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詞匯教學是英語教學的基礎內容,如何在核心素養背景下進行詞匯教學,是英語教師應認真思考的問題。文章分別從融合游戲、課外拓展、聯想記憶、運用微課等方面,探索核心素養下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的路徑。
關鍵詞:核心素養;詞匯教學;初中英語;教學路徑
作者簡介:呂曉敏(1982—),女,江蘇省邳州市明德實驗學校。
對于初中英語教學而言,幫助學生打好詞匯基礎至關重要。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由于記憶詞匯是一個枯燥乏味的過程,一些學生會抱有應付了事的想法。而有些教師也會形成片面的教學理念,認為學生在閱讀一篇文章時遇到幾個陌生的詞匯不會影響整體閱讀,不需要深入探究,而是一味地讓學生避開陌生詞匯,但這只會讓學生養成貪易畏難的錯誤學習心理。因此,在新課改背景下,英語教師應當以學科核心素養培養作為重要教學目標,圍繞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學習能力四大核心素養維度,全面優化詞匯教學工作,為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打好基礎。
一、融合游戲,提高語言能力
語言能力主要指學生在某些主題情境下的語言活動中所表現的理解能力與表達能力[1]。根據語言能力的特點,教師可以在詞匯教學中融入游戲元素,全面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
例如,教師可以組織“你猜我答”游戲活動,讓學生兩人為一組,一人描述詞匯,一人猜測詞匯,在規定時間內猜對單詞最多的小組獲勝。在此游戲中,學生描述詞匯時要采用英語,且描述中不能出現任何該詞匯的時態或詞性的變形。如:對于market這個單詞,我們可以用“Places to buy vegetables and fruits”來描述;tourist這個單詞可描述為“People who like to visit other places”。在游戲結束后,教師要為優勝者頒發獎品,以進一步激發學生參與游戲的熱情。這種思考加描述的過程,可以全面鍛煉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以及對詞匯的理解能力,促進其語言能力的提升。
除了語言理解,口語能力也屬于語言能力的范疇。當前,部分學生只重視理論方面的學習,以考高分為主要目的,較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英語。因此,他們會忽略或放棄英語口語的鍛煉。教師可以通過游戲活動,在詞匯教學中開展口語練習,彌補學生在英語口語學習方面的不足。比如,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英語唱歌軟件,引入一些朗朗上口、適合初中生的歌曲,如Yesterday Once More、Tomorrow Will Be Better、Little Bird等,將悠揚的音樂作為詞匯學習的載體,激發學生的詞匯學習興趣與口語練習興趣。學生在聽歌的過程中,可以一邊學唱,一邊完成唱歌軟件中的填詞游戲;而軟件會根據學生的發音情況,為學生的口語水平打分,并根據學生填詞的準確程度,綜合評價學生的詞匯掌握情況。由此,在智能軟件的輔助下,學生不僅能在學唱的過程中鍛煉自己的口語能力,還能在視覺和聽覺的雙重刺激下,加強對英語單詞的記憶效果。
二、課外拓展,激活文化意識
文化意識核心素養主要要求學生能充分理解中外文化的差異,對優秀文化具有良好的鑒賞能力。在新時期,學生應具有良好的跨文化學習意識,博采眾長,汲取國內外優秀的文化元素,涵養自身的品格,形成優秀的道德素質與愛國情感[2]。在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不能故步自封,只重視教材大綱的教學任務,應積極拓展課外資源,豐富詞匯課程的內涵,這樣才能將優質的文化元素融入教學中,有效激活學生的文化意識。
比如,在學習hero這個單詞的時候,教師可以為學生介紹中西方人民對于英雄的不同理解,通過對比的方式,分析英雄的內涵,展現不同的文化魅力。西方的英雄普遍具有強烈的個人主義色彩,如蜘蛛俠、鋼鐵俠、蝙蝠俠等。而中國更強調英雄的優秀品質,如邱少云、黃繼光、關羽等。通過這樣的對比,學生會對英雄產生多元化的認識,既能欣賞西方英雄的魅力與風采,又會感動于中國式英雄的無私奉獻,在潛移默化中養成良好的愛國情感。
再如,在學習單詞Christmas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搜集與此節日有關的課外資料,如圣誕節的起源、圣誕節互送的禮物、圣誕節慶祝的方式等。針對以上拓展知識,教師可以通過播放一些紀錄片或電影片段,讓學生了解這個節日的文化背景,熟悉和藹可親的圣誕老人以及可愛活潑的麋鹿。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的詞匯學習熱情,也能有效增強學生的文化意識。
除此之外,教師還要結合社會形勢、科學進步,及時更新一些詞匯的定義,讓學生從造詞規律、邏輯思維等角度入手,了解詞匯的含義。第一,教師可通過詞義轉化,豐富單詞的含義,如tank原來的意思是坦克,但在某些游戲中則代表著負責承傷的肉盾型角色,同時還有水箱的意思。再如mouse,原本是老鼠的意思,但隨著計算機的出現,其又多了鼠標這個新含義。第二,教師要著重為學生講解一些合成詞或縮略詞,如WTO、USA等。第三,教師還可以為學生介紹一些多元文化相結合而衍生出的新詞匯。如karate,這個詞語的意思為空手道,是由日語音譯而成的新詞。又如kungfu,由功夫一詞演化而來,主要指中國的武術及其相關文化。通過以上課外拓展教學過程,深入挖掘詞匯中的文化意蘊,對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具有積極的影響。
三、聯想記憶,鍛煉思維品質
思維品質核心素養要求學生能通過分析、比較、理解、推理、評價、批判等方式,在學習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3]。要想有效鍛煉學生的思維品質,教師就要通過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對此,教師可采用聯想記憶法開展詞匯教學,激活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樂學善思的學習品質。
第一,教師可以采用類比聯想的方式。這種聯想方式強調以某個單詞為基礎,根據某些內在聯系,聯想到其他的單詞。比如:以soccer為基礎,聯想其他同為球類運動的單詞,如basketball、volleyball、baseball、tennis等;以year為基礎,聯想其他時間類單詞,如second、minute、hour、week、month等。
第二,教師可以采用對比聯想的方式。這種聯想方式的關鍵點是要找出兩個單詞在含義或性質上的差別。比如,grandfather與grandmother、hot與cold、long與short等。通過對比的方式剖析詞匯之間的內在聯系,可以加深學生的知識記憶,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第三,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從多個角度進行隨意聯想。比如,教師可通過順口溜的方式將多個單詞串聯在一起,如以下速記口訣:太陽剛剛set(落下),出現一個pet(寵物),想要和人bet(打賭),駕駛一架jet(噴氣機),不小心撞到net(網),弄得全身wet(濕),什么也沒get(得到)。這樣,教師運用有趣的順口溜,不僅能使學生背誦單詞的過程趣味橫生,還能拓展詞匯教學的范圍,增加學生的詞匯積累。
第四,教師可以通過合成的方式,關聯多個單詞。有不少英語單詞是由不同的詞匯拼組構成的,學生如果能了解合成詞不同部分的含義,就能理解構詞邏輯,提高記憶的效率。比如:water(水)+bottle(瓶子)=water bottle(水瓶);black(黑色)+board(板子)=blackboard(黑板)。
四、運用微課,培養學習習慣
學習能力核心素養要求學生具備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能根據所學課程,合理調整學習方案。在英語學習中,學生要學會自主拓展學習渠道,用各種方式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對于初中生而言,學習能力是其必須具備的學科核心素養,這不僅關系到其學習英語的效率,還會影響其英語學習習慣,對其未來的成長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詞匯教學中,教師要想有效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就要為其提供優質的自主學習素材。對此,教師可以運用微課技術,整理詞匯課程,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奠定基礎。
以譯林版初中英語七下的詞匯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將本冊教材的重要詞匯進行分類,并錄制成短視頻,搭配簡練的解析過程與經典例句,從多個方面幫助學生完成詞匯自學,讓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具有條理性與針對性。具體的分類方法如下:(1)以單元為基礎。教師統一記錄各單元中的生詞、短語,在視頻中標注好單詞的具體含義,并搭配生動有趣的圖片,給學生帶來良好的學習感受。(2)以語法為基礎。教師按照詞匯的特性,將其分成多個學習模塊。比如基數詞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為20以下的基數詞,如zero、one、two等;第二類為20以上的基數詞,如twenty、twenty-one、thirty等。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學生可以迅速找到單詞在結構上的內在聯系。這樣一來,學生在觀看微課視頻時,便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需求,精準選擇詞匯課程,有的放矢地完成學習任務,從而提高詞匯學習效率。
除此之外,為了提高學生的詞匯學習積極性,教師還可以在微課視頻中融入多種多樣的趣味元素。根據學生的學習喜好,教師可以在微課中添加動漫、游戲、音樂等內容,讓視頻內容更加豐富有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既能實現寓教于樂的目標,也能減少學生在背誦單詞時所產生的枯燥感。這種教學方式可以給學生帶來愉悅的學習體驗,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產生單詞學習熱情,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
五、反饋總結,注重查缺補漏
在核心素養背景下,要想優化初中英語詞匯教學,教師需要進行大量的教學實踐,在教學過程中有效滲透核心素養的培養,探究契合學生的教學策略。在此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教學漏洞,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磨合也會產生問題。因此,教師應當重視教學評價環節,通過評價反思教學過程,從多個角度進行總結,做好查缺補漏工作,為提高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打好基礎。
比如,每完成一次詞匯教學,教師就可以通過網絡給學生發放調查問卷,詢問學生對各個教學環節、教學活動的想法,如教學環節是否具有良好的吸引力、是否通過參與活動對詞匯形成了深刻的印象、教學過程中還有哪些不足之處、想要教師開展哪些趣味性的詞匯教學活動等。從學生的綜合性反饋中,教師可以得到很多客觀的參考數據,從而及時彌補詞匯教學中的不足之處,落實以生為本的教學原則,讓英語詞匯教學質量更高。
再如,教師可以定期組織自評、互評活動,鼓勵學生主動上臺,談一談自己本階段的詞匯學習情況,主要闡述自己在背誦詞匯、理解詞匯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難題、是否向教師或其他同學求助等。同時,學生也可以評價其他同學的詞匯學習情況。最后,教師綜合學生自評與互評的結果,進行全面的歸納總結,客觀評價學生的實際學情,并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為其下階段的詞匯學習制訂合理的計劃。
結語
在核心素養背景下,英語教師在詞匯教學中可以通過融入游戲元素、拓展課外知識、進行聯想教學、運用微課資源等方式,全面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等方面的能力,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從而夯實學生的詞匯基礎,彌補學生英語學習短板,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安鴻雁.學科核心素養下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策略探討[J].中學生英語,2021(46):12.
[2]黃建旺.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研究[J].校園英語,2021(20):114-115.
[3]王晶.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策略探析[J].英語教師,2020,20(22):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