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一熙
摘要:隨著教育領域的不斷改革,我國提出了核心素養的概念,對學生和教師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對小學生來說,核心素養是十分重要的,核心素養對學生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語文教師要按照核心素養理念對目前的教學進行改革和完善,依照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問題,制訂合理的科學的計劃,以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為最終的目標,在課上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激起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有獨立學習的意識和自主學習的習慣,為以后的學習打好基礎。本文以提升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為目標,提出了相關的策略,以供廣大教師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 核心素養概念? 教學方法策略
結合核心素養理念,落實教學改革可以改善語文課堂教學氛圍。小學生學習的興趣是他們學習的最大動力,語文教師要在日常教學中更多地了解學生,將他們的學習興趣和課本內容結合起來,并仔細研究核心素養理念。同時,語文教師要轉變自己的教學態度,讓小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在課上利用豐富的教學模式調動班級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新的教育環境下,對教學模式進行探究是一件很必要的教學活動。[1]
一、核心素養理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積極意義
依據學生的發展需要,新課標規定了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四方面內容,這些方面對語文教師和學生來說都有積極的意義。首先,對于小學生來說,核心素養教學模式下,小學語文教師會通過豐富的教學方式改善課堂氛圍,讓小學生有更好的課堂體驗和感受,最重要的是,小學生會在課上更多地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和教師進行更多的溝通,拉近學生和教師之間的距離。其次,教師也會制訂多樣化的教學目標,在學生有了學習興趣的基礎上,逐漸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更好地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對教師來說,核心素養理念是提升教學效果,也是提高教學水平的最佳途徑。最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結合核心素養理念有助于推動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2]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方法策略
(一)加強基礎學習,提升學生語言構建運用能力
在小學語文的學習中,學生的基礎能力是比較重要的,在核心素養觀念下也強調了學生要有一定的語言構建運用能力。所以教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要注重學生的語言基礎。在語文學習中,語言基礎主要表現在對字詞的積累和運用。在學習生字的時候,相比起讓學生重復性的抄寫,將漢字拆分出來并將其背后的文化背景故事講授給學生會讓他們學習起來更加輕松。此外,語文教師可以將相同的部首偏旁的字放在一起進行教學,讓小學生集中記憶,然后讓他們通過加漢字的右半部分的方式考查,趣味性的記憶活動會讓學生有更深刻的印象。這些基礎的漢字都是學生提升語言構建能力的基礎,教師要耐心地帶領學生慢慢積累。[3]
(二)注重情感價值教學目,培養學生文化傳承意識
在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理念中,文化傳承與理解是重要的一個方面。而小學語文教學教材中有很多和傳統文化相關的內容,教師要挖掘教材內容并以此為基礎進行拓展,豐富學生的文化知識儲備。例如在學習如何與人相處的內容時,語文教師可以將繪本故事資源引入課堂,和學生一起閱讀,讓他們了解在和同學、教師相處的過程中一定要尊重他人,為他人著想,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也要鼓勵學生在課后自行去閱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關的道德禮儀故事,在第二天和班級的同學分享交流,鍛煉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將其滲透于口語交際、綜合性板塊中,可以開展“班級詩詞大比拼”“成語接龍”“文化典故”活動,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中,對中華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并樹立文化自信。
(三)鼓勵學生做課后閱讀,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核心素養教育理念下,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十分重要,而教師的重要作用就是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閱讀能力在語文的學習中是一個很重要的能力,也是學習其他科目的基礎,要讓學生發自內心地喜歡閱讀,就要以學生的興趣出發,這樣他們才會更有動力。在語文課上,教師可以利用課前導入環節設置趣味教學環節,設置懸念,讓小學生將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文本上,教師要抓住關鍵講授重點內容,并且在課后也要布置閱讀類的作業,讓學生學會做閱讀筆記,在此過程中更多地抒發自己內心的情感,在語文教師所提供的教學方法上作出進一步的改善,逐漸形成自己的學習方法,提升自身的學習效率。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教育應當是多元化且豐富的,語文教師也要認識到教學改革是一直在進行中的,要加強和小學生的溝通交流,努力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助力小學生的成長。
參考文獻:
[1] 張文革.小學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探析[J].鈦學術,2021.
[2] 賀小燕.淺析小學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J].當代家庭教育,2021(6):2.
[3] 徐萍.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探析[J].萬方,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