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對學生進行比較系統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教育。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幫助學生準確地把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確立辯證唯物的物質觀和意識觀、唯物辯證的發展觀、科學的認識論和真理觀、唯物辯證的歷史觀;使學生掌握有關資本主義經濟的一般發展規律,正確認識當代資本主義的一些經濟現象,提高觀察、分析經濟問題的能力;認清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從而幫助學生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其理論思維水平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科學世界觀、方法論觀察和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為學生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打下扎實的理論基礎。
(一)專業知識方面
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作為一名思政課教師,擁有過硬的理論功底是上好一門課程的必要條件。一方面,時代在變化,新理念、新思想不斷提出,只有掌握好這些新觀點才能與時俱進;另一方面,《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一門公共課,針對全校的學生,每個專業都有自己的特點,如何結合學生自身專業特點來上好這門課還需要不斷探索。
(二)講課能力方面
由于過去特殊情況的影響,本學期有將近一般的時間都是采用線上教學,這對于老師的授課風格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就自身而言,在線下課程中教師時常與學生互動,通過身邊的故事引導學生進入授課狀態,課堂上可以通過觀察學生表情判斷授課效果;而線上教學很多時候都是老師在單向輸出,不能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效果,難以有效把握課程狀態。因此,對于線上教學思政課教師還需要繼續摸索、總結經驗,不斷提升自身能力。
(三)教學管理方面
對本學期兩個月的線上教學情況進行調查。不難發現線上教學存在以下問題:一是互聯網教學與現場教學存在區別,難以徹底有效保證學生的出勤率和聽課狀態,網絡教學對學生自覺性要求較高;二是授課過程中缺乏線下教學中師生間的交流,學生情緒和狀態的變化教師無法及時感知;三是互動性不夠強,缺乏課堂的整體性感覺;四是學生自律性不強,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對于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要時刻做好線上教學準備。特別是在線上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做好課程管理,提高上課效率。
(四)課程內容方面
特殊期間,思政課線上資源的運用和線上教學的開展滯后于資源建設,傳統的課堂教學本質上并沒有改變。思政課線上教學授課形式的選擇主要取決于思政課課程設計和教師的個人特點。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程為例,課程內容均是基于現有的線下教學課堂設計,授課教師的授課形式也僅僅是利用已有優質資源組織學生自學,輔以文字引導:自制教學語音、課件等給學生播放;或借助騰訊會議、超星學習通等線上教學軟件,完成對學生的教學和輔導。雖然對部分教學內容選擇性地做了重新設計,但是與線下教學沒有實質區別,僅僅是將線上教學無法實施的課堂互動取消。而學生并沒有從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轉變為信息建構和意義建構的主體,無法完成信息時代對知識的深度學習。
(一)思想認識不足,缺乏積極性
據教育部給出的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各個高校的畢業生加起來達到了1076萬人之多,這也是高校畢業生首次突破千萬。面對如此大的就業競爭壓力,學生們自然就會早早為就業或考研做準備。因此,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就把大量的時間投入到更具實用性的專業課或者更有利于就業的實習中去。而對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這種必須學,但又“用處不大”的課程,從思想上變得不重視,甚至是漠視,認為“高分沒有必要,及格才是王道”。在這種觀念下也就沒了學好思政課的熱情,少了上課的積極性。
(二)課程理論性強,缺乏趣味性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程是一門典型的哲學課程,其具有很強的思辨性和邏輯性,遣詞造句都有極高的要求。雖然這有利于培養學生嚴謹的、批判性的思維;但也容易在教學過程中變得一板一眼,陷入教條式的、本本主義的教學陷阱,使得這門課程變得極度乏味。這樣的授課方式也會讓學生出現“聽著聽著就睡著”的現象。



(三)教學方法傳統,缺乏靈活性
當前階段,在校大學生幾乎都是“00”后,這代人最大的特點是開放、自信和國際化。他們生長在一個物質條件極大豐富的時代,甚至有很大一部分學生都是獨生子女。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和條件去接觸新思想、新觀念,特別是在信息技術極度發達的今天,他們很早就形成了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價值觀。而高校思政課教學方法還是以傳統的單向傳遞知識的課堂講授法為主,甚至在很多時候都是“填鴨式”的教學,這往往與學生本身所固有的觀念相沖突,導致學生只能選擇被動地接受,甚至有抵觸心理,使其失去了學習思政課的興趣。
時代變了,觀念變了,學生也變了,這就要求我們思政老師要緊隨時代發展的步伐,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對于學生思政教學多順勢利導或者多投其所好,在無形之中把馬克思主義觀念融入到學生的思想中。這無疑是一個艱難的過程,還需要我們繼續努力。
(四)聽課環境復雜,缺乏自律性
在特殊情況之下,線上教學已經是普遍的授課方式,一般采用學習借助網絡自主學習或者老師在線直播授課兩種方式。這兩種方式都是采用一對多的方式,特別是在老師直播授課的時候,往往會全身心投入到課程講解而忽略對學生上課的狀態的監督。對于學生在屏幕另一面做什么,很難把控。因此,線上教學需要學生們有極高的自律性和較強的意志力,在自己認真學習的時候也不能被人干擾,這對于學生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從古至今,“教學”都不是一個單項知識傳輸的過程,同時也是師生相互學習,老師之間相互學習的過程,正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因此,思政課的教學也需要我們老師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方法去提高教學水平。比如湖北文理學院通過情境教學法提升教學水平,江蘇開放大學通過思政辯論賽讓思政課更加精彩。
這種情景劇教學法在思政課教學中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實現了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將歷史規律通過歷史情景劇演繹出來,使教學不再是單純枯燥的理論傳授;二是歷史情景劇教學法實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歷史情景劇由學生自編自導自演,學生在這種研討活動中實現了自主學習;三是這種體驗式教學能讓學生在創設的情境中深度觀察歷史、體驗歷史,從而讓學習變得更生動更有成效。
(二)腳踏實地,追根尋源
7月6日至7月9日江西科技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組織全體黨員前往福建古田和江西瑞金學習考察。這次考察學習的目的就在于“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通過實地走訪考察,讓思政教師了解更多的紅色故事,了解革命先輩們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和艱苦奮斗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
從福建的古田到江西的瑞金,一路走來,聆聽革命故事、瞻仰革命遺物、緬懷革命先烈,這些都是教學上寶貴的素材。作為高校思政教師,要收集好、整理好、講述好這些革命事跡,將這些紅色故事融入到思政課堂,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
(三)因時制宜,大膽創新
線上教學已經成為一種必不可少的教學方式。但是線上教學缺乏師生互動、課堂氛圍差、學生積極性不高的問題也暴露無遺。如何在線上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值得我們每一位老師去深思。
1.充分發揮軟件自身優勢。目前江西科技學院所用的線上教學軟件是超星學習通。首先,軟件中有海量資源,包括各類電子書、期刊、論文、報紙、專題、視頻等等,上課過程中可通過這些內容分享調動課堂氛圍;其次,數據可實時同步,學習通與PC端網絡教學平臺學習數據同步,可以作為線上學習情況的考察依據;第三,具備強大的社交功能,可以大大促進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調動課程積極性。




2.精心準備教學素材。不管是線上教學還是線下教學,多媒體展示都是必不可少的,這需要以精美的多媒體PPT為基礎,在制作PPT的過程中就需要考慮課程趣味性。思政課本身是一門較為嚴肅的課程,但對于課程內容可以融入視頻、動畫、音樂等元素,烘托課堂氛圍。同時,在課件制作過程中需要加入相關的圖像素材,教師在播放課件的同時再通過適當地引入與解說就可以在無形之中把相關的思政課程展示在同學們的面前,浸入到學生的心田當中,這種無形的教學穿插反而往往能起到較好的知識吸收效果。
(四)因材施教,靈活教學
一直以來,呆板乏味是學生們對于思政課程的普遍印象,這已經從心理上消磨了同學們對思政課程的積極性。如何改變傳統思政教學的死板教學方式對于提升思政教學水平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查閱相關資料,茲認為有以下幾種方法可以參考借鑒:
1.情景劇教學。當代大學生普遍多才多藝,同時也愿意積極展現自己。教師可以利用這一方面的優勢,在思政課程教學過程中,加入一些情景劇,通過學生們自導自演經典人物故事,引導學生們更加熟悉歷史、更加理解人物心理,從而弘揚馬克思主義精神。
2.思政辯論賽。即將學生們劃分為若干辯論隊,在教學過程中將課程中的馬克思主義辯證法課題與時事聯合起來擬定若干辯論話題,在每堂課程上課前組織正反雙方開展小型的辯論活動引入課程內容。通過學生們的提前準備,增強了學生的自主性,更有利于后續課程的教學。
3.開展學生課堂活動。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會發現一種現象:老師教得忘得一干二凈,自己學得記得清清楚楚。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同學們自我學習的能動性。通過開展學生小課堂,讓學生們自己講一些相關典故或經典原理,給他們發揮的平臺,可以使學生們更加積極去準備課程內容,查閱歷史資料,理解課程內容。
總之,在思政課教學的路上還需要教師們去不斷學習、不斷摸索,才能將課程“吃透”。教學過程中也需要教師不斷創新、與時俱進,才能更好把握學生心理,達到教學目的。 PR
本文系新疆科技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生物基聚乳酸材料的改性研究”,(項目編號S202213561019)的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新疆科技學院)
(責任編輯:豆瑞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