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旨在探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讓學生產生閱讀興趣,并提出了具體的實踐方法。對如何引導學生進行閱讀,一直是教師們關注的重點。文章認為,讓興趣引領學生閱讀是非常有效的閱讀手段之一。教師可以通過挖掘和選擇適合學生的閱讀材料,并利用有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產生濃厚的閱讀興趣。同時,教師還應該注重交流互動,引導學生理性思考和探究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通過及時給予獎勵和激勵,使學生在閱讀中獲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閱讀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3.23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15-0165-03
語文閱讀教學一直是小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小學生的知識經驗尚淺,對世界有較強的好奇心。通過閱讀書籍可以讓學生體驗到不同的知識文化。教師要積極為學生創設適合閱讀活動開展的教學環境,為學生提供不同的閱讀體驗。通過閱讀訓練,可以促進學生潛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感受到語文知識的樂趣。這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做了良好的前期鋪墊,因此,創建愉悅、積極、有效的語文閱讀教學課堂十分重要,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和理解語文概念。
1.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閱讀教學是語文學科的核心之一,對學生的語言、思維、文化素養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影響。因此,深入挖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內涵和意義,對推動小學語文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方面,閱讀是獲取知識、提高人文素養和語言技能的重要途徑,也是認識世界和人生的重要渠道。另一方面,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之一,通過閱讀可以拓展學生的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使學生逐步掌握閱讀的規律和技巧,提高閱讀學習能力。此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不僅要注重閱讀技能的培養,還要關注學生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的全面提升。通過積極開展課外閱讀活動和組織閱讀討論,從而使逐漸發展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教師應注重閱讀教學方法的研究和實踐,多角度、全方位地引導學生閱讀,積極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技能。
2.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如學生的閱讀興趣普遍不高,閱讀的主動性差。這些問題的出現,直接影響了教育效果的提高。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應注重對學生培養興趣,提倡愉悅閱讀。其次,傳統的語文閱讀教學存在著教材落后的問題。盡管大量的經典文學作品在教學中得到了涉獵,但是這些話題缺乏新意和新思想,難以引發當代學生的共鳴。在教學中,教師應積極采用新穎的教學辦法去豐富課堂內的內容,鼓勵學生更加愉快地閱讀。由于小學語文閱讀教材內容較多,學生僅僅局限于知識的掌握。導致這與實際應用的需求脫節,在部分學生身上造成了學習語文的枯燥感。因此,教師教學的同時也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語言能力。其次,缺乏宏觀規劃和精準指導是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另一個問題。由于缺乏整體的掌握和針對性地指導,許多學校的語文閱讀教學未能達到理想狀態,無法達到預期的目標。學生的閱讀主動性比較差,閱讀興趣不夠高,這也影響了閱讀效果的提升。傳統的語文教學過于注重經典文學作品,而忽略了當代的思想和創新,導致教材落后,難以引發學生的共鳴。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應采用新穎的方式豐富教學內容,鼓勵學生更加愉悅地閱讀。小學語文教材內容較多,以至于學生的學習僅僅局限于應試知識的掌握,這和實際應用的需求脫節,使學生感到學習語文知識較難,語文閱讀教學未能達到預期的目標。
3.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
(1)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在現代教學中,提高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已經變得非常重要。一個富有趣味性的課堂可以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進學生的學習。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如何提高教學內容的趣味性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提高課堂趣味性的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式。例如,學習《江南》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學生的閱讀小組提高教學效果。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進行集體討論,分享彼此的見解和理解。讓學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作品,并加深對作品的理解。此外,在課堂中教師可以使用趣味性的事情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在介紹一個文學名著時,教師可以講述與之相關的故事和文化背景,學生會感到更有趣,并對文學名著產生更大的興趣。教師還可以鼓勵同學在閱讀時加入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這可以增加學生對文學作品的投入和興趣。這些活動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入地了解作品,增強其興趣和學習動力。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設備使講課更加生動有趣。例如,在演示與文學作品有關的圖片和音頻文件時,教師可以使用幽默和有趣的方法呈現,這樣可以使學生更加專注和理解,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2)用故事來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
在當今數字化的時代,閱讀可幫助拓寬眼界并啟發思維。然而,學生可能會覺得閱讀單調無趣。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故事的講解是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一個很好的方法。因此,要求語文教師一定要有豐富的故事儲備,在教學中做到隨時隨地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例如,學習《小壁虎借尾巴》這課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講故事的形式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的內容。在課堂中開展互動交流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講故事的過程中,教師通過提問,使學生在回答問題中產生新的創意。例如,教師可以問學生,如果你是小壁虎,你會向誰求助?你又會主動幫助哪些人?這樣的問題可以讓學生自覺地去思考自己的行為,進而引導學生探究故事中的道理。例如,《亡羊補牢》這個故事講述了一位牧羊人由于疏于監管,一只羊逃了出去,牧羊人發現后調查情況,并及時采取了措施,修補羊圈。在學習語文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這個故事認識到,失去的東西往往需要通過補救措施得到挽救。通過將故事與課堂教學巧妙結合,教師可以讓學生不知不覺地接受教育。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給學生帶來思考也是教學的重點之一。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教學才能,采用多樣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語文的學習中。只有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使用這些故事提高學生對閱讀的興趣,繼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
(3)課內外相結合的方式
在當下閱讀教學中,課內外相結合的閱讀方式越來越受到語文教師的重視。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可以開闊學生的閱讀視野,還能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思考感悟。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方式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能力,其中包括課內外相結合。例如,在學習《彩色的夢》這篇文章時,教師不僅要在課堂上講解文章的結構和意義,同時還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外時間閱讀相關的資料,了解作者的背景和與文章有關聯的歷史事件。這種方式可以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深度。教師可以結合實際例子,如超市購物或其他生活場景的交流,在課內幫助學生理解概念,同時鼓勵學生在課外時間進行實際練習,提高語文應用能力。這種結合方式既增強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又提升了學生對語文的興趣和應用能力。在閱讀學習中,通過看電影、聽音樂、讀故事等方式,能夠豐富學習內容,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和文化素養,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課內外結合方式。在課內,教師可以重點講解語法和詞匯,同時也可以引導學生開展聽力和口語的訓練。在課外,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與學習有關的文化背景知識和學習資料,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提高語言技能。
(4)開展讀書交流會的方式
在現代教育中,“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生活態度和學習方式。因此,開展讀書交流會已成為一種常見的教育活動。教師可以采用小組討論的方式開展讀書交流會。學生可以組成小組,每個小組選擇一個書單,并閱讀書目之后進行討論。在討論中,學生可以相互分享閱讀體驗、收獲和感悟。這種方式相對簡單,可以使學生更好地進行深度閱讀,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交流能力。教師可以在讀書交流會中增加一些有趣的互動環節,如“誰是演員”“猜謎語”等。這種方式可以增加學生對讀書交流會的興趣,使閱讀變得更加有趣。此外,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也可以加深對書中內容的理解,并從中感受到閱讀的樂趣。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是開展讀書交流會的重要目標之一。教師可以通過組織文學課外閱讀、推薦優秀書目等方式,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促進學生主動參與讀書交流會。在學生閱讀完一本書之后,教師可以幫助學生總結收獲和經驗,以此鼓勵學生繼續向更深入的閱讀探索,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5)開展實踐活動強化學生閱讀熱情
在當前信息時代,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參與實踐活動,以此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和熱情。如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閱讀中去,成為小學教學的一大難題。針對這一問題教師采用多元化的閱讀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開展實踐活動,強化學生閱讀熱情。比如,學習《勸說》這課的時候,教師可以找來相關的廣告、演講等素材,讓學生通過多樣化的閱讀體驗激發閱讀的熱情。教師還可以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設置閱讀內容。有的學生比較喜歡探究歷史事件,那么教師可以安排相關的歷史故事;也有學生喜歡通過閱讀了解到世界上的事情,這時候教師可以推薦一些時事類的文章。選擇適合學生的閱讀內容,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熱情。此外,組織一些實踐活動也能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熱情,如閱讀分享會、閱讀比賽等。這些活動不僅可以融合閱讀與互動,更可以使學生們感到閱讀的趣味性。另外,教師需要在班級中創設一種良好的閱讀氛圍,培養學生的良好閱讀興趣。只有在一個好的氛圍中,學生們才會更愿意投入閱讀中。
(6)組織閱讀比賽提升學生閱讀熱情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閱讀熱情是教師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組織閱讀比賽是一種實用的教學策略。例如,針對《文具的家》這篇文章,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趣味性的閱讀比賽。比賽的形式可以多樣化,例如,可以設置閱讀速度比賽、文學知識問答比賽、朗讀比賽等。教師可以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式設計比賽,以便讓學生更加全面地理解文本內容。同時,教師可以采用一些小獎勵來激勵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例如,班級里的“閱讀之星”、小小的禮物等。通過設立獎勵會讓學生參與比賽時更注重閱讀本身而非閱讀成績。組織閱讀比賽,還應關注教學方法的多樣化。傳統的課堂閱讀方式很容易讓學生疲憊和產生枯燥感,因此,教師需要更多地嘗試新穎的閱讀方式,例如,讓學生用繪畫或圖文配合的方式理解文章中的情境,或者設定其中一個小人物成為代表,則學生需要在閱讀中扮演這一角色,并以此出演一段“人物劇場”。這些方式可以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更加主動,提高閱讀的效果。此外,組織閱讀比賽也要有重視自主閱讀的意識。教師不僅僅要組織閱讀活動,在平時的課堂上也應鼓勵學生積極地嘗試自主閱讀。在自主閱讀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適合自己的閱讀材料,并在閱讀的過程中享受閱讀的快樂和樂趣。通過這樣的方法,學生不僅能夠提高閱讀水平,也可以培養對文學的熱情和興趣,享受閱讀的樂趣。
4.結語
總之,閱讀興趣的培養是閱讀教育成功的關鍵。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閱讀學習態度,讓學生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意義,并能夠主動地開展閱讀活動。同時,教師還應該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特點,推薦學生選用合適的閱讀材料;針對不同情況制訂相應的閱讀教學策略,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在閱讀中設計有針對性的問題和互動性活動。此外,教師還應尊重學生的思想和個性,給予學生充分的閱讀自由和空間,讓學生在自主閱讀探索中發現語文的美妙和趣味,從而形成長久的閱讀興趣,從而使每個學生都能在閱讀中產生閱讀的獲得成就感和自信心,提高閱讀效果。
參考文獻
[1]曾燕虹.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學生閱讀能力培養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8(26).
[2]李晶.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率的具體策略[J]. 語文教學通訊·D刊,2018(12).
[3]林瑩瑩.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寫作指導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1(47).
[4]黃素英.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方法探討[J].名師在線,2021(16).
[5]沈敏亞.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指導策略研究[J].課外語文,20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