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推動著教育的改革,從新高考方案的實施到“雙減政策”的頒布,課堂教學的內容和方式都在發生巨大的變革.新型教學模式,高效創新課堂,不僅把改革落到實處,也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
關鍵詞:雙減政策;高中數學;高效課堂;高三復習
中圖分類號: G 6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008-0333(2023)12-0032-03
收稿日期:2023-01-25
作者簡介:榮宇音(1993.6-),女,江蘇省昆山人,研究生,中學一級教師,從事高中數學教學研究.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有效減輕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自此“雙減”政策實施.高中數學作為高中學習階段的重要科目之一,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占有重要地位.高中數學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和邏輯性,學生學習有一定難度,倘若只是“題海戰術”,學生很容易失去興趣,不求甚解.2022年高考落下帷幕,全國新高考1卷數學題被網友稱為“史上最難”,試題立意新穎,不為題海戰術開方便之門,對一線教師的教學有導向功能.這再次驗證了基于“雙減”背景之下,科學地進行課程安排和設計,創設出自由主動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大膽思考是現今高中數學課堂變革的主要方向.高三復習階段,面臨高考升學的壓力,如何將復習課上得“有意思”而不是簡單地刷題講題,如何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和對知識點的把握是所有高三老師亟需解決的問題.本文以三節高三數學復習公開課為例,對高效創新課堂的實施進行深入分析,感受雙減政策在教學過程中的具體落實.
分析與反思 本節課教師展示部分題干,引導學生開放性探究,優化試題呈現方式,加強對關鍵能力和學科素養的考查,讓學生感受歸納法的應用,通過學生的討論辨析,從命題者的角度思考問題,深化對知識概念的理解.
三位老師都在教學中嘗試開放性探究,減少死記硬背和機械刷題現象,針對高考試題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的特點,優化課堂模式,以問題導學法滲透數學思想,適度發展創新,堅持育人導向,加速理念落地,形成穩定體系,強調學科特點.在開放輕松的課堂氛圍下培養學科素養,提升關鍵能力,夯實必備知識,推進開放探究.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遵循基于情境學以致用的原則,堅持應用為導向,緊密聯系生活實際,發展創新思維,綜合考查核心素養,這也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要求.教材不再只是供傳授的經典,而是供教學使用的材料.教師和學生不僅是使用教材的主人,更是新教材和新教學智慧的呈現.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所進行的課堂活動并不是對教材的簡單復制,而是教師對教材的一種再開發、再創造的過程.在高三數學總復習過程中,試卷講評課所占的比重較大,同樣試卷講評也應是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知識和能力再建構的過程.學生在高一高二已經對知識有一定的積累,所以在課堂實施過程中,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師以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促進者的身份和學生一起打造高效的創新課堂,這是基于教材、基于知識的再開發和再創造的智慧結晶.
參考文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
陳熙春.名題恒久遠,經典永流傳:2021年全國乙卷(理)第21題的源與流.中學數學月刊,2021(10): 59-63.
沈紅蓮.基于“雙減”背景下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探究.課程教育研究, 2021 (42):83-84.
任棟.Fregier定理的多種證明.素質教育,2015(180):9-11.
[責任編輯: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