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8日,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以下簡稱“大運會”)在成都落下帷幕。中國隊以金牌103枚、獎牌總數178枚的傲人成績一馬當先,以巨大優勢奪得了本屆大運會金牌榜和獎牌榜的雙冠。主場作戰的中國青年健兒激情飛揚、超越自我,在賽場之上譜寫了一篇篇動人心魄的青春華章。作為我國西部地區首次舉辦的綜合性國際體育賽事,本屆大運會以高昂的熱情、完善的籌備、周到的服務、炫目的科技迎接了來自全球各地的青年運動員,在世界舞臺上展示了大運賽事風貌與成都城市風采。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實成都市委、市政府“統籌推進辦賽營城興業惠民,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質、展示城市形象”的總體目標,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員會此前印發了《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城市側景觀照明氛圍營造工作方案》,以“蜀光錦韻、蓉耀天府”為主題,遵循“安全便民、節能節儉、雅致舒適”的原則,指導成都市各區(市)縣著力勾勒白天看大美公園、夜晚賞雅致景觀的城市畫卷,彰顯蜀風雅韻文化內涵,提煉“一心、兩軸、三帶、多點”重要區域,充分展示“錦繡新天府、魅力夜成都”的特色夜景。
為全力做好此次大運會城市側照明服務保障,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員會精心謀劃、切實履職,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統籌開展城市照明品質提升、值班值守、監控調度、安全應急等各項工作,努力為市民和來賓營造干凈、有序、美麗、安全的城市照明環境。
一是實施景觀照明品質提升,助力“辦賽、營城、興業、惠民”。學習借鑒先進城市經驗,結合成都地理文化特點,突出城市美學應用,以“一心、兩軸、三帶、多點”為引領,編制《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城市側景觀照明氛圍營造工作方案》和《大運會景觀照明氛圍營造多點聯動工作方案》。組織行業專家,對城市東西軸線、環城生態帶等重要節點景觀照明提升方案進行評審,著力打造以交子大道為代表的科技現代游覽路線、以合江亭廊橋為代表的夜游錦江游覽路線、以一環路市井生活圈為代表的煙火生活游覽路線、以天府藝術公園為代表的活力藝術游覽路線,努力擦亮“雪山下的公園城市,煙火里的幸福成都”的城市名片。
二是開展道路照明設施品質提升,打造美麗街區照明“樣板間”。近年來,涂裝翻新陳舊燈桿3萬余柱、指導實施25條道路智慧多功能燈桿改造,張貼燈桿二維碼7萬余柱,照明設施更加干凈、美觀、智慧。2023年上半年,對14個美麗街區照明現狀進行了踏勘,并結合街區實際和歷史文化特色制定提升方案,因地制宜提升照明品質。
三是實施路燈LED改造和單燈監控部署,強化綠色節能。自2020年下半年起,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員會指導維護單位對市管照明設施分批次進行LED節能改造,并同步部署單燈監控系統,在提升光源本身節能效率的同時,通過技術手段精細化監控、調整道路照明啟閉時間和運行功率。截至目前,已完成3000余條道路、10余萬盞路燈節能改造,覆蓋率達90%以上,實現40%以上的綜合節電率。
四是以練備戰,提升安全應急能力。制定《成都大運會城市照明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方案》和《城市照明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手冊》,組建大運會城市照明應急指揮組織架構體系和分類分級響應機制。2023年6月以來,全面排查設施隱患,共計處置各類設施問題4000余處,組織維護單位針對可能出現的城市照明突發事件,開展網絡安全、應急電力保障、防汛搶險等應急演練10余次。通過演練錘煉檢驗隊伍,提高應急處置工作能力。

一是分組劃片開展巡查巡檢。對49個賽事場館、16個文化交流點位、38個駐點酒店等重要保障區域進行梳理,分區分組劃片,建立起城市照明設施“微網實格”責任清單。2023年7月,成都市照明監管服務中心(以下簡稱“監管中心”)及維護單位按“微網實格”分工,共計出動人員2600余人次,車輛1500余臺次,巡查街道27000余條次,及時發現并處置照明設施故障;對蜀都大道、東軸線等重點保障線路沿線照明配電設施開展專項檢查,分析研判設施狀況,對陳舊、老化設施設備進行提前更換,確保照明供電正常。
二是線上線下聯動,突出重點線路保障。制定印發《成都市照明監管服務中心大運會賽時期間值班工作方案》,建立專職四級值班機制,由監管中心主要領導擔任指揮長,領導班子成員擔任副指揮長,機關科室科長擔任值班長,指揮中心值班員擔任值班員,2023年7月17日—8月9日,24小時在城市照明指揮中心進行值班值守,全天候監測照明設施運行狀況。如遇突發事件,第一時間有序開展指揮調度和應急處置。大運會開、閉幕式當天,監管中心會同維護單位及項目建設單位采取線上線下協同、駐點巡查結合的方式,共計安排駐點人員714人次、巡查人員275人次、大功率應急發電機28臺次,積極保障賽時重點線路照明設施安全運行。駐點及巡查人員持續堅守至凌晨,克服范圍廣、戰線長、天氣炎熱等困難,堅守崗位隨時做好故障檢修、應急處置準備,為來蓉嘉賓和市民群眾呈現公園城市、幸福成都夜景畫卷。
一是協調治理城市照明“頑疾”。2023年上半年,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員會強化行業監管,積極協調住建部門、項目建設平臺公司和商家企業推動城市照明“頑疾”治理,有效解決了茶店子片區、科華南路下穿隧道、熊貓大道等一批長期得不到徹底解決的“有燈不亮”問題,積極推動照明設施納入集中維護管理。
二是建立賽時保障聯動機制。按照大運會城市側保障工作要求,立足“全域成都”,主動加強與經信、住建、水務、電力等部門的溝通聯系,對非市管照明設施建立健全部門間橫向協同聯動工作機制,各司其職、協同發力,保障照明設施運行正常,故障處置及時。同時,聯合電力部門開展照明設施供電保障應急演練,模擬高壓故障導致路燈熄滅,與電力部門、維護單位迅速響應展開應急聯動處置,進一步增強城市照明突發事件聯動響應及處置能力。
本次大運會核心保障區域范圍廣、工作任務重,是對城市照明工作的一次深度檢驗。復盤保障工作,主要有以下三點經驗總結。
大運會保障涵蓋49個賽事場館、大運村、酒店周邊,101條交通保障線路以及金融城雙子塔、九眼橋、太古里等一批夜間經濟示范區,其涉及的城市照明設施數量龐大、維護管理主體多元。為此,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員會提前謀劃,分片區組織隊伍開展設施摸排,把照明設施現狀、責任主體等各方面情況摸透摸實,建立設施清單和問題臺賬,不靠經驗主義,不搞閉門造車,確保在賽前充分掌握照明設施一手資料,提前協調督促問題解決。
將“定時、定線、定點、定人”的城市照明“微網實格”保障工作責任制貫穿保障工作始終,“線下人巡”與“線上技巡”疊加,形成故障報警、指揮調度、現場處置、在線反饋工作閉環。同時,統籌調度行業人力資源,根據技術人員、一線人員專長,合理分配平臺值守、線路巡查、指揮調度、信息收集等工作崗位,形成上下一盤棋、既有分工又有協作的干事氛圍。
大運會保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展示成都國際形象,服務公園城市幸福美好生活。堅持將城市照明保障融入“辦賽、營城、惠民”工作大局,一方面,充分結合賽事側工作安排和保供電工作要求,統籌調整照明設施啟閉時間,強化照明設施故障檢修,為賽事營造夜景氛圍;另一方面,立足全域監管,強化與市級部門、維護單位、企業間協同聯動,面對問題不推諉、不消極,積極主動推動問題解決,服務工作大局。
這個盛夏,青春洋溢在成都市各體育場館內,各國的參賽選手們在賽場上揮灑汗水、奮勇奪冠、成就夢想。賽場外,國際友人們游走在成都街頭,感受成都美食與文化,體驗城市風光與市民熱情。漫步在蓉城街道上,每一盞路燈的光芒都是“蓉城掌燈人”用心呵護的“結晶”,向世界展現著成都的美麗夜景。
盛會雖落幕,城市正青春。下一步,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員會將進一步建立完善景觀照明管理體制機制,提高“一心、二軸、三帶、多點”重要區域集中控制率,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景觀照明智慧化監管水平。以打造“干凈之城、有序之都”為基本目標,以更高的要求、更奮發的姿態,提升城市照明監管服務標準化、精細化、智慧化能級,打造“點亮幸福城”品牌,為全面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貢獻城市照明力量,持續點亮“雪山下的公園城市,煙火里的幸福成都”。
(責任編輯:鞠阿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