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冠脈支架進入集采降價后,有很多冠心病患者咨詢,問冠脈造影顯示冠脈狹窄,治療上是放支架好還是藥物球囊好?
冠脈造影后發現冠脈嚴重狹窄,治療方式從最初的單純球囊擴張發展到藥物支架植入。目前,還有一種方法是藥物球囊。所以冠心病患者在選擇手術方式時,有的植入了支架,有的僅僅用藥物球囊進行擴張。這兩種方式只是“有沒有在血管中放入支架”的區別嗎?不是的。從手術到后期康復,兩者存在很多不同。
手術方式及過程
藥物支架又稱藥物涂層支架術、藥物洗脫支架,指在裸金屬支架表面涂上微量藥物,在血管壁組織中慢慢釋放,防止重新阻塞動脈的血栓生成,進一步降低支架內再狹窄的發生率,目前主要針對冠狀動脈的嚴重狹窄。放支架疏通開通病變血管,需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即冠狀動脈血管狹窄超過70%、具有心絞痛典型癥狀、心肌缺血相關的罪犯血管。這時,盡早放支架開通閉塞的冠狀動脈是首選。支架是在球囊擴張以后,在病變的血管處放入支架,然后撐開病變處。支架有裸支架和藥物支架。裸支架就是單純的金屬支架,再狹窄率相對較高;藥物支架是在支架表面涂有藥物,永久放在血管內,可以防止血管再狹窄。球囊只是起擴張血管的作用,不留在血管里面,而支架是永久放在血管里面。
所謂藥物球囊,準確的說法是藥物涂層球囊,是新興的介入治療手段。藥物球囊就像一個干癟的氣球,表面涂上一層藥物,主要作用是抑制血管內皮細胞生長。表面涂抹藥物的特殊球囊進入病變血管部位并擴張后,藥物會均勻釋放在血管壁上,最后將球囊撤出體外,從而達到預防冠脈血管再狹窄的目的。它與支架最大的區別就是,支架需要留在血管內,而藥物球囊僅僅把藥膜留在血管壁上,藥膜可以被內皮細胞吸收,體內不會存留異物,有類似支架的效果,又實現了無植入的操作,因此臨床應用也不斷增多。
兩種術方式有什么異同
藥物球囊擴張術與冠脈支架術,都適用于冠脈造影顯示冠脈嚴重狹窄的疾病,具體可根據患者疾病的嚴重程度以及身體、心理可承受范疇進行選擇,區別如下:
操作流程、效果不同
藥物球囊擴張術。操作更簡單,成功率高,無異物植入,可降低血栓的發生風險,減輕異物帶來的炎癥。
藥物支架。程序相比球囊擴張術復雜,有異物植入,遠期效果相比較球囊擴張要好。
術后服藥時間不同
藥物球囊擴張術。術后3個月雙聯抗血小板治療時間,患者容易接受,降低治療成本,減少抗血小板藥物引起的并發癥,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
藥物支架。術后需要雙抗血小板治療時間是12個月。
應用范圍不同
藥物球囊擴張術。適用于支架內再狹窄血管病變、彌漫性狹窄血管病變、分叉血管病變、復雜血管病變、急性心肌梗死罪犯血管病變、相對細小血管病變、不能長期使用雙重抗血小板藥物治療的血管病變等。 冠狀動脈主干植入支架后分支可能會受擠壓變狹窄,此時一般可以嘗試沒有金屬結構的藥物球囊。
藥物支架。主要應用于主支血管病變處,如易于安裝支架的血管病變處。
后期效果不同
藥物球囊擴張術。只能治療而不能徹底治愈疾病,20% 的病例有復發的可能性。
藥物支架。冠脈支架置入后開通了病變血管,改善了患者術后的生活質量。然而,冠脈支架內再狹窄是支架放置后的主要并發癥,發生率高達15%左右,制約著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的遠期療效。
藥物滯留體內的時間不同
藥物球囊擴張術。球囊擴張72 h后,組織中的藥物濃度小于起始濃度的75%。在造影2~4周后,藥物基本能排泄干凈。
藥物支架。在體內存留時間長,當支架置入血管內病變部位后,藥物會有控制地釋放至血管壁組織而發揮生物學效應,從而預防支架內再狹窄。
服藥、復診指導不同
藥物球囊擴張術。術后定時定量常規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雙聯抗凝藥物。前3個月每月復診1次,以后每3個月復查1次,特殊情形除外。
藥物支架:術后要堅持抗凝、抗血小板、降脂治療,目的是防止血栓、脂質斑塊形成,有效防止再狹窄。服藥期間需要監測用藥效果和不良反應,如無特殊情形,術后前3個月每月復診1次,以后堅持每3個月復查1次,一年后可以6~12個月復查1次。
兩種手術方式各有優勢,具體選擇何種方式應根據病情的嚴重性決定。球囊擴張術+冠脈支架術還可以聯合進行,其效果、安全性已得到臨床證實。 不過,支架植入仍是血管狹窄介入治療的主流;藥物球囊作為有效補充,僅適用于支架內再狹窄、分叉病變、小血管病變以及有出血傾向的患者。這兩者橫向比較沒有好壞之分,重要的是看病變程度和病變性質的不同進行選擇。
植入支架并不能代表疾病徹底治愈,只是局部獲得一個血管擴張的支撐,該服用的藥物一定要服。比如他汀類藥物,不僅是調節血脂,而且還有穩定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作用;還有氯吡格雷(波立維),普通支架至少服用6個月,藥物洗脫支架至少1年,如果有其他情況如糖尿病等要延長至2年以上;抗血小板藥物、阿司匹林也要堅持服用。
生活中注意低鹽、低脂飲食。每日攝入鹽少于5 g,味精、醬油、腌臘制品、罐頭等都含鈉鹽量高的食物也要少吃。脂肪每日一般體重的人控制在55 g以內,其中食用油占18~20 g,也就是大約2匙。要適當運動,增加脂肪消耗,減輕體重,改善體質。總之,做到堅持服藥,遵從醫囑,定期復查,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是維護血管健康最基本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