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經常在半夜出現劇烈咳嗽,不僅會降低睡眠質量,還會增加支氣管炎、肺炎等疾病的發生風險,影響兒童的正常生長發育,增加了家庭的負擔。那么,小兒半夜咳嗽的原因有哪些?會帶來什么危害?可采用什么方法幫助止咳呢?本文就相關知識進行科普,希望對廣大家長有所幫助。
小兒半夜咳嗽的原因
小兒半夜咳嗽一般與呼吸系統疾病之間存在關聯,但也要排除由于飲食不慎誤吸所致等。
首先,小兒夜間出現咳嗽時,需排除過敏性咳嗽。該病通常在小兒入睡前,氣管及支氣管吸進了被褥的塵螨,導致氣道高反應性,進而誘發咳嗽,特點是夜間或晨起醒來時咳嗽一陣,而白天基本不咳嗽,在運動或哭鬧過程中會有所加重。針對這種咳嗽如果不能及時做出診斷與治療,42.9%左右的患兒會陸續出現哮喘相關癥狀,甚至可能發展成支氣管哮喘。過敏性咳嗽可發生在任何年齡段的小兒身上,咳嗽癥狀反復或持續性發作,時間超過1個月,多數為刺激性咳嗽,會生成痰液,常存在家族或個人過敏史;且患兒往往在嬰兒期存在嬰兒濕疹、過敏性鼻炎等病史。其次,要考慮咳嗽變異型哮喘的可能。該病與家族史以及自身接觸過敏原有關聯,吸入后會造成局部支氣管痙攣,引發咳嗽,可能有胸悶、氣促等不適感。再者,有可能出現上呼吸道感染。患兒在夜間氣道分泌物增多、氣道的敏感性提高,容易出現氣管痙攣、咳嗽、咳痰等。最后,可能與胃食管反流造成的食物誤吸,對支氣管產生刺激有關。
小兒半夜咳嗽的危害
影響睡眠
小兒半夜咳嗽容易導致睡眠時間不足,影響其生長發育。特別是嬰幼兒,白天時會特別不好帶,甚至哭鬧不止。
損害支氣管
人體出現咳嗽時,會帶動局部支氣管的抽搐。和成人相比較,小兒的器官功能不夠完善,不能經受過于頻繁的咳嗽,否則會對支氣管造成損傷。
用藥對小兒造成傷害
家長察覺到孩子咳嗽時,第一反應就是去藥店買止咳藥。但“是藥三分毒”,服用后雖然能控制咳嗽,對疾病發展產生抑制作用,但有可能會對患兒的身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既往有臨床觀察發現,小孩半夜咳嗽采用相關藥物進行對癥治療后,一些患兒會出現消化不良、食物減退、惡心嘔吐等表現,造成身體抵抗力下降,增加了上呼吸道感染等相關疾病發生率。
小兒止咳四個妙招
體位干預
略微抬高頭部
如果小兒半夜咳嗽不停,家長可嘗試將其頭部略微抬高,通常有助于減輕咳嗽癥狀。既往有臨床研究發現,通過抬高頭部能減輕由感染引起的大部分咳嗽癥狀。這主要是因為小兒在平躺狀態下,鼻腔內產生的分泌物容易流到喉嚨下方,會感到喉嚨癢,不自覺就會咳嗽。通過抬高頭部,能夠減少鼻腔內分泌物向后方的引流量,有助于緩解咳嗽。
半臥位
人體處于睡眠狀態時,回心血量會增加,肺靜脈壓力有所提高,一旦肺循環發生淤血,會造成咳嗽加重。此時,家長可協助小兒處于半臥位狀態下逐漸進入睡眠狀態,有助于減少回心血量,減輕肺循環壓力,進而緩解咳嗽。
側臥位
維持側臥位的睡眠姿勢可促進痰液順利排出到體外,有助于減少痰液堵塞局部氣道造成氣道狹窄的情況,特別是能協助咳嗽劇烈且分泌出較多痰液的患兒較快緩解癥狀。
俯臥位
保持這種睡姿能減輕痰液對氣道后壁產生的刺激。如果小兒有鼻炎,睡覺時應盡量維持俯臥位姿勢,能減少鼻腔內分泌物倒流至咽喉部而引起的咳嗽。
藥物療法
對癥治療
對癥可供選擇的藥物有以下幾種。
(1)復方甘草片:甘草片內的干草浸膏能實現保護性鎮咳祛痰,阿片具有較好的鎮咳功效;樟腦以及八角茴香油對支氣管黏膜能產生一定的刺激作用,反射性地誘導腺體分泌量增多,稀釋痰液,進而使痰液快速排出體外。本品藥物適合由急性上感、急性氣管—支氣管炎、肺炎等疾病誘發的咳嗽及咳痰等癥狀。
(2)強力枇杷露:適用于由痰液傷肺引起的咳嗽經久不愈、胸悶氣短及痰少而泛黃病癥。
(3)急支糖漿:具有清熱化痰、宣肺止咳功效的一類現代中成藥,多用于治療外感風寒引起的咳嗽。口服用藥,患兒1歲以內一次5 ml,1~3歲者一次7 ml,3~7歲者一次10 ml,7歲以上者一次15 ml,3~4次/d即可。
(4)小兒風熱止咳化痰顆粒:具有祛痰鎮咳的功效,適用于由小兒支氣管炎導致的咳嗽、咯痰等癥狀。1歲及其以下者一次1/2袋,2~5歲者一次1袋,6~10歲者一次1~2袋,3次/d,開水沖服。本品藥物服用期間忌辛辣、生冷、油膩食物;對于嬰兒及糖尿病患兒,一定要在醫師的正確指導下服用;合并心臟病、脾虛易腹瀉的患兒,要慎服。如果用藥后出現不同程度的頭暈、頭痛、多汗等癥狀時,要及時咨詢醫師或藥師。切忌過量用藥,容易引起嚴重的惡心、嘔吐等情況。如果連續用藥3 d后患兒咳嗽癥狀依然沒有減輕,則要及時前往正規醫院就診。
對因治療
在完善相關檢查項目的基礎上,知曉了是由哪種疾病誘發的咳嗽,并及時予以針對性治療。如果患兒是因咳嗽變異性哮喘在半夜出現劇烈咳嗽,可以口服孟魯司特鈉。孟魯司特鈉屬于非激素類的抗炎藥物,屬于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對氣道內半胱氨酰白三烯的受體活性能產生明顯的抑制作用,進而減輕氣道炎癥反應,可用來治療由支氣管哮喘、喘息性支氣管炎及咳嗽變異性哮喘等引起的咳嗽、咳痰、喘息癥狀,且通常可長期用于預防哮喘、咳嗽變異性哮喘發作。在使用過程中,患兒可能會出現輕微的不良反應,如輕微的頭痛、口干等,一般不影響繼續服用。也可以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羅,能夠起到解痙平喘的作用,療效確切且能維持較長時間。如果能確定患兒是由于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咳嗽,可以服用奧美拉唑、莫沙必利,且要加強日常飲食與體位的管理。如果咳嗽的病因是肺結核,則要及時予以抗結核藥物治療。
食療
風寒咳嗽
即患兒的咳嗽由風寒引起,同時伴有痰白稀薄、畏懼寒冷、鼻塞流清涕等,還可能合并頭痛、發熱、舌苔薄白等。對于風寒咳嗽患兒,為了能盡早緩解其癥狀,要做到疏風散寒、化痰止咳,可吃一些溫性的食物,如生姜、大蒜、洋蔥、橘子、羊肉等。為了防止病情進一步加重,家長在積極做好飲食護理的基礎上,讓患兒忌食一些可能造成病癥加重的食物,如冷飲,西瓜、梨之類的寒性瓜果,酸菜、烏梅、橘子等酸性食物,白果、柿子、石榴等澀味食物。此外,為了能盡快控制病情,實現早日康復,家長還可以嘗試通過食療緩解小兒咳嗽。在此,介紹幾種治療小兒風寒咳嗽的食療方。
(1)蒸大蒜水:大蒜2~3瓣,拍碎,添加半碗水(為了能使小兒能順利喝下,可以調入少許冰糖)。放鍋內隔水蒸,大火燒開后改為小火,時間15 min左右。蒸好后置于一旁自然晾涼,當溫度適中時喂服。
(2)蘿卜蜂蜜水:切 3~5大片白蘿卜,生姜 3片,大棗 3 枚,添加3~4 碗水,大火燒開后轉小火,大約煮30 min時閉火、盛出。過濾掉殘渣,將適量蜂蜜添加到蘿卜水內,當溫度適宜時讓患兒飲下。
(3)烤橘子:小火烘烤橘子,當觀察到橘子表皮發黑時,讓孩子吃下溫熱的桔肉。
(4)麻油姜末炒雞蛋:取一小勺麻油放進炒鍋內,油熱以后加入適量姜末,炒翻至顏色改變時,添加一個雞蛋炒勻,成型后就可以盛出,趁熱讓孩子食用。
風熱咳嗽
該類型的患兒表現為咳嗽聲音不爽利,痰液呈黃色且粘稠度較高,很難咯出體外,咽喉有紅腫、疼痛的情況,口渴,鼻塞流出黃色鼻涕,一些患兒可能會出現發熱、畏冷、出汗、舌苔薄黃等。建議為患兒提供一些辛涼清淡的食物,如菊花、白蘿卜、生梨、藕等。當小兒出現風熱咳嗽的相關癥狀時,要忌食一些酸、澀食物,如食醋、檸檬、山楂等,以及蔥、蒜、姜、肥肉等辛辣、油膩的食物。建議家長采用一些具備化痰止咳、清熱宣肺等功用的食物調理,如以下幾種食療方。
(1)梨、蜂蜜食療法:梨1個,蜂蜜50 g。取出梨核,把蜂蜜倒入其內,放碗中隔水蒸20 min左右,讓患兒趁熱食用,1 d 2個。
(2)川貝、梨食療法:取川貝粉 3 g,生梨 1個,冰糖 15 g。把梨切成小薄片放在碗內,在其表面均勻撒上川貝粉,調入冰糖,隔水蒸 60 min,讓小兒趁熱食用。
(3)紅糖、白糖、老豆腐食療法:取1塊老豆腐,紅糖、白糖各 20 g。挖空豆腐中間,放進紅糖與白糖,放到碗內隔水蒸30 min左右,讓小兒趁熱食用。單次半塊即可,連續食用 4次。
(4)白蘿卜豬肺湯:白蘿卜250 g,豬肺 1片。把白蘿卜切成塊,洗干凈肺葉后用開水燙1次。將肺及白蘿卜放入砂鍋內煮沸,放進少許姜片,再用小火煮60 min左右,閉火前放入少許鹽,趁熱時讓小兒飲下。
痰熱咳嗽
患兒表現為咳嗽病程較久,干咳但無痰,或痰少許不易咯出,咽喉干燥、痛癢,聲音嘶啞,自感口渴等。可多為患兒提供具有清肺潤燥作用的辛涼甘寒食物,如竹筍、西瓜、甘蔗等,忌蔥、蒜、姜、辣椒、蛋糕等食物。去熱化痰是治療痰熱咳嗽的根本,家長可嘗試運用如下食療方治療。
(1)川貝生梨汁:梨1 個,去除表皮及梨核,添加2 g川貝粉 、10 g冰糖 ,隔水蒸30 min左右。趁熱讓小兒食用,飲一半梨汁,食一半梨肉。
(2)杏仁茶:杏仁 6 g,添加150 ml水,小火熬到60 ml,添加少許白糖調味。1劑/d,分次飲服。
肺虛咳嗽
患兒表現為咳嗽經久不愈,咳聲無力,痰白且清稀,面色泛白,語聲低微、多汗,舌質淡嫩等。建議多食山藥、米仁、百合等有潤燥補肺、生津開胃作用的食物;忌甜膩且不容易被消化的食物,如油炸食品、巧克力等。潤燥補肺是治療肺虛咳嗽的根本,家長可嘗試為患兒調制山藥米仁粥。具體做法是山藥 250 g去掉表皮并切成小塊,米仁30 g,添加一碗水,大火燒開后轉小火,連續煮 15 min左右,加少許白糖調味,分兩次讓患兒食用。
水蒸汽止咳法
如果家長觀察到小兒在夜間經常咳嗽不止,一定要注意維持室內溫度與濕度的適宜。建議把室溫控制在20℃上下,相對濕度在60%~65%。如果小兒咳嗽癥狀較為嚴重,可指導其吸入一些蒸汽,或讓患兒在充滿蒸汽的浴室里坐5 min左右。既往有大量研究表明,潮濕度較大的空氣有助清除滯留在肺部的黏液,有止咳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