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紅菊
一、營造氛圍,了解傳統節日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絢麗多姿,有春節團聚、清明祭掃、端午食粽、中秋賞月、重陽登高等傳統習俗,我們繼承了中國悠久的風俗習慣,積淀了豐厚的傳統美德,如:尊老敬老、愛國情懷、團結友愛、勤勞節儉等。作為華夏子孫,應記住這些節日,牢記這些節日的意義,自覺弘揚傳統節日文化,規范言行禮儀,提升道德水準。
學校是師生工作、學習的重要場所,是學生成長和發展的主要環境,不同的環境使人產生不同的心理體驗。學校可以利用走廊、櫥窗懸掛名人畫像,《嫦娥奔月》《五谷豐登》等學生作品,通過優美的校園環境陶冶學生的情操、美化學生的心靈,讓學生對傳統節日有初步的認識。各班利用黑板報宣傳傳統節日的習俗,讓學生知道各個傳統節日分別是幾月幾日,鼓勵他們參加清明節祭掃祖先、端午節插艾驅鬼、中秋節吃餅賞月等傳統節日活動,從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優良傳統美德。
二、開展活動,體驗傳統節日
我國的傳統節日有許多禮儀習俗,學校應開展多種形式的體驗活動,讓學生在體驗中明白傳統節日的由來,懂得傳統節日所包含的深刻內涵。
(一)學?;顒?,綻放光彩。學校是教育學生的主陣地,要多開展豐富多彩的慶祝傳統節日的活動。如清明節來臨,學校利用升旗儀式,通過國旗下講話,讓學生知道在清明節要為故人掃墓,在掃墓的時候要注意安全,同時要增強環保意識。利用“精彩十分鐘”讓學生收集有關清明節祭祀的古詩、中秋賞月的古詞,大家在吟詩誦詞的過程中感受詩人的情懷,懂得親情、友情的重要。
(二)家庭歡慶,其樂融融。家庭是學生幸福的港灣。我國的眾多傳統節日是全家人共同參與、歡慶度過的,針對這一情況,學校在傳統節日到來之前,應給學生布置相關的體驗活動。如:寒假來臨,春節將至,讓學生與家人一起進行春節掃塵、辦年貨、貼春聯、吃團圓飯等節日活動,學習關于春節的各種知識。學生在了解過春節的這些習俗后明白了春節是家人團案、共敘親情、共期來年的重大節日,知道在春節說話做事要求吉利,走親訪友要重視,更要注意安全。
中華傳統節日宛如一幅歷史文化長卷,承載著豐富的民族文化,蘊涵著豐厚的人文底蘊。學校應抓住這一契機,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讓傳統節日浸潤學生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