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重聚與出發:2023年國慶檔電影市場觀察

2023-04-29 00:00:00包曉
中國電影市場 2023年11期

【摘要】作為春節檔、暑期檔之后的第三大檔期,國慶檔是觀察我國電影產業發展的重要窗口。本文回顧了國慶檔電影市場的發展歷程,分析了2023年國慶檔的內容供給與市場表現,并從打造國慶檔期特有精神氣質、完善檔期協調機制、優化電影投資模式等方面進行了思考。

【關鍵詞】國慶檔 電影市場 檔期氣質 檔期協調機制 電影投資模式

紅火的春節檔與火爆的暑期檔之后,迎來了金秋的國慶檔。2023年國慶檔,第五代導演張藝謀與陳凱歌以作品同檔期相聚;劉德華和張涵予再次登上同一趟列車;“前任”繼續了前作的熱度;“貝肯熊”“汪汪隊”等持續打造動畫品牌,這是電影人的重聚,是電影系列的延續,更是電影與觀眾的再次相約。整體而言,影片類型多樣,平均票價平穩,檔期運作成熟,但同時也凸顯出缺少單片爆款、票房起伏較大、文旅消費競爭激烈等問題。

一、國慶檔電影市場發展歷程

電影檔期是若干部電影密集上映、觀眾集中觀影的一段窗口期,在每年相對固定的時期,通過電影供給數量的集中與類型的多元,培養觀影習慣,刺激文化消費,釋放規模效應,形成可預期的票房。電影檔期既依托于節假日制度,更有賴于市場意識,是市場經濟環境中電影從業人員有意識地開發經營的產物。

國慶檔形成于21世紀初。20多年來,國慶檔從無到有,由弱變強,主要類型題材上,大致經歷了港片(2004—2007)、古裝(2008—2013)、喜劇(2014—2018)、新主流( 2019—2022)的變化[1];市場規模上,從2008年的524萬觀影人次、1. 7億元票房增長至2019年的1. 18億觀影人次、44. 7億元票房,見證了觀眾審美的變遷、市場規模的擴大以及行業水平的提高。

(一) 1999—2008:國慶黃金周的第一個十年

國慶7天長假始于1999年。當年9月,國務院修訂《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將勞動節放假1天改為3天,國慶節放假2天改為3天。經過調休,形成了春節、勞動節和國慶節3個7天長假,也被稱為“黃金周”。

1999年首個國慶長假期間,全國出游280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141億元[2],開啟了“假日經濟”模式。此時,中國電影業在市場化改革中形成了賀歲檔期,《甲方乙方》《沒完沒了》《大腕》《英雄》等首選年末上映,國慶節的觀影氛圍還不強烈。

2002年,隨著院線制改革的啟動,檔期意識增強。2003年《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簽訂后,香港電影不再受每年20部進口分賬片的配額限制,兩地電影市場交流更加密切。2004年至2006年,《新警察故事》《神話》《寶貝計劃》三部香港電影連續在國慶期間上映,獲得較高票房[3],國慶檔期概念逐漸形成。

2007年國慶假期,《鐵三角》《丑女大翻身》《出租車4》《誤入歧途》等10多部商業片以及《閃閃的紅星之紅星小勇士》《江北好人》等20多部主旋律影片上映,國慶檔熱度提升。

2008年,我國開始執行新的節假日制度,清明、端午、中秋3個傳統節日增設為法定假日,勞動節由放假3天改為1天,“五一”黃金周取消。國慶檔期實現524萬觀影人次和1. 7億元票房[4],《畫皮》成為首部國慶檔破億的國產片。院線制改革以來,全國銀幕數從2002年的1843塊增至2008年的4097塊,為市場規模的擴大提供了重要支撐。

(二) 2009—2018:國慶黃金周的第二個十年

2009年,中秋國慶假期共8天,檔期總票房2. 2億元,穩固了國慶檔期的市場地位。其中,《風聲》成為檔期票房冠軍,《建國大業》開啟了“建國三部曲”。

2010年, 7天假期共放映13部影片,觀影886萬人次,票房2. 9億元,《狄仁杰之通天帝國》《劍雨》《精武風云》三部古裝片引發了人們對檔期電影類型多樣化的討論。

2011年,《畫壁》《白蛇傳說》兩部古裝片票房居前,國產動畫電影首次進入國慶檔,《洛克王國:圣龍騎士》獲得檔期票房第三。

2012年7月,國務院發布《關于批轉交通運輸部等部門重大節假日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實施方案的通知》,假期出游升溫。中秋國慶8天假期,觀影1299萬人次,票房4. 5億元,上映影片之間票房差距不大,是2008年國慶檔以來票房集中度最低的一次。

2013年國慶檔票房6. 3億元,觀影1683萬人次。2009年至2013年,華誼兄弟出品的《風聲》《狄仁杰之通天帝國》《太極1:從零開始》《狄仁杰之神都龍王》獲得了四次國慶檔票房第一。

2014年9月,運行14年的全國假日旅游部際協調會議撤銷,其職能并入新設的國務院旅游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成員單位從17個增至28個,規格提高。國慶檔觀影3242萬人次,票房11. 2億元,占全年票房的3. 8%,喜劇片《心花路放》拔得檔期票房頭籌。

2015年國慶檔票房18. 6億元,占全年票房比例增至4. 2%,略高于春節檔。原定8月27日上映的《夏洛特煩惱》改至國慶檔,延續了上一年喜劇片的熱度,獲得檔期票房第一。

2016年國慶檔票房15. 9億元,首次下降。博納影業“山河海三部曲”中的《湄公河行動》獲得票房第一。

2017年3月,《電影產業促進法》正式實施,為電影產業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中秋國慶8天假期,票房增至26. 6億元,占全年票房的5. 0%。

2018年國慶檔期15部新片上映,票房降至19. 1億元。2015年至2018年,開心麻花出品的《夏洛特煩惱》《羞羞的鐵拳》《李茶的姑媽》獲得檔期票房兩次第一和一次第二。

2009年至2018年,經過產業化、數字化改革,中國電影在故事片產量、銀幕數量、觀影人次、票房規模等指標上高速增長, 2012年實現電影全產業鏈數字化,票房趕超日本,排名世界第二; 2017年銀幕數超過北美,位列世界第一。領先的制片、院線、影投公司或關聯方進入資本市場。

(三) 2019年開啟了國慶黃金周的第三個十年

2019年,《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等營造了國慶70周年熱烈的觀影氛圍,國慶假期觀影1. 18億人次,票房44. 7億元,成為新的紀錄。

2020年至2022年,國慶檔票房起伏較大,分別為39. 7億元、43. 9億元和15. 0億元,占全年票房的比例分別為19. 4%、9. 3%和5. 0%。中影集團、博納影業、華策影視等出品的“我和我的”系列以及《長津湖》《萬里歸途》等新主流電影獲得市場的正向反饋。其中,《長津湖》在檔期內獲得32. 1億元票房,創造了檔期內單片票房的紀錄。

二、2023年國慶檔電影市場供給

2023年中秋國慶長假共8天,有12部新片上映,數量為2020年以來最高[5]。包括9月28日上映的《志愿軍:雄兵出擊》《堅如磐石》《前任4:英年早婚》《好像也沒那么熱血沸騰》《貝肯熊:火星任務》《幸福小馬燈》, 29日上映的《93國際列車大劫案:莫斯科行動》《我是哪吒2之英雄歸來》《小美人魚之大海怪傳說》《功夫王之萌虎上山》《汪汪隊立大功大電影2:超能大冒險》《瘋狂大營救》,涵蓋了戰爭、警匪、愛情、喜劇、動作、動畫等多種類型。

(一)新主流電影保持熱度,現實題材持續受到歡迎

2019年以來,背靠多個重大歷史節點,“我和我的”國慶三部曲以及《中國機長》《奪冠》《長津湖》《萬里歸途》等新主流電影在內容制作、市場運作等方面邁上新臺階,與國慶檔的適配性大幅提升。

今年是抗美援朝戰爭勝利70周年。電影《志愿軍》立足歷史,以電影工業體系為支撐,將志愿軍群像作為主線,用三部曲的體量,全景式、多維度再現了新中國的“立國之戰”。第一部《志愿軍:雄兵出擊》用較大篇幅描述了抗美援朝戰爭的緣起和歷史背景,再現了黨和政府作出歷史性決策的過程,并展現了第一次戰役中的兩水洞戰斗和第二次戰役中的三所里戰斗、松骨峰阻擊戰,表達了對“最可愛的人”的銘記和對偉大抗美援朝精神的傳承。導演陳凱歌說:“再現抗美援朝戰爭,銘記它對于我們國家的成長、對于我們國家長久和平的意義,是我們一而再、再而三書寫這段歷史的用意所在。”[6]

現實題材是創作的富礦。現實題材創作從社會熱點、民生痛點中選題取材,直面矛盾困境,摹寫現實生活,既有真實犀利的魅力,又有藝術的提煉濃縮,代入感強,話題性足。今年以來,《保你平安》《消失的她》《八角籠中》《孤注一擲》《我經過風暴》《學爸》《不虛此行》等電影涵蓋喜劇、犯罪、懸疑、家庭、動作等類型,視野開闊,敘事豐富,受到廣泛關注。

電影《堅如磐石》聚焦掃黑除惡斗爭,延續了現實題材的熱度。導演張藝謀在首映式上說:“這部電影的劇本是我對現代社會的一次深度反思,我希望通過它,喚起人們對社會的關注和思考。”[7]現實題材不能只提供短暫的情緒價值,話題性創作也不應止步于打開話題,還應在真實的基礎上進行審美創造,促進理性與思考,傳遞信心和希望,提高現實題材創作介入現實生活的廣度與深度。

(二)第五代導演張藝謀、陳凱歌同檔期再相遇

張藝謀與陳凱歌都有較高的作品產出,但上一次電影的同檔期上映還是2005年的賀歲檔。

1980年代,張藝謀、陳凱歌等第五代導演登上電影舞臺。1984年, 32歲的陳凱歌與34歲的張藝謀分別以導演和攝影的身份合作了第一部電影《黃土地》,反響熱烈,兩年后又合作了《大閱兵》。1987年,張藝謀導演的首部電影《紅高粱》獲得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完成了從攝影師向導演的轉型。

1990年代,陳凱歌導演了《邊走邊唱》《霸王別姬》《風月》《荊軻刺秦王》等,張藝謀導演了《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活著》《搖啊搖,搖到外婆橋》《有話好好說》《一個都不能少》《我的父親母親》等。其中,陳凱歌的《霸王別姬》獲得第4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第51屆美國電影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等;張藝謀的《秋菊打官司》《一個都不能少》分別獲得第49屆、第5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等。

2002年,陳凱歌導演的《和你在一起》9月20日上映,票房1200萬元;張藝謀以“刺秦”題材開啟了國產大片的創作,《英雄》12月19日上映,票房2. 5億元。2005年賀歲檔,陳凱歌導演的《無極》12月15日上映,票房1. 8億元;張藝謀導演的《千里走單騎》12月22日上映,票房3000萬元。

此后,兩人導演的電影交替上映[8],其中有兩次同年上映,一次是2010年國慶檔的《山楂樹之戀》和賀歲檔的《趙氏孤兒》,一次是2021年五一檔的《懸崖之上》和國慶檔的《長津湖》。

作為第五代導演的代表人物,張藝謀與陳凱歌同屆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的首部電影都獲得了很高的起點, 1990年代形成藝術創作的高峰,合力收獲了歐洲三大電影節獎項,將中國電影帶上國際舞臺,產生了廣泛的影響。21世紀初,在藝術與商業之間探索新的類型,既遭到過批評與非議,也獲得了觀眾的認可和贊譽。近年來持續開拓新的風格,尋求新的突破,保持了旺盛的創作力。他們既有年齡、教育背景、創作階段的相似,也有人生經歷、審美旨趣和藝術理念的差異,但無疑都是中國電影重要的創作力量。

(三)合家歡電影是長假剛需,低幼向動畫競爭激烈

中國動漫產業從電視片起步,向動畫電影發展。2008年7月上映的《風云決》票房2700萬元, 2009年1月上映的《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牛氣沖天》票房過億。2011年,動畫電影從暑期檔、賀歲檔向國慶檔開拓。經統計, 2011年至2023年,國慶檔期共上映動畫電影55部,平均每年4.2部,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國慶檔動畫電影的市場規模不大。動畫電影的主要檔期是暑期檔和賀歲檔。截至目前,在動畫電影票房榜前20位中,有7部在賀歲檔上映[9], 6部在暑期檔上映[10],在國慶檔上映的僅有《姜子牙》1部。2011年至2023年,國慶檔期內動畫電影總票房24. 8億元,平均每部4513萬元,占國慶檔期總票房的比例為9. 0%,如果剔除2020年春節檔改檔而來的《姜子牙》,國慶檔期內動畫電影總票房11. 0億元,平均每部2038萬元,占檔期總票房的比例僅有4. 2%。此外, 2011年至2022年,動畫電影在國慶檔期內取得的票房占該電影總票房的69. 8%,大部分票房是在檔期內獲得的。

二是系列電影較多。開發系列電影有助于打造品牌、拓展衍生市場、降低風險,是動畫電影重要的商業模式。55部中有24部系列電影,占比近半,既有“洛克王國”“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大耳朵圖圖”等國產系列,也有“薩米大冒險”“托馬斯”等進口系列。2023年國慶檔6部動畫電影中,有4部是系列電影。奧飛娛樂出品的“貝肯熊”系列和派拉蒙出品的“汪汪隊立大功”系列此前各已上映過兩部,“我是哪吒”系列和“小美人魚”系列也都分別上映過一部。

三是低幼向動畫多,全年齡段作品少。按照目標觀眾的年齡,動畫電影可大致分為低幼向、成人向和全年齡段三類。大手拉小手的全年齡段合家歡電影是節假日的市場剛需,但需要兼具故事內容、畫面呈現與價值觀輸出,要求較高,目前數量并不多。部分低幼向動畫電影為了避開春節檔的“熊出沒”系列以及暑期檔的激烈競爭,在國慶檔期上映,票房分散,市場空間仍然有限。

三、2023年國慶檔電影市場表現

(一)檔期總票房:受行業內外因素影響,影史排名第四

國慶檔的市場規模既受到檔期時長、影片品質、電影票價、映前營銷發行、映中輿情發酵等業內因素影響,也受到旅游出行、大型體育賽事等外部因素影響。2023年國慶檔總票房27. 3億元,影史排名第四,觀影6469萬人次,影史排名第五[12]。

電影市場有“平三淡四低九,暑期賀歲最優”的說法。暑期檔從6月到8月,時間跨度大,春節檔除了7天假期,前后的過年氛圍持續月余。與之相比,國慶檔假期最多只有8天, 9月和11月都是票房淡季,缺少前后呼應,市場容量略小。歷年票房第一的影片大部分出自暑期檔和春節檔,僅有2021年的《長津湖》出自國慶檔。今年國慶檔電影的題材新鮮度不足,多數也沒有開展大范圍點映,網絡預售開啟較晚,口碑釋放不充分,一定程度影響了假期首日排片與整體票房。

同時,電影面臨著文旅新業態與新供給的競爭。國慶假期的出游人次一般高于春節假期。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 2019年國慶假期全國共接待國內游客7. 82億人次,高于同年春節假期的4. 15億人次; 2023年中秋國慶假期全國國內旅游出游8. 26億人次,高于同年春節假期的3. 08億人次。今年9月底,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釋放旅游消費潛力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了30條工作措施。未來,重點檔期將持續與旅游出游爭奪人們的休閑娛樂時間。

旅游人氣的興旺帶動演藝市場火熱。假期期間,全國舉辦了60多個音樂節。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中秋國慶假期,全國營業性演出4. 42萬場,與2019年同比增長49. 0%,收入20. 05億元,與2019年同比增長82. 6%,觀眾1180. 35萬人次,與2019年同比增長61. 1%。其中,旅游演藝演出2. 14萬場,收入10. 31億元,觀眾851. 32萬人次,人次與收入占半數以上。

體育賽事的替代效應也比較明顯。杭州亞運會正值國慶長假,比賽精彩,熱點頻出,共售出比賽門票305萬張,門票收入6. 1億元,驗票上座率超過92%, 10月1日共有29萬名觀眾進場觀賽,其他競賽日基本保持在20萬人以上[13]。與此同時,今年國慶檔期,杭州市電影票房增幅低于全國均值,票房的全國占比從前幾年的2. 3%左右降至 1. 9%,觀影人次的全國占比從2. 1%左右降至1. 8%。

(二)單片票房:未出現單片爆款,票房集中度回落

假期期間,光線傳媒等出品的《堅如磐石》以8. 79億元票房,排名檔期第一。華誼兄弟等出品的《前任4:英年早婚》保持了這一系列導演和主演的穩定性[15],票房6. 15億元,位居次席。中影股份等出品的《志愿軍:雄兵出擊》票房4. 96億元,排名第三。華人文化等出品的《93國際列車大劫案:莫斯科行動》根據真實案件改編,票房4. 08億元,排名第四,該案曾兩次被改編,一次是1995年上映的電影《中俄列車大劫案》,一次是2018年播出的電視劇《莫斯科行動》,邱禮濤執導的這一部是他今年已上映的《掃毒3:人在天涯》《暗殺風暴》《絕地追擊》等四部電影中口碑和票房最高的一部。華夏電影、貓眼等出品的《好像也沒那么熱血沸騰》改編自西班牙電影《籃球冠軍》,原作2019年3月22日在國內上映,票房64萬元,本片采用了開心麻花的創作班底,票房1. 05億元,排名檔期第五。動畫電影方面,《汪汪隊立大功大電影2:超能大冒險》檔期票房9471萬元,《貝肯熊:火星任務》票房5758萬元,《我是哪吒2之英雄歸來》獲得1457萬元,其余三部未超過300萬元。

回顧歷年國慶檔電影票房分布情況,既有一騎絕塵,也有并駕齊驅。2018年至2021年,檔期內票房集中度呈現上升趨勢,票房第一的電影占檔期總票房的比例從33. 0%增至73. 0%,前三的比例從74. 8%增至96. 0%。2023年國慶檔未出現單片爆款,票房集中度有所回落,票房第一的電影占檔期總票房的比例降至32. 3%,前三的比例降至73. 2%。

(三)平均票價:放映場次供給充足,票價小幅上漲

價格由供求關系決定,在行業不同的發展階段,主要影響因素也不同。我國電影票價曾受到經濟體制改革、院線制改革、進口分賬片數量變化、國產片分賬比例變化、在線票務平臺競爭、娛樂方式多元化等因素影響。

電影院商業模式的特點之一是固定成本較高,座位數有限,淡旺季明顯,生意好的時候門庭若市,一票難求,差的時候門可羅雀,一客難求,價格是經營者主要的調節方式,以盡量把有限的座位提供給出價最高的消費者。目前,高票價集中在熱門檔期、熱門時段、熱門電影和熱門影廳。

2016年至2021年,國慶檔期平均票價持續走高,從31. 1元漲至46. 9元, 2022年降至41. 4元。今年國慶檔期平均票價42. 0元,并未大幅上漲。一方面,今年全國電影工作會提出要“著力推動電影市場、電影產業恢復發展”[16],財政部、國家電影局釋放政策利好,自今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免征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時間跨度涵蓋五一、暑期和國慶等重要檔期。今年春節檔票房67. 6億元,觀影1. 29億人次,排名影史第二[17],暑期檔票房206. 2億元,觀影5. 05億人次,刷新多項紀錄[18],影院業績大幅提升。另一方面,放映終端規模擴大,市場供給充足。在映影院1. 19萬家,同比增長10. 5%;在映銀幕7. 37萬張,同比增長9. 3%;放映場次350. 3萬場,同比增長28. 5%。

四、觀察與思考

(一)從節日屬性出發,打造國慶檔期特有的精神氣質

節日于平常之中建起儀式,賦予時間以意義,法定節假日既傳承社會習俗與文化傳統,也體現國家的價值取向。現在的兩個7天長假分別對應傳統節日春節和政治性節日國慶節,人們在春節貼春聯,貼“福”字,寄托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在國慶節升掛國旗,表達對祖國繁榮昌盛的祝福。

隨著電影檔期的不斷成熟,到電影院獲得一場沉浸式的文化體驗已經成為人們假期中的節日儀式, 2019年國慶假期有1. 18億人次走進影院, 2021年春節假期有1. 60億人次觀影。電影檔期依托于國家的節假日制度,應該與主流意識形態和社會情緒匹配相諧。

國慶節是激發并增強國家認同感的重要契機,家國情懷不應缺席國慶檔期。應從節日屬性出發,將國慶檔打造成為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為主線、題材類型多元發展的特色檔期。一方面,找準檔期的文化坐標,強化議程設置,通過新主流電影作品的創作,增強檔期屬性與價值觀認同的一致性,營造觀影熱潮,激起集體共鳴共情,厚植愛國情懷;另一方面,把握時代脈搏,關注社會語境與觀眾需求的變化,創新創作理念,轉變敘事模式,豐富電影類型,契合觀影心理,謀求電影主題與觀眾審美的共識,避免同類題材的觀影疲勞和邊際效用遞減。

(二)強化檔期匹配,完善檔期協調機制

國慶檔期最多只有8天,容錯糾錯機制難以及時發揮作用,影片發行的試錯成本很高。資源的有限性對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國家電影局《“十四五”中國電影發展規劃》提出,要“積極開展對重要檔期的指導調控,推動重點電影發行企業和院線企業建立溝通協作機制,合理把控電影上映的規模與節奏,進一步提高影片和檔期的票房產出效益”。應進一步完善檔期協調機制,強化檔期匹配。一是數量的匹配,結合歷年檔期票房,合理預測并把控電影供給規模;二是類型的匹配,研究觀眾屬性與消費習慣等特點,涵蓋主要電影類型,減少同類型扎堆,形成差異化競爭;三是體量的匹配,頭部電影與腰部電影相結合,優化結構,突出特色,也為中小影片提供發展空間;四是時間的匹配,提前定檔,加強營銷宣發,挖潛擴容,尤其是頭部電影,便于“大片選檔期,小片找空隙”,避免或減少臨時撤檔、極限定檔,增加沉沒成本。

(三)優化投資模式,以確定性對沖不確定性

單個電影項目的高風險是電影投資的主要痛點。隨著檔期票房的增長,以檔期市場規模的確定性對沖單個電影項目的不確定性,成為不少電影企業控制市場風險的投資模式。

一是針對重要檔期出品主控電影。比如,博納影業近幾年推出的“山河海三部曲”“中國驕傲三部曲”和“中國勝利三部曲”大多在春節檔、暑期檔和國慶檔上映。開心麻花主控的電影也以暑期檔、春節檔和國慶檔為主。

二是以小份額參投重要檔期的多部電影,分散風險。2023年春節檔,中影股份出品了《流浪地球2》,參投了《滿江紅》《熊出沒伴我“熊芯”》;光線傳媒出品了《深海》,參投了《滿江紅》《交換人生》;華策影視、萬達電影都參投了《流浪地球2》《熊出沒伴我“熊芯”》。2023年國慶檔,中影股份出品了《志愿軍:雄兵出擊》,參投了《前任4:英年早婚》;長影集團參投了《志愿軍:雄兵出擊》《好像也沒那么熱血沸騰》;華誼兄弟主控《前任4:英年早婚》,參投了《志愿軍:雄兵出擊》《好像也沒那么熱血沸騰》;橫店影視參投了《志愿軍:雄兵出擊》《前任4:英年早婚》;萬達電影參投了《志愿軍:雄兵出擊》《前任4:英年早婚》《好像也沒那么熱血沸騰》。

中國電影產業規模大,韌性強,活力足。作為春節檔、暑期檔之后的第三大檔期,國慶檔是觀察我國電影產業發展的重要窗口,是電影創作的重要賽道。檔期的相聚之后,期待更多新人新作的加入,揚鞭躍馬,一起出發。

注釋

[1]國慶檔期票房冠軍(2004—2022):《新警察故事》(2004)、《神話》(2005)、《寶貝計劃》(2006)、《鐵三角》(2007)、《畫皮》(2008)、《風聲》(2009)、《狄仁杰之通天帝國》(2010)、《畫壁》(2011)、《太極1:從零開始》(2012)、《狄仁杰之神都龍王》(2013)、《心花路放》(2014)、《夏洛特煩惱》(2015)、《湄公河行動》(2016)、《羞羞的鐵拳》(2017)、《無雙》(2018)、《我和我的祖國》(2019)、《我和我的家鄉》(2020)、《長津湖》(2021)、《萬里歸途》(2022)。

[2]張曉松,“黃金周”的由來, https: / / www. gov. cn/ govweb/ fwxx/ sh/2006-05/03/ content_ 273147. htm。

[3]《新警察故事》2004年9月24日上映,票房4300萬元,《神話》2005年9月23日上映,票房9700萬元,《寶貝計劃》2006年9月28日上映,票房9400萬元。數據來源:如無特殊說明,均為拓普電影智庫。

[4]范麗珍,國慶黃金周票房井噴,勁收1. 7億元破歷史紀錄,《中國電影市場》, 2008年第11期。

[5] 2018年至2022年國慶檔上映新片數量分別為: 15部、15部、10部、9部和7部。

[6]任姍姍,“上下同欲者勝”———陳凱歌談電影《志愿軍》三部曲,“人民日報文藝”微信公眾號2023年9月30日。

[7]畢媛媛,華誼VS光線,張藝謀VS陳凱歌,電影國慶檔誰會是終極贏家?《每日經濟新聞》2023年9月29日。http: / / www. nbd. com. cn/ articles/2023 - 09 - 29/ 3040808. html。

[8]張藝謀導演電影(2006—2023):《滿城盡帶黃金甲》(2006)、《三槍拍案驚奇》(2009)、《山楂樹之戀》(2010)、《金陵十三釵》(2011)、《歸來》(2014)、《長城》(2016)、《影》(2018)、《一秒鐘》(2020)、《懸崖之上》(2021)、《狙擊手》(2022,聯合導演)、《滿江紅》(2023)、《堅如磐石》(2023)。陳凱歌導演電影(2006—2023):《梅蘭芳》(2008)、《趙氏孤兒》(2010)、《搜索》(2012)、《道士下山》(2015)、《妖貓傳》(2017)、《我和我的祖國》(2019,總導演)、《長津湖》(2021,聯合導演)、《志愿軍:雄兵出擊》(2023)。

[9]分別是《熊出沒伴我“熊芯”》《功夫熊貓3》《熊出沒重返地球》《深海》《熊出沒原始時代》《熊出沒變形記》《熊出沒狂野大陸》。

[10]分別是《哪吒之魔童降世》《長安三萬里》《神偷奶爸3》《西游記之大圣歸來》《獅子王2019》《白蛇2:青蛇劫起》。

[11]數據來源:本文整理拓普電影智庫數據而得。

[12]統計區間: 2023年9月29日-10月6日。

[13]李景,體育盛宴彰顯經濟活力,《經濟日報》2023年10月9日。

[14] 2006—2011年數據來源:綜合《中國電影市場》《中國電影報》相關報道,以及王鵬文章:中國電影檔期常態化與價值聯動研究———以近五年(2007—2011年)國慶檔中國電影市場為例,《東岳論叢》2011年第11期; 2012—2023年數據來源:拓普電影智庫,含服務費。其中, 2009、2012、2017、2020、2023年中秋國慶假期共8天。

[15]《前任攻略》2014年1月31日上映,票房1. 29億元,《前任2:備胎反擊戰》2015年11月6日上映,票房2. 51億元,《前任3:再見前任》2017年12月29日上映,票房19. 41億元,是愛情片票房紀錄。

[16] 2023年全國電影工作會在京召開,《中國電影報》2023年5月31日。

[17]統計區間: 2023年2月21日-2月27日。

[18]統計區間: 2023年6月1日-8月31日。

[19]同注14。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级毛片在线直接观看| 福利国产微拍广场一区视频在线|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人成aaaa | 亚洲欧美精品日韩欧美| 国产精品无码AⅤ在线观看播放| 欧洲熟妇精品视频| 91精品日韩人妻无码久久| 亚洲一区波多野结衣二区三区| 白丝美女办公室高潮喷水视频| 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播放| 国产网站免费| 欧美综合成人| 九九热精品视频在线| 青青草a国产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播放| 国产拍揄自揄精品视频网站| 亚洲国内精品自在自线官| 91青青草视频| 日本三级精品| 精品福利网| 精品国产中文一级毛片在线看 | 国产欧美性爱网| 婷婷中文在线| 欧美性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z| 国产三级毛片| 手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毛片国产精品完整版| 国产在线八区| 国产精品无码AV中文|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免费软件| 成人在线不卡| 国产美女丝袜高潮| 99爱视频精品免视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伊一| 久久黄色影院| 在线欧美a| 国产欧美高清| 国产区福利小视频在线观看尤物| 色老二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专区| 四虎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99免费视频| 欧美午夜在线播放| 国产在线第二页| AV网站中文| 日韩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日韩精品成人网页视频在线| 国产微拍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无码'专区第一页| 99热国产在线精品99| 国产激爽大片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色哟哟国产精品| 久久99精品久久久大学生| 成人亚洲视频| 高清精品美女在线播放| 国产尤物在线播放| 无码 在线 在线| 国产精选小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亚洲国产尤物| 五月婷婷亚洲综合| 亚洲成AV人手机在线观看网站| 老司机aⅴ在线精品导航| 日本国产精品| 中文字幕无码av专区久久| 亚洲爱婷婷色69堂| 亚洲日韩每日更新| 日本免费一级视频| 找国产毛片看| 一区二区影院|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 天堂网亚洲系列亚洲系列| 精品国产成人三级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五级| 日韩中文字幕免费在线观看| 色哟哟精品无码网站在线播放视频| 色偷偷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国产偷倩在线播放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