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融入信息技術,實現了課內閱讀的“可視化”,有效拓寬了教學的“多元化”,使教學內容更加多樣化,不僅為小學高年級學生,營造了濃郁的課堂閱讀氛圍,實現了學生情感體驗與閱讀實踐的有機結合,還有利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更好地獲取知識、汲取養分。因此,作為新時代的教師,不僅要肩負起“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重任,還要深刻認識到應用信息技術手段對推動小學高年級高效閱讀所具有的重要意義,提高自身的信息能力,實現信息技術與課堂閱讀教學的高度融合,進而構建一種集學生主動建構認知結構與激活學生情感、優化教學系統與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情境為一體的高效課堂教學形態。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語文;高年級;高效閱讀;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3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15-0059-03
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是小學整個教育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小學高年級學生閱讀能力得到了教育界和廣大教育者的高度重視,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是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鍛煉培養感性思維、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的有效途徑。在信息化浪潮沖擊下,小學語文教師應對高年級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之處進行深入分析與探討,并將信息技術手段充分應用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加強情感體驗,使不同層次學生的情感、學習態度以及閱讀能力等都得到充分發揮和全面提高,讓小學高年級閱讀課堂教學更加高效。
1.應用信息技術手段推動小學高年級高效閱讀的重要意義
在小學高年級高效閱讀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可以借助它的聲、形、色并茂為學生創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實現信息交互,使課堂教學不再受限于教學時間的切割與空間的限制,進一步拓展學習陣地與學習廣度。在閱讀課程教學活動中融入信息技術,可以讓課程更加生動,實現“可視化”閱讀,不僅讓學生從閱讀中汲取了更多的知識,還在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優勢的同時,為學生打造良好的閱讀環境,強化學生對自己情感狀態的意識。在傳統教育思想影響下,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課堂閱讀教學活動時由于過度依賴課程標準和教材,只講解教材上的知識和內容,沒有深入挖掘閱讀素材,造成學生知識面不廣,無法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對課堂教學效果產生了不利影響。小學階段主要是培養學生閱讀和積能力,在閱讀中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豐富的教學素材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把握文章所要傳達的感情。在應用信息技術手段時,小學語文教師可在互聯網上獲取大量的教學素材,運用文本、圖形圖像、音頻視頻、動畫等材料,更加直觀地調動小學生的多種感覺器官,全方位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進而增加學生閱讀量、擴大知識面。
2.應用信息技術手段推動小學高年級高效閱讀的有效途徑
(1)應用信息技術手段實現層次化精講,提高閱讀效率
掌握科學有效的閱讀方法和閱讀技巧,不僅可以讓學生在愉悅的狀態下去閱讀,還大大提高了閱讀效率。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高年級課堂閱讀教學活動時應利用信息技術實現層次化精講,讓學生熟練掌握速讀的技巧,進而提高他們的快速閱讀能力。例如,在閱讀長篇文學作品時,應改變教學思路,加強對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在速讀中,需結合信息技術實施精講,利用信息技術將速讀的每一個步驟充分展現出來。首先,在文章找出能夠高度概括文章大意的關鍵詞,把握文章的條理。之后明確文章標序,厘清故事線索的環節,對每段故事情節進行高度概括,歸納段落大意,總結段落內容要點,在全面分析文本結構的基礎上把握文章思路和故事線,梳理好全文故事內容后,概括作者的基本觀點,表達自己的觀感,最后深度思考文章。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層次化講解,可以使學生輕松掌握速讀步驟,快速掌握速讀的基本技巧,進而提高閱讀水平。
(2)應用信息技術手段把電影導入課堂,滋潤學生的心田
現階段,有很多閱讀文本都被制作成了電影,為了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小學語文教師在應用信息技術手段精致深入地講解文本外,還可以把電影導入課堂教學活動中進行講解,引導學生真正走出文本,在畫面與文字中把握文本內容,解讀深層內涵。例如,在《草船借箭》課文學習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對文本進行閱讀,并快速梳理概括出故事情節,然后再播放《草船借箭》錄像片段,給學生的視覺和聽覺帶來雙重刺激,為學生快速進入閱讀狀態、更準確地理解文本內涵奠定堅實基礎,進一步提升語文閱讀素養。
(3)應用信息技術手段創設良好的語境和教學情景
在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時,小學語文教師必須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展開課堂教學活動,大力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使學生養成認真閱讀的好習慣,利用多元化閱讀材料,進一步豐富閱讀形式和閱讀內容,促使學生掌握高效、科學的閱讀學習方法,從而提升閱讀能力。應用信息技術可以讓學生在閱讀中培養良好的語感,引導學生在語境中學習,通過不同的媒體方式,在全面調動學生思維、視覺、聽覺等多重感官體驗的同時,讓學生獲取不同的閱讀信息。這種教學形式不僅真正滿足了學生的發展需求,還培養了學生的語感,有效提升了閱讀能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應對閱讀材料的語言特點及韻含的思想內容等的異同進行比較和分析,根據當前學生情感價值觀念,編訂相應的電子材料,拓展學生閱讀體驗,為今后的學習奠定厚實的基礎。例如,在《珍珠鳥》教學活動中,教師可根據目前班級學生閱讀速度,讓學生對全文進行默讀,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使學生領悟人與鳥,人與人,人與動物,人與自然要想建立和諧的關系,只有對對方完全信任,要想創造出這樣的境界,還要尊重,關愛,不以強凌弱,不以大欺小的深刻含義,確定教學重點、難點,運用豐富的網絡資源輔助高年級閱讀教學,精心制作與設計多媒體課件,巧妙創設課堂教學情境,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在課程開始前,教師可運用多媒體設備將與課程內容相關的教學圖片展示出來,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如,“作者與珍珠鳥的相處中,寫下了散文《珍珠鳥》,作者對珍珠鳥的憐愛之心,將人的性靈賦予無知的小鳥,把珍珠鳥描摹得嬌憨可愛。同學們看圖讀介紹,并在仔細閱讀文章時,想一想作者抒發了什么思想感情。”通過圖片的展示,有助于學生把握文中的意象,體會散文的語言美、結構美和意境美,在閱讀中感受作者在與珍珠鳥的和諧相處中,給作者最強烈的感受是什么?抓住語句的重點和難點,提高學生讀懂句子的能力。例如,最后一個自然段,“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這句話中“美好的境界”指的是什么。此外,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除了要對學生閱讀整篇文章的時間進行規定,還要讓學生了解作者是怎樣得到珍珠鳥的信賴,知道美好的境界是如何被創造出來的,通過應用多媒體課外作品展示,可以讓學生深刻認識到信賴是人類社會生活的重要準則。
(4)應用微課教學方式提高閱讀教學效率
在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過程中,應將微課融入課堂教學的各個階段中,充分發揮微課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在閱讀開始前,需要學生對作者的創作背景和創作意圖有所掌握,傳統的課堂教學中,通常會讓學生收集與文本相關的學習資料,并在課堂上交流和學習,讓學生對文本內容做進一步的了解。將微課引進課堂教學活動中,可以使學生在建構的情境中獲得豐厚的閱讀體驗,以輕松的心態認識文中的生僻字,教師也可在此基礎上對教學的重點做進一步的明確,在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中應用微課教學方式不僅能夠達到學習預習的目的,還使學生有效克服了閱讀學習障礙,使閱讀能力得到顯著提升。微課制作完成后,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在公眾社交平臺上發布,讓家長更好地監督孩子自主完成課前閱讀,輕松實現個性化教學。課堂是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的核心,教師應在引導下對重點詞句知識點進行歸納,使學生把握文本主要內容,在教學生掌握分析文章寫作特點方法的同時,開發文本的“情感因素”,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在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中,課后延伸閱讀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語文教學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還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注重課外積累,增加課外閱讀量,是提高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關鍵。因此,為了增強學生課后閱讀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小學語文教師可在微課中向學生展示不同類型的圖文教學信息,讓閱讀教學精彩紛呈。例如,在《威尼斯的小艇》教學中,作者用通過威尼斯的小艇長、寬、深,兩頭翹起如新月,行動起來輕巧靈活等特點,形象生動地寫出了小艇的樣子及行動時輕巧而靈活的特點,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和無限的回味。原文通過“我”的所見、所聞、所感,分析了威尼斯小艇在構造上有與眾不同的特點和船夫熟練的駕駛技術,充分展現了小艇與人們生活的密切聯系。為了使學生在閱讀時有深刻的感悟,快速把握文章大意,教師可將重點語句作為微課教學主題,再通過摘選精彩片段作為教學襯托,進而提高閱讀質量。
(5)應用慕課教學方式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近幾年,我國基礎教育開啟了新的局面,以推進“教育現代化”為主線,以“提高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為核心,基礎教育在摸索中逐漸前進,并邁入了內涵式發展階段。慕課對促進優質教學資源共享、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意義重大。慕課以網絡為載體和教學規模大的特點,通過視頻學習,有效拓寬了教育教學的視野。利用慕課教學平臺系統不僅能講解內容知識,還能檢查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以便于更好地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應用慕課教學可以有效打破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拓寬教學的“多元化”,為高年級閱讀教學提供新動力,進而構建創新性課堂教學模式。慕課的優點在于,如果教師熟悉類似于PPT、Word和iMovie這樣的日常工具軟件,就可以自行完成簡單實用的講課視頻的制作,結合教學內容和任務制作視頻,進而更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例如,在《黃果樹瀑布》教學活動中,教師如果采用傳統語文閱讀課堂教學模式,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會產生一定影響。在教學中有效利用慕課資源,可以讓學生盡賞壯美的大瀑布,讓學生走進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種種秘密,潛移默化地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使用慕課開展教學不僅可以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還能借助信息技術手段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例如,在“電子計算機與多媒體”學習中,教師可利用網絡平臺搜尋慕課資料指導學生學習,之后再結合視頻資料向學生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合作討論,使學生了解計算機的發展狀況和歷程,進而更好地提高閱讀質量。運用慕課可以加強班級同學之間的交流,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渲染課堂氣氛,為課堂注入源動力,從而提升高年級閱讀的高效性。在《圓明園的毀滅》教學中,針對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相對較弱的現象,教師可應用慕課教學視頻重現圓明園景觀,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并在閱讀過程中使學生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情感體驗。
3.結語
綜合以上論述,將先進的信息技術與小學高年級閱讀課程進行深度融合已經成為中國未來教育的重要形態和發展趨勢。以當前形勢而言,我國很多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課堂教學已經全面應用了信息技術,盡管教學形式有所變化,但應用方法較為單一,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認識到信息技術在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應用中的作用和功能,切實提高自己的信息素養水平,在日常教學活動中不斷提升信息處理能力,實現信息技與課堂教學模式的有機結合,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全面優化小學高年級閱讀課堂教學,從而構建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吳娟.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小學語文高效閱讀教學的研究[J].百家作文指導,2020(11).
[2]郭瑞喜.利用信息技術等手段消除小學高年級學生語文學習倦怠的有效途徑研究[J].學周刊,2019(20).
[3]曾昭良.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與思考[J].中外交流,2018(59).
[4]胡昌艷.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探析[J].信息周刊,2019(75).
[5]陳冬梅.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與探索[J].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與研究,2019(32).
[6]方大軍.網絡信息技術環境下小學高年級課外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語文教學通訊,20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