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好的開端是課堂教學成功的基礎,合理運用導入技巧,不僅能有效推動教學的順利實施,還能啟發學生思維。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音樂課堂要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而為了保證音樂課堂的教學效果和質量,教師要重視對導入環節教學方法的應用研究。文章從蘇少版初中音樂教學入手,探究構建高效音樂課堂的策略。
關鍵詞:蘇少版;初中音樂;課堂導入
作者簡介:鄧穎(1982—),女,江蘇省南京市齊武路初級中學。
在初中音樂課堂中,一些教師會在導入環節使用簡單的課件,邊講解邊播放,教學方式單一;還有一些教師認為初中生已經具備自覺學習能力,因此會直接切入主題,忽略導入環節。實際上,巧妙運用導入策略可以起到拋磚引玉之效,對于學生后續的課堂學習產生積極影響。所以,研究課堂導入階段的教學策略對于教學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意義。
一、初中音樂課堂導入的重要性
(一)激發學生音樂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影響著他們的課堂學習效果。在導入環節做好教學優化,結合教學內容設置具有趣味性的導入活動,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能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喚醒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增強教學效果。在此過程中,學生積極參與活動,在互動中交流思考,對音樂知識的理解較為深刻。
(二)緩解學生學習上的緊張感
一些中學的課程安排不夠合理,知識性強的課程較多,導致學生存在一定的學習壓力。同時,一些學生對音樂、體育、美術等課程的重視不足,一般不會主動預習,在課堂學習時會因為對知識的不熟悉而產生學習困難。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想高效完成教學任務,就需要設計具有趣味性的導入環節,從而緩解學生的學習緊張感,幫助學生做好學前準備,降低學習難度,取得更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三)營造和諧愉快的學習氛圍
在課堂導入環節,教師利用多種教學設備,開展趣味性的導入活動,能夠營造和諧愉快的學習氛圍。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發揮好引導作用,帶領學生在音樂藝術活動中學習體驗,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具體而言,教師優化導入形式,堅持以學生為主,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為學生提供表達平臺,讓其能與教師或其他同學進行互動,從而營造一個和諧愉悅的學習環境,能讓學生在濃郁的藝術氛圍中進步成長。
(四)做好教學內容上的銜接
做好課堂導入對于新舊知識的銜接具有積極意義,有助于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課堂導入是學生復習舊知識,了解新知識的關鍵階段,教師做好教學引導,幫助學生厘清新舊知識的關系,能為學生后續的音樂欣賞和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二、初中音樂課堂導入的策略
(一)運用模仿式導入教學方式
在音樂課堂中,模仿學習主要是指在教師示范以后,學生對演奏方法、演唱方式、表演動作進行模仿,并嘗試自主練習。傳統音樂主要是通過口傳心授的方式教學,這屬于模仿教學形式之一,但形式比較單一。教師創新利用模仿教學方法進行課堂導入,對于學生音樂綜合能力的提升有積極作用,具體可參考以下三種模仿導入方法。
第一,節奏和旋律模仿。節奏與旋律是音樂的“骨架”,學生在演唱、欣賞歌曲時,若不能把握好音樂節奏,就很容易出現學習困難。對此,教師在導入階段可以開展節奏模仿活動,讓學生了解本課學習的難點,逐漸熟悉新課內容與歌曲節奏框架,增強學生的樂感。教師可以選擇生活物品作為打擊樂器,如塑料杯、課桌、書本、筆等,引導學生按照一定節奏模仿敲擊,以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順利導入新課內容[1]。如在學唱七年級歌曲《彩云追月》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用聲勢律動模仿切分節奏,感受探戈舞曲的節奏,而后再加入歌詞,這樣學生更容易掌握。
第二,動作模仿。運用動作模仿的教學方式進行課堂導入,可以讓學生沉浸在快樂的學習體驗當中,體會樂曲意境。在授課之前,教師需要根據授課內容,設計對應動作,烘托課堂氛圍。例如在學唱歌曲《中國功夫》時,教師可帶領學生模仿武術動作,體驗中國武術的獨特魅力,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加深學生對歌曲的理解。
第三,畫面模仿。這種導入方式有助于學生手腦并用,將音樂知識形象化,形成深刻的知識印象。教師可以根據音樂內容,設計模仿導入活動,讓學生復現相關的畫面。例如在講解鋼琴彈奏技巧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按照規律畫出黑白琴鍵,隨后,為學生講解音符對應唱名,并在鋼琴上示范彈奏,要求學生在自己畫的黑白琴鍵中模仿。這樣能夠讓學生學習思路更加清晰,輔助學生記憶知識,減輕其學習壓力。
(二)運用語言互動導入教學方式
所謂語言互動,就是師生基于某個問題展開討論,利用雙方互動順利導入學習內容。合理運用語言互動這一方式,有助于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具體而言,教師可使用如下幾種方法。
第一,提問互動。在音樂課堂學習活動中,學生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問題,期望得到解答,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堂導入環節進行答疑,與學生互動交流。同時,教師提出的問題能引導學生思考探究,教師可以提前設置好問題,幫助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相關內容。
第二,討論互動。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組織學生在導入環節分小組、分主題討論,使學生各抒己見,集思廣益。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合作意識。
(三)運用多媒體式導入教學方式
信息技術的使用,能夠使音樂課更加形象生動,活潑有趣。在課堂導入環節,教師可以巧用多媒體設備,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歌曲《孤獨的牧羊人》是美國音樂劇《音樂之聲》中女教師瑪利亞帶著孩子們表演木偶戲時唱的歌,在教學這一歌曲時,教師可以先用多媒體設備播放劇中的經典片段,讓學生感受音樂的節奏、旋律、情感等,了解作品所體現的瑞士約德爾山歌特有的音樂風格,并形象記憶歌曲的唱法,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四)運用情境導入式教學方式
第一,以圖片創設情境。圖片不僅可以將抽象的音樂知識具體化,使學生能夠直觀地學習音樂結構,完善知識框架,還可以為課堂增添樂趣,讓教學過程更加生動[2]。教師可應用圖片展示既定的場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將情感活動與認知活動相結合,得到身臨其境的體驗。以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茉莉芬芳》的教學為例,在學習《茉莉花》這首歌時,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示茉莉花的圖片,讓學生直觀了解歌曲的創作背景,感知音樂特點,順利進入學習狀態,為后續分析歌曲的特點和風格做好準備。
第二,以影音創設情境。影音可以起到三維的視聽效果,讓課堂環境更加立體。教師需要對于影音內容進行合理選擇,以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可以多感官體驗藝術的世界,達成導入目的。例如在學習歌曲《長江之歌》時,教師可以在導入環節為學生播放紀錄片《話說長江》的片段,讓學生體會長江波瀾壯闊、曲折回轉的壯麗景象,再播放歌曲,讓學生感受作者對長江的贊頌之情,最后唱好這首歌。
第三,以故事創設情境。在課堂導入環節,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選擇經典故事,啟迪學生思維,讓學生能夠集中精力,為學習后續音樂知識做好準備。教師還可以根據音樂創作的時代背景設計故事,以讓學生初步學習和理解社會人文及歌曲特點,深入后續的學習探索活動中。例如在學習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時,教師可以創設“梁山伯、祝英臺二人從相愛到抗婚,最終雙雙化蝶”的故事情境。這一故事有較強的戲劇性,教師在導入過程中,可以結合相關典籍精選故事發展的重要情節,讓學生快速了解故事內容,產生欣賞音樂的興趣。在此基礎上,學生欣賞樂曲后,能夠深入體會音樂所傳達的情感,與作曲家產生共鳴。
教師在選擇情境內容時既要保證和音樂教學內容相符,又要實現課堂導入的目的,讓學生在情境當中高效學習,避免濫用情境[3]。
(五)運用示范式導入教學方式
一方面,教師作為示范主體,可通過多元化的示范方法,拉近學生和音樂知識的距離,展示自身的專業素養和技能。另一方面,學生作為示范主體參與教學活動,不僅能夠換位思考,自覺提升自身能力,還能夠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主動探索音樂知識,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因此,教師可以嘗試在課堂導入環節組織示范教學活動。
第一,舞蹈示范式表演。教師可用舞蹈表演的方式直接導入新課,讓學生真正感受音樂、體驗音樂,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例如在學唱維吾爾族民歌《青春舞曲》時,教師可以邀請學過民族舞的學生提前準備好服裝,在課堂導入環節現場示范維吾爾族舞蹈,讓其他學生充分感受維吾爾族民歌歡快活潑的特點。在此過程中,學生積極學習簡單的舞蹈動作,邊歌邊舞,課堂氣氛活躍,師生互動高效,真正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第二,樂器示范式表演。例如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村寨踏歌》主要是學習與西南少數民族有關的音樂作品。在導入新課時,教師可以用葫蘆絲示范演奏《月光下的鳳尾竹》,將學生帶入教學情境中,為接下來學習彝族歌曲《趕圩歸來啊哩哩》打好基礎。而在學習歌曲《龍的傳人》之前,教師可以先用陶笛演奏歌曲片段,提問學生歌曲的曲名,再進行教唱。
此外,教師可以在教學某一樂器后,邀請學生在下節課的導入環節進行演奏示范,讓學生進一步掌握樂器的使用方法,加深其對音樂的理解,提升學生的感知力和創造力;還可以要求學生表演特定曲目,既可以獨奏,也可以組成樂隊合作表演。之后,教師結合學生表現進行評價和講解,讓學生深入掌握樂器演奏要領,提高教學成效[4]。
第三,聲樂示范式導入。例如在學習蒙古族歌曲《嘎達梅林》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設備播放介紹蒙古族自然風光和風土人情的短片,并為學生范唱,使學生通過作品的旋律特點和畫面輕松地掌握知識和唱法。
結語
總之,在初中音樂課堂中,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內容,合理選擇導入素材,巧妙運用導入方法,提高學生對音樂知識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要充分發揮導入環節的過渡作用,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并從導入環節切入,構建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李娜.談初中音樂教學中樂感的培養[J].文化產業,2020(2):150-151.
[2]王娟.淺談初中音樂教學中節奏訓練的策略[J].北方音樂,2020(3):211-211.
[3]朱少華.初中音樂教育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探討[J].北方音樂,2020(4):192,199.
[4]杜承玲.多媒體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2020(41):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