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課程改革的深化對教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已難以滿足新課改的需要。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能夠有效縮小學生之間的學習差距,提升師生的信息素養,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并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目前翻轉課堂已經成為初中數學教學中重要的教學模式。本文深入分析翻轉課堂的內涵、常見誤區,并以“相似多邊形的判定”為例,提出了翻轉課堂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 初中數學;翻轉課堂;實際應用;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5995(2023)02-0051-03
一、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內涵
翻轉課堂又名在線課堂,這一教學模式改變了學生課堂內外的學習模式,將學習過程中的課內知識傳授與課外知識內化兩個階段翻轉過來,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教師不再花費大量的時間在課堂上講授新知,學生在課后也不用“猛寫猛練”。新模式下的教學需要學生在課前通過微課、網上講座、電子文獻完成自主預習,并通過少量針對性的測驗檢查學習情況,把課堂時間用來梳理知識脈絡并進行有針對地答疑解惑。翻轉課堂能夠把教師從“你教我聽”這種機械的模式中解放出來,課堂則變成了師生、生生之間的討論基地,這完成了“教—學”模式到“學—教”模式的重大轉變。
二、實施翻轉課堂的常見誤區
(一)翻轉課堂不等于錄制微課
微課的優勢相當突出,可下載和反復回放的功能解決了一部分基礎較為薄弱學生的困擾。有一部分教師會把錄制微課與翻轉課堂畫等號,誤認為翻轉課堂就是錄制微課[1]。雖然微課是進行課堂翻轉的一種重要技術手段,但錄制微課只涉及翻轉課堂的課前設計部分。實際上,翻轉課堂既包括傳授知識為主的微課,也包括知識鞏固強化的針對性學習和用于課堂知識內化的學習活動等,其核心應該是師生和生生在課堂上的交流互動。
(二)翻轉課堂不等于學生孤立地學習
可能會有人提出疑問:學生只能自學,那教師還有何作用?實際上,翻轉課堂不是學生孤立的學習,只是創造了一個學生自主學習的環境。翻轉課堂翻轉了教師和學生的角色,讓學生主動地自主學習,教師提供有針對性的個別指導。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獨立觀看微課視頻,理解數學概念,先思考難點或不懂的地方。遇到困難的問題學生可以在線上與小組同學交流討論,對于實在不懂的知識點再反饋給教師,由教師統一講解。這樣的學習方法既可以培養學生獨立學習和思考問題的能力,也能使學生更加深刻地掌握知識。
(三)翻轉課堂的形式不是傳統課堂的機械顛倒
“翻轉課堂”的名稱很容易讓人產生誤解,誤認為是課堂和課后的順序改變從而忽略其本質的意義,其是重新分配課上和課下的時間和教學形式。翻轉課堂意在通過拓展時空,變革教與學的關系,將學生的責任還給學生[2]。把原本課上的一些簡單、獨立、機械的教學內容轉移到課下讓學生自主完成,而把原本課下困難、合作性強、難度高的教學內容轉移到課上進行,去更大化的發揮課堂的積極作用。
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優勢
(一)翻轉課堂能夠有效縮小學生之間的學習差距
傳統的數學課堂中,學生的參與度較低,四十五分鐘的課堂中可能只是教師的獨角戲,長時間的機械聽課,容易使某些學生思想出現“拋錨”,不知道講到哪兒,導致接下來的一個又一個的知識點漏聽,久而久之,學生之間的差異越來越大。而視頻教學是翻轉課堂的重要方式。視頻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短小精悍,把一個個章節碎片化,每個視頻都有較強的針對性,視頻的長度恰好也都控制在學生注意力范圍之內。加之微課視頻有暫停、回放、倍速等功能,這更大程度上滿足了基礎薄弱的同學,能有效地縮小學生之間的學習水平差異。
另外,在傳統教學中,對于已完成的作業,教師可能不能做到及時評講,這個過程使很多學生對知識已經有所遺忘,需要花時間去再去讀題,導致跟不上課堂進度。而翻轉課堂中,在完成每一課時的教學視頻后,會有一個小測試,去檢驗學生是否掌握視頻里的重點及難點,面對不會或者做錯的題目,學生可以通過回放教學視頻,找到自己的缺漏,進行及時的反思以及糾正。
(二)翻轉課堂能夠提升師生的信息素養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信息技術越來越發達,我們的生活也離不開信息技術,掌握信息技術已經成為當代青少年必備的技能之一。翻轉課堂教學使電子設備成為教師傳授知識的一個平臺,教師通過制作視頻、剪輯視頻,把所學知識清晰地闡述出來,這不僅需要教師擁有較高的信息素養,還需要教師擁有完備的知識系統以及知識提煉能力,讓學生對知識有清晰的認知。學生在電子設備上查看教師上傳的視頻、完成教師布置的練習題、找出自己的疑難并發布在課程系統里,小組成員之間可以積極討論,一起克服難題,從而有助于學生信息素養與語言能力的提高。雖然傳統的課堂教學也會用到信息技術,會使用投屏播放教師準備的課件,但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只是一晃而過,基礎薄弱的學生也容易跟不上教學節奏。從教師機械的“灌輸”到學生自主的探索,這一過程的轉變極大地提升了學生對知識的興趣以及攝取能力。
(三)翻轉課堂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新課程改革的出發點是什么?是“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怎么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翻轉課堂很好地解釋了這一點。“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這是韓愈對教師角色的解釋,但如今教師的角色改變了,教師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活動的參與者、引導者,學生從知識的接收者轉變為活動的參與者、探究者。這樣的新課堂加入了大量的合作學習,不論是小組內部組員之間的合作還是組間的協作,都需要每位學生的集思廣益,每位學生都是其他同學的“小老師”。這也會鼓勵更多的學生去提前準備,積極思考,不僅可以體現學生的自我價值,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隊精神,進而促使小組之間合作、競爭,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互補促進中共同提高[3]。“那這會降低教師的教學能力嗎?”這是不少家長擔心的問題。其實翻轉課堂對教師的要求更高了,如何分配課堂時間變得尤為重要。教師的課堂教學既要面向全體還要做到有針對性,并盡可能對所有學生進行到個性化交流。
(四)翻轉課堂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
傳統的授課方式中,教師處于主導地位,作為傳播者把知識傳遞給學生,教師在學生面前是威嚴、莊重的。學生可能因為害怕和教師接觸而不敢舉手回答問題,也不敢下課與教師交流,慢慢地會抵觸教師的教學方式,從而使學習效率很低下。而且在課堂上教師大多通過提問的方式與學生交流,并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讓學生在全班同學的注目下回答問題,加劇了學生的緊張和害怕,害怕被教師批評、被同學恥笑,從而不敢大膽發言。而在翻轉課堂中,師生角色發生轉變,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體,成為一名引導者,減少了對學生學習方面的干涉[4],通過與每位學生交流,去解決每一位學生的個性化問題,這樣打消了學生害怕挨罵的顧慮,敢勇于發言,積極與教師討論,把教師當作學習上的“合作伙伴”[5]。
四、翻轉課堂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如何把翻轉課堂理論知識融入現實學習中,這一直是值得教師探索的一個話題。筆者以“相似多邊形的判定”一課為例,對教學環節進行了如下分析。
(一)明確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整節課的關鍵,只有明確教學目標才能有效地指導學生有目的地去學習,并且教學目標要適合整體學生的智力水平。在學習中,學生需要探究圖形的形狀、大小,圖形的邊、角之間的關系,把握相似多邊形的定義、性質以及相似比,并依照定義能判定兩個多邊形是不是相似多邊形。都說數學來源于生活,學生在課前學習中,可以在生活中尋找是否存在相似多邊形,以及去比較兩個圖形之間可能存在的關系,進一步發展歸納、反思、類比、交流等方面的能力。從生活返回到數學課本,讓學生體驗到了大自然的探索性以及神秘性。制定合適的教學目標,更合理地分配課堂時間,讓學生更加充分地融入課堂學習中。
(二)做好課前設計
制定好合適的教學目標后,教師要制作出微課視頻,微課視頻中要涉及相似多邊形的定義、性質,以及在判定兩個多邊形是否相似時,從邊的比和角的比是否相等兩方面入手。還要著重對特殊的多邊形進行說明:不是所有的矩形都相似,也不是所有的菱形都相似。對于相似多邊形的判定,微課視頻也要創設問題情境,去體現數學學習的樂趣性。教師可以從語文學科的角度去分析什么是“相似”,再去理解什么是相似多邊形。視頻中教師應該要拋出有效的問題去讓學生主動地進行思考,但這類問題不應該是問對不對、是不是,而是引出環環相扣的問題讓學生自己探索出兩個多邊形相似需要滿足什么條件。并在每個短視頻結束之后,教師應該設計兩三個貼合課程重難點的練習題去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定時完成習題并提交,教師在收到反饋后,根據學生的完成情況,更有針對性的設計課堂教學。
(三)解剖教學難點
教師該如何重新分配課堂時間?這是教師面臨的一個新挑戰。課前的微課學習已經讓學生對相似多邊形的判定有了一個大概的掌握,教師節約了講授新知的過程,可以直接根據重難點進行提問:所有的正四多邊形都是相似多邊形嗎?正五邊形呢?正多邊形呢?并證明。小組協作很重要,所謂協作學習,指的使生生之間或師生之間針對某一問題或某一章節知識所進行的一系列協作、探討活動。教師首先給班級劃分小組,學生對于教師拋出的問題進行組內討論,在討論過程中教師需要動態收集學生的學習狀態和進度并進行適當引導。討論結束后由小組依此進行匯報,分享邊數相同的正多邊形都是相似多邊形的證明過程,最后由教師統一評價并對相似多邊形這一課時進行梳理并提煉重難點。教師還應預估學生存在的問題,這里的問題并不全是難點,更應該注意學生的書寫格式。如在兩個多邊形相似的判定中,如果用符號表示多邊形相似,一定要注意字母的對應等。
(四)落實課后評價
翻轉課堂教學理念的核心在于“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在課堂中應該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如何有效檢驗教學成果?教師需要建立一個有效的評價機制,通過課上抽問、小測、課下溝通,反饋學生在學習中面臨的問題,及時調整授課方式,提高學習效果。教師與學生之間應該創建一個交流平臺,學生梳理相似多邊形這一課時的重點內容,并與全等多邊形這一內容進行比較學習,畫出脈絡圖,進行反思,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及理論觀念,并對數學知識進行價值性的判斷,教師達到綜合性評價學生數學學習效果的目標[6]。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的背景下,翻轉課堂增加了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互動,使課堂更加鮮活、高效。而對比于傳統的數學課堂,翻轉課堂更加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成為學習真正的主人。
(張馨月,香港教育大學,香港999077)
參考文獻:
[1]李良俠.翻轉課堂的誤區與防止策略[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11):63-64.
[2]王永花,李春燕,殷旭彪.“翻轉課堂”認知誤區與厘清[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9(5):33-35.
[3]馮永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求知導刊,2021(18):30-31.
[4]張佳駿.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2021(39):173.
[5]朱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1(2):265-266.
[6]季瓊.翻轉課堂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考試周刊,2016(23):78.
責任編輯:劉源
讀者熱線:027-67863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