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得核心素養理念愈加深入人心。
關鍵詞:核心素養? 初中語文? 教學策略
一、借助多媒體引領教學
信息化多媒體設備已在教育教學領域中廣泛應用,與傳統的教學輔助工具相比它有著更為顯著的優勢,它能以直觀、生動的方式展示教學內容,有利于集中學生的精神,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對此,在開展初中語文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充分發揮已有資源的優勢,借助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以此刺激學生的感官,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到語文學習和探究之中,為核心素養的培養做好鋪墊。例如:在講授《三峽》這課時,首先,問學生們,有誰到過并真正領略過三峽風采,請舉手。舉手的學生只有4人。于是,播放提前搜集、整理好的一些與三峽相關的圖片、視頻。在課堂上,教師結合圖片、視頻進行講解,使學生切實體會到三峽的壯麗與雄奇,在播放的過程中,學生們的注意力十分集中,視線紛紛落到大屏幕上,認真地鑒賞圖片、傾聽教師的講解。通過信息技術的有效途徑,使得語文教學更加生動,促使學生以最佳的狀態融入到語文課堂教學中,在提高學習實效的同時,為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做好充分的準備。
二、構建情境,融入中深化學習感悟
以往的初中語文教學課堂過于沉悶、乏味,難以真正調動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最終導致教學效果一般。為了改善這一局面,教師可以嘗試結合具體教學的內容,創設符合教學需要的情境,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主動融入情境,并在情境中深化對學習的理解和感悟。需要注意的是,情境的創設也應當滿足學生的身心規律,這樣才能夠調動學生參與,活躍學習氣氛,啟發學生思維,進而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例如:在教學《最后一次演講》這課內容時,當學生對本課文的內容有了大致掌握后,教師可以創設競賽情境,讓學生以“愛國”為主題,完成演講稿的撰寫內容,參與到競賽活動當中。在競賽活動的過程中,對于表現優異的學生,教師需要給予相應的夸獎或鼓勵,學生受表揚或鼓勵后會更加專注、認真地參與到這項活動當中。通過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生個體與學生個體、學生個體與學生群體、學生群體與學生群體彼此間的互動,有明確的責任分工,合作學習能增強課堂互動的有效性,使教學過程不是一個認知的過程,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表達等能力,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愛國意識,讓學生的學習和思想得到協調發展。
三、關注進度,打破思維定式
教師的角色要轉變,要變成學生學習的參與者、促進者、培養者,不再只是傳授現成的教科書上的知識,而是指導學生懂得如何去獲取、發現、探究自己所需要的知識,掌握獲取知識的工具、方法以及學會如何根據自己需要處理信息的方法。例如,在講授《風箏》這一課時,學生根據作者的寫作意圖,對“風箏事件”進行討論解剖,并提出了不少有創意的問題,如:課文為什么要寫小兄弟“多病、瘦弱不堪”呢?遠處有一、二風箏浮動,為什么“在我是一種驚異和悲哀”?如何理解“四面又明明是嚴冬,正給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氣”?為什么說我看了一本外國的講論兒童的書是“不幸”的?……這些問題的提出,不僅培養了學生在質疑中打破思維定式,還激發了學生思維創新能力。此外,教師在教學模式中應成為學生情感、意志的引導者,時時刻刻應關注學習的進度,合理調節學習時間,讓學生知道集眾人智慧中汲取營養,讓學生得到快樂與收獲,課堂也變得更精彩。
四、緊扣生活,培養人文素養
語文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課程,其中的許多知識都源于現實生活,與學生的現實生活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對此,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語文教學,可以讓學生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選擇一些與教學內容相符的生活化課題實施教學。這樣一來,就能夠喚醒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他們會產生更加強烈的學習欲望和動力,感知生活與語文之間的內在關聯,從而提高對語文課程的喜愛。例如,在講授《臺階》這課內容時,請一位學生朗讀朱自清《背影》中的父親買橘子背影片段,然后講:剛才我們重溫了朱自清的《背影》,你們能從蹣跚的、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父親的背影上感悟到那濃濃的父愛嗎?學生們立即響亮地回答:能。那么讀完小說《臺階》你將能理解一位農民父親的追求和努力嗎?通過這樣的課前導語設計,激發學生對課文的閱讀興趣。接下來,出示預先課前設計的“導學提綱”。課文為我們講述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呢?既然是寫父親,為何又卻以“臺階”為題?請大家速讀課文,然后用第三人稱復述故事情節。這一階段就是讓學生自主學習??梢栽谡n前也可以在課上進行,進入了合作學習的前提。學生們都沉浸在父愛的感情世界里,有的禁不住感嘆、流淚,恨不得馬上去了解自己的父親。讓學生受到了內心的震撼和理智的挑戰,獲得了心靈的凈化和精神的陶冶,拉近學生與知識之間的距離,從而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養。
總而言之,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語文教學,能推進教學改革進程,提高語文教學實效,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作為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應當與時俱進,深刻認識到這一點,并且通過行之有效的方法將其真正落到實處。在完成基礎教學目標的同時,有效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形成,為學生未來學習和成長發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