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的:探討消化道腫瘤病人術后癥狀群、心理彈性及社會支持與生活質量的關系。方法:2021年11月—2022年4月,選取湖南省某腫瘤專科醫院消化道腫瘤病人201例,采用中文版安德森癥狀評估表、心理彈性量表簡化版、社會支持評定量表和癌癥病人生活質量測定量表進行問卷調查。結果:消化道腫瘤病人癌癥生活質量測定得分為(57.78±13.49)分。發生率排前5位的癥狀有疼痛(92.5%)、疲勞(92.0%)、睡眠不安(88.1%)、昏昏欲睡(87.1%)、口干(85.6%),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到的癥狀群包括疼痛-睡眠癥狀群,得分(4.49±2.24)分;手術相關癥狀群,得分(2.83±1.90)分;上消化道癥狀群,得分(2.23±2.74)分。心理彈性得分(27.40±7.68)分。社會支持得分(43.87±6.18)分。多元線性回歸分析顯示,心理彈性高、疼痛-睡眠癥狀得分低、客觀支持得分高、人均月收入高的消化道腫瘤病人術后有較高的生活質量。結論:消化道腫瘤病人術后經歷多種癥狀困擾,癥狀之間相互協同形成3個癥狀群。臨床醫護人員需及時準確評估病人癥狀困擾、心理狀態以及社會支持,形成有效干預管理策略,以提高病人生活質量。
關鍵詞 消化道腫瘤;生活質量;癥狀群;心理彈性;影響因素;護理
doi:10.12102/j.issn.2095-8668.2023.08.013
基金項目 湖南省科技創新計劃資助項目,編號:2021SK51120;湖南省衛生健康委科研計劃項目,編號:B202314057983
作者簡介 彭思意,護師,碩士研究生
*通訊作者 譚艷,E-mail:tanyan@hnca.org.cn
引用信息 彭思意,魏濤,譚艷,等.消化道腫瘤病人術后癥狀群、心理彈性和社會支持與生活質量的相關性研究[J].循證護理,2023,9(8):1400-1405.
全球惡性腫瘤的發病率及死亡率近年呈持續升高趨勢,我國的消化道腫瘤發病率及病死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1-2],嚴重威脅我國居民健康。手術是治療消化道腫瘤的主要方式之一。與其他類型腫瘤相比,消化道腫瘤病人相對來說具有更多的營養及情緒癥狀,特別是手術治療后更加重了癥狀的發生,且這些癥狀多以集群的形式存在,影響病人術后康復和生活質量。心理彈性、社會支持分別作為個體的內部、外部積極因素,兩者與生活質量之間也存在密切關系。有研究表明,良好的社會支持能有效地促進個體心理彈性的發展;而心理彈性高的個體往往能更好地適應應激事件,保持身心健康[3-4]。目前,國內外有關消化道腫瘤病人生活質量的探討的文獻主要針對化療病人,而針對術后病人的相關研究報道較少。本研究旨在探討消化道腫瘤術后病人癥狀群、心理狀況、社會支持對病人生活質量的影響,為后期制定改善病人術后生活質量的有效干預管理策略提供參考依據。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采用便利抽樣法,選取2021年11月—2022年4月在湖南省某腫瘤專科醫院腸道外科住院治療的消化道腫瘤術后病人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經病理學檢查確診為消化道腫瘤,術后1個月內的病人;年齡≥18歲;意識清楚、無認知功能障礙及溝通障礙;病情許可、愿意配合調查。排除標準:有精神性問題或曾報告有精神異常史及嚴重器質性疾病者。參與者均知情同意,自愿加入本研究。問卷調查依據多元回歸分析的樣本量估算方法,樣本量為自變量的5~10倍。本項研究納入的自變量數約為18個,計算樣本量為90~180例,考慮到10%的無效問卷,調查至少需要100~200例病人。本研究實際完成調查204例,其中3例問卷填寫數據丟失超過20%,予以舍棄,最終納入201例病人進行分析。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
1.2.1.1 一般資料調查表
由研究者在文獻回顧和小組討論的基礎上自行設計,包括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居住方式、居住地、婚姻狀況、家庭月收入、病理診斷、術后時間、角色定位等社會人口學資料。
1.2.1.2 中文版安德森癥狀評估表(MD Anderson Symptom Inventory,MDASI)
MDASI是美國德克達斯州大學安德森癌癥中心于2000年研制的多癥狀自評量表,目前已被翻譯成29種語言版本(包括中文版 MDAS-C)。MDASI由兩部分組成,第1部分13個條目,主要評估腫瘤病人過去24 h中13種腫瘤常見癥狀的嚴重程度;第2部分6個條目,主要評估癥狀對腫瘤病人生活的影響程度。各項內容采用數字評分法,以0~10計分,得分越高表明癥狀越嚴重[5],該量表中文版已在我國腫瘤人群中得到廣泛地使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6]。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896。
1.2.1.3 心理彈性量表簡化版(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10)
CD-RISC-10由美國心理學家Campbell-Sills等于2010年編制而成,該量表共有10個條目,用來評估病人遭遇應激事件的適應狀態,以反映其心理彈性水平[7]。本研究使用的是由Wang等[8]翻譯并修訂的中文版CD-RISC10,采用0(從不)~4分(總是) 5級評分,得分越高心理彈性水平越高。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 為0.927。
1.2.1.4 社會支持評定量表
本研究選用的社會支持評定量表由肖水源[9]編制,該量表共10個條目,包括客觀支持、主觀支持和對社會支持利用度3部分,得分越高,社會支持程度越好。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586。
1.2.1.5 癌癥生活質量測定(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Generic Scale,FACT-G)
采用FACT-G對消化道腫瘤病人的生活質量進行調查。該量表包括生理狀況(7條)、社會/家庭狀況(7條)、情感狀況(6條)、功能狀況(7條)4個維度,共27個條目,采用0~4分5級評分法,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好。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654。
1.2.2 調查方法
由經過統一培訓的調查員進行調查,使用統一的指導語向病人介紹研究目的和意義,爭得病人同意和配合后開始調查,選擇在病人病情平穩狀態下且安靜無打擾的病房中進行。問卷填寫完畢后由調查員統一回收,如有疑問,當場詢問并及時更正,信息填寫不全經詢問未補全的問卷予以剔除。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首先判斷數據是否符合正態分布,符合正態分布的定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定性資料以頻數、百分比(%)、中位數及四分位數[M(P25,P75)]表示,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癥狀群,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或方差分析,消化道腫瘤病人術后生活質量與癥狀群、心理彈性、社會支持總分的相關性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多因素回歸分析以生活質量總分為因變量,單因素分析中有統計學意義的變量為自變量納入方程進行線性回歸分析。本研究均采用雙側檢驗,檢驗水準取α=0.05。
2 結果
2.1 病人的一般資料
201例消化道腫瘤術后病人中,男138例(68.7%),女63例(31.3%);年齡為21~81(57.00±10.97)歲;居住地:農村136例(67.7%),城鎮65例(32.3%);癌癥類型:肝/膽癌67例(33.3%),直腸癌52例(25.9%),結腸癌50例(24.9%),胃癌22 例(10.9%),其他類型癌癥10例(5.0%)。
2.2 消化道腫瘤術后病人生活質量、癥狀群、心理彈性及社會支持得分情況
生活質量總分為25~99(57.78±13.49)分,其中生理狀況、社會/家庭狀況、情感狀況、功能狀況維度得分分別為(14.77±5.33)分、(16.28±3.05)分、(14.49±5.35)分、(12.24±6.29)分。消化道腫瘤病人術后癥狀發生頻率由高到低依次為疼痛(92.5%)、疲勞(92.0%)、睡眠不安(88.1%)、昏昏欲睡(87.1%)、口干(85.6%),其中較嚴重的癥狀為疼痛、疲勞和睡眠不安(均為5.00 分),詳見表1。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到的癥狀群分別是:疼痛-睡眠癥狀群包括疼痛、疲勞、睡眠不安、苦惱、昏昏欲睡5個癥狀;手術相關癥狀群包括氣短、悲傷、麻木、胃口不好、健忘、口干6個癥狀;上消化道癥狀群包括惡心和嘔吐2個癥狀。見表2。癥狀群嚴重程度得分分別為(4.49±2.24)分、(2.83±1.90)分、(2.23±2.74)分。心理彈性得分為7~40(27.40±7.68)分。社會支持得分為26~57(43.87±6.18)分,其中主觀支持、客觀支持、對支持的利用度得分分別為(26.62±4.00)分、(9.72±2.49)分、(7.53±1.98)分。
2.3 不同一般資料消化道腫瘤病人術后生活質量得分比較(見表3)
2.4 消化道腫瘤病人術后生活質量得分與癥狀群、心理彈性、社會支持的相關分析
消化道腫瘤病人術后生活質量得分與癥狀群(疼痛-睡眠相關癥狀群、手術相關癥狀群、上消化道癥狀群)得分均呈負相關(r值分別為-0.410,-0.361,-0.197),與社會支持(客觀社會支持、主觀社會支持、對支持利用度)均呈正相關(r值分別為0.274,0.228,0.270),與心理彈性呈正相關(r=0.489),均Plt;0.05。
2.5 消化道腫瘤病人術后生活質量影響因素的線性回歸分析
以生活質量總分為因變量,將單因素分析中有統計學意義的因素,包括性別、文化程度、居住地、家庭人均月收入、角色定位、3個癥狀群、社會支持3個維度、心理彈性為自變量,進行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心理彈性、疼痛-睡眠癥狀群、家庭人均月收入、客觀支持得分進入回歸方程,可解釋樣本總體的41.3%。其中心理彈性高的病人,生活質量高;疼痛-睡眠相關癥狀嚴重的病人,生活質量低;家庭人均月收入高的病人,生活質量高;客觀支持來源多的病人,生活質量高。詳見表4。
3 討論
3.1 消化道腫瘤病人術后受多種癥狀困擾,生活質量處于中等偏下水平
本研究結果顯示,消化道腫瘤病人術后存在諸多癥狀,這些癥狀彼此關聯,以群組的形式出現,構成了癥狀群。研究發現消化道腫瘤病人術后主要存在3個癥狀群:疼痛-睡眠相關癥狀群,手術相關癥狀群,上消化道癥狀群。
疼痛-睡眠癥狀群由疼痛、疲勞、睡眠不安、苦惱、昏昏欲睡組成,與Hao等[11]研究得出的心理癥狀群、疼痛癥狀群相似。消化道腫瘤病人入院時伴有軀體疼痛,而手術后,這種疼痛就轉變為了切口疼痛,導致病人夜晚難以入睡,從而影響了睡眠質量。研究顯示,疼痛、疲乏、睡眠障礙、抑郁情緒之間存在協同作用,手術創傷越大,術后疲乏越嚴重,睡眠障礙可加重疲乏癥狀,進而導致病人出現苦惱、焦慮、抑郁等心理反應,影響病人術后的生活質量[12-14]。此外,術后鎮痛藥的使用,部分病人在日間會出現昏昏欲睡的癥狀。臨床醫護人員應意識到:當病人出現苦惱和焦慮時,同時也會經歷睡眠不安等癥狀的困擾。在對病人進行疲乏癥狀管理的同時,也應注重病人睡眠質量和心理狀況的評估。
手術相關癥狀群包括氣短、悲傷、麻木、胃口不好、健忘、口干。全身麻醉下氣管插管病人拔管后可能因喉頭水腫、麻醉藥物殘余作用抑制肺通氣功能及術后咳嗽力量減弱等因素出現術后氣短;圍術期進食進水減少出現口干;手術、麻醉藥物及機體應激出現悲傷、麻木、胃口不好等癥狀,這6種癥狀均與手術密切相關,所以命名為手術相關癥狀群,與彭翠娥等[15-16]得出此癥狀群的具體內容有差異,可能與使用的量表及疾病種類等不同有關。上消化道癥狀群包括惡心與嘔吐,這與其他相關研究結果[17-18]一致。惡心與嘔吐是腫瘤化療過程中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同樣,在消化道腫瘤術后病人中,惡心嘔吐發生率也較高,跟消化道腫瘤病人化療相關惡心嘔吐不同的是,消化道腫瘤病人術后惡心嘔吐癥狀多與麻醉反應與鎮痛藥物的使用有關,且消化道腫瘤病人術后常使用復方氨基酸和脂肪乳劑等營養藥物,若病人不耐受或輸液速度未調節好,也會引起病人惡心嘔吐。
本研究結果顯示,消化道腫瘤病人術后生活質量處于中等偏低水平,其生活質量得分為(57.78±13.49)分,與杜艇[19]研究中結直腸癌病人的生活質量水平相同。在生活質量的4個維度中,評分最低的是功能狀況(12.24±6.29)分,可能與腫瘤確診和手術治療有關。腫瘤確診作為重大應激性事件,使病人不得不轉移向病人角色,喪失了其在社會及家庭中承擔的原有角色,手術以及后續住院護理對其活動的限制使其功能狀況方面的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滿足。提示醫護人員應從癥狀管理角度出發,減輕相關癥狀群對病人術后生活質量造成的影響。
3.2 軀體癥狀、心理狀況以及社會支持對消化道腫瘤病人術后生活質量的影響
本研究發現,在控制了其他一般資料后,家庭人均月收入、心理彈性和客觀支持對消化道腫瘤病人術后生活質量有正向預測作用,疼痛-睡眠癥狀群嚴重程度對生活質量有負向預測作用。其中心理彈性的標準化回歸系數最大,其次為疼痛-睡眠癥狀群。
與既往研究一致,家庭人均月收入越高的病人,生活質量越高[20]。而性別、受教育程度、居住地與腫瘤病人生活質量的關系尚未有定論。有研究顯示,男性、受教育程度高、居住在偏遠地區的腫瘤病人[21-22]生活質量高,而此項研究并未發現這些因素在消化道腫瘤病人術后生活質量上的差異,提示今后仍需開展相關研究予以佐證。
本研究結果顯示,3個癥狀群得分與消化道腫瘤病人術后生活質量水平均呈負相關,癥狀群越嚴重,病人術后生活質量越差。樣本中疼痛-睡眠癥狀群嚴重程度最高,并且從回歸分析中發現,3個癥狀群中,僅疼痛-睡眠癥狀群是消化道腫瘤病人術后生活質量的獨立影響因素。國外一項研究指出疼痛、睡眠不安、昏昏欲睡、疲勞癥狀與生理功能得分密切相關[23]。分析原因,癌痛是腫瘤病人常見的癥狀[24],而手術創傷加重了腫瘤病人身體的疼痛,進而導致病人術后疲勞、睡眠不安、苦惱的程度增高,嚴重影響病人治療的依從性,降低了病人的生活質量。提示在消化道腫瘤病人的癥狀管理中,要著重強調對疼痛-睡眠相關癥狀群的控制。心理彈性得分高的病人,生活質量也高,呼偉霞等[25]通過心理彈性訓練,明顯增加了胃癌根治術后病人的生活質量。在此樣本中,心理彈性起的作用最大,提示對于消化道腫瘤術后病人,要重點改善其心理彈性。社會支持中,消化道腫瘤病人的生活質量水平與其獲得的社會支持總分及3個維度的得分呈正相關,與Ruiz-Rodriguez等[4,26]的研究結果一致。社會支持多的病人有更多的可利用資源并能夠運用這些資源去應對疾病和促進康復;而社會支持較低的病人則自我管理及對資源的利用較低。進一步的線性回歸分析顯示客觀支持是生活質量的影響因素,這一發現未見其他文獻報道。客觀支持是個體在社會中受到的客觀的、能夠看得見的或實際的幫助,包括物質上的資助和社會關系中的人員所給予的實際幫助。提示對于消化道腫瘤手術病人,臨床醫護人員與其家庭成員應有意識地去整合各種力量和資源為病人提供良好的客觀社會支持。
4 小結
消化道腫瘤病人術后受多種癥狀困擾,生活質量處于中等偏下水平。家庭人均月收入、心理彈性和客觀支持情況的改善有助于提高消化道腫瘤病人術后生活質量,疼痛-睡眠癥狀群是影響生活質量最大的危險因素。提示臨床醫護人員需要全面綜合管理病人多種癥狀,預防性采取措施進行干預,尤其是疼痛-睡眠癥狀群。同時,也需積極改善消化道腫瘤病人術后心理彈性和客觀社會支持狀況,減輕腫瘤病人癥狀負擔,提高腫瘤病人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XIA C F,DONG X S,LI H,et al.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 and United States,2022:profiles,trends,and determinants[J].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22,135(5):584-590.
[2]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Cancer Collaboration,KOCARNIK J M,COMPTON K,et al.Cancer incidence,mortality,years of life lost,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and 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 for 29 cancer groups from 2010 to 2019: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J].JAMA Oncology,2022,8(3):420-444.
[3] DAI W W,ZENG Y F,LIANG E,et al.The actuality of resilience,social support and quality of life among patients wit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n China[J].Nursing Open,2022,9(4):2190-2198.
[4] RUIZ-RODRGUEZ I,HOMBRADOS-MENDETA ,MELGUIZO-GARN A,et al.The importance of social support,optimism and resilience on the quality of life of cancer patients[J].Frontiers in Psychology,2022,13:833176.
[5] CLEELAND C S,MENDOZA T R,WANG X S,et al.Assessing symptom distress in cancer patients:the M.D.Anderson Symptom Inventory[J].Cancer,2000,89(7):1634-1646.
[6] 蒲樹英,姚芡芡,蔣瑋,等.中文版安德森腦腫瘤癥狀評估量表的信效度檢驗[J].中華護理雜志,2021,56(6):855-860.
[7] LAURA C S,STEIN MURRAY B.Psychometric analysis and refinement of the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validation of a 10-item measure of resilience[J].Journal of Traumatic Stress,2007,20(6):1019-28.
[8] WANG L,SHI Z B,ZHANG Y Q,et al.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10-item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in Chinese earthquake victims[J].Psychiatry and Clinical Neurosciences,2010,64(5):499-504.
[9] 肖水源.《社會支持評定量表》的理論基礎與研究應用[M].臨床精神醫學雜志,1994(2):98-100.
[10] 萬崇華,孟瓊,湯學良,等.癌癥患者生命質量測定量表FACT-G中文版評介[J].實用腫瘤雜志,2006,21(1):77-80.
[11] HAO J L,GU L Y,LIU P,et al.Symptom clusters in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after colostomy:a longitudinal study in Shanghai[J].Th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edical Research,2021,49(12):3000605211063105.
[12] ZIMMARO L A,CARSON J W,OLSEN M K,et al.Greater mindfulness associated with lower pain,fatigue,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in women with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J].Psycho-oncology,2020,29(2):263-270.
[13] CHIANG S H,HO K Y,WANG S Y,et al.Change in symptom clusters in head and neck cancer patients undergoing 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a longitudinal study[J].European Journal of Oncology Nursing,2018,35:62-66.
[14] 金艾香,譚若云,李英,等.AR體感運動聯合穴位按摩在乳腺癌術后患者癥狀群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護理管理,2021,21(10):1510-1517.
[15] 彭翠娥,李贊,呂春柳,等.口腔癌術后患者癥狀群的調查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20,36(28):2209-2215.
[16] 陳斯,劉春桃,歐玉蘭.肺癌患者術后3個月癥狀群的調查研究[J].現代醫藥衛生,2021,37(11):1810-1813.
[17] 王旭,張衛紅,陳長香,等.胃癌術后患者癥狀群的調查分析[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8,15(14):8-10.
[18] MA J S,XU H,LIU S,et al.An investigation of symptom clusters and sentinel symptoms during the first 2 cycles of postoperative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J].Cancer Nursing,2022,45(6):488-496.
[19] 杜艇.結直腸癌患者術后化療期間癥狀群及其與生活質量相關性研究[D].十堰:湖北醫藥學院,2022.
[20] LEE T S,LIU H C,TSAUR W G,et al.Monthly disposable income is a crucial factor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knee osteoarthritis[J].Healthcare(Basel,Switzerland),2021,9(12):1703.
[21] SZPILEWSKA K,JUZWISZYN J,BOLANOWSKA Z,et al.Acceptance of disease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enteric stoma[J].Polski Przeglad Chirurgiczny,2018,90(1):13-17.
[22] ELDER-ROBINSON E,DIAZ A,HOWARD K,et al.Quality of life in the first year of cancer diagnosis among aboriginal and non-aboriginal people living in regional and remote areas of Australi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2021,19(1):330.
[23] PISU M,AZUERO A,HALILOVA K I,et al.Most impactful factors on the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of a geriatric population with cancer[J].Cancer,2018,124(3):596-605.
[24] YANG J,WAHNER-ROEDLER D L,ZHOU X,et al.Acupuncture for palliative cancer pain management:systematic review[J].BMJ Supportive amp; Palliative Care,2021,11(3):264-270.
[25] 呼偉霞,劉昶.心理彈性訓練對腹腔鏡胃癌根治術后患者生活質量和負性情緒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8,26(1):38-41.
[26] KYRIAZIDOU E,ALEVIZOPOULOS N,DOKUTSIDOU E,et al.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nd social support of elderly lung and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patients undergoing chemotherapy[J].SAGE Open Nursing,2022,8:23779608221106444.
(收稿日期:2022-10-20;修回日期:2023-04-01)
(本文編輯 孫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