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基礎教育事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新型教學模式被應用于小學數學課堂中。其中,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教師利用游戲化教學活躍課堂氛圍和學生思維,吸引學生主動參與數學游戲,使學生能夠通過游戲理解數學概念、掌握數學知識。對此,文章從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價值展開論述,針對現階段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應用游戲化教學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探討,進而就如何利用游戲化教學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打造活力、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提出建議。
關鍵詞:游戲化教學;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作者簡介:劉新勤(1979—),女,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西關小學。
游戲化教學是小學數學課堂中常用的教學模式,可以有效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使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進而主動投入數學學習中。然而,從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現狀來看,由于教師教學設計、教學實施、組織能力等因素的影響,游戲化教學的效果還有待提升。對此,教師應當準確把握游戲化教學的應用目的,做好數學游戲設計,推進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使課堂充滿活力。
一、游戲化教學概述
(一)游戲化教學定義
游戲化教學是指以學生為中心,以知識、能力、思維、情感、品質為多元教學目標,以游戲為主要教學形式的一種教學活動。通過游戲活動,教師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并使學生保持較高的專注力,進而使其投入課堂學習中。
游戲化教學的理論基礎是建構主義理論、多元智能理論和人本主義理論。其中,建構主義理論強調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并突出教學活動的過程性,要求教師在游戲化教學期間通過豐富多樣、靈活有趣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主動探究數學世界,做到主動學習、主動認知,并具備較高的學習能力,能夠準確理解數學概念。多元智能理論強調教師應當通過游戲化教學幫助學生實現知識、能力、思維、情感、品質等多方面的發展,掌握數學知識,培養數學思維,提升學習能力,并形成敢于探究、勇于創新、善于合作的品質。人本主義理論則強調教師在游戲化教學期間應當以學生為核心,將教學重點放在“學到了什么”,而非“教授了什么”,將課堂重點從教師的“教”轉移到學生的“學”,以此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前提下推進游戲化教學的應用[1]。
(二)游戲化教學的應用價值
1.激發學生興趣,提升學生的主動性
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相對枯燥,在教師授課期間,學生只能被動聽講,缺乏與教師的互動,此類灌輸式教學方法導致學生并未處于主動探究的狀態,思維不主動、不活躍。與之相對的,在數學游戲的吸引下,學生會對數學學習產生較大的興趣,在興趣的驅使下積極主動地思考和學習,學習就會事半功倍。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處于主動思考、主動探究的狀態,能夠實現數學思維的發展。
2.加深學習印象,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中,學生的學習效果不太理想,導致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灌輸式教學方法枯燥乏味,教師講解的數學知識并未在學生腦海中留下“烙印”。在游戲化教學期間,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主動探究知識,突出游戲化教學的過程性,而且數學游戲能夠幫助學生對數學知識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在課后復習階段,學生能夠順利回憶起課堂所學知識,提升知識掌握程度,增強學習效果。
3.增強學習體驗,促進學生道德品質發展
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能夠使學生在豐富有趣的教學活動中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同時,學生在游戲化教學期間能夠實現道德品質的發展。許多數學游戲需要學生與同桌、前后桌或者小組成員合作才能夠完成,在合作過程中,學生需要堅持以平等、尊重的態度和原則對待他人,形成平等待人、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質,善于與他人合作,能夠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2]。此外,許多數學游戲中包含趣味性問題,需要學生發散思維,形成創新意識,運用不一樣的解題方式,這也是鼓勵學生打破常規、創新思路、敢于質疑,形成“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優秀品質。
二、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應用存在的問題
(一)游戲活動過多,游戲化教學目的不明確
結合教學實踐來看,部分小學數學教師對游戲化教學持支持態度,并在課堂中設計了豐富有趣的數學游戲,以此打造游戲化數學課堂。但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一些教師沒有把握住游戲化教學的根本目的,融入了大量的數學游戲。過多的數學游戲占用了課堂教學的大部分時間,導致教師無法按時按質講解數學知識,反而耽誤了正常的教學工作,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效果也隨之降低。
(二)教學干預過多,游戲化教學存在形式主義
前文提及,人本主義理論是游戲化教學的理論基礎之一。人本主義理論強調以人為本,延伸到教育領域便是以生為本,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活動的核心,成為學習的主體。然而,部分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理念相對保守,在游戲化教學期間雖然開展了數學游戲,但是教學干預過多,這就使得游戲化教學有名無實,本質上與傳統的灌輸式教學并無區別。同時,教學干預過多容易導致學生玩游戲的積極性下降,部分學生也認為游戲化教學與灌輸式教學并無二致,導致游戲化教學的應用價值無法得到充分發揮。此外,在游戲化數學課堂中,學生經常會遇到一些障礙,這表明學生的游戲思路或之前的游戲步驟存在問題,但教師并未及時引導其進行反思,而是直接給出下一個游戲步驟,或直接給出問題答案,剝奪了學生反思的機會。
(三)游戲設計不合理,游戲化教學效果不理想
游戲化教學的關鍵在于游戲設計,如果游戲質量高,則能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反之,則不利于學生進行數學學習。從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情況來看,部分教師設計的數學游戲質量不高、類型單一,學生在初次接觸游戲時尚能有較高的興趣,久而久之,學生也容易產生倦怠感[3]。
(四)游戲實施不合理,出現“小明星”式課堂
在游戲化教學期間,部分小學數學教師的游戲實施不夠合理,導致出現“小明星”式課堂的情況[4]。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會讓學生主動舉手回答問題,此時,學習基礎扎實、成績較好的學生舉手相對積極,而教師也更愿意從中挑選學生來回答;而那些學習基礎一般、成績較差的學生則不夠積極,長此以往,只有學優生能夠在課堂上與教師互動,而普通生和學困生則容易處于被忽視的狀態,這不符合現代教育理念。
(五)游戲評價有待完善
教學評價是教學活動中的重要一環,具有診斷、反饋和指導的重要作用,在游戲化教學中也不例外,良好的教學評價可以反映學生在游戲化數學課堂中的表現,能夠幫助學生找出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善。然而,在當前的游戲化數學課堂中,部分小學數學教師給出的教學評價并不合理,他們比較關注學生能否順利完成游戲任務,能否在游戲活動中掌握數學知識,而忽視了學生在游戲活動過程中的表現,這就導致教學評價的內容不夠全面。同時,現階段的教學評價僅僅是教師對學生的單方面評價,主體單一,缺乏交互性,這也導致教學評價的質量不高,未能對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游戲化教學起到優化和指導作用。
三、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策略
(一)明確游戲化教學目的,合理設置游戲數量
在實施游戲化教學前,教師應當準確把握游戲化教學的內涵,并明確游戲化教學的根本目的。教師應當意識到,游戲化教學的根本目的在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突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性。換言之,游戲化教學應當能夠對學生的學習活動起到促進作用。由此可見,如果游戲數量過多,就會導致游戲化教學出現本末倒置的情況。在形成這一認識的前提下,小學數學教師應當控制課堂中的游戲數量,使游戲化教學真正成為促進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工具。一般而言,一節數學課中的游戲數量應當控制在3~5個,并且游戲之間應當具備一定的關聯性,以此突出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性。
此外,教師應當準確把握實施游戲化教學的時機,對于一些簡單的、易懂的小知識,教師可以采取講授式教學方法;而對于一些相對復雜且具有一定難度的知識,教師則可設計數學游戲,實施游戲化教學,從而通過不同教學模式的融合,提升教學效率。
(二)堅持生本理念,打造游戲化課堂
前文提及,部分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理念并未更新,導致其在游戲化數學課堂中出現過度干預學生游戲行為的情況,導致學生的游戲積極性降低。針對這一情況,教師應當在堅持生本理念的前提下實施游戲化教學,打造游戲化數學課堂,使課堂更加高效、更加充滿活力。
在游戲化數學課堂中,教師應當擺正自己的位置,成為學生學習的引路人,幫助學生找到正確的學習方向,明確學習思路,進而在接下來的游戲活動中積極探索、努力思考。當學生遇到問題時,教師應當帶領學生進行反思總結,找到問題出現的原因,而非直接給出下一個游戲步驟或問題答案。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反思之前的游戲流程和計算步驟是否正確,而后與同學交流探討,尋求同學的經驗和幫助。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始終處于輔導者的地位,而學生則是學習的主體,這有助于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體驗。
(三)優化游戲設計,提升游戲質量
游戲化教學能夠活躍課堂的氛圍,增加課堂的活力,但游戲化教學的關鍵在于游戲質量。小學數學教師應當顧及學生的學習基礎,考慮自身的教學需求,將數學知識和數學游戲融合起來,豐富游戲的層次和類型。例如,在講解“幾何圖形的面積”時,教師可以設置“拼一拼”游戲,讓學生準備平行四邊形紙片,而后思考應當如何計算其面積。這時,有的學生將平行四邊形紙片剪切以后拼成長方形,順利求出其面積,教師及時給予肯定。教師通過“拼一拼”游戲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思路完成游戲任務,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成果。
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針對不同的學生布置不同的游戲任務。對于普通生和學困生,教師可以讓他們結合剛剛的“拼一拼”游戲進行鞏固復習;而對于學優生,教師則可以讓他們利用同樣的游戲方式,嘗試求出梯形的面積。不難發現,在游戲化數學課堂中,教師通過差異化的數學游戲,能夠實現因材施教,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
(四)優化游戲實施,做好游戲導入
在游戲化教學期間,教師應當優化游戲實施,做到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既要讓學優生回答問題,發揮帶頭作用,也要通過點名等方式讓普通生和學困生回答問題。教師可以采取隨機抽取的方式,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游戲互動,這樣一方面能夠避免“小明星”式課堂的出現,另一方面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整個課堂更有活力。
教師需要做好游戲導入,可以通過設置趣味性問題的方式導入游戲,這樣學生能夠更為順利地過渡到接下來的課堂學習中。
(五)優化游戲評價,推進交互性與多元化評價
在開展教學評價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堅持結果與過程并重,關注學生是否完成游戲任務,是否取得預期的游戲結果,同時也要關注學生在游戲活動中的表現。例如,某個學生的游戲結果不夠理想,但是其在參與游戲活動的過程中能夠與同學主動交流,幫助其他同學,并與教師進行游戲互動,教師同樣可以給予其較高的評價,以此表示對該學生的鼓勵。同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對其游戲行為進行自我評價,并引導學生之間進行互評,由此豐富游戲評價的主體,實現多元化游戲評價。此外,教師也要主動推進交互性游戲評價。教師可以對學生的游戲表現進行評價,而學生也可以評價教師設計的游戲內容是否有趣、游戲過程是否合理,幫助教師優化游戲化教學,持續提升教學效果。
結語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游戲化教學可以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加深對數學知識的印象,并使學生獲得良好的數學學習體驗。為了推進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深度應用,教師應當著眼于游戲化教學的現存問題,準確把握游戲化教學的目的,堅持生本理念,對學生進行適度干預,突出學生在游戲化數學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豐富游戲的內容、類型與層次,顧及全體學生,并做好游戲導入工作,通過交互性與多元化評價提升游戲評價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吳麗娟.巧用游戲化教學 讓小學數學課堂更有活力[J].理科愛好者,2022(3):205-207.
[2]王小勇.游戲化教學讓小學數學課堂更有活力[J].求知導刊,2021(10):12-13.
[3]張占雄.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與研究[J].新課程,2021(1):99.
[4]宗美玲.淺談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文理導航(下旬),2020(4):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