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鴻成
初中生正處于心理與生理成長的關鍵期,良好的身體素質不僅關乎他們身體健康,對他們的學習也有一定的幫助。傳統的課堂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達不到鍛煉身體的目的,教師要采用趣學多練的方式,讓學生感受到體育學科的魅力,能促進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
一、講授知識,傳遞人文精神
“開門見山”式的講解難以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能吸引學生的主動參與。體育知識中往往蘊含著悠久的歷史文化,教師向學生講解體育知識時,要讓學生明白體育活動不僅僅是身體運動,還富有一定的人文精神。教師要將這些人文精神傳遞給學生,讓他們感受到體育活動的趣味,讓他們在體育魅力的影響下主動鍛煉。如在學習足球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蹴鞠”這一古代的運動,能引發學生學習足球技術的興趣。教師也可以讓學生介紹自己了解的足球明星,能促進學生的分享交流,讓學生了解更多的體育文化,同時能促進學生對足球知識的了解,讓他們能真正愛上足球這一運動。
二、創新活動,采用趣味方式
體育活動能幫助學生放松身心,讓學習變得事半功倍。當下一些初中生對體育活動缺乏興趣,在鍛煉時只是機械性模仿。教師要創新教學方式,開展趣味性的教學活動,讓體育教學不再枯燥單一。由于初中生的身體發展尚不成熟,肌肉發育不完全,而長跑具有困難性、枯燥性,令一些學生懼怕長跑。教師要創新長跑的鍛煉方法,可采用間歇訓練法,可以將1000米分解成兩個200米+兩個300米,并在間歇休息的期間開展一些有趣的體育小游戲。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些蛙跳、單腳跳等小活動鍛煉下肢力量,通過分層次、遞進式的訓練,既降低了長跑的枯燥性,也讓學生感受到體育活動所帶來的快樂。
三、舉行競賽,設置獎勵懲罰
教師要將競爭意識帶入課堂,以豐富多彩的競賽活動激發學生的鍛煉意識,挖掘學生的鍛煉潛能。教師要融入“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理念,設置一些獎罰的措施。獎勵既可以是簡單的物質獎勵,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嘉獎。教師可以讓失利的學生做俯臥撐、立定跳遠等活動,也可以采用“以賽代練”的策略,調動學生的參與潛能,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如在學習乒乓球內容時,教師通過單打、雙打、花樣乒乓球等項目讓學生的能力得到充分地發揮。
總之,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創新教學方法,開展趣味性的教學活動,增進學生的運動體驗,挖掘學生的運動潛能,能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所帶來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