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討拍痰杯聯合循經叩背在預防骨科圍術期老年病人肺部感染的臨床效果,在臨床中為預防骨科老年骨折病人圍術期發生肺部感染并發癥提供有效措施。方法:選取我院骨科診斷為骨折的80例圍術期老年病人,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每組4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加傳統人工叩背排痰方式,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采用拍痰杯聯合循經叩背進行叩背排痰。比較兩組住院時間,住院期間的排痰效果及兩組護士的治療疲勞程度。結果:觀察組的住院天數低于對照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觀察組的排痰效果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觀察組的護士疲勞程度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結論:拍痰杯聯合循經叩背可有效提升骨科圍術期老年病人的排痰效果,且在臨床實踐過程中降低了護士的疲勞程度,該方式可有效預防骨科圍術期老年病人肺部感染。
關鍵詞 拍痰杯;循經叩背;傳統人工叩背;肺部感染;骨科;護理
doi:10.12102/j.issn.2095-8668.2023.08.035
基金項目 佛山市醫學科研項目,編號:20220809A010144
作者簡介 黎淑琴,主管護師,本科,E-mail:lsqjhgxc@163.com
引用信息 黎淑琴,梁泳兒,李春雨.拍痰杯聯合循經叩背在預防骨科圍術期老年病人肺部感染中的應用[J].循證護理,2023,9(8):1499-1501.
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日益加重,骨質疏松的發病率在逐年上升,它是一種以骨量減少、骨組織微細結構退變為特征的全身性代謝性骨骼疾病[1]。由骨質疏松引發的脆性骨折是其主要并發癥,在臨床中目前以手術治療為主,肺部感染作為老年骨科術后病人的常見并發癥之一,致死率極高[2],因此,臨床中對于骨科術后的老年病人預防和處理肺部感染至關重要。中醫學理論認為肺部感染可由氣陰兩虛、內熱毒、外邪侵襲、中氣不足等病因引起[3]。研究表明有效的咳嗽及排痰是預防術后老年病人肺部感染的關鍵[4]。中醫學理論基礎認為肺主氣,朝百脈,是經脈中血液及津液運輸動力之根本[5]。目前,臨床上預防骨科圍術期老年病人肺部感染的叩背方法主要是進行傳統人工叩背[6]。但由于傳統人工叩背護士費力,排痰效果差,該護理方法效果不理想。因此,本研究通過拍痰杯聯合循經叩背對骨科圍術期老年病人有效提升排痰效果,預防骨科圍術期老年病人肺部感染,為臨床護理實踐提供參考依據。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21年1月1日—2022年8月1日在我院骨科診斷為骨折的80例老年病人,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80例病人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納入標準:①符合《骨科臨床診療指南(2019年修訂版)》[7];②年齡gt;60歲;③病人及家屬知情同意并能配合護理操作。排除標準:①合并心、肺、肝、腎功能障礙的病人;②確診存在肺結核,支氣管擴張,精神疾病等;③合并全身感染;④創傷致脊髓損傷,肺栓塞、大咯血、活動性出血,胸部骨折,多發肋骨骨折,主動脈夾層動脈瘤等病人。觀察組:男10例,年齡60~99歲;女30例,年齡60~95歲,本組年齡為(79.6±10.96)歲;髖部骨折23例,脊柱骨折17例;病程(22.53±6.16)h。對照組2例病人轉入重癥監護室被剔除,男10例,年齡62~91歲;女28例,年齡為60~95歲;本組年齡為(84.8±15.38)歲;髖部骨折20例,脊柱骨折18例;病程(24.01±5.98)h。兩組病人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
1.2 干預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病人常規護理:術前評估病人肺功能,了解病人吸煙史,既往史等基本情況,并給予常規的消腫止痛治療,術后給予病人抗感染、霧化吸入,低流量吸氧,對病人采取平臥位患肢抬高30°的姿勢,囑其進行踝泵運動和股四頭肌收縮的功能鍛煉方式,術后早期使用助行器下地等治療方式。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傳統人工叩背方式進行叩背。①叩背時間:于每日08:00和16:00進行,每次10 min;②叩背部位:護士從病人的肺底部自下而上,自外向內,沿著支氣管走向避開脊柱叩擊背部,每分鐘100~120次;③叩背方式:協助病人取側臥位,護士叩背時應注意五指并攏呈彎曲狀,叩拍時力量適中,以發出“嘭嘭”的聲音為準,叩擊時注意詢問病人感覺,若有不適應減少力量或停止。
1.2.2 觀察組
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病人拍痰杯聯合循經叩背排痰法。①叩背時間:從病人入院開始,至出院結束,每天2次,分別是08:00、16:00,每次10 min。②叩背部位:循其背部兩側的足太陽膀胱經由下而上拍打叩擊,叩擊力度詢問病人保持適中力度,同時沿病人的手太陰肺經穴位之中府穴和云門穴,由下而上拍打叩擊,每分鐘100~120次,每次叩至穴位處時可以增加拍擊力度和時間。其中足太陽膀胱經的位置在第7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左右至第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左右,手太陰肺經位置在胸外側部云門下1寸,平第一肋間隙處距前正中線6寸,云門穴在胸外側部肩胛骨喙突上方,鎖骨下窩凹陷處距前正中線6寸。③叩背方式:協助病人取側臥位,使用拍痰杯聯合循經叩背排痰法。
1.3 評價指標
①依據《臨床疾病診斷依據治愈好轉標準》[8]中排痰療效的判斷標準評價排痰效果。顯效:治療3~7 d,病人痰量明顯減少,由稠到稀;咳嗽、氣促明顯好轉,肺部哮鳴音消失,經皮血氧飽和度>95%;有效:治療7~15 d,病人痰量明顯減少,由稠到稀,咳嗽、氣促好轉,肺部哮鳴音消失,血氣分析結果正常,X線胸片顯示好轉,經皮血氧飽和度>90%;無效:治療后病人癥狀無改善或加重,經皮血氧飽和度<90%。排痰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②記錄病人的住院天數。③兩組護士治療疲勞程度:護士治療疲勞程度的評定是對病人實施治療的護士填寫《運動強度與運動自覺量表(RPE)》,該量表分為4個等級,0~2級表示護士無疲憊感,3~5級表示護士輕度疲憊,6~7級表示護士中度疲憊,8~10級表示護士重度疲憊。疲勞程度=(中度人次+重度人次)/總人次×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6.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定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定性資料用例數、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住院天數(見表1)
2.2 排痰效果(見表2)
2.3 護士疲勞程度(見表3)
3 討論
骨折是老年人最常見的損傷之一,發病率和死亡率均較高[9]。其中老年人群中髖部骨折是最高發的骨折部位,且骨折引起的并發癥發生率更高[10]。研究者指出在未來的幾十年里,隨著預期壽命的增加和骨質疏松癥的流行,老年人骨折的數量可能會持續增加,尤其是髖部骨折[11]。研究表明早期髖部骨折手術在住院時間、功能恢復和死亡率方面具有更好的結果,但相繼手術的治療方式可能會引起術后心肺并發癥、再次入院的風險,其中術后肺并發癥在臨床中被定義為肺部異常,導致病人出現臨床癥狀及功能障礙,并嚴重影響病人未來的生活質量。在臨床中術后肺部感染影響著病人的住院時間、圍術期發病率和死亡率[12]。髖關節骨折修復后病人發生肺部并發癥,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肺部并發癥甚至可以預測長期生存,特別是在70歲及以上的病人中[13]。因此,在臨床中針對老年骨科術后病人采取科學合理的護理措施來預防減少肺部并發癥至關重要。
老年病人由于呼吸道黏膜萎縮等因素,導致病人出現咳嗽反射情況差,且此類術后病人多采取臥位,功能殘氣量降低,氣道出現過早關閉,術后切口疼痛、麻醉的影響,導致氣道分泌物滯留在氣管或支氣管內,不能及時排出,引起肺部感染[14]。中醫學認為肺部感染可由氣陰兩虛、內熱毒、外邪侵襲、中氣不足等病因引起[3]。叩背是排痰的一個重要護理措施,是臨床護理學中的主要內容之一。它是通過物理方式震動氣道使得肺部、支氣管內的分泌物脫落體位引流至細支氣管,進而病人通過咳嗽排出體外[15]。而循經叩背則體現了中醫及西醫結合。本研究以探討拍痰杯聯合循經叩背在預防骨科圍術期老年病人肺部感染的臨床效果,結果顯示拍痰杯聯合循經叩背方式的排痰效果優于傳統叩背方式,考慮到拍痰杯的杯體選取的是硅膠材質半圓狀腔體,杯體表面柔軟具有彈性,同時它模擬人空心手掌的形狀,在病人背部進行叩擊排痰,在叩擊下壓中,邊緣弧形緩沖部被逐漸壓平,接觸面積增加,引起壓強降低,能夠進一步減輕對病人的沖擊力。杯體較小,力度易于掌控,每次叩擊的力度和受力面積相對更加均勻,它是通過外部的震動促進呼吸道內痰液的松脫,從而排痰[16];同時循經叩背病人的足太陽膀胱經(背部脊柱兩側旁開1.5寸)在中醫理論中是運行氣血、聯絡臟腑的重要通路,該經絡在督脈兩側的部位穴位豐富,多達53處,其中風門等6個主要穴位有祛風解表、宣肺降逆、調理肺氣的作用。對足太陽膀胱經的穴位進行拍打能夠起到有效的流通氣血、調節臟腑的功能,有效改善病人術后咳痰困難情況[17]。兩組病人的住院天數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其中觀察組護士疲勞程度低于對照組,考慮到拍痰杯叩背相對于傳統的人工叩背,更省力、舒適,與排痰機排痰比較時,靈活性好。它聯合循經叩背一起不僅能根據病人個體的不同情況進行叩背,同時利于不同部位不同穴位的定位和掌握叩背力度,護理人員執行省力,病人容易接受,感覺更舒適方便。
4 小結
綜上所述,拍痰杯聯合循經叩背可有效提升骨科圍術期老年病人的排痰效果,且在臨床實踐過程中降低了護士的疲勞程度,該方式可有效預防骨科圍術期老年病人肺部感染。
參考文獻:
[1] 曾斌,陳德強.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中醫藥防治策略[J].中國老年學雜志,2021,41(7):1553-1556.
[2] 巫智強,林曙峰,董大海.老年骨折患者圍手術期肺部并發癥的治療探討[J].實用骨科雜志,2008,14(2):117-119.
[3] 冼秋霞,羅連平,張玲,等.中藥封包聯合振動排痰護理對昏迷患者肺部感染的干預作用研究[J].中外醫學研究,2020,18(35):84-86.
[4] 趙紅,許義芳,方紅群,等.改良叩背護理法在減少腦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臨床效果探討[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4):148-150.
[5] 鐘艷.高血壓腦出血術后并發肺部感染的中醫護理[J].首都食品與醫藥,2020,27(14):110.
[6] 袁冰華,喬嬌,陳雅玲.兩種體位下排痰機結合循經拍背在COPD患者中排痰效果的比較[C]//甘肅省中醫藥學會201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甘肅省中醫藥學會,2017:664-667.
[7] 楊敬致,賈俊海,劉愛萍,等.骨折臨床實踐指南方法學質量評價[J].中國醫藥導刊,2018,20(4):199-203.
[8] 李維國,王向東.新版《臨床疾病診斷依據治愈好轉標準》簡介[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1998,5(3):299.
[9] 馬遠征,王以朋,劉強,等.中國老年骨質疏松診療指南(2018)[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9,39(11):2557-2575.
[10] LO I L,SIU C W, TSE H F,et al.Pre-operative pulmonary assessment for patients with hip fracture[J].Osteoporosis International,2010,21(4):579-586.
[11] LUNDE A,TELL G S,PEDERSEN A B,et al.The role of comorbidity in mortality after hip fracture:a nationwide Norwegian study of 38,126 women with hip fracture matched to a general-population comparison cohort[J].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2019,188(2):398-407.
[12] LIU L L,LEUNG J M.Predicting adverse postoperative outcomes in patients aged 80 years or older[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2000,48(4):405-412.
[13] HAN S B,KIM S B,SHIN K H.Risk factors for postoperative pneumonia in patients undergoing hip fracture surgery: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BMC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2022,23(1):553.
[14] 劉綠敏,申翠娥.“拍背”在臨床中的應用[J].內蒙古中醫藥,2011,30(8):58-59.
[15] 王秀麗.中醫定向透藥肺部理療配合叩背排痰治療小兒肺炎療效評價[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20,8(29):29-31.
[16] 尚啟云,楊菲.氣道清除系統對支氣管肺炎患兒排痰效果的觀察[J].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8(6):132-133.
[17] 梁娟.循經叩背聯合加溫霧化輔助宣肺散寒湯劑對冬季咳嗽病療效評價[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4):23-25.
(收稿日期:2022-09-28;修回日期:2023-04-12)
(本文編輯 孫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