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各行各業都得到了迅速發展。在教育方面,隨著近些年校外教育發展趨勢逐漸向好,以學生為主體的舞蹈、聲樂等藝術團體逐漸增多,以學生為主的演出也越來越多,舞臺機械、舞臺燈光、舞臺音響等專業舞臺設備的使用頻率相應提高,但隨之帶來了一些演出安全問題,特別是在中小學生的演出活動中,使用舞臺設備所關聯的潛在安全隱患已不容忽視。一些舞臺設備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安全問題,輕則影響演出的正常進行,重則造成演出事故甚至威脅學生的人身安全。因此,文章從舞臺機械設備在學生演出中的管理角度出發,梳理舞臺機械設備使用中存在的安全風險,結合演出過程中需要關注的要素進行分析,進而闡述演出安全管理現狀,探討解決中小學生劇場演出中安全管理問題的對策。通過相應對策,讓中小學生能夠更安全地使用舞臺機械設備,在演出中展現自己的風采和魅力。舞臺機械設備管理應當被重點關注,杜絕安全隱患,保障中小學生的人身安全,使教師、家長等都能夠更加放心地讓孩子參與到各種藝術類團體的展演中,增強中小學生演出的安全性、專業性。
關鍵詞:中小學生;演出;舞臺機械設備;安全管理
中圖分類號:J8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3)06-0-03
0 引言
研究者們對安全管理下了很多定義。有專家認為,安全管理就是具有相關知識的專業人才憑借自己學習到的知識以及良好的專業素質與態度開展的一系列安全管理活動,最終目標是保證人員安全,提前人為控制一些活動和機械的不安全因素,從而使參與相應活動的人們可以在保障自身安全的情況下,排除安全隱患,使總體的工作效率變得更高。安全管理屬于內部自我協調、發現和解決問題的途徑方法。
由此可見,安全管理的定義就是綜合使用人力、物力、財力等各種資源來確保某個生產活動安全穩定開展的過程。它通過提前計劃、及時指揮和調控,用安全手段控制一些不良因素的發生以及可能存在的一些不安全行為,保證人的生命安全,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使活動能按計劃順利開展,避免一些傷亡事故的發生。因此,安全管理工作是解決安全問題的最有效途徑,在現實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近年來,隨著時代的進步以及社會、學校更加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越來越多的以中小學生為主體的演出活動出現在劇場。他們以各種文藝社團為主,演出形式多種多樣。這些演出不僅陶冶了學生的情操,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更使學生學到了很多在課本上學不到的東西。然而,伴隨學生演出活動的增加,演出中存在的一些安全問題也逐漸凸顯。基于此,本文從舞臺機械設備管理角度出發,闡述中小學生演出中的安全管理。
1 中小學生演出現狀
1.1 中小學生演出中對舞臺設備的使用
近年來,隨著中小學生的演出活動日益增多,演出的舞臺效果呈現出復雜多變的發展趨勢,尤其是對舞臺設備的使用已經成為一種常態,以燈光、音響、舞臺機械等為代表的舞臺專業設備在演出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一場精美絕倫的演出離不開演出導演、舞美設計等方面的有效溝通,也離不開與劇場舞臺機械、燈光、音響等各領域的相互協作。舞臺機械設備作為現代化劇場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隨著相關技術的日益成熟與不斷發展,正越來越多地應用在中小學生的各種演出活動中[1]。
1.2 學生演出舞臺安全事故多發
隨著學生演出活動的發展,與學生有關的舞臺安全事故呈多發態勢。例如,2015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舞臺坍塌事故導致25名學生受傷,2019年福建金水仙大劇院兒童舞蹈海選活動現場,舞臺坍塌致學生1死14傷等。屢屢出現的舞臺安全事故可以說是觸目驚心。因此,舞臺設備設施的安全管理工作引起了行業和社會的廣泛關注[2]。
2 引發中小學生演出安全問題的因素
2.1 中小學生演出的特殊性
第一,中小學生演出不同于成人演出,參加演出的主體是學生。中小學生不同于成年的演職人員,他們大多沒有舞臺經驗,對舞臺設備的安全防范意識不足。他們年輕好動且好奇心強,特別是參加演出活動時,常常情緒激動,此時更容易發生意外事件。
第二,中小學生的演出通常參演人數眾多。中小學生的演出多以團體為主,往往參演人數少則幾十人,多則上百人,不同年齡、不同學校的學生臨時安排在一起的情況也時常發生。這在演出中給舞臺管理和協調工作增加了難度。
第三,中小學生演出周期短,時間較為緊張。中小學生的演出多數都是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進行。因此,與成人演出相比,學生演出的周期更短,時間更緊迫。多數演出從演出準備階段、彩排階段,直到最后正式演出結束,通常都會在1~2天內完成,再加上有些學校的演出準備工作不充分,有些節目甚至在進場后還需要學生現場練習基本動作,使得學生缺少充足的時間與現場舞臺磨合。舞臺機械、燈光、音響等技術部門同樣缺少時間驗證演出節目CUE的準確性。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很容易出現工作上的疏漏,產生安全隱患。
2.2 中小學生演出的前期準備工作
第一,中小學生演出前期的技術溝通工作常常被忽視。很多學生演出項目中,演出團隊到了劇場開始工作后才知道舞臺機械設備的使用方式。由于舞臺機械工作處于演出項目實施的末端,項目前期經常出現與使用方溝通不充分的問題,所以當舞臺上出現了演出使用和舞臺機械設備安全的矛盾時,“木已成舟”,最佳辦法是在保證設備安全的前提下確保演出順利進行,但不是每次都是這樣的美好結局[3]。
第二,學校和演出團隊對中小學生演出安全監督的重視與投入不足。近年來,中小學生的演出對舞臺舞美效果越來越重視,對舞臺音響、燈光等設備的要求越來越高,投入的財力物力比以前更多。但與之相比,在設備安全上的投入卻沒有增多,很多演出都沒有聘請專業的舞臺監督,舞臺監護者很多都是臨時指派到現場的教師或家長,與專業的從業者相比,他們缺乏專業素養和舞臺安全意識[4]。
2.3 舞臺機械設備的特點
舞臺機械設備是用于演出的舞臺專業設備,與燈光、音響設備一起組成了劇院演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設備。與燈光、音響設備不同的是,大多數劇場所使用的舞臺機械設備在配置、布局、尺寸、載荷、數量甚至操作系統方面都有所不同,對由中小學生組成的臨時演出團隊來說,這增加了使用舞臺機械設備的風險。
舞臺機械設備根據不同區域劃分,由臺上設備和臺下設備兩部分組成。臺上設備主要包括電動吊桿和燈光吊桿,吊桿布置在主舞臺上方,平行于臺口,用于換景、吊掛燈具、提升幕布等。臺下設備主要包括升降臺、車臺、轉臺、升降樂池等。臺下設備多用于參與變換舞臺形式,遷換布景,可以使大型布景在演出中多次快速變換,增加表演效果。由于舞臺機械設備需要在演出中快速變換移動來達到演出效果,所以與其他舞臺設備相比,舞臺機械設備更容易出現安全問題。在使用時,要求舞臺技術員依據導演指令按照編寫好的CUE完成操作,要求演出者嚴格按照彩排時規定的時間、路線和位置完成表演,兩者需要默契配合。而中小學生的演出通常排演時間緊湊,學生又缺乏對舞臺設備的了解,演出中如果沒有專業的監護人員進行全程監督和指揮,很難實現成人演出那樣的默契配合[5]。
3 中小學生演出安全問題解決對策
3.1 進場準備階段
為了防止中小學生演出中發生安全問題,進場前各方需要做好大量的準備工作。
第一,演出團隊應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參與技術協調工作,與劇院方共同商討裝臺、彩排、演出、各個環節的技術保障、人員調配、時間安排等相關事宜;合理分配準備、彩排、演出階段的時間,將與彩排無關的基礎訓練工作安排在學校完成,確保劇場的使用效率;明確演出團體必須遵守劇場的相關規章制度,在中小學生進場前進行集中的舞臺安全教育及基本舞臺知識培訓,讓學生了解舞臺設備,增強其安全意識,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演出。演出團隊應重視對舞臺工作人員的專業培訓工作,提升團隊的專業素養,強化舞臺安全意識。同時,應加大對舞臺安全方面的人力和財力投入力度,聘請專業舞臺監督和工作人員。在使用舞臺機械設備時,要指派專人負責舞臺機械使用運行中的安全工作,提示、疏導、監督、看管演職人員,以確保演出萬無一失。演出團隊如需在舞臺上臨時搭設各種大型的臨時設施、設備,應在安裝之前全面分析演出舞臺的特點以及搭設技術,同時按照搭設現場的實際情況制訂安裝計劃。相對完善和科學合理的安裝步驟主要包括設備的具體安裝方案、技術要求、重量、載荷、結構等方面。在制訂搭設計劃的過程中,應該提前設計圖紙,然后根據圖紙設計搭設舞臺。除了要按照相關的標準設計外,還要考慮到劇場及舞臺的實際環境。搭建完成后,應組織相關專業人員根據搭設方案及驗收規范驗收,保證其符合相關的搭設要求,避免出現安全隱患。
第二,劇場管理者應當加強對演出團隊的管理和監督。劇場管理者應在演出進場前與演出團隊充分溝通,明確演出團體的相關負責人,在演出和排練期間做好全程監督、監護工作,協助演出團隊合理安排演出裝臺和彩排時間,做好技術交底和技術部門的協調工作[6]。
第三,舞臺機械設備管理者平時要做好舞臺機械的維修保養工作,保證設備運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在演出團隊進場前要做好技術交底工作,提前確認布景及道具的數量、尺寸、重量等,避免演出團隊進場后矛盾集中,確保不留隱患,使演出任務能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7]。
3.2 彩排階段
在彩排階段,演出團隊、各專業技術團隊都處于磨合期,學生對舞臺環境還不熟悉,難免出現差錯。因此,查漏補缺是彩排階段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在這個階段,很多問題都會集中暴露出來,也最容易發生意外事件,需要各團隊注意力高度集中,相互協作,認真檢查彩排的各個環節,做好自己的工作。例如,做好彩排前的人員清場工作,即在正式彩排前,舞臺監護人員要將與彩排無關的人員清除出舞臺,有個別劇院就因彩排時的清場工作沒有做到位,出現了演出無關人員誤登舞臺,影響演出正常進行,險些造成重大舞臺事故的情況。
與此同時,現場監護人員應在現場彩排前給學生講解舞臺機械設備的特點和周邊環境,并給予指導、約束,強調舞臺機械現場運行的安全要點。尤其是使用升降臺等臺下設備時要保證演職人員按照預定的時間點、位置、路線換場或走臺,關注臺面變化,保持與舞臺技術人員的順暢溝通并做好應急預案。應排除現場安全隱患,防止人為因素導致的意外發生。
舞臺機械、燈光、音響等技術人員在設備合成的過程中做好節目的編CUE工作,與導演、舞臺監督及各專業人員良好溝通,保證在演出前形成固定正確的運行程序。
3.3 演出階段
在演出階段,各個團隊已經經過了彩排期的磨合,學生對舞臺情況有了基本的了解,無論是演出團隊,還是各專業技術團隊,都應該處于最好的狀態。這個階段要求演出團隊各個環節默契配合,現場導演、舞臺監督、舞臺機械監護人員、舞臺技術人員保持及時暢通的聯系。同時,要保證設備指令的準確性、設備運行與舞臺調度的同步性和一致性,及時掌握舞臺演出過程中人員設備的整體狀態。
同時,做好應急預案的執行準備工作是學生演出階段的重點。雖然已經完成了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和演出前的彩排預演工作,但演出中仍然可能會有突發情況影響演出的進行。對此,應按照提前準備的應急預案加以應對,這是一項需要周密部署的工作,各專業技術團隊應有足夠的專業人員來保障各技術專業預案的實施,尤其是對舞臺機械設備的管理,要保證有完備的措施,能夠快速處理突發狀況,將對演出的負面影響降至最低。當然,演出的順利進行是最好的結果。
4 結語
進入21世紀,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知識更替日新月異,但不管時代怎樣變化,安全永遠是人們生活的第一需要。青少年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的未來。因此,在演出中,不但要讓學生展現出最好的狀態,還要保證他們的人身安全。為了使校外教育活動的開展更加順暢,杜絕中小學生演出中的各種安全隱患,舞臺機械設備的使用安全問題必須得到足夠的重視,安全管理工作應該成為所有校外教育活動展演工作中的核心與重點。總之,安全管理工作是中小學生演出順利開展的前提和保障,需要學校、學生、演出團隊、劇場管理方及各專業技術團隊的共同努力,才能有序推進。
參考文獻:
[1] 趙孟陽.舞臺機械系統及設備安全使用與應急處置[J].設備管理與維修,2022(24):12-14.
[2] 李國富.劇場舞臺機械設備管理與維護策略[J].中國特種設備安全,2020,36(10):54-58.
[3] 徐奇.中國舞臺機械的相關標準及安全使用[J].演藝科技,2019(1):54-56.
[4] 趙永建,王濤,宋宏.劇院舞臺機械設備監理質量控制要點[J].演藝科技,2020(9):31-36.
[5] 朱宵,戴明,畢高,等.舞臺機械設備在演出過程中的管理[J].設備管理與維修,2020(14):20-22.
[6] 毛文建.舞臺機械設備吊裝問題的探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9,16(1):13,15.
[7] 段慧文.舞臺機械設備調試與設備自檢[J].演藝科技,2018(6):35-40.
作者簡介:汪志彬(1978—),男,北京人,本科,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舞臺技術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