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討深圳市某醫院質量指標監測系統應用現狀及需求。方法:2020年3月—2020年6月,對深圳某醫院80名醫生和160名護理人員進行問卷調查,比較醫護人員對三大質量監測系統的認知、使用、需求現狀;分析醫生和護理人員對各自常見具體業務系統的認知、使用和需求現狀。結果:醫護人員對三大質量監測系統的認知、使用、需求現狀比較,醫生對醫囑處理系統和實驗室信息系統的認知、使用以及需求優于護理人員,護理人員對護理不良事件信息系統的認知、使用以及需求優于醫生(Plt;0.05);醫生對常見具體業務系統的認知、使用以及需求均較高,其中主要以門診急診醫生工作站、住院醫生工作站、結構化電子病歷系統、病歷質控系統以及出入院管理系統為主;護理人員對常見具體業務系統的認知、使用以及需求均較高,其中主要以門急診掛號系統、門急診護理人員工作站、住院護理人員工作站以及藥庫和藥房查詢系統為主。結論:深圳市某醫院的醫生及護理人員對質量指標監測系統的應用程度及需求程度均相對較高。
關鍵詞 醫院;質量指標;監測系統;現狀;需求
doi:10.12102/j.issn.2095-8668.2023.08.014
基金項目 深圳市寶安區醫療衛生科研項目,編號:2020JD234
作者簡介 杜美芳,副主任護師,本科,E-mail:lnjdvnj@163.com
引用信息 杜美芳,許艷萍,彭懷銀,等.深圳市某醫院質量指標監測系統應用現狀及需求調查[J].循證護理,2023,9(8):1405-1408.
隨著現代醫療的不斷發展,護理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大,為適應社會的需要,提升醫院工作效率勢在必行[1-2]。在日常工作中,臨床醫生及護理人員的工作量均相對較大,且在工作中需要重復多次進行相同操作,故而在工作后期臨床醫生及護理人員均會產生一定的疲憊感,最終導致就診效率會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下降[3-4]。目前,部分二級甲等及以上的醫院采用醫院信息系統(HIS)、計算機化病案系統(EMR)、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LIS)和影像歸檔和通信系統(PACS)幫助臨床醫生及護理人員提高看診效率[5]。但也有研究表明,應用該類信息管理系統無法對相關質量指標進行及時、有效的監測[6-7]。2020年3月—2020年6月,通過對深圳市某醫院醫生及護理人員進行調查,了解深圳市某醫院醫生及護理人員對質量指標監測系統應用及需求,為臨床推廣提供科學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20年3月—6月對深圳某醫院80名醫生和160名護理人員進行問卷調查。納入標準:已取得相應職業資格證者;該單位工作年限滿3年者;本科及以上學歷。②排除標準:研究過程中出現職業中斷者;非畢業新入職員工;不能全程參與者。調查對象中,醫生80人,男42人,女38人;年齡為(48.85±12.21)歲;工作年限為(8.35±1.42)年。護理人員160人,男29人,女131人;年齡為(32.68±13.16)歲;工作年限為(8.29±1.39)年,兩組人員基本情況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gt;0.05)。
1.2 調查內容
調查就醫生和護理人員的基本情況(性別、年齡、學歷、工作年限等)進行登記,分別就醫護人員對三大質量監測系統以及醫生和護理人員對常規具體業務系統認知、使用、需求現狀進行統計。
1.3 統計學方法
數據應用SPSS 20.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正態分布的定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定性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醫護人員對三大質量監測系統的認知、使用、需求現狀
醫護人員對三大質量監測系統的認知、使用、需求現狀比較,醫生對醫囑處理系統和實驗室信息系統的認知、使用以及需求顯著優于護理人員,護理人員對護理不良事件信息系統的認知、使用以及需求顯著優于醫生(Plt;0.05)。詳見表1。
2.2 醫生對常見具體業務系統的認知、使用、需求現狀
醫生對常見具體業務系統的認知、使用以及需求均較高,其中,主要以門診急診醫生工作站、住院醫生工作站、結構化電子病歷系統、病歷質控系統以及出入院管理系統為主。詳見表2。
2.3 護理人員對常見具體業務系統的認知、使用、需求現狀
護理人員對常見具體業務系統的認知、使用以及需求均較高,其中,主要以門急診掛號系統、門急診護理人員工作站、住院護理人員工作站以及藥庫和藥房查詢系統為主。詳見表3。
3 討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其對自身的健康狀態也越發看重,醫院的工作效率在很大程度上代表著醫院的整體醫療服務水平,因此提高醫護人員的工作效率是十分重要的[8-9]。目前,臨床上常采用相關的業務系統輔助醫護人員進行醫療活動,常見的業務系統包括HIS、EMR、LIS和PACS等,以上系統由于對使用人員以及醫院醫療設備的要求較低,因而被廣泛使用[10-11]。但是相關研究顯示,以上系統由于無法對病人病情的相關質量指標進行及時、有效的監測,因此以上業務系統對提高醫護人員在醫療活動中的工作效率相對較低[12]。
本研究顯示,醫護人員對3大質量監測系統的認知、使用、需求現狀比較,醫生對醫囑處理系統和實驗室信息系統的認知、使用以及需求優于護理人員,護理人員對護理不良事件信息系統的認知、使用以及需求優于醫生。質量檢測系統的認知、使用、需求現狀差異可能與各自的工作業務有關。醫囑處理系統的主要功能為對醫囑進行書寫、修改、下發和訂正等,實驗室信息系統可查看和填寫生化、免疫、臨檢、血液、微生物以及其他檢查指標數據等,護理不良事件信息系統可統計住院病人不良事件的發生情況等[13-15],對于醫生而言,醫囑是其對病人問診、查體、用藥以及相關醫學檢查的一個匯總,同時也是在每一次醫療活動中所必須進行的步驟;對于護理人員而言,對病人進行醫療、護理和上報護理結果是每個護理人員每天都需進行的操作[16-17],因此,護理人員對醫囑處理系統、實驗室信息系統和對護理不良事件信息系統的認知、使用、需求相對較高。
本研究還發現,隨著移動護理系統不斷的優化改進,極大地發揮了其高效、便捷的優勢,因此在臨床中被廣泛應用。但如何在移動護理系統功能中建立客觀、有效的護理質量監測指標,并運用大數據和智能化對系統功能進行優化,構建以病人安全為中心的全面質量管理系統,是需要醫院管理人員積極探索和解決的課題。目前,公立醫院的護理質量指標數據多數由護士每天手工統計,每月人工匯總分析,存在耗時長、實時性差、漏登記、數據不準確、人力浪費,且不能及時給護理管理人員提供直觀的指標趨勢圖,導致信息滯后,從而影響管理人員對異常指標的判斷,給病人安全質量管理帶來隱患,因此亟須建立科學、量化的在線護理質量指標監測系統。總之,護理人員對院內多個護理質量監測系統仍有較大需求,需進一步完善相關系統開發。
參考文獻:
[1] 劉德陽,王靜,周乃彤,等.我國電子處方服務模式現狀與發展[J].中國藥房,2021,32(1):5-12.
[2] LIAO M C,LIN I C.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rvention regarding charging for inpatient medical materials at a regional teaching hospital in Taiwan:empirical study[J].JMIR Mhealth Uhealth,2020,8(3):e16381.
[3] 牟麗,夏英華,何群,等.我國智慧醫療建設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醫院,2021,25(1):24-26.
[4] 趙霞,李小華.“十四五”期間醫院信息化建設發展的若干思考[J].中國醫院,2021,25(1):64-66.
[5] LI C,XU X D,ZHOU G H,et al.Implementation of national health informatization in China:survey about the status quo[J].JMIR Medical Informatics,2019,7(1):e12238.
[6] 張愛萍.以績效分配考核推動醫聯體模式下醫院高質量發展實踐體會——以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禪城醫院為例[J].現代醫院,2021,21(4):500-502.
[7] 董佩,王坤,毛阿燕,等.我國公共衛生與醫療服務融合現狀及對策[J].中國公共衛生,2020,36(12):1686-1689.
[8] 聶圣肖,王蕾,孫紅.743家醫院靜脈治療質量管理現狀調查[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20,26(36):5017-5022.
[9] 張琳琳,馬旭東,何璇,等.2013年—2017年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神經重癥醫療質量現狀分析[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20,27(6):33-36.
[10] 何洋芳,張虹.醫院檔案精細化管理運用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20,17(33):177-180.
[11] 萬振,邱丹,劉元喆,等.國內醫療物聯網技術發展及應用現狀[J].醫療衛生裝備,2020,41(11):82-86.
[12] ZHU Y,YANG Y,YANG M,et al.Effect of informatization-based blood glucose team management on the control of hyperglycaemia in noncritical care units[J].PLoS One,2020,15(3):e0230115.
[13] 胡曉渤,王玉貴,杜士明,等.基于OA平臺的醫院科研試劑耗材采購流程構建[J].中國醫療設備,2020,35(11):125-128.
[14] 王霞,潘登,張瑤,等.醫院績效管理系統設計實踐與思考[J].中國醫院管理,2020,40(11):73-75.
[15] 楊業春,賀嘉嘉,胡偉.互聯網+醫院信息統計工作的現狀與對策[J].中國醫院統計,2020,27(5):439-441.
[16] ZHANG H H,ZHANG H,WANG X N,et al.Analysis of requirements for developing an mHealth-based health management platform[J].JMIR MHealth and UHealth,2017,5(8):e117.
[17] YAO H W,SUO J J,XING Y B,et al.The minimum data set and quality indicators for national 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 surveillance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towards precision management[J].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19,2019:2936264.
[18] 熊晶晶,黃云云,張澤洪.醫院自助服務機使用現狀調查與分析[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20,27(5):68-71.
[19] SEO K,KIM H N,KIM H.Current status of the adoption,utilization and helpfulness of health information systems in Kore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2019,16(12):2122.
[20] 黃光梅,賈秋紅,黎軍強.加強公立醫院黨的質量建設實踐與探索[J].現代醫院,2020,20(9):1287-1290.
[21] 劉玉龍,孫燕,李璘,等.基層醫療機構醫聯體藥事管理發展的現狀與思考[J].安徽醫藥,2020,24(9):1884-1887.
[22] 陶宏凱,劉森林,余虹,等.基于社區衛生服務信息系統的醫療權力運行風險防控研究[J].中國衛生信息管理雜志,2020,17(4):467-469.
[23] 卜水程.督導表在二級醫院護理質量效果評價中的應用[J].現代醫院,2021,21(4):544-547.
(收稿日期:2022-06-11;修回日期:2023-02-13)
(本文編輯 孫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