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楠楠
摘要:幼兒的健康成長,離不開教師的觀察引導和教育。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幼兒的成長特點、認知特點,進一步觀察幼兒的基本行為,對幼兒游戲設計進行精準策劃,既可以提升教學質量,也可以促使幼兒主動學習、主動探究。因此,基于這一特點,本文圍繞幼兒的成長特征,全面探索優化幼兒游戲設計水平的思路和方法。
關鍵詞:幼兒行為? ?游戲設計? ?基本策略
在新時期,為推動幼兒教育改革取得良好效果,在對幼兒教育活動設計和規劃的過程中,積極把握良好行為的創設,觀察幼兒的具體行為,根據行為導向,合理調整教學思路,以游戲形式促進幼兒主動探究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把握幼兒基本思想、具體行為的表現,從而完善幼兒游戲設計水平。
一、觀察幼兒行為,優化幼兒游戲設計的重要意義
在對幼兒教學工作進行部署的過程中,應積極開發游戲這一重要模式,通過觀察引導,進一步完善游戲教學效果,可以促進幼兒綜合能力的不斷提升。首先,通過幼兒行為的觀察、引導和了解,完善幼兒游戲設計,可以強化幼兒優化自我意識,完善思維轉變。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逐步結合幼兒的興趣愛好、個性特征,設計相關游戲環節,使幼兒完善自我認識、自我評價等相關能力。其次,在游戲活動設計過程中,也可以使幼兒強化人際交往,進一步增強與同伴交往溝通的重要技能。
二、有效觀察幼兒行為,優化幼兒游戲設計的思路
(一)強化精準投放,了解幼兒特征
在對游戲設計環節進行設計的過程中,要對材料投放等相關環節進行精準設計,進一步了解幼兒的個性特征。根據幼兒的不同特征,對差異化的材料進行全面的提供。比如,在對“有趣的兼職”等相關游戲活動進行收集和規劃的過程中,可以結合幼兒的個性特征,對活動材料的投放內容進行調整。首先,可以通過互相交流談話的形式,讓幼兒了解兼職的具體情況,談一談自己知不知道什么是兼職。通過幼兒的行為描述,判斷幼兒的基本能力。比如,幼兒可以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思路比較正確,則根據能力分為提高層。而一些幼兒邏輯比較混亂,可以設定為基礎層次。之后為幼兒排放任務,比如基礎層次的幼兒可以首先自主安排剪刀卡紙等相關材料,引導幼兒使用卡紙進行翻折,開展裁剪活動。而提高層的幼兒可以直接使用卡紙等材料,讓幼兒發揮自身的想象力進行剪紙的創作。
(二)加強密切觀察,滿足幼兒基本需求
在教學過程中,凸顯幼兒的學習主體,對幼兒的基本行為進行全面觀察,了解幼兒的具體需求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在對搭建小城堡等沙水游戲進行設計和規劃的過程中,可以首先通過語言表達的形式,讓幼兒想一想自己最喜愛的城堡是什么樣的,自己建城堡需要哪些工具。[1]
(三)加強正向指導,完善教學成效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共同參與,成為幼兒的陪伴者、引導者也是非常重要的。要通過換位思考,進一步通過良好的活動觀察,提升幼兒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比如,在對積木搭建等相關游戲活動進行設計的過程中,不只是讓幼兒按照規定完成任務,也可以讓幼兒發揮自身的想象力,自主使用一些積木搭高樓。在觀察過程中,我發現有一名幼兒,搭建的積木總是倒下的很快。這時通過觀察發現,這名幼兒總是把小的積木放下面,大的積木放上面。教師如果直接上前指出錯誤會打擊幼兒的積極性,為了引導幼兒,教師可以通過坐在幼兒身邊模仿幼兒的形式提醒幼兒。首先,用幼兒搭建城堡容易倒的方法搭建一遍之后,自己小聲嘀咕,是不是可以先把大的積木放在下面,小的積木放在上面,這樣城堡又穩當又高。旁邊的幼兒聽見之后,立馬改變策略,跟著教師一起做。最后,幼兒搭的城堡又高又穩。這樣通過游戲者的角色,站在幼兒的角度思考問題,可以真正做到感同身受。[2]
(四)加強游戲參與,推動健康發展
在對游戲活動進行設計的過程中,教師也要參與到游戲之中,比如在對角色扮演等相關內容進行展現的過程中,可以讓幼兒與教師一同玩游戲。例如,通過超市購物活動的設計,讓幼兒分配角色。很多小朋友將老師分配為售貨員,有的小朋友將老師分配為顧客。但是,也有一部分小朋友并不知道該如何界定老師的角色。這時教師就要通過觀察引導,與他們及時溝通,幫助他們完成整個角色設計和購物活動。[3]
結束語:
在幼兒教育過程中,積極加強模式創新,了解幼兒的具體學習形態,完善有序設計是十分重要的。為實現良好的教學目標,教師還要通過正向觀察,完善良好引導作用,從而在創新幼兒游戲設計水平的同時,推動我國幼兒教育創新取得良好效果。
參考文獻:
[1]顧穎.有效觀察幼兒行為,優化幼兒游戲設計[J].教育界,2022(15):113-115.
[2]王敬國.淺析幼兒戶外自主游戲行為觀察與解讀的有效策略[J].基礎教育論壇,2022(05):7-9.
[3]衛星.教師對中班幼兒角色游戲行為的觀察及有效介入[J].新課程,2021(16):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