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禮嘉
摘要:經過長期發展,軟件產業成為推動國民經濟發展的核心產業,并對國家戰略目標完成起到了推動作用。為了推動軟件產業更好發展,國家發布了一系列和軟件企業相關的稅收優惠政策,給軟件企業納稅籌劃發展提供了良好條件。從納稅籌劃角度來說,通過合理使用現行財政制度和優惠政策,從企業經營、采購、研發、銷售等多方面入手,科學規劃與安排,防控稅務風險,達到減少稅務成本的效果,為企業創造更多效益。本文以軟件企業納稅籌劃為探究重點,進一步分析軟件企業納稅籌劃工作要點,并結合現行財稅制度,深入研究軟件企業納稅籌劃方案。
關鍵詞:財稅制度;軟件企業;納稅籌劃
DOI:10.12433/zgkjtz.20232339
在國家改革發展進程中,給各個行業提供良好發展環境,同時也加劇行業之間的競爭。軟件企業為了實現科研成果轉化,促進產業技術創新,應結合國家最新發布的財稅政策,科學編制納稅籌劃方案,通過使用各種稅收優惠政策,減輕企業納稅壓力,在對財稅政策有所了解的同時,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進行籌劃與安排,通過納稅籌劃,幫助企業合法節稅,實現效益最大化。軟件企業在開展納稅籌劃工作時,在保證軟件企業發展質量的同時,還要通過對國家最新發布財政制度的研究,合理進行納稅籌劃,以實現降本增效的發展目標,緩解企業稅負。
一、軟件企業納稅籌劃的意義
對于軟件企業來說,為了更好地完成財務管理目標,應對現有管理模式改革創新,從而控制經營成本支出,實現整體效益大幅度增長。應結合財務管理要求,通過各種納稅籌劃方式,幫助企業減少納稅成本。在選擇納稅籌劃方式時,需要從自身發展角度入手,不斷優化和調整,保證納稅籌劃方案的合理性,充分發揮籌劃價值,為軟件企業長遠發展保駕護航。
眾所周知,納稅籌劃是國家宏觀經濟調控的有效方式,可以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對于各個行業來說,是企業完成降本增效的發展目標。當前,軟件企業在進行納稅籌劃過程中,應遵守國家財稅制度和稅法要求。現階段,我國稅法的調整,給軟件企業納稅籌劃提供了有利條件,擴大納稅籌劃空間。近幾年,隨著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稅收政策變得更加完善,通過不同方式進行稅務規劃與安排,減少稅收成本。
二、軟件企業納稅籌劃要點
(一)所得稅籌劃
首先,通過對收入確認時間的科學規劃,確定獲利年度。國家稅務部門在有關確定企業所得稅收入文件中明顯提出,對于企業銷售產品的收入確認,應滿足四項要求。軟件企業通過延遲滿足收入確認要求的時間節點,延長收入確認時間。以某軟件企業為例,其在軟件產品銷售協議中明確要求,軟件產品購買方對于購買軟件產品應經過初驗、終驗等環節,同時在終驗以后對軟件產品享受一定的免費維修保養期限。在協議中明確要求,只有初驗審核通過的軟件,軟件產品購買方才能享有付款義務,同時,維修保養時間內的12個月內,經過初次檢驗,軟件產品所有權中各項風險和效益都會轉移到購買方,所以對于維修保養期限在12個月內的銷售產品,收入確認時間一般是為通過初次檢驗,通過對初次檢驗時間點的把控,確定收入時間節點。如果是維修保養時間超過12個月,由于維修保養周期較長,風險將會覆蓋在整個維修保養期間,相關的維護保養收入也應在該階段攤銷和確認,企業通過適當提高維修保養費用在整個費用中的占比,達到延長維修保養周期的效果,從而進一步延長維修保養費用收入確認時間點。
其次,通過費用扣除,規劃獲利年度。軟件企業在所得稅籌劃過程中,可以適當增加前期員工培訓成本。結合財政部門以及稅務部門發布的關于企業所得稅若干優惠政策得知,員工培訓費用可以根據實際發生額在計算應繳納的所得稅中扣除。與此同時,在確定獲利年度后,還要對員工培訓費用進行反向籌劃,也就是結轉到減半優惠政策階段到后期扣除,從而實現稅收效益最大化。
最后,關于研發費用的加計扣除。對于可以享有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政策的企業,需要實施查賬征收財務核算并且準確歸集各項研發費用。結合現行財稅制度要求,歸集并認真填寫年度加計扣除的各項研究費用實際產生額。企業在一個納稅難度中開展的多個項目研發活動,需要對不同研發項目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用合理分配。基于此,企業結合研發項目整體情況和備案要求,建立完善的項目管理體系,從項目立項環節入手,到項目驗收整個過程追蹤調查,相關部門提供項目在實施整個過程中各項費用消耗量,財務部門安排專業人員定期對每個項目的各個費用支出情況采集、整理和分析,保證項目數據的完整性和準確性,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提供保障。如果是委托外單位研發的項目,需要及時向受托單位獲得該項目各項研發費用的明細憑證,將其當作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依據。
(二)增值稅籌劃
首先,合理選擇軟件產品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結合現行財政制度要求,增值稅中一般納稅人會跟隨計算機網絡、計算機軟硬件、計算機設備等一并銷售其自行研發生產的嵌入式軟件,根據相關要求具體劃分嵌入式軟件及計算機硬件設施的銷售數額,則可以享有軟件產品增值稅優惠政策。
其次,科學劃分資產軟件產品與硬件產品、外購軟件產品銷售收入,并做好獨立核算工作。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只適合應用在軟件企業自行開發設計的軟件產品中,對于外購的軟件產品銷售或硬件產品,則不可享有該優惠政策。軟件企業同時具備硬件產品以及采購軟件產品銷售能力,而沒有合理劃分,則根據稅法要求將其認定為硬件產品銷售,不可享有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在使用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時,應注意以下幾點內容:第一,自行開發的軟件產品名稱需要在稅務部門提前備案處理,在開票過程中根據備案內容開具發票;第二,在簽署銷售合同、發票開具等過程中,把自行開發的軟件銷售價格、銷售收入以及其他類型費用合理劃分;第三,把自行開發的軟件產品銷售收入和企業其他銷售收入進行劃分,獨立核算。軟件企業應提前做好上述工作,從而確保使用增值所即征即退優惠政策。
最后,合理劃分軟件產品及硬件產品,控制硬件產品成本。如果采用的是分別核算方式,需要將計算機硬件設備成本控制在合理范疇內,或者轉移到軟件產品成本中,以促進嵌入式軟件銷售數額的增加,獲得更多的退稅額。
三、現行財稅制度下的軟件企業納稅籌劃方法
(一)學習并總結納稅籌劃經驗
在企業經營發展中,納稅籌劃發揮著重要作用,軟件企業管理者應找到自身在納稅籌劃中的問題和不足,通過參考和學習其他企業成功的納稅籌劃經驗,促進自身納稅籌劃工作水平提高,這也是改善納稅籌劃工作質量的有效方法。結合實際情況,以適合自身發展的納稅籌劃方案為根本,并對本企業制定的納稅籌劃方案進行優化。以某軟件企業為例,該企業通過采取加速折舊方式延遲獲利年度,這對自身發展十分有益。通過參考其他企業成功經驗和籌劃案例,減少軟件企業在納稅籌劃方面的成本投入,保證納稅籌劃的合理性。
(二)規范納稅籌劃流程
在企業所得稅政策中,納稅年度中產生的各種費用,如招待費用、宣傳費用、廣告費用等都有一定扣除限制標準,而對于員工培訓教育經費,則可以在稅前完成全額抵扣。軟件企業對年度員工薪酬綜合科學規劃與安排,從而計算出各個費用扣除限額,實現年度財務預算和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結合現行財政制度,應明確自身可以獲得的優惠政策,如增值稅優惠政策、所得稅優惠政策。其中,增值稅優惠要求企業做好軟件產品認證工作。所得稅優惠則是要求對企業自身進行資格認證,也就是“雙軟認證”。通過規范納稅籌劃流程,確定企業可以享有的稅收優惠政策,以減輕企業稅負,增加稅后收益。
(三)嚴格遵循相關法律規范
現代企業在開展納稅籌劃工作時,只有嚴格按照相關法律規范操作,才能確保納稅籌劃的合理性與合法性。一方面,應根據現行財政制度要求和法律標準,在實際操作中重點關注稅法內容變化,主動學習最新的法律政策。財務人員在納稅籌劃中,結合法律框架,不可注重企業利益而忽略法律標準,反之將會影響企業發展,讓企業社會影響力和信譽受到損害。另一方面,應該和企業發展戰略目標高度統一,保證各項工作開展都是為了實現企業發展目標而努力。與此同時,納稅籌劃應嚴格按照為財務決策服務的基本要求,在具體籌劃中,重點分析成本與發展決策,為企業財務決策制定提供依據,實現企業健康發展。
(四)降低稅基,費用最大化
結合企業所得稅相關要求,新技術和新產品在開發過程中的成本全額都要在納稅所得額計算中扣除,如果沒有產生無形資產,則將其計入當期損益,根據要求100%扣除,之后按照研發費用50%扣除。如果形成無形資產,則要根據無形資產成本150%扣除。通過與過渡期優惠政策的充分結合,研發費用比較集中的企業在納稅籌劃方面具有一定選擇空間,能夠享有國家的優惠政策。對于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用和經營成本,應采用獨立核算方式,獨立設計輔助核算賬目,將其計入當期損益中。部分企業賬證缺少完善性,無法提供準確的數據資料,則不能享有“三新”研發費用優惠政策。
(五)密切關注稅收政策變化
稅收政策是國家宏觀調控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國家結合市場環境變化,對稅收政策適當調整,部分企業由于對稅收政策內容了解不全面,同時在經營發展中將會伴隨大量稅收項目,可能會發生稅收核算不準確的狀況,甚至無法讓企業享有最新的優惠政策。例如,對于軟件企業中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大多數的加計扣除政策適用于扶持型中小企業,隨著后期經營范疇不斷擴大,如果企業沒有關注到政策內容改變,可能會錯誤地使用加計扣除方式。基于此,軟件企業應重點觀察政策內容變化,并主動和稅務部門交流,對最新發布的稅法內容有所了解,結合現行財政制度內容優化納稅籌劃方案,調整財務核算流程,防控稅務風險。
與此同時,在稅收政策研究過程中,安排專業人員,在實際工作中應對納稅籌劃要點有所了解,對于傳統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制定可行的處理對策,在規避風險的同時,優化納稅籌劃效果,推動軟件企業健康發展。
(六)做好采購環節納稅籌劃工作
一方面,合理選擇供應商。軟件企業在物資采購方面,通常會面對不同納稅人身份的供應商,如果軟件企業是一般納稅人,則盡量選擇一般納稅人的供應商,從而獲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如果供應商為小規模納稅人,則可以在價格方面獲得優惠,反之則需要和一般納稅人身份的供應商合作。另一方面,做好固定資產采購籌劃工作。固定資產展現出投資規模大、使用周期長、風險因素多的特點,相關部門發布了和固定資產納稅籌劃的政策。財政部門在財稅公告 2021 年第 6 號文件中明確要求,依然延續使用新購進設備的固定資產,每件單價不超過500萬元,允許企業采用成本費用一次性扣除政策,無需分年度計算折舊,以減輕企業納稅額。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當前稅制改革發展下,做好納稅籌劃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對于軟件企業來說,應結合實際情況,對發展需求和目標有所了解,確定納稅籌劃要點,制定滿足企業戰略發展要求的納稅籌劃方案,引導企業穩定經營和健康發展。軟件企業為了保證納稅籌劃工作效果,應根據國家最新發布的稅收政策,從實際入手,科學籌劃與安排,采用正確核算方式,保證扣除項目合理性,主動和稅務部門交流,通過編制合理的納稅籌劃方案,減輕企業稅負壓力,實現軟件企業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郝利平.淺談企業納稅籌劃的重要性及創新[J].納稅,2021(21):48-49.
[2]羅由樹.軟件企業納稅籌劃風險管理策略分析[J].財經界,2020(21):237-238.
[3]伍陽.軟件企業增值稅納稅籌劃[J].財經界,2020(11):219-220.
[4]陳聞奇.軟件開發企業納稅籌劃必要性與可行性研究[J].財會學習,2020(06):179+181.
[5]馬騰坡.軟件開發企業的納稅籌劃研究——以A企業為例[J].財會學習,2020(03):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