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雙減”政策的提出,越來越多的教師認識到課堂教學以及課后服務質量提升的重要性。教師有效地開展課后服務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有效地解決課堂疑問,使他們更好地理解和鞏固知識,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他們學習的效率。但是,從目前小學數學課后服務的現狀來看,一些數學教師對課后服務的重視程度不高,不能夠科學地開展課后服務工作,導致學生的學習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從而嚴重影響他們的數學學習效果。因此,為了更好地提高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教師必須重視課后服務工作的開展。文章對“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后服務與作業設計進行了深入探究。
關鍵詞:“雙減”;小學數學;課后服務;策略
作者簡介:趙艷麗(1973—),女,遼寧省阜新市細河區民族街小學。
在“雙減”政策背景下,教師要減輕學生學習的負擔,提高課后服務質量和水平,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合理地給學生安排課后作業,并積極引導學生高效地完成課后作業。基于此,本文主要對“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后服務與作業設計進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目前小學數學課后服務存在的問題,然后提出了有效提高小學數學課后服務質量的措施,希望能為今后的小學數學課后服務提供參考[1]。
一、當前小學數學課后服務現狀分析
(一)課后服務開展形式化
“雙減”政策提出后,許多學校以及教師為了鞏固小學生的數學知識,提升其學習能力,開始重視課后服務工作,并且積極調整課后服務工作的模式。但是,從目前小學數學課后服務工作開展的現狀來看,不少教師的課后服務工作存在形式化的問題,沒有根據小學生的學習問題來采取有針對性的課后服務形式,導致課后服務沒有產生實質性的作用。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不少數學教師仍然受傳統教育觀念的束縛,把教學的重點放在了課堂上,而忽視了課后服務工作,從而導致課后服務質量得不到有效提升。
(二)教師專業素養和服務意識較低
課后服務質量受到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服務水平影響。如果教師自身具備較高的數學教學能力和職業素養,并且具備較強的服務意識,就會根據學生的實際學情來制訂科學的課后服務方案,從而有效提升課后服務質量。但是,目前一些學校的教師專業素養和服務水平都比較低,不能夠滿足小學數學課后服務的實際需求,導致學生的課后學習得不到有效的輔導,從而影響了學生的最終學習效果[2]。
二、“雙減”政策下提升小學數學課后服務質量的有效策略
(一)嚴格按照新課標的要求授課,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為了更好地落實“雙減”政策的要求,教師要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打造高效課堂,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相應的數學知識,有效地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效率。但是,要想提升數學教學的質量,教師首先需要明確新課標對數學教學的具體要求,嚴格按照相關要求來開展課程教學,并且結合學生的實際學情,合理地制訂課后服務工作計劃,從而提升課后服務的質量。具體來說,教師應做到以下兩點。第一,教師要按照新課標對數學教學的課時要求來授課。以“圓柱和圓錐”這一內容的教學為例,這一單元涉及了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體積以及圓錐的體積等知識,知識點多且復雜,教師要為學生詳細講解全部的知識會耗費大量的時間,所以一些教師為了趕教學進度,會刪減一些課程來節約課時,導致一些學生沒能充分理解知識,從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進而更好地開展課后服務,教師應嚴格把握教學的進度,按照實際的課時來教授課程知識。第二,教師要嚴格按照數學課程標準來授課,要在遵循循序漸進原則的基礎上,提高教學的整體質量。
(二)合理設計和開發數學課后練習
課后練習的開發和設計對于課后服務質量的提升起著重要作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精心地設計和開發一些有意義的課后練習,不僅可以有效地降低傳統課后作業的機械性,而且可以有效地落實“雙減”政策的減負要求。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根據具體的數學教學內容,設計和開發一些練習題。在教學“加減法”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設計和開發一些生活化的課后練習。例如,讓學生在去超市買東西的時候,把買的商品的價錢記錄下來,然后自己算一算一共花了多少錢,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而且可以有效鞏固學生所學知識[3]。
(三)做好課后作業的布置工作
要想更好地落實課后服務工作,教師就要做好課后作業的布置工作。在“雙減”政策提出之前,小學生的數學作業量與作業難度相對較大,他們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完成作業,這樣不僅會加重其學習壓力,引起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反感,而且還會影響課后服務工作的有序開展。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合理地布置作業,在減輕學生學習負擔的基礎上,把課后服務工作落實到位。例如,教師在布置作業時,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布置一些開放性的作業,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自主選擇完成作業的形式。同時,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遇到困難,可以隨時通過學習交流平臺與教師和同學交流,這樣可以有效提升課后服務的質量和效率。
“雙減”政策背景下,傳統的小學作業模式和內容很難滿足新時期小學生的發展需求,因此教師要積極改變作業的形式,通過優化作業設計來提升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有效地豐富作業的內容,讓學生在完成作業時實現知識的鞏固和拓展,以此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4]。
1.設置分層式作業,促使學生都能有所收獲
在傳統小學數學作業設計中,教師往往采用統一布置的形式,忽略了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導致部分學生完成作業的效果不理想。教師可以結合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將班級中的學生分層,并設計不同的作業形式,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所收獲,以此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可以將班級中的學生分為三個層次:基礎層、鞏固層、提升層。教師進行作業形式的分層之后,還要為班級中的學生分配不同的學習任務,這樣學生在完成作業時就能在自己擅長的領域里有所發揮,并且能高效地完成作業,實現個性化成長。例如,在進行“扇形統計圖”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將班級中的學生分為三個層次,并設置分層作業。針對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的基礎層學生,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所講內容進行扇形統計圖的設計,從而讓其了解扇形統計圖的特點,鞏固基礎知識;對于基礎知識掌握牢固的鞏固層學生,教師可以讓其進行扇形、條形、折線三種統計圖的對比分析,從而加深其對這三種統計圖的理解;對于基礎知識掌握非常牢固且學習能力較強的提升層學生,教師可以讓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讓其對家庭成員的一些消費記錄進行整理,自主制作合適的統計圖和統計表,這樣能夠提升其學以致用的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設置分層作業,有助于調動學生做作業的積極性,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數學思維,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數學教師在作業設計的過程中,應依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和發展特點,盡可能設計一些趣味性比較強的分層作業,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2.設計趣味性作業,增強學生完成作業的動力
在布置小學數學作業時,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興趣特點來進行作業的設計,讓學生在做作業時獲得學習能力的有效提升,從而更好地落實“雙減”政策的要求。教師在進行作業布置時,可以融入一些趣味性的內容,這樣能有效地調動學生做作業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完成作業時產生濃厚的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例如,在進行“多邊形的面積”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結合生活中的一些情境來進行作業設計,讓學生感受到數學這門課程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教師可以結合生活中用籬笆圍成梯形雞圈的視頻或者圖片,讓學生進行面積計算,這樣能有效地拉近數學知識與生活之間的距離。同時,這樣一來,學生在完成作業時還能感受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性,實現學以致用的目標,提升學習自信,促進自身的發展[5]。
3.設計綜合性作業,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傳統小學作業設計中,部分教師設計的作業內容僅限于教材而忽略了知識的拓展和延伸,導致作業的形式與內容過于單一。對此,教師可以設計一些綜合性的作業,以更好地落實“雙減”政策的理念,提升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教師在設計綜合性作業時應結合教材內容來設計適合學生發展的作業,通過作業讓學生學會自主探究,并將作業滲透到學生的學習生活之中,以此開闊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例如,在設計“比例”相關知識的作業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后思考生活中較為常見的比例有哪些,并嘗試借助實例來講解。如教師可以讓學生了解人的體脂率,并根據體脂率標準為父母制訂良好的鍛煉計劃,這樣能讓學生有效應用所學數學知識。同時,此類實踐性作業能夠提升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讓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這樣一來,通過本節課的知識學習,學生便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提升綜合素養,為今后更深入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6]。
4.設計預習作業
小學是學生系統接受知識的起始階段,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做好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工作,有助于自身學習能力的提升。小學數學教師在設計預習作業時,可以添加趣味性的元素,這樣更容易讓學生接受,也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掌握正確的學習方式,為今后的數學學習做好準備。以“百分數”的相關知識的教學為例,本課的主要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認識百分數,并了解其作用。對此,數學教師可以布置預習作業,提出“你能正確認識百分數嗎?”“百分數在哪里出現過?”等問題,讓學生提前準備,這樣一來,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更容易理解百分數,從而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7]。
結語
總而言之,在“雙減”背景下,小學生課后服務質量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它不僅可以有效地拓展學生學習的空間,豐富學習內容,而且可以促進小學數學教學整體效果的提升。因此,在“雙減”政策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要優化教研活動,不斷地提升數學課堂教學水平,合理利用課堂實踐鞏固學生的知識。同時,教師要優化課后作業設計的形式和內容,有效落實課后服務工作,在減輕學生學習負擔的同時促進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發展和提升,以充分發揮課后服務的價值和作用。
[參考文獻]
余慧娟.全面落實“雙減”政策 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訪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J]. 人民教育,2021(22):12-15.
蔡雪靜,張莉,梁逸緋.從常規中做好教育“加法”:柳州市第二十五中學推進“雙減”探索[J]. 廣西教育,2021(44):16-17.
黃嫌治.試論“雙減”背景下如何優化小學數學的作業設計[J].讀與寫:上旬,2022(6):162-164.
劉國劍.“雙減”背景下小學中高年級數學作業的優化設計[J].甘肅教育,2022(8):120-123.
葉琦.小學家庭作業狀況調查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22.
耿冬韻.“雙減”背景下小學高段數學家庭作業現狀及對策研究[D].固原:寧夏師范學院,2022.
李潔芳.“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策略[J].天津教育,2022(13):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