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琦
摘要:當前,我國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市場環境日益多元化,導致銀行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而且傳統落后的財務管理方法已經不能滿足企業管理的實際需求。因此,企業也要不斷尋找適合自身發展的方式,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在業財融合下,很多企業實施精細化財務管理的方法,以適應市場環境。在初期階段,即使企業關注業財融合和財務精細化管理,也依舊存在一些問題,從而影響財務管理的成效。基于此,本文主要從業財融合視角下銀行財務精細化管理入手分析,了解業財融合的重要性以及銀行財務精細化管理存在的問題,并給出優化策略,以提高銀行市場競爭能力。
關鍵詞:業財融合;銀行;財務管理
DOI:10.12433/zgkjtz.20232421
現階段,業財融合工作已經成為一種管理形式。業財融合的作用突出,是推動財務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方法。因此,在業財融合視角下,提高銀行財務精細化管理,解決精細化管理存在的不足之處,可以將業財融合的價值充分展現出來,從而為后續工作奠定良好堅實的基礎。
一、財務精細化管理的概念
一般來說,財務精細化管理在銀行中大多通過使用財務預算、財務決算、績效考核等方法,以利潤分配管理、資金運營管理等內容的財務管理活動。與此同時,財務精細化管理大多存在于銀行各業務活動中,要求銀行財務管理工作與業財活動相結合。除此之外,業財融合對銀行財務精細化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將銀行的價值最大限度地展現出來,比如,投資風險應與收益相平衡、銀行與股東、員工、客戶等人員的關系相協調等,以此提升目標管理工作的效果。將財務管理工作與項目管理工作相融合,以此實現全面細致管理。將財務管理工作與績效考核工作相掛鉤,加強責任管理。將財務管理工作與價值創造相融合,強調價值管理。
二、業財融合的重要性
一是提高財務管理工作能力。在業財融合模式下,將業務內容與財務管理工作有效融合,可以讓財務人員可以更好地了解業務的工作內容和工作流程,可以從不同部門中得到有效信息,從而對信息進行及時反饋。除此之外,還能對財務信息進行預算分析等可以幫助業務部門及時發現潛在風險,并根據財務管理的實際情況,找出合適的解決策略。與此同時,在業財融合模式下,在簽訂合同前期,可以對成本、風險預算和估測。總的來說,業財融合可以提高銀行工作的效率和工作質量,提高競爭力。
二是提高銀行的經濟收益,降低成本。通過提高經濟收益,還能保障資金更好地流通,提高銀行在市場環境中的競爭能力,防止財務與業務出現不匹配問題,實現信息反饋,優化經營管理工作,保障銀行穩定發展。業財融合工作大多存在于各個環節各個流程中,工作人員清楚每個環節的內容,以此保障信息更加真實有效,實現精細化管理。
三是有利于增強財務管理控制效果和風險防范意識。除此之外,為了更好地實現業務和財務結合,還應對業務工作不斷管理和控制,提高預算執行能力,及時發現潛在風險,并全方位細致地進行監督和管理,以此提高風險管理控制能力。
四是有利于提高財務管理能力。在傳統的管理方式下,財務管理工作并不能將自身的價值充分發揮出來,而在業財融合背景下,能更好地實現信息對稱,了解各部門工作流程以及工作方式,找到影響業務工作的因素,以此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撐,防止出現表面工作。
三、銀行財務精細化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財務精細化管理內容比較單調,不夠全面
現階段,很多農村銀行在財務管理中大多對收入和成本方面引起足夠的關注,往往忽略對影響因素管理。一般來說,影響收入的因素主要為資產配置、風險等,而影響成本方面的因素不僅包括管理費用,還包括風險成本、籌資成本等。因此,銀行財務精細化管理除了資產、負債等,還包括費用、籌資成本等,而這些數據的管理都應全面細致,還應具體到某一特定方面,比如,在存款成本方面和范圍管理方面,只有細致全面的工作,才能將財務管理工作的價值充分發揮出來。
(二)成本費用管理方式有待提升
現階段,銀行成本方式主要分為三種:
其一,存款成本。現階段,銀行在存款方面較單調,主動負債的占比較低,且存款成本在定價方法方面大多在央行的基準利率基礎上上下浮動。此外,銀行之間競爭激烈。因此,在控制存款成本方面,各大銀行都處于被動狀態。
其二,業務和管理費用。現如今,很多銀行大多采用總量控制的原則,而這種方式很有可能導致費用在平分方面不公平,并沒有根據成本的動因將費用平分到責任重心。
其三,風險成本方面。由于鄉鎮地區銀行在風險控制方面使用的方法比較傳統,不良的貸款方式往往導致信貸風險壓力提高,在風險成本控制方面比較薄弱,甚至有的銀行在成本總量方面管理,并沒有進行成本歸集和分攤工作。此外,還有一些銀行使用較落后的成本管理方法,并沒有根據自身的發展方向建立標準的成本和定額成本,導致銀行并不能對風險成本方面進行精細化管理。
(三)財務預算精細化管理有待提升
現階段,大部分銀行在財務預算編制工作中所使用的方法較為傳統。一般來說,財務預算編制大多使用增量預算法。通俗來講,預算編制在商議年度預算基礎上執行,這種方法的前提條件是年前的預算編制應科學合理。而且使用此種預算編制方法在成本方面較難控制,往往出現成本支出較多問題發生。與此同時,預算編制完成后,大多很少進行二次調整,導致結果不夠準確。
財務預算工作由財務部門負責,通常沒有業務人員加入,這往往會造成預算工作與業務工作不匹配。
預算考核和監督工作有待提高。在年中對財務預算完成情況進行全面細致的監督和管理,而年后并沒有對其考核,導致預算管理工作流于表面。
(四)財務管理缺少財務風險的管控
財務人員不了解自身的崗位職責和工作內容,認為風險控制工作不歸自己管理,而是歸風險管理部門,導致財務管理并沒有對風險進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一般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其一,財務部門沒有進行風險定價工作,也沒有針對利率風險和流動性的計量工具。
其二,財務部門風險控制意識有待提升。財務人員大多將工作重心放在會計核算方面,往往忽略會計監督和管理工作。
其三,計提拔備的依據比較簡單、好上手。一般來講,大多以貸款當前的五級分類為依據,并根據不同形式的貸款余額,再乘以所對應的比率確定,并沒有考慮潛在風險。
其四,沒有制定風險防范策略。因為計量工作和風險識別工作落實不到位,所以風險防范策略相對較少。針對風險大多使用風險承擔的方法,很少有使用風險轉移和風險對沖的方法減少相應風險,而這往往導致銀行經營風險較大,風險成本占比過大。
其五,銀行沒有針對風險進行量化和考核工作。現階段,在銀行經營過程中,風險由總行承擔,并沒有考核相應網點和工作人員,再加上沒有相應的考核管理體系,導致不良貸款余額較大。
(五)業財融合認識不全面且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
財務管理人員只是進行簡單的數據整理和賬目核算、記錄等工作,且這種想法已經成為一種思維定式。業務人員也只注重業績,也沒有將工作的重心放在財務目標上,而在業財融合前期階段中,不論是哪個部門,其工作壓力和工作強度都是巨大的。在這種壓力下,一部分員工會產生相應的抵觸心理,且對業財融合沒有足夠的關注,導致工作開展比較困難。
除此之外,隨著社會經濟在不斷發展,信息化水平也在不斷提升,如果銀行一直使用傳統落后的方式開展工作,沒有將信息化水平融入其中,業財融合工作難度也會不斷提高。因此,工作人員合理使用先進的信息化技術,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但問題是,工作人員可能并不了解業財融合的知識和內容,也不能滿足財務管理的需求,進而使得業財融合工作一直無法有效落實。
四、業財融合視角下銀行財務精細化管理的優化策略
(一)將預算體系不斷優化和完善
在業財融合背景下,預算管理不斷優化和完善十分重要,可以保障預算的效果。因此,在預算體系優化和完善中,應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其一,了解預算編制的假設與前提。在銀行預算規定以及政策進行調查和預判,還應了解此項行業的整體水平、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等,以此將預算管理工作做到實處。
其二,了解資源預算的路徑。銀行根據當前情況,將資產合理分配,以此滿足資本需求,實現安全性、流動性等的均衡,減少風險成本問題,有效實施預算工作,提高預算管理能力。
其三,了解預算編制的方法和預算編制的內容。比如,增長預算、資本預算等。除此之外,還應了解預算的重點,不斷優化和完善預算管理體系,將預算的價值充分展現,真正實現業財融合和精細化管理。
(二)轉變觀念,加強信息化建設
現階段,業財融合會增加工作強度。因此,業財融合在實施時難度較大,如果僅使用外力,將很難支撐。對此,要想更好、更有效管理,可以轉變觀念,讓工作人員意識到業財融合、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性。一般來說,在轉變觀念、加強信息化建設時應注意以下兩點:
其一,全員參與,站在企業角度方面去思考問題,進而在意識到業財融合重要性同時,還應主動了解業務、融入業務等。除此之外,銀行還應定期對工作人員培訓,如交流會、組織學習等方法,在講解知識同時,還要將銀行文化和經營的目標傳遞給工作人員,并將業財融合觀念滲入其中,提高員工間團結合作能力,使員工更加了解彼此,通力協作,做好業財融合工作。
其二,提高信息化建設。現階段,信息化技術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銀行要想穩定良好發展,應在財務精細化管理工作中,提高信息化建設,合理有效地使用信息化技術。當辦理業務時,工作人員應合理使用業務體系,保障核算系統的成效。此外,還應監控經營情況,提供更詳細全面的數據信息,防止數據二次錄入。
(三)培養專業的人才,并建立考評體系
企業應建立一支職業素質高、具備專業技能的團隊,同時還應保證財務管理更加合理,才能真正實現業財融合。在培養專業人才,建立考評體系方面應注意以下兩方面:
其一,加大培訓力度。要保障團隊更加專業,就提高培訓力度,且培訓也是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渠道,通過培訓不僅能提高工作人員的整體水平,還能增強責任意識。
其二,建立有效且公平的考核評價體系和獎懲體系。當工作人員積極完成工作時,應適當給予獎勵,以此激勵員工;反之,則給予適當懲罰,并引導相關工作人員進行轉變,使其慢慢融入業財融合團隊中。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業財融合視角下銀行財務精細化管理不斷優化和創新,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路線,并在此階段下,對精細化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技術處理,比如,不斷優化和完善預算體系、培養專業的人才,并建立考評體系等,以此提高風險控制能力,保障銀行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紅杰.業財融合視角下企業精細化財務管理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23,739(11):149-152.
[2]董利杰.業財融合視角下銀行財務精細化管理分析[J].中國市場,2023,1144(09):139-141.
[3]劉蕊.精細化財務管理視角下業財融合實施策略研究[J].中國儲運,2022,260(05):119-120.
[4]畢文靜.精細化財務管理視角下業財融合實施策略研究[J].商場現代化,2022,962(05):114-116.
[5]秦青婭.業財融合視角下農村商業銀行財務精細化管理淺析[J].中國商論,2020,817(18):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