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是小學階段重要的必修學科,對人類的發展和進步有著不可替代的促進作用。然而,在小學階段,由于數學知識的抽象性和難度,再加上小學生邏輯思維發展較為緩慢,很多學生對于數學學習感到困難和乏味,甚至對數學產生抵觸情緒。為了提高小學生的數學興趣,本文從數學教學的角度出發,探討了培養學生數學興趣的方法和策略,教師可利用新型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增加數學的趣味性,提高數學的可視化程度等。另外,本文也探討了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興趣的重要性,并探討了教師在此過程中的作用和責任。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數學興趣;方法和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15-0177-03
數學是一門抽象、邏輯性很強的學科,不少小學生在學習數學時會感到困難。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數學的應用場景越來越廣泛,數學知識的掌握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必備條件。因此,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已經成為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的重點研究方向。
1.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興趣的重要性
小學是學習數學知識的重要階段,數學興趣的培養在這個階段非常重要。首先,小學階段是學生形成數學觀念和認知的關鍵期,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能夠促進學生對數學的認識和理解。其次,小學生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黃金時期,在這個階段培養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興趣,可以為學生日后數學知識體系的建立奠定基礎。最后,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能夠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和成就感,為未來的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如果小學生對數學沒有興趣,那么學生可能會抵觸學習數學,遇到學習上的困難就會放棄。相反,如果教師能夠通過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和充滿挑戰的數學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學生就會更加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不斷挑戰自己并取得更好的成績。這也對學生未來的職業選擇產生積極的影響,因為數學在許多領域都是必不可少的基礎學科。另外,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也有利于學生在未來選擇職業方向時更加理性和自主。對數學興趣的培養不僅是為了讓學生在考試中獲得高分,更重要的是為了讓學生認識到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性和應用價值,從而為學生未來的職業方向提供更多選擇和可能性。此外,數學是一門需要長期積累和學習的學科,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也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態度,為未來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
2.小學數學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具體方法
(1)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提出引人入勝的問題、讓學生發現規律、提供有趣的實例等方式來激發學生的興趣。通過這些方式,學生可以在學習中獲得愉悅和成就感,從而增強對數學的興趣。例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趣味性的數學游戲和數學謎題,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究,教師可以設置數獨游戲,讓學生填充由數字組成的9×9方格,使每行、每列和每個小宮格內的數字都不重復。這個游戲可以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和空間想象能力,同時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如通過讓學生玩魔方,可以讓學生在體驗探索數學的樂趣中增強對數學的興趣。教師也可以設置數字迷宮游戲,讓學生在由數字組成的迷宮中找到正確的路線,這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敏捷性和邏輯推理能力。游戲和謎題是培養學生數學興趣的有效途徑之一。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各種有趣的游戲和謎題,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數學,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和熱愛。數獨、迷宮等數學游戲可以讓學生在思考中鍛煉邏輯思維和數學能力,也激發了學生對數學的好奇心。除了游戲,謎題也是有趣的數學教學工具。教師可以設計各種有趣的謎題,讓學生在解題中學習數學知識。例如,通過設計各種數學謎題,如數學拼圖,讓學生在解題中體會到數學的趣味和美妙,從而增強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和熱愛。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可以積極地運用教學工具,以生動有趣的形式呈現數學概念,幫助學生更容易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點。
(2)增加數學內容的趣味性
在數學教學中,增加數學知識的趣味性是培養學生數學興趣的重要途徑。教師可以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來增加數學知識的趣味性,例如,將數學知識融入生活中,讓學生感受數學的實用性和趣味性。教師可以通過運用故事、實例和圖像的方式增加數學的趣味性。例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讓學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感受數學。教師可以運用故事增加數學知識的趣味性,引導學生理解數學概念;教師可以通過講述數學家的故事,吸引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關注。同時,教師可以運用圖像增加數學知識的趣味性,通過使用色彩、圖片等方式來呈現數學概念,讓學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故事、實例和圖像的方式為學生提供更直觀更淺顯的數學知識,促進學生對抽象的數學概念的掌握。通過這些方式,教師可以將抽象的數學概念轉化為生動有趣的形象,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同時,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在故事、實例和圖像等情境中自然地接觸和運用數學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3)開展差異化教學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的差異化學習是最能促進學生發展的學習方式,教師需要關注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特點,采取差異化教學的方式,讓每個學生都能找到自己的興趣點。這樣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中更加主動和積極,從而增強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例如,對于那些對數學感到困難和不感興趣的學生,教師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討論、發現規律等方式,慢慢地理解數學知識,增加對數學的興趣和熱愛。教師可以靈活運用游戲和謎題的教學手段針對數學知識有抵觸心理的學生,游戲和謎題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在學習中能夠得到愉悅和成就感,從而增加對數學的興趣。通過差異化教學,教師可以讓每個學生都能找到自己的興趣點,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和興趣。差異化教學是培養學生數學興趣的重要手段之一。因為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教師需要傾聽學生的聲音,了解學生的興趣和學習風格,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教學。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各種方式來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如針對喜歡游戲的學生,教師可以設計數學游戲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數學知識。對于更喜歡實踐的學生,教師可以引導他們進行數學探究活動,提高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因此,教師需要靈活運用不同的教學策略和方法,讓每個學生都能在數學學習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例如,當學生對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感興趣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實際問題的解決,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的實用性和實際意義。
總之,差異化教學是教師培養學生數學興趣的重要策略之一,通過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需求,教師可以讓每個學生都能找到自己的興趣點,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和興趣。
(4)提高數學的可視化程度
數學是一門抽象的學科,很多數學知識都需要讓學生通過圖像和圖形進行理解。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提高數學的可視化程度是培養學生數學興趣的重要手段。教師可以通過使用多媒體教學、動畫等方式,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化,讓學生能夠通過視覺的方式理解數學知識,從而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學中使用數學軟件或者繪圖工具,制作動態的數學圖形或者動畫,展示數學知識中的抽象概念和原理。例如,對于小學二年級的學生來說,教師可以使用圖形來展示加法和減法的概念,通過動態的方式來呈現兩個數字之間的關系,從而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這些概念。此外,教師可以采用實物、模型等具體的物品來輔助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例如,在學習平面圖形的時候,教師可以使用實物或者模型來展示圖形的形狀和性質,讓學生通過觀察和比較來理解和記憶這些概念。通過提高數學的可視化程度,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中更加愉悅和輕松,同時也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從而增強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和熱愛。
(5)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數學
教師可以利用小學生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數學元素,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場景相結合,讓學生輕松地學習數學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利用生活中的數學是培養學生數學興趣的重要手段。舉例來說,教師可以通過實際的測量、估算和計算,讓學生理解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比如在購物、烹飪、旅游等方面使用錢財的計算。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發現日常生活中的數學規律和模式,比如花瓶中的對稱形狀、圖書館書架上的排列順序等等。這些生動的例子和實踐,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和重要性,從而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和熱情。
(6)設計趣味性強的數學問題和題目
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一些有趣、富有挑戰性的數學問題和題目,根據學生的年齡和興趣特點進行差異化問題的設置,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和探究,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學習熱情。具體來說,例如,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在學習分數部分的數學知識時,教師可以設計如下數學問題和題目:“某班有30個學生,其中男生占三分之二,女生占幾分之幾?”提問是能夠快速幫助學生進入學習狀態,快速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方法,另外,教師提出的問題和題目需要緊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在思考中感受到數學的趣味性、實用性和重要性,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7)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教師可以通過使用多媒體教學、教學游戲、小組討論等方式,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化,增加數學的趣味性和可理解性。教師可以將學生按照不同的數學水平分成數學小組,讓學生在數學課程開始之前,提前了解相關的數學知識,做好預習工作,在課堂上教師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以小組討論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提高學生對數學課程的參與程度。除了多媒體教學、教學游戲和小組討論等方式,還有一些其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可以幫助教師豐富教學內容,增加學生對數學的興趣。為了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和熱愛,教師應該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和方法,例如探究式學習、項目制學習等,讓學生在學習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體驗數學在實際應用中的價值和作用。這種針對學生不同需求和特點的差異化教學,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和興趣,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在學習中找到自己的興趣點。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組織數學競賽、數學俱樂部等活動,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熱愛和投入程度。
(8)關注學生的不同需求
個性化教育是目前教育界的熱點話題,其中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根據學生的不同需求和特點,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在學習中找到自己的興趣點。這樣的個性化教學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同時提高學習效果和質量。舉例來說,如果某學生喜歡運動和實踐,那么教師可以將數學知識與運動相結合,設計一些體育數學活動,例如通過測量跳高、跳遠等運動項目的成績,讓學生了解數據分析和統計方法;如果某學生對音樂有興趣,那么教師可以將數學知識與音樂相結合,設計一些音樂數學問題,如音符的時值與樂譜的關系等,讓學生了解數學在音樂中的應用。通過興趣化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的興趣和愛好,為未來職業的選擇打下基礎。同時,這種教學方式也可以有讓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從而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此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展示自己的數學才能和興趣。例如,設計一些小組或班級數學競賽,讓學生在比賽中展現自己的數學才能和創意。這樣做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同時,教師應給予足夠的支持和鼓勵,讓學生嘗試新的數學學習風格和方法,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和動力。
3.結語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興趣是教師必須關注和解決的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手段和方法,增加數學的趣味性和可理解性,從而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此外,教師還應關注學生的不同學習特點,開展個性化教學,讓每個學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學習興趣。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培養學生的數學熱情,讓學生對數學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
參考文獻
[1]李興偉.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興趣提升對策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09).
[2]林永紅.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J].知識文庫,2021(01).
[3]周青.探究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J].學苑教育,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