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討優化護理流程在小兒急診輸液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將2020年7月~2021年7月在我院急診進行輸液的患兒200例作為觀察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100例。對照組患兒采用常規護理干預,實驗組患兒采用優化護理流程進行干預,比較兩組護理質量評分、意外風險事件發生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以及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結果 護理前,兩組護理質量評分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護理后,實驗組患兒護理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意外風險事件發生率發生率低于對照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對照組,患兒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優化護理流程干預可有效降低急診輸液患兒意外風險事件發生率,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護理質量。
關鍵詞:急診輸液;小兒;優化護理流程
兒科急診屬于高風險科室,不僅患兒數量多,對疼痛的承受能力比較弱,還會出現哭鬧和不配合治療的情況,導致醫患糾紛發生率比較高。因此,在對急診治療的患兒應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以提高治療效果[1~3]。優化護理流程可以改善護理工作質量,通過不斷完善、梳理和改進現有的護理工作流程,整合常規急診護理工作,重新設計以及制定護理流程來提高護理工作效率[4~5]。本研究旨在探討優化護理流程在小兒急診輸液中的應用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20年7月~2021年7月在我院急診進行輸液的患兒200例作為觀察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100例。對照組男患兒65例,女患兒35例;年齡5~12歲,平均年齡(6.25±0.75)歲。實驗組男患兒64例,女患兒36例;年齡5~13歲,平均年齡(7.55±0.54)歲。疾病類型:外科75例、呼吸系統疾病71例、神經系統疾病54例。
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患兒均智力正常、神志清晰;患兒家屬對研究目的和研究內容知情,并自愿簽署知情書;對治療藥物沒有過敏情況。排除標準:自閉癥或癲癇患兒;患有凝血功能障礙、靜脈炎,或因嚴重意外風險事件而停止急診輸液的患兒;心、肝、腎功能障礙以及有精神病史的患兒。
1.2 方法
對照組患兒采取常規護理干預,實驗組患兒采取優化護理流程干預。
(1)首先分析原工作護理流程。在醫生下完醫囑后,由家屬繳費和取藥,并將藥物送到接診臺;接診的護理人員核對患兒信息無誤后,打印輸液單,在上面填寫輸液輪候的號碼,告知家屬按號碼在候診區等待輸液。接診的護理人員需要將處方箋、病歷、輸液單和藥物交給進行配液的護理人員,而配液的護理人員需要再次對患兒的信息進行核對,并簽名、填寫配液的時間。輸液的護理人員需要第三次核對患兒的信息,并且根據所填寫的輪候號碼依次進行輸液。在對患兒進行輸液的過程中,需要調節好輸液的速度,并觀察患兒的反應[6~7]。
(2)原流程不足之處:使用魚骨頭來分析輸液期間各個環節可能出現的問題,如身份識別缺乏,手寫輸液輪候號碼等。
(3)優化原流程:為了使輸液順利進行,可以為患兒設置專門的身份識別卡,主要內容有輸液輪候號碼、輸液信息的二維碼等。護理人員只需要將相關信息以及號碼進行打印,張貼在患兒左前胸,使用PDA掃描就可以有效識別患兒身份信息、用藥信息等。接診的護理人員可以根據患兒處方箋、病歷以及在輸液單打印系統中通過電腦顯示的患兒輸液信息進行核對,確認無誤后打印輸液單。配液護理人員使用PDA掃描輸液單上的二維碼,確認無誤后可以將輸液單貼在輸液瓶上,并將剩余沒有配藥的藥液放在對應的號碼框里。配液護理人員需將患兒的病歷、處方箋和配好的藥給輸液的護理人員,后者使用PDA掃描患兒信息并進行核對,隨后給家屬確認并簽名。在對患兒進行輸液的過程中,護理人員要囑咐家屬一定要保存好病歷,方便下次就診[8~10]。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護理質量評分、意外風險事件發生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以及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1)護理質量評估:包括溝通能力、責任心、熟練程度、服務態度、書寫規范性、應急能力等方面內容,分別于護理前后對兩組患者進行評估。(2)意外風險事件:如液體外滲、意外脫管、頭皮刮傷、給藥錯誤等。(3)護理滿意度:采用醫院自擬滿意度量表進行評估,信效度良好,包括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總滿意=非常滿意+滿意。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處理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護理質量比較
護理前,兩組護理質量評分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實驗組護理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意外風險事件發生率和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比較
實驗組意外風險事件發生率為3.00%,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為93.00%;對照組意外風險事件發生率為10.00%,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為84.00%。實驗組意外風險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對照組,兩組各項指標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2。
2.3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實驗組患兒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為98.00%,優于對照組的91.0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討論
急診收治的患兒疾病類型、年齡和病情都有一定的差異,就診時間集中,用藥劑量大、種類廣,護理工作難度大,護理人員任務負擔重[11~12]。患兒年齡小,承受疼痛的能力比較弱,加上活潑好動,面對疼痛時產生的應激反應大,增加了不良事件發生風險,延長了輸液以及護理時間。為了能夠提高急診患兒的輸液質量,需優化護理工作流程,以提高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及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降低意外風險事件發生率[13~15]。急診輸液患兒并不是住院患兒,輸液期間不需要佩戴腕帶,護理人員在輸液時會因為反復確認患兒病歷資料以及核對身份增加了工作量,同時降低了護理質量。優化護理流程則可以通過對患兒使用身份識別貼,并采用PDA掃描二維碼核對患兒信息,提高輸液安全性。同時,使用電腦自動排輸液輪候號碼可增加辨識率,防止手寫字跡潦草而出現輸錯藥、叫錯姓名以及配錯藥等不良事件的發生。
綜上所述,對急診輸液患兒采取優化護理流程干預,能夠提高患兒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同時能降低患兒意外風險事件發生率,提高護理質量,促進患兒康復。
參考文獻
[1] 馮喆,楊丹丹.情志干預對小兒靜脈輸液依從性與穿刺 成功率的影響[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21,14(7):958-961.
[2] 魏娟,蔡榕,蘇玲,等.中醫情志護理聯合正強化干預模 式對急診靜脈輸液患兒依從性、疼痛程度及穿刺成功率的影響[J].中國中醫急癥,2021,27(7):1314-1316.
[3] 胡麗萍,楊聰,梁玉婷.PDCA循環在PICC靜脈輸液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1,23(9):122-124.
[4] 杜樺,李有蔚,王慧婷,等.無痛靜脈穿刺在兒童門急診輸液室外周靜脈穿刺疼痛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刊,2021,53(12):1388-1390.
[5] 徐桂蓉.臨床護理路徑對嬰幼兒淺靜脈留置針穿刺成功率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21,26(z10):413-415.
[6] 張艷紅,張麗娟,姜洋,等.心理護理對靜脈輸液患兒穿刺情況及護理依從性的影響[J].貴州醫藥,2021,42(10):121-122.
[7] 程曉微,陳思,高曉飛.影響兒科門診靜脈留置針輸液穿 刺成功率的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1,19(8):156-158.
[8] 王明鳳.評估-分類-護理模式在社區門診輸液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1,24(7):127-129.
[9] 趙迎,趙潔,李龍.CVC取消輸液接頭環節對神經外科重癥患者發生CRBSI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21,25(7):66-68.
[10] 徐海萍,王水,孫茹萍,等.針尖微調提高首優靜脈穿刺成功率在手臂輸液港植入術中應用[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21,26(4):260-263.
[11] 劉艷春.優質護理對小兒靜脈輸液穿刺成功率和家長滿 意度影響效果評價[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21,28(S1):250.
[12] 王玉芬,郭銀娟,張曉瑩.綜合護理對小兒輸液依從性及 舒適度的改善作用分析[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21,28(S2):323-324.
[13] 陳麗芳.優質護理對降低急診小兒輸液室的糾紛投訴率的作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1,33(2):440-442.
[14] 李艮珍,張哲.優質護理對小兒靜脈輸液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2021,23(1):232-232.
[15] 婁春燕.優質護理在急診小兒輸液室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學,2021(12):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