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吉民
創新教育的目的是對學生的創新素質進行培養,將其作為基本的出發點,并進一步影響學生的學習。創新教育是根據創新素質結構的基本內涵確定和提出的。初中階段,學生對外界事物的認知增強,其創新思維發展迅速,屬于快速發展和完善的時期。因此,在這一階段,創新教育對學生而言極為重要。在此時期,需要教師創新教學方法。全方位推進初中數學的創新教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實施。
一、創建娛樂課堂,讓數學課別樣有趣
創新性教育活動的實施最為關鍵的一步就是讓學生不再對課堂產生畏難心理,對課堂內容感興趣,樂于去學習,以此實現高效教育,那么,如何讓學生發自內心地喜歡數學學習需要教師深入思考。從學生角度來看,學生覺得數學難是因為數學知識偏向抽象化、概念化,不易于理解。因此,教師可以創設有利于學生學習的課堂教學情境,在課堂上精心安排,構建趣味性課堂,從而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的興趣,并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意識與思維。運用現代生活元素,構建趣味性數學教學課堂,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也完成了教學模式的更新。
二、尊重學生的個體性差異,落實分層教學
學生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是為學生全面發展而服務的,因此要關注每一名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以分層教學為依托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初中數學教育創新,首先需要教師通過多種途徑了解學生的數學基礎水平、數學學習習慣與策略、數學學習不足及薄弱環節、學習態度及情感等,并綜合開展學情分析、學生分析及教材分析,全面獲取關于學生數學學習水平的信息。在此基礎上明確分層標準,按照學習自主性、學習興趣等對每一名學生進行合理的小組安排。
三、引發學生進行思維發散,拓寬創新的廣度和深度
在初中的數學課程中,教師需要提供更多的時間和空間用于課堂討論,引導學生不斷去思索,去提問。教師可以設定一個主題,布置任務讓小組開展合作探究、交流討論,讓學生分享交流自己對于問題的見解,在此過程中幫助他們發散思維,勇于追問,大膽猜想,敢于創新,同時實現創新思維和能力的提高,正是這樣才使學生在創新與求異過程中發展了他們的探索興趣,從而拓展了學習的廣度與深度。
初中數學教育創新需要遵循觀念創新、教學關系創新的基本原則。因此,創新教育工作的進行必須要建立在教育工作者自身具有創新意識的基礎上,而且,教師要勇于去進行創新嘗試,做出大膽的探索,以完善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實踐手段,提高教學能力,促進課內外教育資源的融合,完善學生知識體系,提高學生素質,培養他們不畏挫折、勇于挑戰的精神和意志品質,推動其全面發展,促進創新人才培養的穩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