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參與式教學是一種教學方法,其核心是以學生為中心,激勵他們積極參與學習過程,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本文探討了參與式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分析了其優點和局限性,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法。最后希望本文的參與式教學策略能夠為小學數學一線教師提供有價值的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參與式教學;小學數學教學;運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15-0171-03
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創新和發展,參與式課堂教學已成為小學數學教育的重點之一。當前需要研究的問題是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參與式課堂教學法,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教師需要挖掘小學數學教材中蘊含的參與式課堂教學指導思想,就如何將參與式課堂教學法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中進行實踐。
1.參與式課堂教學的概念
參與式課堂教學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為導向,采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刺激學生主動性發揮出來,將他們的積極性、創造性充分調動起來的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中,學生可以通過尋求問題答案的方式獲得更多知識,不斷開拓思維的局限,提高綜合運用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參與式課堂教學也可以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增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與好奇,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不斷拓展知識領域,實現自我發展和完善。除此之外,參與式課堂教學還可以通過合作學習和交流互動,提高學生的合作學習和交流能力,增強學生之間的互信和團隊精神,促進學生在真實情境下理解和應用所學知識,及時得到反饋和糾正,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參與式課堂教學是一種具有活力和實效性的教學模式。它對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主動能起到良好的促進效果,在強化其自主學習、交流能力與創新能力等方面,為學生今后的成長奠定了扎實的基礎,提供了保證。此外,參與式課堂教學模式注重師生間的互動與合作,既可以通過教師隨時了解到學生學習的狀況與需要,還能鼓勵學生參與問題探究和討論,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建立良好的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和溝通渠道,有助于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提升教學質量,以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果。另外,通過個性化學習方式,教師可以更加專注于學生的個體差異和需求,從而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支持和幫助。因此,教師應該注重參與式課堂教學的實踐,探索教學方法,靈活運用各種方法,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互動中,確保其可以積極主動學習,這對于學習能力的提升和其全面發展至關重要。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個體化差異,用最恰當的方式滿足其學習需求,采用個性化教學方式可以有效地幫助每個學生更好地適應教學內容和節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在師生之間的互動與合作構成了參與課堂教學的核心,二者合力方能實現預期中的教學效果,從而為良好的學習效果提供保障。
2.參與式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局限
參與式教學在實際運用中雖然具有很多優點,但若參與式教學方法使用不當也會出現一系列問題,比如,參與式教學通常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任務設計,這可能會導致忽視學生個體差異性,從而影響一些學生的學習效果。參與式教學通常需要更多的時間和資源,需要更多的準備工作和組織工作,可能會造成教師的負擔加重,同時也可能會占用學生的其他課外活動時間。因此,參與式教學不是只是學生參與學習活動而完全解脫教師教學,相反,參與式教學其實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為教師是參與式教學的設計者、組織者和引導者,所以教師必須具備豐富的知識儲備和教學經驗,時時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和思想動向,從而設計和實施有效的任務和活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一些教師可能由于專業素質不足,缺乏相關的教學技能和方法,導致參與式教學的效果不佳。
3.參與式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小學數學教學采用參與式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概念和解決數學問題。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參與式教學,可以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教學模式,通過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完成學習任務。學生通過互相交流、合作解決問題、分享知識等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習效果,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在課堂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討論,促進學生的思維交流和學習合作,培養他們的團隊意識和溝通能力。小組合作學習能促進學生的學習效果,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識,并通過互相交流、合作解決問題等方式鞏固學習成果。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需要互相協作、互相幫助,學生逐漸形成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能力和興趣安排不同的任務,實現個性化教學。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如興趣、能力、學習風格等,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分組應該注意避免同性別、同能力的學生在同一組內。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適合的小組合作學習任務。任務應具有一定的難度和挑戰性,同時也要避免過于復雜和難以完成。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可以通過互相討論、分享知識、相互幫助等方式,共同完成學習任務。不同小組之間也可以進行合作。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小組之間的競賽或合作任務,促進小組之間的交流和合作。在小組合作學習完成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回顧總結。學生可以分享自己的學習成果、反思自己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不足之處,并總結出一些小組合作學習的經驗和教訓,為今后的學習提供指導和參考。
小組合作學習可以運用在以下幾個方面,強調探究性學習,即讓學生通過探究和實踐來理解數學知識。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探究性學習任務,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進行探究和實踐,從而更加深入地理解數學知識。小組合作學習應該引導學生主動發現問題,通過互相交流、合作解決問題等方式來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可以提出一些開放性問題,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進行探究和發現。數學知識的應用性非常強,小組合作學習應該突出數學知識的應用性,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通過實際問題來應用數學知識,從而更加深入地理解數學知識。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能力和興趣安排不同的任務。對于數學課程中的弱化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可以通過小組互助的方式來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如在線學習平臺、網絡會議等,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合作,這對于保持學生學習積極性和提高學習效果非常重要。
(2)游戲化教學
采用游戲化教學可以使學生更加主動、積極地參與數學學習。例如,通過數學競賽、數學游戲等方式,讓學生在游戲中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在游戲中,學生可以更加放松地學習,更加深入地理解數學知識。游戲化教學可以將數學知識轉化為具體的游戲任務,讓學生通過游戲的方式來學習和掌握知識,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數學知識,提高學習的效果。游戲化教學可以增加學習的趣味性,讓學生在游戲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游戲化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游戲化教學通常是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的,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學生可以通過游戲中的合作任務來提高團隊合作的能力。游戲化教學通常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可以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學生可以通過游戲中的自主探索和決策來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游戲化教學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能力和興趣來設計不同的游戲任務,實現個性化教學。對于數學課程中的弱化學生,游戲化教學可以通過游戲中的輔助功能來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
游戲化教學的第一步是要創設一個有趣、活潑、互動的學習環境。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有趣的游戲任務,如數學拼圖、數學競賽、數學角色扮演游戲等,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數學知識。同時,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豐富多彩的游戲道具,如游戲卡片、游戲棋子、游戲板等,讓學生更加投入游戲。游戲任務需要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可以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復雜的數學問題,讓學生通過解決問題來獲得游戲分數和獎勵。同時,教師還可以在游戲任務中設置一些難度級別,根據學生的能力水平來調整游戲難度。教師也可以在游戲化教學中引入競爭元素,如實時排名、比賽排名、游戲排行榜等,讓學生在比賽中學習數學知識。同時,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獎勵機制,如游戲金幣、游戲獎章、游戲勛章等,讓學生獲得實實在在的獎勵,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和自信心。游戲化教學可以提供個性化的學習體驗,根據學生的不同能力和興趣來設計不同的游戲任務。教師可以使用一些在線學習平臺讓學生通過在線游戲學習數學知識。這些平臺可以提供個性化的學習體驗,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到更加自在和舒適。
(3)探究性學習任務
探究性學習任務是一種基于問題、基于任務的學習方法,它強調學生通過實踐、探究和發現,主動構建知識,提高學習動機和興趣。在數學教學中,探究性學習任務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數學概念和解題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思維水平。
探究性學習任務的設計需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其一,任務目標是探究性學習任務的核心,它需要明確任務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在數學教學中,任務目標可以是讓學生探究某個數學概念的性質、發現某個數學定理的證明、解決某個數學問題的方法等。任務目標應該具有一定的難度,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其二,任務材料是探究性學習任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是數學教科書、數學工具、數學模型等。任務材料需要與任務目標緊密相連,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和啟發性。教師可以提供一些開放式的、有爭議性的數學材料,鼓勵學生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和探究,從而提高他們的數學思維和創新能力。其三,任務過程是指學生在完成探究性學習任務時所采取的探究過程。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采取不同的探究方式,如數學模擬、數學推理、數學實驗等,從而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學習興趣。此外,教師需要在任務過程中給予學生適當的指導和支持,解決他們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其四,任務成果是指學生在完成探究性學習任務后所呈現出的成果和表現。在數學教學中,任務成果可以是學生的報告、展示、演示、論文等形式。通過任務成果的呈現,學生可以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和學習效果,同時也可以向他人傳遞自己的學習成果和思考。
視頻教學:通過使用一些生動有趣的視頻,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可以播放一些數學題解視頻或數學知識科普視頻,讓他們更加了解數學知識的應用。
探究性學習任務能夠幫助學生深入地理解數學概念,掌握數學方法,提高數學思維和解題能力。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探究性學習任務。一是探究性問題。探究性問題是讓學生主動發現數學規律和性質的任務。這種任務的設計需要教師有足夠的數學知識和經驗,能夠挑選出一些有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去探究和解決。探究性問題可以是開放式的、有爭議性的,鼓勵學生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和探究,從而提高他們的探究精神和創新能力,通過實驗探究兩個事件的獨立性和互斥性。二是實驗探究。實驗探究是讓學生通過實驗來發現數學規律和性質的任務。這種任務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提高他們的實驗能力和數據分析能力。在實驗探究任務中,教師可以提供一些實驗器材和操作指導,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操作,隨后讓學生分析實驗數據并得出結論。項目式任務,項目式任務是讓學生通過自主設計、組織和實施一個項目,來深入探究和應用數學知識和技能的任務。在項目式任務中,學生需要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的主題,然后圍繞這個主題進行研究和探究,最終完成一個項目報告或展示。
4.結語
參與式教學是一種全面的教學策略,它有許多優點和優勢,不但能夠促進學生的主動參與和積極學習,而且還會增強學生的創造性和批判性思維能力。實施參與式教學時,教師和學校也需要面對一些挑戰和問題,為了有效解決這些問題,教師和學校需要采取多種措施和方法,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和支持,提高參與式教學的實施效果和效益。
參考文獻
[1]王兆銀.關于引導式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學周刊,2019(35).
[2]黃日生.體驗式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分析[J].亞太教育,2019(08).
[3]周金蓮.小學數學參與式課堂教學實踐與思考[J].教育,20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