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燦燦
摘要:《學科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數學閱讀課程構建與實施研究》課題圍繞“數學閱讀課程構建”,從研究現狀入手,有計劃、有目的地展開敘述。從指向“小學數學閱讀資源開發”到指向“數學閱讀課程實施”的“小學數學閱讀方法輔導”和“小學數學閱讀教學實踐”,再到指向“多元評價”的“學生學習能力評價和教師教學能力評價”,最后到指向“課程本身”的“小學數學閱讀課程應用研究”等,逐步解決“讀什么”“怎么讀”以及“如何教”“如何評”“怎樣用”等問題。本文做了自開題以來,在各級領導、專家的關心和指導下,我們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課題的各項研究工作的進展情況總結。
關鍵詞:研究工作主要進展? ?階段性成果? ?主要創新點
引言:立足核心素養,探尋數學閱讀,做專業的教研。《學科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數學閱讀課程構建與實施研究》課題研究中期匯報暨課堂教學觀摩活動給大家帶來了很多收獲,也帶來了研究的新動力,本文就課題中期進展情況作如下報告。
一、課題組開展的主要工作
(一)成立課題領導小組
(二)組織開題學習,明確意義
課題申報成功后,召開了校級開題會。會上,課題負責人宣讀了課題研究實施方案,為做好課題研究的各項工作提出了明確的任務和目標,明確了借助選擇、改編、創作、推薦等多種形式,形成適合小學生數學閱讀的閱讀課程,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閱讀資源;開展自主閱讀輔導,幫助學生習得知識、感悟思想、獲得方法,提升數學素養;形成一批優質小學數學閱讀教學課例,形成數學閱讀教學模式,使小學數學閱讀資源價值在數學課程中得以體現;以形成一套完整的小學數學閱讀課程中學生學習能力、教師教學能力和教學效果的綜合評價體系評價為目標。通過研究第一手文獻材料,探索小學數學閱讀課程的發展過程,運用行動研究法,立足學生發展,結合具體數學閱讀實例,總結小學數學閱讀的實施策略和閱讀課程的評價體系,為學生健康成長和學校科學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三)進行“學科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數學閱讀現狀”調查分析
通過全體教師對課堂教學效果進行自我反思與調查,以教研組為單位開展討論,教師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分析、研究解訣的方法、策略;通過課題組成員分學科走進課堂,進行課堂觀察與調研,對本校數學常態課堂教學實況作進一步的了解、分析,明確課題研究的方向與側重,尋找研究的突破口。
(四)依據調查分析課題組分為三個小組,并確立了本組的研究側重點與子課題
(五)理論學習
我們采用了集體學習和分散學習相結合的方法,通過網絡資料、相關專著研讀和文獻學習等,寫好教育學習筆記,積累教育智慧,積極參加省市區級培訓學習,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用以指導小學數學閱讀課程構建與組織開展。在學習中,課題組成員人均撰寫學習筆記5000字以上,大家在理論層面上對課題產生背景、科學依據、教育思想、實踐價值等方面有了全面把握。經過近一年多的學習探討交流,我們更加明確了課題研究方向,提高了理論水平。
(六)課堂實踐,尋找策略
立足常態課,即教研組或分管領導采用隨機抽查聽課的形式,發現問題及時研討點評。推進教研課,在以教研組為單位開展集體備課研究的基礎上組織學校公開課。通過備課組教師全程參與,實現資源共享,達到了學科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數學閱讀課程構建與實施研究的目的。引領示范課,即發揮本土資源,組織和開展本校各級能手示范觀摩數學課活動,發揮骨干教師的引領作用,促進相互學習和提高。
總之,各項活動以系統建設小學數學閱讀課程為切入點,以建立各學科教學之間的聯系,將數學閱讀融于生活,為初中數學教學作好鋪墊為宗旨,立足學生發展,促進了我校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促進了課題向更深層次的推進。
二、階段性成果
我校秉承“問題即課題、教學即研究、成長即成果”的指導思想,積極為教師的專業成長鋪路架橋。這一年來,多位青年教師快速成長,并在多項業務比賽中獲得優異成績;通過對系統建設小學數學閱讀課程的課題研究,我們已經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形成了有效的數學閱讀課程教學,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
(一)數學閱讀書目推薦
(二)開展小學數學閱讀課專題研究
三、主要創新點
(一)學術思想方面:由特級教師、學科帶頭人全面而深入地對篩選出的數學閱讀讀物進行評析,提出推薦書目,編著適合小學各年級學生的閱讀文章,系統開發和建設小學數學閱讀課程,以專題課例研究闡述小學數學閱讀策略,解決數學閱讀是什么、讀什么、讀得怎么樣等問題,同時針對學生小升初存在的困難及現狀,做好初小銜接的閱讀課程的開發和書目的推介。
(二)學術觀點方面:系統建設小學數學閱讀課程,研究數學閱讀與促進核心素養之間的價值規律及相互關系,這對中國今后的小學數學閱讀課程改革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同時建立各學科教學之間的聯系,將數學閱讀融于生活,為初中數學教學作好鋪墊。
(三)研究方法方面:通過研究第一手文獻材料,探索小學數學閱讀課程的發展過程,運用行動研究法,立足學生發展,結合具體數學閱讀實例總結小學數學閱讀的實施策略和閱讀課程的評價體系。
結語:課題的研究來源于課堂,來源于學生,課題的成果又反過來應用于課堂,服務于學生。讓我們在教中學,在學中研,教研并進,成果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