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究改良疣體包埋術聯合耳穴刺絡放血應用于扁平疣治療中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扁平疣患者34例,以抽簽法進行分組,參照組17例進行改良疣體包埋術治療,試驗組17例進行改良疣體包埋術聯合耳穴刺絡放血,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 試驗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試驗組皮損評分、免疫功能等指標均優于參照組,P<0.05;兩組不良反應比較無明顯差異。結論 改良疣體包埋術聯合耳穴刺絡放血有助于減輕扁平疣患者皮損程度,改善其免疫功能,提高臨床療效,臨床應用價值顯著。
關鍵詞:扁平疣;改良疣體包埋術;耳穴刺絡放血
扁平疣在臨床較為常見,屬于一種皮膚病,疾病病程較長,治療難度相對較大[1]。人類乳頭瘤病毒感染為誘發扁平疣的主要因素,在青少年中較為多見,發病部位為患者皮膚表面,屬于贅生物的一種,手部、面部等暴露位置多見。若治療不及,易造成色素沉積,還會導致扁平疣顏色加深。為避免患者美觀度受到影響,減輕其因疾病產生的心理負擔,應盡早進行治療[2]。本研究旨在探討改良疣體包埋術聯合耳穴刺絡放血治療扁平疣的臨床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 基礎資料
選取我院收治的扁平疣患者34例,以抽簽法進行分組。參照組17例,男10例,女7例;年齡13~52歲,平均年齡(39.27±4.08)歲;病程2個月~3年,平均病程(1.02±0.42)年。試驗組17例,男9例,女8例;年齡12~51歲,平均年齡(39.31±4.12)歲;病程3個月~3年,平均病程(1.05±0.38)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納入標準:確診扁平疣,近3個月內未接受過其他處置者;知情本研究。排除標準:妊娠、哺乳期女性;肝、腎損傷嚴重;虛癥;精神不正常;近期接受過抗病毒治療;瘢痕體質;依從性不佳。
1.2 方法
1.2.1 參照組進行改良疣體包埋術治療
選擇患者機體較隱蔽的位置,如手背部、額部等,選取疣體1~2個,所選擇的疣體應確保、凸起、易觀察,消毒疣體,局部麻醉,將疣體表面角質層刮掉。定位疣體基底處,深達真皮淺層,借助于刀片對其進行平削處理。將取下的疣體放在提前準備完成的生理鹽水紗布內備用。對切口位置用敷料進行壓迫止血。選擇單側上臂三角肌,也可定位前臂屈側處,對皮膚進行常規消毒,注射局麻藥物,循著皮紋方向將皮膚切開,長度約3 mm,確保深度能夠到達脂肪層,選擇備用疣體,將其剪碎,于切口中植入。切口使用創可貼,確保其與切口緊密貼合。
1.2.2 試驗組在參照組基礎上聯合耳穴刺絡放血治療
選擇患者耳尖位置,進行常規消毒,預先準備好無菌三棱針,定位耳廓成形折疊線、耳輪相交位置,進行點刺操作,確保動作迅速。點刺后,在放血的同時判斷是否對耳廓軟骨造成損傷。若未損傷,則取6~8滴血。上述操作結束后,在刺絡位置涂抹碘伏涂,防止感染。每周1次,持續治療5次,患者每次治療后的48 h內不可讓創口沾水。
1.3 觀察指標
隨訪3個月,觀察療效。(1)統計兩組不良反應。(2)臨床療效:痊愈,所有皮損均消散退去,隨訪過程中沒有出現復發;顯效,皮損存在消退情況,消退范圍為70%,或者肉眼可見疣體出現萎縮;好轉,皮損消退范圍為30%;無效,皮損雖然消退,但是范圍不超過30%,或皮損沒有消退??傆行?痊愈+顯效+好轉。(3)皮損評分:按照皮損數量、大小、顏色等進行評定。1分:數量為1~10個,直徑低于2 mm,以淺褐色為主。2分:約為11~20個,大小為2~5 mm,可見為褐色。3分:數量超過21個,且直徑大于5 mm,呈現出深褐色。(4)免疫功能:以全血溶血法測定CD3+、CD4+,計算CD4+/CD8+。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6.0軟件統計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2.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試驗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參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皮損評分比較
干預后,試驗組皮損數目、皮損大小、皮損顏色以及總分評分均低于參照組,P<0.05。見表3。
2.4 兩組免疫功能比較
干預前,兩組免疫功能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干預后,試驗組免疫功能指標均高于參照組,P<0.05。見表4。
3討論
研究發現,HPV3型、HPV5型感染是導致扁平疣的病毒分型,且人體為該病毒的唯一宿主[3]。若機體出現免疫功能異常,則此病毒能夠使宿主被感染,并于細胞核內進行復制,進而導致局部細胞大量增殖,最終以疣狀贅生物為表現。該病起病迅速,且病損數目多。疣體可發生在面部、手背、前臂等外露位置,嚴重影響患者外貌美觀度。扁平疣病程較慢,部分患者疣體能夠自行消失,但也有一些患者的癥狀會持續數年。為避免疾病導致患者出現容貌焦慮,針對存在治療需求的患者,還應采取行之有效的干預方案。當前治療扁平疣以激光、冷凍、外用藥物干預為主,雖然近期效果顯著,但復發率較高,且存在不同程度的治療痛苦,導致患者依從性下降。若患者皮疹廣泛則會使治療難度增加。相關研究發現,激光、冷凍、電灼等療法可能會遺留色素沉著,一些患者還會留有表淺瘢痕[4]。采取系統性用藥方案后需長時間進行治療,部分患者由于經濟、認知等因素難以長期堅持使用。光動力治療在療效方面相對優勢明顯,但治療費用高,需多次治療。
自身疣體包埋術在扁平疣治療中應用效果顯著,最初應用時,是在外傷情況下通過在患者皮下嵌入疣組織,發現剩余疣組織能夠于短期內消退[5]。在此基礎上,有學者發明了自體疣組織種植術,也可稱之為疣體包埋術。研究發現,扁平疣發生、發展期間,機體細胞免疫在其中發揮著關鍵性作用[6~7]。即在患者伴有免疫功能缺陷,或在應用免疫抑制劑、皮質激素狀態下會導致疣體出現。將自身疣體包埋在皮下脂肪層中,借助病毒抗原作用,可激活T淋巴細胞,使機體產生免疫應答,這類特異性細胞免疫與遲發型變態反應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可達到殺滅病毒的目的。
刺絡放血屬于中醫常見治療方法,也稱之為“啟脈刺絡”?,F階段,臨床將該療法成為放血療法。將刺絡放血應用于扁平疣治療中,可提升治愈率,降低色素沉著,在減少瘢痕形成方面作用突出,還可調節機體免疫狀態[8~9]。刺絡放血能夠改善紅細胞功能,使之對抗原-抗體復合物產生影響,進而提高其免疫吸附力,被黏附的免疫復合物內的細菌、病毒等可不斷被吞噬細胞吞噬。受此影響,存在于血液循環內潛在病原物質、致病性免疫復合物等均能夠被有效清除,進而達到改善患者免疫功能的目的,提升機體的抗病能力。此外,刺絡放血應用后可讓機體內的血液少量流失,激發自身調節機能,當造血系統受到刺激后,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速度加快,加速新陳代謝,有助于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相較于單獨采取改良型疣體包埋術,聯合刺絡療法可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無論是包埋術,還是刺絡放血療法,所致的切口均相對較小。同時,治療后無須拆線,不易產生瘢痕,具有較高的置入成功率。本研究結果發現,除不良反應兩組比較無明顯差異外,試驗組其余指標均優于參照組,P<0.05。
綜上所述,改良疣體包埋術聯合耳穴刺絡放血有助于減輕扁平疣患者皮損程度,改善其免疫功能,提高臨床療效,臨床應用價值顯著。
參考文獻
[1] 李淑.改良疣體包埋手術治療面部扁平疣[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A2):65-66.
[2] 田艷芬,張婷,黃立坤.扁平疣包埋簡易術60例臨床觀察[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8,18(9):1594-1595.
[3] 陳俊杰,黃玉成,李天舉,等.耳穴刺絡放血聯合改良疣體包埋術治療扁平疣療效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2017,16(5):417-418.
[4] 蘇明瑛.自體疣針刺植入法治療扁平疣療效觀察[J].吉林醫藥學院學報,2021,42(1):33-34.
[5] 郭海霞,劉剛.自體疣埋植聯合治瘊顆粒治療扁平疣療效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2020,19(2):159-160.
[6] 陳沁,葛蘭.2種不同預處理聯合5-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治療面部泛發性扁平疣的療效比較[J].中國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2021,20(6):612-614.
[7] 秦智民,韓新美.脾氨肽口服凍干粉聯合利巴韋林顆粒和中藥外洗在扁平疣治療中的應用[J].吉林醫學,2021,42(11):2623-2624.
[8] 劉林峰.聚肌胞皮損內注射聯合加大劑量薏苡仁水煎液內服治療扁平疣的臨床療效觀察[J].四川醫學,2021,42(7):689-692.
[9] 王金龍.聚肌胞肌肉注射聯合中藥方內服外用治療面部難治性扁平疣療效分析[J].系統醫學,2021,6(1):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