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康復又被稱為產后恢復,指女性在生產后由于身體過度孱弱,需要一定時間的康復和休養。與傳統的家庭式坐月子比較,產后康復能夠提供更加系統及專業的護理,幫助產婦維護良好的身心健康,在短期內快速恢復體力和保持良好的身材,早日重歸生活與工作。
為什么要做產后康復
女性在生產后,要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照顧新生兒,很少有時間顧及自身,時間一長,會感到各種不適,如哺乳后覺得肩頸部不適、換尿布后覺得彎腰不適,以至于心身疲憊,總想睡覺。此外,女性生育后可能會有尿失禁、尿頻、尿急或嚴重便秘等問題,雖然多數能自行好轉,但單純靠身體自然恢復的效果有限。因此,進行產后康復是必要的。
一般來說,產后康復有三個關鍵期。(1)黃金時期:生產后的42 d~6個月;(2)理想化期:產后6個月~1年半;(3)有效期限:產后一年半至終生。其中,抓住產后康復的黃金時期最為重要。
注重產后子宮恢復
產后子宮的情況可通過產婦惡露的性狀變化來判定。產婦惡露屬于生理變化,通常有血腥味,但沒有臭味,其排凈時間因人而異,一般會持續4~6周。假如產婦惡露持續時間比較長,還伴有異味或不規律出血,說明子宮恢復情況不良,甚至有感染的風險。子宮的恢復不但與女性生殖健康相關,還決定著再次妊娠的情況。如產后惡露持續并超過42 d,一定要前往醫院復查。產后6 h和剖宮產后12 h即可開展子宮修復。盆體電刺激的應用可以有效促進子宮收縮,加快產后惡露排出,有利于子宮的早日修復。在身體情況允許的范圍內,產婦還可以適當開展腿部屈伸運動,修復腹部、腿部及臀部肌肉彈性,促進子宮恢復和惡露排出。
預防產后腰背部疼痛
由于懷孕期間胎盤會分泌出松弛素,使整個盆腔和椎間盤都有一定程度的松弛,因此會引起產婦腰酸背痛。此外,生育過程中用力不當、產后子宮恢復不良、產后哺乳期疲勞過度,都可能造成腰肌勞損,引起腰酸背疼。腰痛嚴重的產婦建議臥床靜養,當身體情況允許時再適當下床活動,盡量避免久坐不動。適量的運動能夠加快血液循環和基礎代謝,緩解腰痛。產后2 h行腰背部的電刺激,可以消除疲勞,緩解疼痛,促進產后生活品質的提升。如出現長期、反復的腰酸背疼,要及時去醫院做檢查,確定是否為器質性病變所引起,如腰椎間盤突出、產后子宮脫垂等。此外,貓式拉伸運動能增加脊柱的靈活度,通過舒展肩部和背部的肌肉,緩解腰背部酸痛感。還可以適當進行腹部按摩,促進腹肌的恢復,提高消化功能,改善便秘等癥狀。
注重形體恢復
產后臀部松弛恢復
(1)產后及時運動。產后恢復過程中增加瑜伽等有氧運動,有利于血液循環,增強腰部肌肉的彈力,促進骨盆復位,改善臀部松弛,避免體形變化。(2)適當應用骨盆矯正帶:女性懷孕時會分泌激素,致使腹部擴大;在生產過程中,還會用力將恥骨撐開,如擴大后的骨盆無法得到及時恢復,還會增寬,加上腰部肌肉松弛、其他形體方面的變化,甚至會引發膝關節塌陷、腰痛、坐骨神經痛等一系列問題。因而,選擇一款適合的骨盆矯正帶,對恢復松弛的骨盆和臀部極為重要。
產后腹部松弛恢復
(1)適當運動:如站立屈體、坐位屈體、體脊柱側彎等,可消耗部分腹部脂肪,有益于改善產婦由于子宮騰空、自然松弛和下垂而產生的大肚腩,預防體內其他器官迅速下降,給腹部留出足夠的回縮時間。(2)適度應用束腹帶:束腹帶能夠作用于腹部宮腔位置,有利于釋放松弛的腹肌,加快宮腔內恢復。
重視產后恥骨聯合分離
因為孕期激素水平的變化,骨盆韌帶會越來越松弛,加上關節不穩、體重增加過多等,使得骨盆承受很大的壓力,容易發生恥骨聯合分離。當產婦分娩過程中遇到急產、難產、第二產程延長或用力不當等,恥骨聯合處的韌帶會變得松弛甚至斷裂,會陰部、腹股溝區劇痛,導致翻身、行走困難,活動受到限制,對身心帶來了嚴重的不良影響。早期電刺激可有效改善骨盆周圍疼痛癥狀,促進骨盆周圍血液循環,還可以糾正部分組織粘連和預防炎性反應的發生,進而促進恥骨聯合的愈合與恢復,縮短臥床與出院時間。在顯著減輕疼痛的同時,還能提高產婦睡眠質量和乳汁分泌,改善生活質量。
產后康復的膳食規劃
蛋白質
由于蛋白質對產婦因分娩出現的傷口具有極佳的修復作用,所以日常應增加攝入量。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有瘦肉、禽肉、魚蝦,以及豆類等。
維生素和纖維素
產婦在日常生活中應多吃些富含維生素和纖維素的新鮮蔬菜水果。其中,維生素能夠促進產婦乳汁的分泌,更好地滿足嬰兒生長對維生素的需要;纖維素可以有效預防產婦便秘。
鈣、鐵等礦物質
產婦缺鈣很容易出現骨質疏松、腰酸背疼,乃至牙齒松動,因此需注意補鈣;鐵是紅細胞中血紅蛋白的重要成分,適當補充可以有效預防貧血。
結束語
有效的產后康復是系統性、全方位的恢復過程。除了要做到以上幾點,產婦還需注意在產后42 d接受復查,準確掌握自己和新生兒的實際情況,在醫生指導下逐漸恢復精力和體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