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和審美水平明顯提高,人們不再滿足于單一的、普通的家具,而是更加青睞極簡主義風格的家具,傾向于掙脫煩瑣的外形枷鎖,秉持輕盈活潑的家具設計理念。方法:文章采用調查法、文獻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研究家具形態,從發展情況來看,現代家具形態根據人們的審美不斷演變,其中構成藝術類家具大受歡迎。構成藝術在繪畫領域的色彩搭配、造型組合,還有雕刻方向、攝影構圖以及造型效果等方面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結果:將構成藝術運用到現代家具和裝飾設計中,有利于提升其藝術品質和設計水準。結論:單純的家具結構類型已難以滿足大眾需求,構成藝術家具能夠帶來視覺美感和舒適的觸感。基于構成藝術的含義及表現特征,探索點、線、面、體在家具陳設設計中的實際應用具有重要意義。文章總結構成藝術在家具設計中的表現,旨在為行業提供參考。
關鍵詞:家具;陳設;構成藝術;設計
中圖分類號:TU23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3)22-00-03
0 引言
在現代家具設計中,構成藝術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將抽象的幾何元素如點、線、面、體等,替換為家具的功能部件,再將其他裝飾元素與抽象的幾何元素結合在一起,賦予其良好的功能和技術性能。在構成藝術中,雖然每個要素所表現的設計效果、情感精神各不相同,但都有無限的表現力和藝術魅力。點、線、面、體元素能為設計師提供無限的創意,讓人眼前一亮,提高人們對其的接受度。
1 家具與陳設
1.1 家具與室內環境
家具是室內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陳設中的主體,與室內環境融為一體,能起到烘托室內氛圍、強化藝術效果的作用。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家具與陳設的需求逐漸增長。現代家具不僅外形優美、設計風格極具個性且吸引力十足,還是綜合考慮各種設計理論的結果,如踐行美學原則;為保證家具使用安全,要使家具的力學性能達標;為更加充分地踐行“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要遵循人體工程學原理;為使家具與陳設形態更加多樣且獨具特色,有必要采納仿生學和繪畫等領域的理論;家具與陳設還要彰顯簡潔、明快、藝術化等特色。
在現代家具陳設設計中,構成藝術的設計手法和所呈現的設計效果起著重要作用,是家具設計中不可或缺的元素[1]。在整體造型上,人們更加青睞融入現代設計元素的家具陳設品,利用構成法則來指引表達,同時提高了對體感造型的要求。從家具與陳設功能來說,現代家具與陳設能夠充分利用空間,并在特定空間彰顯新的時代風格。
1.2 家具與室外環境
在室內,家具是營造空間氛圍的單體;在室外,家具能夠直觀體現城市文化。另外,室外家具還能加強人與室外環境的聯系,協調人與環境之間的關系[2]。
從宏觀角度來看,城市是一個巨大的會客廳,向所有人開放,任何組成城市的元素都可以被稱為家具。無論是為市民提供公共服務的各種公共性、服務性設施,還是能夠體現城市審美特征的噴泉、雕塑等,都與高速發展的科學技術息息相關,更與社會形態同步發展。藝術特征鮮明的家具造型,有利于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關系[3]。
從微觀角度來看,城市公園設計的景觀小品、種植的花草樹木以及打造的人工湖等都可稱為公園的家具。隨著人們休閑娛樂、旅游購物等需求的不斷增長,相關部門應積極研發出能夠更好地滿足人們需求的戶外家具。
2 構成藝術
構成意識萌芽于風格派和構成主義運動中。1918年,荷蘭的藝術家組成了一個名為“風格派”的造型藝術團體,強調幾何單體的組合造型。20世紀20年代末,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逐漸發生變化,開始追逐藝術潮流,在大量青年藝術家、設計師的努力下,構成藝術誕生。之后,各國的藝術思潮此起彼伏,出現了俄國的構成主義、荷蘭的新造型主義等。在這些運動和風格的催化下,構成藝術不斷發展和完善,這與包豪斯的設計理念有緊密的關聯,從理論到實踐,逐漸形成了一套自身的體系。1919年,格羅皮烏斯提出“藝術與技術結合”的口號,包豪斯設計學院開始致力于探索新的造型方式和觀念,深入研究抽象的點、線、面、體等藝術元素,在形、色、質的造型上下了很大的功夫,產生了深遠影響,這成為現代構成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代社會對于構成藝術的利用,主要體現在構成和重組數字抽象幾何要素上,運用分解分析的方式,從材料中提煉出具有價值的要素并形成相應體系。色彩搭配也是現代設計中極其重要的一環,冷暖色調的融合、氣氛的營造以及最終效果的呈現都與色彩搭配息息相關[4]。
構成設計的目的是解決各種造型問題,探討在設計中如何塑造形體和空間,以及如何運用形體和空間的關系,把握空間的形式美規律,在審美原則的指導下,創造出與空間高度契合的形體構成設計。在不同的狀態下,抽象元素中的點、線、面、體會呈現出不同的規律。要遵循相應規律進行排列組合和設計應用,并在整理、歸納、提煉、加工的基礎上,將其應用到平面或立體設計中,使其為新的設計提供助益并產生新的意義[5]。
3 構成藝術家具
在家具與陳設設計中,點、線、面、體的個性特點既有正面的,又有負面的,都蘊藏著獨特的設計語言和內涵,主要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運用體元素可以營造嚴肅、大氣的氛圍,但也存在缺乏變化、略顯呆板的問題;運用線元素則可以表現出流暢圓潤、柔美的特點,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面元素的坡度變化無限,合理使用面元素可以營造出流暢、優雅的氛圍;在現代家具設計中,應用得最多的當屬點元素,不同的形態能帶來不同的視覺沖擊,它既可以被單獨使用,又可以排列組合成一個構件使用。
3.1 點在家具與陳設設計中的應用
點在現代家具陳設設計中得到了廣泛應用,點是社會生活中各種物態和觀念的濃縮,孕育了內在和普遍的性格特征,即密實、靈活、多變。不同形狀的點可在家具陳設中發揮不同的作用,起到點綴的作用,也可以將其重復排列組合,增強韻律感和節奏感,從而達到引人注目的效果。
以“第一椅”為例,其具有孟菲斯風格,被稱為“后現代主義的頭把交椅”。拆分來看,每一個構件都融入了圓形的元素,圓球、圓面、圓點、圓弧交相呼應、互相融合,是一把個性十足、風格迥異的椅子,極具特色。每個構件都是相對獨立的點,它們通過排列組合形成一把椅子。
3.2 線在家具與陳設設計中的應用
線元素是現代家具造型中最主要的一種形態元素。線條在形態上也可分為直線和弧線,而且二者能給人帶來不一樣的感受。直線堅實且富有邏輯性和陽剛之氣,使用直線塑造家具的形體,能使家具的整體形態更加周正;而婉約、婀娜的曲線,則能夠更好地展現家具中融入的柔和元素。總之,不同的線條有不同的語言,能夠塑造不同的家具風格,突出不一樣的空間特色。
1999年,米蘭國際家具博覽會上的“韻律椅子”就是將線元素應用到家具造型中的代表作。座椅的表面和靠背采用原汁原味的木質紋理,并按照人體工程學的規律排列,形成了富有韻律的線條。座椅的框架則用堅固的金屬管搭就,展現出優美的弧度,這是曲線元素在家具陳設中的運用,是審美水平提高的表現。對于直線的運用與配合,以麥金托什的高背椅為例,其用簡潔、垂直的線條進行橫縱分布組合,體現出植物垂直向上生長的活力,具有一定的社會感情和意義。
3.3 面在家具與陳設設計中的應用
在家具中,面的運用也具有普遍性,可能是以板面等有形的形態組成家具陳設構件,也可能以條狀的構件出現在家具中。面在家具中呈現出多種多樣的幾何形態并且各具特征。圓面令人感覺毫無攻擊性,往往以樸實、圓潤的形象出現,將其應用到家具設計中,可以打造流暢、自由、柔和的風格;三角形給人沉穩、鋒利的感覺,將其運用到家具設計中,往往能給人留下理性、簡潔的印象;多邊形靈活奇特,其中的梯形可以賦予家具輕松支撐和優雅平衡的感覺,貝爾托亞的“網格鉆石椅子”便是應用多邊形的典型案例之一。
丹麥著名設計師維納爾·潘頓的“S形椅”,是由一個完整的連續曲面組成的。整個座椅采用玻璃纖維一次成型,造型獨特,顏色鮮艷,具有很強的雕塑質感。
3.4 體在家具與陳設設計中的應用
體是家具功能的呈現,反映了家具的特色。恰當合理地使用體,能夠充分表現出家具的重量與穩定性,而體量的大小對比或輪廓線的內部透空處理,也有利于打造輕快活潑的家具外形風格,包容性極強。
UP Junior的新款休閑椅是最具代表性的、應用體的案例,它的最初版本UP5-6是意大利設計師加埃塔諾·佩謝于1969年推出的,在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其被稱為意大利家具設計創新的標志,并迅速在全世界流傳開來。從外形上看,這款椅子將椅背、椅座、椅扶手連成一個整體,構件的分界線比較模糊。整把椅子像一個溫柔、熱情、能給人安全感的媽媽,張開雙臂將人摟在懷里。所以,許多人把這款椅子稱為“母親的懷抱”或“孕婦”。
設計不是抽象疊加、拼湊,設計師要充分利用點、線、面、體的多種特性,并結合消費者的心理需求[6],設計出既能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能體現藝術個性的家具。
4 結語
構成藝術在家具與陳設設計中的應用最后可總結為空間、功能、素材三點。第一點是對家具空間結構與空間造型來說,要靈活、有機地運用構成藝術中的點、線、面、體等各種抽象造型要素,排列組合不同的元素會產生與眾不同的設計效果;同理,面的規律性排列設計,如圓、方、角等,所構成的設計造型也存在較大差異;體態的大小、形狀、材質不同,也會對線、面、體的空間構成造型產生深刻影響。第二點是以家具的功能為出發點,或坐或躺或靠,滿足相應功能要求的家具形態是不同的,根據需求,家具可規整可多變。第三點是改變外表的組合要素,不同的冷暖關系、不同的材質都具有獨特性,不同的搭配方式也會直接影響造型的形式美、結構美、材料美。
在設計師皮西看來,工業設計不僅是實用的、藝術的,還是哲學的、社會的,這樣的設計觀是令人震撼的。家具與陳設設計不僅要考慮功能需求,還要重視所傳遞的情感和社會價值。對當代家具與陳設設計來說,構成藝術中的點、線、面、體元素是最具表達力和最容易產生效果的。
參考文獻:
[1] 張欣,馬宏儒.平面構成要素在現代家具設計中的應用[J].大眾文藝,2011(2):65-66.
[2] 毛焱,許萱,楊琳,等.室外家具材料的選擇對營造城市人文氛圍的影響[J].藝術科技,2019,32(13):59,61.
[3] 姚海濤.現代家具設計形態中的構成藝術[J].江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05(5):105-107.
[4] 王璐芳,李綸.淺析構成藝術在現代家具設計中的應用[J].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13(6):91-93.
[5] 車進.平面設計的構成藝術規律初探[J].明日風尚,2021(16):123-125.
[6] 付美娟,李夢佳.點、線、面在家具設計中的應用[J].明日風尚,2017(1):63-64.
作者簡介:趙學強(1976—),男,山東青州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城市景觀藝術設計與理論。
崔匯(2000—),女,山東德州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城市景觀藝術設計。
付曉雨(1997—),女,山東德州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城市景觀藝術設計。
顏婕童(1999—),女,山東泰安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城市景觀藝術設計。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2019年度山東建筑大學橫向課題“儒家文化庭院景觀設計”研究成果,項目編號:H1903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