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摘要:信息化管理為當前公路運輸經濟發展的基本方向,推動著公路運輸業朝著智能化方向轉變。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公路運輸經濟發展中信息化管理策略。首先從信息化管理的概念入手,具體分析信息化管理應用于公路運輸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結合公路運輸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旨在助力公路運輸經濟長遠發展。
關鍵詞:公路運輸;信息化;管理策略
DOI:10.12433/zgkjtz.20232414
當前,我國國民經濟發展態勢良好,為公路運輸行業發展創造良好條件,而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為公路運輸行業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在公路運輸發展中,工作人員通過信息化技術,可以改變傳統公路運輸模式,為客戶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提高交通運營管理水平,確保公路運輸安全,同時能節省公路運輸成本,創造較大的經濟利益,實現公路運輸經濟快速發展。
一、信息化管理基本概念
信息化管理是指借助將互聯網信息技術和現代化經營理念相融合,更改當前公路運輸企業經營管理、組織形式,彰顯管理效果,實現公路運輸經濟穩定發展。在應用信息化管理時,工作人員應注意,信息化管理并非將計算機技術和公路運輸行業相結合,而是找尋二者存在的契合點,實現彼此之間的融合、滲透,共同致力于公路運輸經濟快速發展。
二、公路運輸經濟發展應用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一)實現企業資源優化配置
將信息化管理融于公路運輸經濟發展中,可確保公路運輸經濟運行更為精準。工作人員借助網絡信息技術獲得更多的行業信息。例如,某家公路運輸企業通過信息技術綜合了解自身發展情況,并立足發展現狀,不斷改進業務,調整管理方案,確保其縱向、深度發展。當前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為了在此環境下脫穎而出,企業需巧妙借助信息技術,通過優化配置內部資源,提升企業競爭實力,保證自身可在市場競爭中占據核心穩定地位。不僅如此,加強信息化管理還能提高經濟效益,保證和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方面的數據更準確,工作人員通過合理利用所得數據,快速解決各類運作問題,盡最大可能地發揮企業現有資源優勢,防止經濟損失慘重。
(二)提升道路交通服務品質及效益
針對公路運輸行業,工作人員需加大對服務水平的關注,完善售后服務工作,企業形象和服務水平聯系較大,服務水平高低代表企業整體營運能力的高低,這就需要努力協調企業和客戶之間的關系。通過應用信息技術,便于企業快速了解核心客戶,并參考客戶實際需求為其提供針對性較高的服務,提高公路交通運輸服務品質。
(三)解決公路運輸企業管理存在的不足之處
以往管理模式透明性不足,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限制公路運輸經濟發展。而經過信息化管理,可以全面掌握企業實際營運情況,確保各類信息透明化,且通過及時查找問題,分析問題成因并制定解決方案,可防止企業財力資源流失。過去,受產能較低、機構冗余等因素影響,企業內部不同部門之間溝通較少,很容易出現“信息孤島”問題。而信息化管理可以強化不同部門之間交流,實時分享最新消息,確保不同部門可在同一時間、不同空間了解行業發展動態信息,為企業決策提供良好的信息支撐。
(四)避免運營期間風險發生
企業在營運階段,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內外因素的影響,從而出現各類風險。例如,因天氣原因、道路自身狀況等,延長物流配送周期,降低物流效率。為有效解決上述問題,工作人員采用信息化管理,避免各類風險隱患,并根據企業發展需求,制定具備針對性的管理方案,滿足當前市場、企業發展的基本需求,從而使風險最小化。
三、公路運輸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高素質管理人才不足
當前市場處于高速發展的狀態,但工作人員專業素養與企業發展需求不匹配。另外,企業尚未意識到人才保護、招聘的重要性,多數從事管理崗的工作人員薪資略低,且工作不太穩定,形式化主義嚴重,一般情況下均為上級領導為下屬布置工作命令,導致員工個人工作價值無法有效發揮,嚴重限制其工作積極性。另外,部分企業人才流失嚴重,留不住人才,這一點也是企業信息化管理存在的最大問題。
(二)企業容易忽視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建立
(1)企業尚未意識到信息化管理模式對于公路運輸經濟發展的必要性,只注重眼前利益,導致管理崗位形同虛設,形式化主義嚴重,相關規章制度也屬于形式化主義的產物,是并未經過具體分析所得,尚未在日常工作中有效落實,嚴重限制了公路運輸經濟發展。
(2)信息化管理涉及管理觀念/模式、資金支出等內容,管理人員針對此類問題的解決只停留在過去管理模式上,創新性思維不足,尤其針對一些難度較大的問題傳統管理模式并不適配。
(3)部分管理人員過于關注企業實際發展情況,如當前盈利、虧損情況,針對信息化管理卻分身乏術,無法為其投入過多時間、精力,同樣并未積極探索新型管理方案來改變企業發展模式,無法過多關注網絡信息技術的應用,致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地位,無形中抑制了企業發展。
(4)信息管理工作還停留在原始手工處理階段,很容易出現人為誤差等問題,不利于公路運輸經濟發展。對此,企業需提高對信息化管理的重視。
(三)各部門之間溝通協作不到位
多數公路運輸企業內設置較多的部門,但不同工作部門之間存在職能重復、定位不清晰等問題,且彼此相互獨立,很容易出現各部門之間工作脫軌情況,不利于公路運輸企業長遠發展。
四、公路運輸經濟發展中信息化管理策略
(一)加強工作人員專業培訓
針對企業信息化管理,高質量、高素養工作人員可有效推動公路運輸經濟高速發展。作為管理人員,要不定期對工作人員進行教育培訓,豐富其知識儲備量,提升其專業技能,確保其工作能力和信息化管理模式契合。
(1)企業需要及時轉變管理理念。對此,作為管理人員需考量當下營運情況,因地制宜地開展培訓教育工作,針對不同崗位的工作人員,需對工作態度、能力、內容集中分析,了解員工訴求,并對受培訓員工可對企業作出的貢獻估算分析,制定符合實際情況的培訓方案。
(2)開展培訓工作前,企業需對職能崗位要求、員工素質要求、企業后續發展綜合探究,并在此基礎上制定可滿足企業、個人雙重發展的培訓體系。值得注意的是,培訓不可形式化,杜絕虛假宣傳,要讓工作人員能夠真正學習更多的有用知識,學以致用,將其全部用于企業發展,為公路運輸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3)崗位不同、人員不同,知識培訓的接受程度、學習能力也各有千秋,故公路運輸企業應結合員工實際情況,借助現代化技術手段豐富培訓內容,如開展“線上+線下”培訓模式,建立網絡學習平臺,讓員工利用下班時間網上學習,保證每位受培訓員工都可提升工作能力。培訓結束后,還需對參與培訓的員工進行考核,多角度評估員工價值,如培訓成效、個人業務能力等,并為考核合格者提供一定物質獎勵,以此來調動其他工作人員的積極性;針對考核不合格者,可繼續接受培訓。最后,考核機制落實期間,若發現問題要立即整改,健全“培訓+考核”機制,保證企業可吸收、留住更多人才,并保證每位工作者都具備良好的服務意識。
(二)構建信息化管理模式
(1)健全信息化體系。伴隨公路運輸行業發展,傳統運輸管理模式已不能很好地滿足當前市場的基本發展需求,對公路運輸企業的經濟利益影響較大。要想贏得更多的客戶信賴,公路運輸企業需要不斷完善服務標準。首先,優化營運管理,提升服務水平,保證貨物準時送達,樹立企業形象。當前,要想提高競爭實力,需構建透明化管理體系,助力企業獲得更大經濟利益。其次,針對信息化管理建設,管理人員需加強客戶服務系統建設,成立信息化管理平臺,并做好售后服務工作,加深客戶對運輸行業的印象,這會對公路運輸行業經濟發展起到促進作用。健全評價系統,了解市場動態行情變化,創新現有管理模式,構建符合自身發展的信息化評價系統,經此系統調整管理工作,強化管理人員管理服務意識,提高管理水平。最后,健全客戶服務體系。以客戶實際需求為主,為客戶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便于企業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例如,工作人員以信息技術為支撐,借助信息化平臺查找不同客戶的資料,將其總結、歸納、分類、整理,凸顯公路運輸服務針對性、人性化,從根本上滿足客戶的基本需求,并針對用戶提出的問題予以快速解決。
(2)建立信息化管理網絡。企業以業務發展情況為主構建信息管理網絡,有助于增強工作效能,促使其朝著更高、更遠的方向不斷發展。信息網絡的運用,便于與外界加強聯系,并全面掌握內部發展情況。公路運輸企業信息化管理建設以信息系統為基礎,其將不同類型的資訊信息予以整合、歸納,優化內部資源配置。首先,工作人員通過大數據技術對現有信息資源全面分析,統計和道路交通相關的資料,合理規劃道路交通。其次,工作人員將此技術具體應用于道路交通定位、追蹤等工作,便于第一時間發現道路交通存在的問題,并及時予以處理,防止出現交通事故。換言之,通過信息化管理確保公路運輸行業實現經濟、社會、生態效益三者之間協調發展,有利于不同行業之間信息共享,降低危險發生率,確保行車、行人安全。最后,利用公路運輸系統,對業務、應急監測、統計分析、服務等方面管理,布置全新的應用場景,如監控圍欄、過境車輛管理、車輛查詢、高速公路異常停車等,提高管理效率。
(3)構建信息化服務平臺。要實現公路運輸經濟跨越式發展,公路運輸企業加強對新技術的關注,通過建立新媒體專屬平臺,為企業贏得更多曝光率,讓客戶在此平臺提出關于公路運輸服務的意見與建議,并設置專人專崗專門處理。該平臺的設置可以確保更多客戶認可企業,還能增進客戶和公路運輸企業之間的互動交流,確保企業及時了解客戶需求并對后期工作予以調整,提高服務水平,保障企業長遠發展。
(三)強化溝通和交流
公路運輸行業中常見的問題,如信息不對稱、“信息孤島”、信息失真等,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管理難度。對此,工作人員應借助信息化管理,成立信息化管理平臺,加強各部門之間交流,各部門管理人員可定期將工作情況上傳至信息化管理平臺,有效提高工作質量,增進彼此之間的交往,提高工作效率。比如,通過信息化管理,部門之間實時交流,管理人員借助信息化系統獲得更多客戶數據信息,為其他部門提供精準的數據支持;同時通過系統對貨物質量、數量、類型核驗,防止發生人為錯誤,避免出現漏檢、誤檢問題,管理難度下降,公路運輸行業整體服務水平得到較大提升,推動公路運輸行業經濟發展。
五、結語
綜上所述,公路運輸行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促進公路運輸經濟發展,離不開信息化技術的應用。相關企業可通過合理使用信息化技術,打破傳統管理理念的束縛,完善公路運輸服務體系,強化公路運輸運營風險監管,靈活處理各類風險;同時構建新型公路運輸發展模式,優化現有交通運輸資源,營造良好的交通運輸環境,助力公路運輸經濟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鐘媛. 信息化管理在高速公路運輸經濟發展中的優勢分析[J]. 中國儲運,2023(5):70-71.
[2]羅文華.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運輸經濟發展中的應用——以閩北公路為例[J]. 投資與創業,2022,33(17):45-47.
[3]武壯志. 信息化管理對公路運輸經濟發展的作用分析[J]. 中國化工貿易,2022(31):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