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究苦參湯加減直腸滴入治療潰瘍性直腸炎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8年6月~2021年6月來本院就診的潰瘍性直腸炎患者100作為本次實驗對象,按照隨機分配法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各50例。對照組進行常規治療,實驗組使用苦參湯加減直腸滴入,觀察兩組的臨床數據。結果 實驗組的臨床療效高于對照組(P<0.05),且住院時間、不良反應發生率及臨床癥狀緩解時間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在治療潰瘍性直腸炎患者時采用苦參湯加減直腸滴入的療效顯著。
關鍵詞:苦參湯;直腸滴入;潰瘍性直腸炎;臨床療效
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發生在患者結腸部位的病變,由于其非特異性的特征,在臨床醫學上被定義為慢性非特異性結腸炎[1]。其主要臨床癥狀為,患者在治療開始的短時間內反復出現黏液膿血便、腹部持續疼痛,同時伴有里急后重等癥狀[2]。該病癥的主要發病部位為直腸消化系統的黏膜組織及黏膜下層組織,存在一定的擴散性和蔓延性[3],隨著病情發展,結腸炎將分布于全部結腸組織[4]。不僅如此,該病癥具有廣泛彌散地分布于結腸組織,具有極易發生擴散、遷移、復發的特點。由于目前并不具有針對性的治療手段,導致患者普遍出現嚴重生理和心理問題[5]。本研究旨在探討苦參加減直腸滴入治療潰瘍直腸炎的臨床療效。
1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6月~2021年6月來本院就診的潰瘍性直腸炎患者100作為本次實驗對象,按照隨機分配法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各50例。對照組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齡范圍為62~80歲,平均年齡為(70.12±5.05)歲。實驗組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齡范圍為63~81歲,平均年齡為(72.25±5.12)歲。比較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口服柳氮磺胺吡啶(上海三維長江生化制藥廠,國藥準字H31020450),一次3 g,3次/d;甲硝唑保留灌腸的方式進行治療,其中柳氮磺胺吡啶(上海三維長江生化制藥廠,國藥準字H31020450),一次3 g,3次/d,甲硝唑用量為100 ml,0.5%濃度。
實驗組進行苦參湯加減直腸滴入,其處方為:地錦草、鳳尾草、魚腥草、馬齒莧、茜草、紫草、黃柏各15 g,地榆10 g,水煎取汁保留直腸滴入,100 ml/次,2次/d,總療程為8周。滴入前讓患者排空大小便,藥液的溫度保持在37℃左右;囑咐患者呈左側臥位,暴露并抬高臀部;將滴入管涂上石蠟油后,插入肛門,深度以病灶范圍為中心,大約10~15 cm,以25~45滴/min的速度注入藥液;滴入后讓患者適當改變體位,使藥液與腸腔表面充分接觸,再囑咐患者側臥,藥液在體內保留3 h以上。
1.3 評價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不良反應發生率、臨床癥狀緩解時間。
(1)臨床療效分為治愈、好轉及無效。總有效率=治愈+好轉。
(2)不良反應包括反胃、消化道反應及脹氣。
(3)臨床癥狀包括黑便、厭食、腹脹、嘔吐等癥狀緩解時間。
(4)住院時間。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處理采用SPSS25.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
實驗組的總有效率為90.00%,高于對照組的70.00%,其組間數據比較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2.2 比較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
實驗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00%,低于對照組的20.00%,其組間數據比較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2。
2.3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后的臨床癥狀緩解時間
實驗組的各項臨床癥狀緩解時間均少于對照組,其組間數據比較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3。
2.4 比較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
實驗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少于對照組,其組間數據比較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4。
3討論
潰瘍性結腸炎最主要的臨床癥狀為頻繁腹瀉、排便次數增多,甚至每日高達20多次;不僅如此,患者腹瀉過程中會持續伴有腹部絞痛的癥狀,會在排便后明顯降低。隨著病情發展,后期患者在排便時甚至會出現便血和膿血便的臨床表現,體內營養在頻繁的排泄下出現嚴重流失,導致患者出現體重下降、持續消瘦、身體免疫能力下降和貧血的癥狀[6~7]。
潰瘍性結腸炎有著較為嚴重的復發性和遷移性[8],不僅給患者帶來了持續的病痛,還會對心理帶來不小的打擊。目前,西醫對于該病癥的主要治療方法為利用氨基水楊酸制劑、柳氮磺胺吡啶、糖皮質素、免疫抑制劑等藥物進行保守治療,但起到的治療效果極其有限[9]。例如:柳氮磺胺吡啶需要長時間大量使用,不僅給患者的生理功能帶來一定影響,還帶來不小的經濟負擔。所以,近年來在該醫療領域積極尋找新的、藥效功能相似的、更具性價比的藥物。中醫理論書籍當中同樣有關于潰瘍性結腸炎的相關記載[10],認為該病屬于“泄瀉痢疾”范疇的腸道疾病,主要發病原因為患者脾胃虛弱、體內濕熱、排氣系統受到阻礙、肝郁氣滯導致血液淤堵,無法正常循環,以至于該病癥循環往復[11]。
苦參湯主要成分為地錦草、魚腥草、馬齒莧、紫草、黃柏、地榆等中草藥。通過現代醫學的研究發現,地錦草水煎劑可以在短時間內明顯提高血小板含量,達到快速止血的目的[12~13]。其中三種主要成分具有明顯的抗氧化作用,對于傷口的快速消腫和愈合起到明顯幫助。鳳尾草中含有芹菜素有消炎抗菌的作用[14]。同時該處方對于延長凝血酶原時間、縮短凝血時間有明顯的效果,能達到快速止血的目的。不僅如此,紫草由于其次級產物能有效抑制脂多糖誘導的JAK2磷酸化,并能抑制NF-kB的轉換,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抗炎、抗感染的作用。地榆含有抑制炎癥介質、抗氧化和調節免疫系統、抗菌的主要成分[15~16]。黃柏不僅有消炎滅菌的作用,還能促進腸道的收縮和舒張,增強腸道免疫力。通過臨床研究發現,采用中醫的苦參湯對潰瘍性直腸炎進行治療,并配合直腸滴入,不僅達到了明顯的治療效果,且盡可能減少了不良反應。
通過中藥直腸滴入方法達到的具體藥效為:(1)藥液與發病位置直接接觸。通過直腸黏膜直接對藥液進行吸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接觸部位的局部藥物濃度,并為病變位置提供藥物保護,避免進一步惡化。不僅如此,通過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達到快速消除炎癥、解除腸道動力紊亂的目的。(2)患者的腸道黏膜為半透膜,對于藥物的吸收十分迅速,故經過直腸上靜脈進入門靜脈,以保證藥效通過血液循環系統到達身體各個部位。(3)保持藥物的溫度在37℃對藥物的吸收和藥效的循環有極其明顯效果,因為溫熱的藥物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血液循環,使得藥效能快速蔓延全身。(4)通過直接滴入治療,減少服藥期間由于其他細胞的轉運導致藥效減弱的情況,同時也避免了因肝臟代謝引起的藥效減弱。
綜上所述,對潰瘍性結腸炎患者進行苦參湯加減直腸滴入治療,可有效提高療效,改善臨床癥狀,縮短住院時間,且不良反應較少,安全性高。
參考文獻
[1] 李紅梅.探討苦參湯加減直腸滴入治療潰瘍性直腸炎臨床療效[J].養生保健指南,2020,5(23):73-74.
[2] 楊龍波.艾迪莎聯合美沙拉嗪栓劑治療潰瘍性直腸炎臨床療效[J].糖尿病天地,2021,18(9):111.
[3] 趙慧建.口服半夏瀉心湯聯合保留灌腸治療潰瘍性結直腸炎的臨床療效[J].糖尿病天地,2021,18(2):18.
[4] 石杰,李曉華.潰瘍性直腸炎的中醫治療研究進展[J].中國肛腸病雜志,2021,41(9):73-74.
[5] 程琪.槐榆炭方保留灌腸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直腸炎、左半結腸炎)大腸濕熱證的臨床觀察[J].智慧健康,2021,7(2):175-176.
[6] 徐澤如.美沙拉嗪口服聯合中藥錫類散保留灌腸治療潰瘍性直腸炎患者的效果[J].中國民康醫學,2021,33(20):102-104.
[7] 趙兵,孔鵬飛,吳至久,等.龍血竭聯合錫類散中藥保留灌腸治療潰瘍性直腸炎的臨床研究[J].醫藥前沿,2021,11(13):8-10.
[8] 李曉華.美沙拉嗪腸溶片聯合中藥保留灌腸法治療急性爆發型潰瘍性直腸炎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21,19(13):178-180.
[9] 劉寧博,孫慧霞,韓捷.韓捷治療潰瘍性直腸炎的經驗總結[J].中國民間療法,2021,29(7):29-32.
[10] 韋雪柔,孫春元,李曉博,等.腸愈寧方保留灌腸治療大腸濕熱型潰瘍性直腸炎的療效[J].醫學信息,2021,34(19):158-161.
[11] 袁秋霞,梁小維.疏肝健脾法聯合美沙拉嗪栓治療對潰瘍性直腸炎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J].四川生理科學雜志,2021,43(7):1175-1176.
[12] 陳玉梅.諾欣妥聯合美沙拉嗪栓治療心力衰竭合并潰瘍性直腸炎的效果及對炎性因子的影響[J].中國肛腸病雜志,2021,41(7):41-43.
[13] 羅登.結腸炎灌腸液滴入治療潰瘍性直腸炎臨床效果分析[J].北方藥學,2021,18(2):69,71.
[14] 黃麗芳,陳漢生,賴日昌,等.蘇肝醒脾湯保留灌腸治療潰瘍性直腸炎的臨床效果觀察[J].福建醫藥雜志,2021,43(1):85-88.
[15] 呂文輝,朱競,劉遠成,等.加味四神湯口服加灌腸治療脾腎陽虛型潰瘍性直腸炎臨床研究[J].中醫藥臨床雜志,2021,33(7):1357-1360.
[16] 李建彪,王麗敏,吳芳.復方黃柏液保留灌腸治療潰瘍性直腸炎30例療效觀察[J].中國肛腸病雜志,2021,41(6):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