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標的深入發展以及素質教育理念的全面普及,傳統單一的教學方式已經無法再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為了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作為語文教師,應當重視課內外的文本素材,通過文本閱讀教學提高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布置一些寫作練習,讓學生在閱讀中思考、在思考中總結,以此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進一步促進他們的綜合素質發展。
關鍵詞:新課標;文本閱讀;小練筆
【中圖分類號】G623.24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15-0246-03
語文是小學階段的基礎教學科目之一,它不僅在義務教育階段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還在以后的高等教育或者職業教育當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隨著教學改革的持續發展,以往的教學模式已經很難在滿足現階段學生的學習需求,究其原因主要是傳統的教學手段只能讓學生記住所學的知識,而無法將其準確表達出來,舉例來說,很多學生都可以在測試中拿到高分,但他們的寫作能力卻十分有限,很難寫出具有真情實感或者豐富想象力的作文。對此,教師要認真反思以往的教學方式,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興趣愛好等因素,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對文本素材進行深入的講解,引導學生從文本閱讀中學習寫作方法、積累寫作素材,并通過“小練筆”來逐步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讓學生敢于寫也愿意寫出優秀的作文。
1.小練筆的含義及其對學生作文寫作的重要意義
小練筆是寫作練習的一種方式,它屬于作文寫作的范疇,擔憂和一般的作文創作有著明顯的差距。具體來說,小練筆指學生根據教師發布的主題寫一個片段或段落,在一般情況下,其篇幅短小精悍,不需要學生一定要達到平時習作的字數,但卻要求學生所寫的內容達符合主題,也就是說,小練筆的目的是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而不是一上來就要求學生寫出字數、結構、內容、情感等都達標的習作。除此之外,小練筆的形式和時間也比較靈活,除了教師課上規定的主題以外,學生基本上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或結合自身的興趣、想象等對某一課文或者其他文本材料進行編寫、擴寫或者續寫,當然,為了提高練筆的實際價值,教師也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安排學生在學習完某一課文的某一段后開始練習,或者安排學生在學習完一整篇課文后再進行寫作練習,只要不影響基本的課堂教學以及學生的休息時間,那么訓練時間和學生完成、上交小練筆的時間就沒有具體的要求。并且小練筆作為一種寫作練習方式,在小學各個學段的語文教學當中都很常見,結合教學實踐以及學生的學習效果來看,利用這一“特殊”的教學手段,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充分鍛煉他們的寫作技巧,讓他們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作文創作當中,結合自身的經歷寫出內容緊湊、結構完整、情感真摯的優秀習作。
2.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現狀分析
(1)教學方式單一
這不僅是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也是其他教學內容常見的問題,甚至可以說是整個義務教育階段每個學科教學都存在的問題,長期采用某一種或有限的幾種教學手段,很容易導致學生出現上課無精打采、走神的情況,只是他們處于低效得到被動學習狀態當中,對他們的學習和成長造成不良影響。
(2)對作文教學不夠重視
作文教學是整個語文課程當中不可缺少一部分,是提高學生語言組織能力、思考能力等綜合素質的重要方式。但是,在實際的教學當中,一些教師對作文教學并不夠重視,雖然在課堂上也會講到一些基本的寫作技巧,但大多數時間都是讓學生自主完成命題和寫作,這給學生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導致很多學生對作文的態度越來越差。
(3)忽視了學生基礎知識的積累
寫作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寫作能力以及豐富的語文基礎,只有學生掌握充足的寫作素材和寫作方法,他們才能在規定時間內創作出精彩的作文。但是在實際的教學當中,教師往往忽視掉了對學生寫作素材的培養,雖然在課堂上會講解很多的案例,但卻很少引導學生自己在課下積累不同方面的素材,這導致學生寫出來的習作千篇一律,讓教師等其他讀者讀起來味同嚼蠟。
(4)忽視了學生作文和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
語文和現實生活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小學生的作文更應如此,簡單來說,習作就是學生記錄一件事的發生、發展和結果中的一個或多個過程,或者表達自己對某一事物、某一事件的看法,這需要學生具備豐富的生活經驗。然而,在實際的作文教學當中,一些教師為了快速提高學生的成績,會給學生的作文設置各種各樣的框架,讓學生按照一定的模板進行寫作,比如,記敘文應該先寫什么、后寫什么、如何總結等,或者,要求學生模仿一些優美的句子甚至直接套用背誦過的句子,這樣的教學方式雖然可以讓學生快速掌握不同類型作文的結構和寫作順序,但也會“切斷”學生和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導致他們的作文缺乏情感,很難引起讀者的共鳴。
3.語文閱讀教學中小練筆方法的具體教學實踐探索
(1)精選閱讀教學內容,以讀促寫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沒有內容可寫是學生作文成績較差以及害怕寫作文的主要原因之一,導致這一問題出現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教學內容的選擇。很多教師在作文教學時都會選擇一些經典的作文素材,并將教學的重心放在“寫”上面,卻忽視了學生的“讀”,要知道在語文教學當中,閱讀和寫作之間是不可分割的,它們是相互促進的關系,如果只重點培養一個方面,就會導致學生的綜合能力發展受到限制。對此,在寫作教學當中,教師一定要重視學生的閱讀情況,精選閱讀教學內容,利用豐富的閱讀文本材料增加學生的素材積累,通過“以讀促寫、讀寫結合”的理念引導學生進行寫作練習,以此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
比如,在教學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寫作:寫日記”這一部分內容時,除了課本上提到的寫日記的一些要素以外,教師還要通過互聯網或者其他方式尋找一些優秀的日記,將其展示給學生,讓學生認真閱讀,仔細觀察日記的格式、體會作者表達的真情實感。在剛接觸日記時,很多學生都會聯想到日記本、隱私、天氣等關鍵詞,因為平時讓他們寫日記這些都是比較重要的元素,但實際上日記是一種文體,屬于記敘文性質的應用文。所以在學生閱讀展示的筆記或者他們在課下閱讀自己尋找的筆記時,教師要引導他們從寫作方法、寫作內容等多個方面進行思考和分析,例如日記的主人公是誰,日記中描寫天氣、地點、時間的詞語和句子有哪些,以及表現主人公行為的詞語和句子有哪些等。這樣一來,在不斷的閱讀當中,學生就會逐漸掌握日記的寫作要素,并形成認真記錄生活的良好習慣,這時教師再引導學生進行小練筆,或者說讓學生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寫日記,一定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深入挖掘教材,抓住文本中的精彩片段引導學生練筆
教材是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內容,是保證課堂教學效果的關鍵,具體來說,不僅考試的大部分內容都來自課本當中,一些基本的生活知識也來自課本當中,所以教師一定要重視課本,深入挖掘教材,抓住課文中的精彩片段進行重點講解,然后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引導他們練筆,以此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比如,在教學《富饒的西沙群島》《海濱小城》《美麗的小興安嶺》這三篇課文后,教師可以結合“習作:這兒真美”來開展寫作教學,利用精彩的句子和段落引導學生進行合理的想象,并讓學生自由發揮,按照自己的理解進行寫作練筆。具體教學步驟如下:首先,教師要找到課本中的精彩部分,并確定寫作教學的主題。其次,以主題為延伸重點講解課文中的精彩句子和段落,讓學生明白該部分運用了哪些寫作方法和修辭手法。最后,為了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教師還可以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相應的圖片和視頻,用真實的畫面提高學生的感知、表達和創造能力。
(3)巧妙變換體裁形式,通過練筆使學生產生對寫作產生濃厚興趣
教材中的文章有很多種體裁,其中文章體裁包括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和應用文,而文學體裁包括詩歌、小說、戲劇、散文。雖然小學階段的語文知識相對比較簡單,但其課本上的內容卻應有盡有、十分豐富。一般來說,每種體裁都有其特點,作者使用該體裁是為了更好地表現某一事物的特點或者表達某一種真摯的情感。對此,教師可以通過體裁變式訓練引導學生改寫文章的問題以及表達方式,將復雜的內容變得簡單,將抽象的內容變得具體,將拖沓的內容變得干練,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按照自己的理解翻譯一首古詩詞,這種練筆的方式看似只是對古詩詞進行直接的翻譯,但實際上卻可以讓學生更深切地體會到詩詞所表達的情感。古詩詞的語言精練,更多的是在表現一種意境,通過教師的講解,學生可以慢慢了解這種抽象的意境,但由于他們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對意境的感知很難達到較高的水平。對此,教師可以讓學生將詩詞以記敘文的寫作方式展示出來,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對詩詞中具體詞語的理解,還可以進一步鍛煉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以《元日》這一首詩為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一些相關的圖片,例如春節期間民間常見的對聯、年畫或者餃子、年糕等物品,讓學生先根據這些物品,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用簡單的語言來描繪這首詩的景象或者圖畫中的物品在實際生活中的景象,然后再通過思考整理語言,將其流暢、簡明、真實地寫出來。這樣的練筆方式雖然在剛開始的時候會給學生造成一定的困難,其實際效果也難以達到預習的目標,但是隨著練筆次數的增加,學生的感知能力、語言組織能力、語言運用能力等綜合素質都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又如,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將故事情節進行改編,或者對課文故事的后續進行改寫、擴寫,以此鍛煉學生的寫作表達能力,這樣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4)引導學生認真觀察生活,從現實的角度進行練筆創作
語文知識和現實生活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可以說脫離了生活的文章是沒有靈魂、缺乏情感的,尤其是小學階段的課文或者其他文本資料,即便是科幻類課文當中也能看到現實生活的影子。因此,要想讓學生寫出具有真情實感的習作,教師就必須重視生活化教學,引導學生認真觀察身邊的事物和現象,讓他們從現實生活的角度進行練筆創作。
比如,在教學部編版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貓》《母雞》《白鵝》這三篇課文時,教師可以結合后面的“習作:我的動物朋友”來開展寫作教學。首先,教師要教會學生如何觀察生活,從哪些方面了解動物的生活習性、動作行為等特點,如觀察家中寵物貓或者寵物狗的進食方式、記錄它們的作息時間等。其次,如果條件允許,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家長的陪伴下利用周末、假期等時間到動物園進行參觀,認真觀察不同動物的生活習性和外貌特征,這是寫作的前提。再次,教師要引導學生多閱讀一些課外的和動物有關的說明文或者散文,從中學習一些寫作手法和修辭方式,并掌握一些經典的成語或詞語。為了減少學生搜尋課外書籍的時間,教師可以給學生推薦一批合適的書籍或紀錄片,讓學生結合自身的興趣愛好進行選擇。最后,對于學生完成并上交的習作練筆,教師要認真批閱,找出學生寫作中的問題,例如對某一動物的外貌特征描寫不夠科學或者某一修辭方式運用的不合理等,這樣可以在第一時間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并盡快改正,最終得到一篇內容豐富、結構完整、情感真實的優秀習作。
4.結語
總而言之,習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十分重要的一項內容,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思考能力、總結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綜合素質的重要方式。為了進一步強化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作為教師,一定要重視閱讀文本,將“文本資料”作為習作教學的重點,引導學生在文本閱讀中逐漸掌握寫作的技巧,按照新課標的基本要求開展讀寫結合教學,讓學生在閱讀中思考,在閱讀后進行模擬、仿寫、續寫等多種形式的小練筆,以此不斷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為學生將來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姜軍.用文本素材修筑小學生習作之路——對文本閱讀教學中小練筆的實踐與思考[J].作文成功之路,2018(03).
[2]胡成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練筆方法的思考[J]. 學周刊,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