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層政府統計工作在促進國民經濟發展、保障民生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大數據時代,基層政府統計面臨新的問題與挑戰。本文結合實際,運用文獻法、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對大數據時代基層政府統計工作面臨的問題進行探究,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大數據;基層政府;統計工作
DOI:10.12433/zgkjtz.20232449
政府統計是指政府機構通過各種手段和統計方法收集、整理和分析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情況,提供統計數據和統計分析、統計咨詢、實施統計監督等活動。基層政府統計工作涉及面廣,任務量大,在工作過程中影響因素多,尤其是在大數據時代,基層政府統計工作更面臨諸多的問題與挑戰。要想讓基層統計工作在保民生、促發展中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就必須做好數據的處理與分析工作。
一、大數據時代基層政府統計工作面臨的挑戰
(一)大數據時代基層統計權威受到挑戰
在我國,地方政府對基層統計機構實施管理,統計機構按照政府需求開展相關的數據收集、整理等工作,最終將數據通過政府平臺發布。在這一制度模式下,政府對基層統計數據的影響較大,同時群眾獲得統計數據的渠道有限,政府公布的數據具有一定的權威性。
在大數據時代,數據種類增多、來源渠道增加,數據的公布渠道也更加多元,數據的透明程度進一步提升,這使得政府統計機構與各類統計組織在數據收集、整理、發布等方面擁有同等權利及能力,社會中的各類統計機構,甚至單位與個人獲取數據的渠道增加,使政府統計數據的權威性受到挑戰。
(二)大數據對基層政府統計能力帶來挑戰
基層政府現有的統計模式、統計方法等很難滿足現實的統計需求,基層政府的統計能力受到明顯挑戰。在大數據時代下,社會公眾對統計數據產品服務有了新需求,政府部門就必須緊跟科技發展步伐,順應時代發展趨勢,投入大量的人、物、財力建設大數據平臺,改革數據統計制度,創新數據統計模式,進一步加深對統計數據的挖掘與運用,讓統計數據在保障民生、促進發展方面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同時,基層政府還要加強對人才培養,當前的一些統計員對大數據不夠了解,運用大數據的能力較低,無法適應基層政府順應大數據改革的需求,致使基層政府的統計能力面臨較大挑戰。
(三)大數據對基層源頭數據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大數據時代下,數據以秒為單位海量生成。這意味著傳統的數據統計方式、管理模式、處理技術已無法滿足當前需求,以往的數據統計模式、數據處理方式受到挑戰。要想提升決策和管理的科學性與有效性,就必須保證數據質量。如果統計數據失真失全或者來源不可靠,就有可能引起失誤判斷,進而做出錯誤決策。因此,必須采取相應措施保證基層統計數據質量。
二、大數據時代下基層政府統計工作的應對措施
基層統計數據是政府統計數據的重要內容,要想讓統計數據更好地應用于決策與管理,需要做到以下六點:
(一)優化統計服務
大數據時代下,基層政府統計工作面臨更多變化,需根據時代的特征與數據統計需求,擴大統計服務范圍,優化統計服務。在大數據時代來臨之前,基層統計服務的主要對象是基層政府,在大數據時代,基層統計服務的對象除了基層政府外,還有社會公眾。由于信息的來源渠道發布渠道增多,基層政府統計工作也開始受到群眾的監督,統計數據質量受到群眾的檢閱。
大數據改變了傳統的統計方式,使基層統計工作更加高效便捷。政府統計機構可充分利用網絡平臺與數據挖掘、分析、處理軟件快速對統計對象上報的數據進行篩選、整理與匯總,使統計服務得到優化。
在大數據時代,政府職能逐步轉變,統計理念也要隨之變化,服務型統計理念更適應大數據時代的基層政府統計工作。
(二)優化數據收集與發布方式
傳統的數據收集方式較落后,數據效率低,同時數據發布渠道也較單一。基層政府統計部分要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對數據收集方式加以改進優化,拓寬數據獲取渠道,不斷豐富數據來源。另外,還可利用先進的網絡技術對數據發布方式、發布渠道進行拓寬優化,將數據通過多平臺發布,為公眾了解我國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提供便利。在基層統計工作中引進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先進技術,加快推進基層統計機構信息化建設,也可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探索建立數據共享平臺,打通各部門、各機構及各平臺之間的信息流通渠道,改變以往信息阻塞的情況,實現信息共享。
(三)建立與大數據相適應的數據分析模式
數據分析是為政府的決策與管理提供服務,數據分析質量對政府的決策管理有直接影響。當前,基層政府統計工作中存在著數據分析手段單一、模式落后等問題,統計數據起到的作用有限。對此,應結合大數據處理技術,改進創新數據分析方式、分析模式,使數據分析模式與大數據時代相適應。可以在數據分析工作中引進互聯網技術、序列分析、新數據信息技術、大數據方法論、數據挖掘技術等,將這些先進的技術融會貫通并有效應用于數據分析,借助先進技術的作用與優勢提高基層統計數據分析的質量與效率,提升基層統計數據分析水平。
同時,大數據具有關聯性強、生成速度快等特點。政府部門在開展統計工作時,應樹立數據關聯意識,開展對數據的批量分析與管理,從批量化數據中找到更多的價值數據,并將其應用于管理決策或發展決策。
此外,大數據時代,為更好地開展基層統計工作,應加快研發新的統計產品。當前使用的統計產品通常比較基礎,功能不夠全面,很難滿足公眾日益增長的多樣化需求。因此,有關部門應根據大數據時代數據生長特點與統計需求,加大物力、財力、人力投入,加快研發開放數據平臺、數據共享系統等新的數據產品,為基層統計工作的開展打好基礎。在加快新型產品研發的同時,基層政府統計專業人員要加強對新技術、新產品、新知識、新理論等的學習,能夠運用大數據理論與技術手段規范、高效開展數據統計、數據整理、數據挖掘、數據分析等各項工作,使統計數據更好地為社會發展服務。
(四)完善基層政府統計體制
要想提升基層政府統計工作質量與效率,就必須建立起與大數據時代相適應的基層政府統計體制,以體制規范、約束、引領基層統計工作開展,提高統計數據質量。具體來說,在大數據時代應加快垂直管理步伐,實行政府統計部門垂直管理模式。省級統計機構對省級以下的政府統計機構進行垂直化統一管理,基層統計與同級政府的行政管理框架基本脫離,地方機制對基層政府機構的制約減小,統計數據的保密性與敏感性得以保障,有助于基層統計工作更好、更快地開展。
研究可知,當前基層政府統計工作的主動性不強,主要原因在于基層統計獎懲制度與考核方式相對單一,缺乏人員晉升路徑,這些都影響了基層統計人員的主動性。基于此,在大數據時代應加快獎懲制度與考核方式創新,打通人員晉升渠道,為基層統計工作注入動力。具體來說,應適當改變基層政府統計機構考核方式,提高公眾滿意度指標比重,將公眾滿意度作為考核的重點,以此優化基層政府統計工作局面,提高基層政府統計工作質量。
(五)完善基層政府統計執法體系
大數據時代,要進一步加強數據法制建設,應結合大數據時代特征與基層統計工作實際情況,使各項基層統計工作有法可依。基層政府統計工作必須在法律賦予的職權范圍內進行,參與基層政府統計的工作人員,需學習我國相關法律,并按照法律規定執法,在行使自身職權的同時不損害群眾利益和政府形象。基層政府要加強專業執法隊伍建設,從統計人員選聘環節入手提高統計隊伍的專業性,提高基層政府統計工作質量。同時,基層政府還要加強對各專業人員的普法教育,使各統計人員都知法懂法守法,能嚴格按照法律規定開展各項統計工作,對于工作中的違規違法人員,應依法處置。此外,還要加強對統計執法人員的專業知識教育與考核,具體包括會計專業知識、統計專業知識等。要定期開展培訓工作,結合案例與工作實際進行執法業務培訓,提高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與工作水平。
(六)加強基層統計隊伍建設
大數據時代,基層統計工作模式、工作方法等都與以往不同,因此,基層統計人員需轉換固有的統計思維,并加強對相關技能技術的學習,運用信息技術、大數據手段等高效開展統計工作。對政府及基層統計機構而言,應加強對基層統計工作人員的組織培訓工作,通過定期培訓豐富其知識儲備,更新其工作思維,提升其工作能力。基層統計人員的培訓內容包括法律知識培訓、大數據技術培訓、基礎業務技能培訓及職業道德素養教育等,要通過全面、完善、及時與到位的培訓提高工作隊伍能力素質。在做好培訓的同時應完善考核激勵機制,每次培訓結束后,對人員的學習情況進行考核,并將考核成績與人員的績效獎金、評優評級掛鉤。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大數據時代,基層政府統計工作面臨著許多新的挑戰,如政府統計數據的權威性受到挑戰、基層政府統計能力受到挑戰等。對此,應進一步加強對大數據的研究,把握大數據時代特征與基層統計工作需求,在此基礎上充分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先進技術創新基層統計工作模式,改進基層統計方式,豐富基層統計數據發布途徑,改革完善基層政府統計體制與統計執法體系等,以提升基層政府統計工作質量。
參考文獻:
[1]栗潔.大數據背景下W市政府統計公信力提升策略研究[D].內蒙古農業大學,2022.
[2]武夢偉.碭山縣政府統計數據質量管理的困境與對策研究[D].山東農業大學,2022.
[3]張寶珍.大數據背景下M縣政府統計工作問題與對策研究[D].河南大學,2021.
[4]張士寒.提升我國基層統計數據質量研究[D].云南大學,2021.
[5]陳夏祎.大數據時代基層政府統計工作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20.
作者簡介:朱新全(1982),男,山東省濟寧市人,本科,統計師,研究方向為統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