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動漫產業從起步階段發展至今誕生了一大批優秀作品,在技術層面有精良的制作工藝和出色的視覺效果,在故事層面也能深挖角色內心體現充盈的精神內核。本文將針對中國動漫產業發展現狀進行深層次剖析,通過案例分析結合涌現的新技術,以及目前優秀傳統文化崛起的趨勢,對中國動漫產業的未來發展路徑進行探尋。
【關鍵詞】動漫產業;數字技術;優秀傳統文化
【中圖分類號】G1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3)21—198—03
動漫產業包含了動畫產業和漫畫產業,即通過作者手繪,或者借助計算機技術創造出虛擬的形象,并包含有故事情節的作品。動漫作品因其可以低成本地完成作者地奇思妙想,以及能夠夸張地表現角色的神情及動態,而成為故事情節的一種重要載體。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以及計算機技術的迭代,動漫產業獲得了蓬勃發展的黃金時期[1]。最近幾年,我國的動漫產發展勢頭正盛,2020年我國的動漫產業總產值已經達到了2500億人民幣[2],但是和歐美相比,我國的動漫產業在基礎技術以及故事性上還有很多不足。不斷嘗試新技術、新方法,繼續加強融合創新是重要出路。
一、中國動漫產業的發展過程及現狀
(一)動漫產業產值不斷增長
近幾年,我國的動漫產業高速發展。我國動漫產業集群和優勢隨之漸顯,產業區地培育已經具有一定規模,動漫展會和動漫產業相關交易氣氛較為活躍。2011—2020年,我國的動漫產業總產值在宏觀上呈逐年增長的態勢。
(二)動漫制作水平穩步提升
動漫產業的內容創意落地的最關鍵步驟就是動畫的制作。目前,動畫的制作產業種類總體分為兩類,一類是二維動畫作品產業,另一類是三維動畫作品產業。前者的人工成本要更高一些,由于二維動畫以動畫師手繪為主要生產方式,制作周期更長。后者主要以動畫軟件建模方式生產作品,技術依賴性相對較高,因此人工成本較低,制作周期也比較短。目前階段,我國動漫企業的制作水平逐步提高,一般從事動畫制作的公司有兩種:一種是原創動畫制作公司,另一種是動畫制額作代工公司。一些企業的動畫制作能力已經逐漸開始和國際接軌,能夠將美日等動漫產業大國的動漫作品進行承接。因此,我國動漫制作水平逐漸得到國際動畫產業的肯定。
(三)動畫內容的多樣性不足
在我國的動漫產業相關的內容建設中,占主導地位的就是動畫連續劇與動畫電影,這兩種動漫表現形式是使動漫形象在觀眾之間能夠廣泛傳播和構建動漫品牌的重要部分。2011年,我國的電視動畫連續劇生產的總時長為261000分鐘,動畫年產量居全球首位。該優勢在2012年開始改變,從2012年起國內動畫連續劇產能逐漸下降。根據2019年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公報中的數據進行分析和挖掘,2019年我國的電視動畫連續劇總時長為86000分鐘左右,相比于2018年上漲了3%,總共是460部。而且電視動畫連續劇題材主要包括七種類型,有童話、神話、歷史等。然而在國產動畫連續劇題材中占比最大的是童話題材,而教育、科幻等其他題材所占比例較小。由此我們可認為,現階段國內電視動畫連續劇從內容和故事創作方面來看,以低齡群體為主。整體上看,我國動漫產業作品的內容制作產能較大,而在內容豐富度方面還有待開發。
(四)動漫產業鏈條不完整,高質量動漫作品較少
我國的動漫產業目前仍處于市場轉型和發展的重要階段,宏觀來看,我國的動漫產業缺乏一套較為完整的動漫產業作品的生產和發展模式。目前,我國動漫產業的運營商相對缺乏創新發展的理念和思維,在動漫作品運營中,仍將產品的營銷作為重點,忽視了作品的內容制作。此外,仍缺乏后期衍生品的開拓和嘗試,很大一部分動漫作品從策劃到后期的宣發出現虎頭蛇尾的現象。而動漫的產業中,主要的創新在作品的表現外在形式上。這與美國的動漫產業結構的發展形態存在較大的差距。近些年,隨著國家的大力扶持及動漫市場的擴張,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到動漫相關產業中。但從整體上來看,優質動漫作品產出少,甚至曾一度出現水平低的,粗制濫造的動漫作品。我國的動漫題材較為單一,缺乏更深層次的精神內涵,難以吸引更多更廣泛的受眾,很多作品在為觀眾提供來娛樂的同時,不能起到令觀眾深思的作用。
(五)我國動漫產業的投融資規模開始出現大幅下滑
2018年之前我國的動漫產業整體處于資本流動高度活躍的時期,從投資數量到投資金額都在高速增長,整個市場總體上比較繁榮。2015年單年度投融資數量達到104筆,融資的總金額也達到了25.3億人民幣;2016年全年投資數量為148筆,融資規模更是達到了50.5億人民幣。從2017年起,我國動漫產業的投資數量出現比較明顯的回落,但投融資規模仍然處于不斷增加的狀態。2019年到2021年,中國動漫產業相關的投融資數量和融資規模出現了大幅下滑,此外,受特殊狀況影響,這一下滑的趨勢將會持續較長時間,國內的動漫產業也進入了新的整理階段。
二、中國動漫產業未來道路探尋
(一)計算機及數字相關技術在動漫產業中的應用
近幾年,動漫游戲在年輕群體中備受推崇,究其本質,動漫和游戲都帶有較強的藝術設計性質,在兩者的有機結合中,動漫游戲實現了包括角色設計、場景和劇情的設計聯結,有故事體系、環境背景、角色特征等,這使得動漫游戲擁有較強內容豐富度。在動漫游戲的設計過程中,角色的塑造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在角色設計中,需借助數字技術進行設計和完善[6],目前,PS、Maya等設計軟件已經逐漸成為設計動漫游戲角色的重要部分。
動漫游戲角色構建的過程主要分為素材采取、草圖繪制、定稿制作等幾個步驟,具體如下。
1.素材采取
該步驟是內容設計開始前的準備工作,確定好角色的基本形象、基本性格特點、外形特征,設計符合基本設定的形象輪廓。在設計內容的前期階段,作者需要進行大量的資源采集的相關工作,用于設計的參考。在動畫電影《大鬧天宮》中,制作團隊在設計托塔李天王的形象時,最開始確定托塔李天王的外形特征,即身披甲胄,左手托天王塔,右手拿三叉戟。這便是大眾認知里托塔李天王傳統的形象,依照該外形的基礎上進行二度創作。該工作需要進行資料積累相關的素材,從而制造出更為貼合設計思路的角色,把握好設計的分寸。在素材采集的過程中,計算機數字技術發將起到重要作用。計算機數字技術能夠縮短查閱時間、減少成本損耗,讓設計師在網絡中檢索到更大規模的相關內容,并且迅速找到有用的資料和信息。對圖片、視頻、文本等有用信息進行復制和轉移,通過使用計算機數字技術,設計師不僅能夠較為輕松地獲取海量信息資源,也能夠使用計算機進行分析和再現。
2.草圖繪制
該步驟的主要內容是設計師將設想框架在草圖中實現,草圖的設計過程一般需要進行多次的調整和修改,制作多版方案,并在各個維度上進行綜合的對比和取舍,選擇較為合適的設計方案。在《大鬧天宮》動畫電影里,為了設計出托塔李天王的熒幕形象,設計師會提前制作出不同版本的方案,再對這些方案進行分析,確定那一版更加適合角色形象,并在分析過程中使用不同設計風格和不同類型的道具,如在確定托塔李天王的形象過程中,設計師嘗試不同的道具在托塔李天王身上的體現出的不同的效果,并進行版本選擇。在游戲《英雄聯盟》中,不同的英雄進行角色設計的過程中,也要對比各個版本的方案[4],設計師需要設計出同一個英雄的不同版本的角色形象,其中包括手套、頭盔以及不同部位的造型等等,這樣可以讓這些元素進行靈活組合和搭配。在繪制及完善步驟中,設計師對大量不同版本的草圖進行詳細對比和分析,選擇出最合適的草圖方案,對其進行詳細的設計調整。
3.定稿制作
最終的定稿繪制步驟是整個動漫角色設計過程中的關鍵步驟,設計細節的把控和調整顯得至關重要。在角色草圖設計的基礎之上,對角色進行進一步完善和細節的設計,從人體結構的組成、面部五官的設計和調整,到角色服飾和道具在質感上的優化、整體結構的優化、顏色的搭配和處理等。通過計算機數字技術的輔助,動漫游戲的角色完成基本的設計。通常定稿會有相應的生產流程:制作分線稿、對內容進行上色、細節部分的調整以及后期處理等幾大步驟,制作線稿步驟的主要工作就是對角色形象進行相對精細的描繪。線稿處理過程中,比較傳統的方式是先準備紙張和筆,然后借助透光臺,對畫作進行相對細致地繪制。而在計算機數字技術支持下,設計師可以借助計算機軟件的各種實用工具在已有草圖地圖層之上,創建一個新地圖層進行線稿地繪制。計算機圖層地特殊性質能夠保證作者在線稿圖層上進行創作而不干擾草圖層。此外,色彩以及細節描繪等步驟能夠使用功能強大的噴槍、筆刷等實用工具,將油漆桶工具運用于繪制過程中,為角色迅速上色。現在地PS 軟件內含十多種筆刷工具,可以呈現出油畫筆、狼毫等多種的筆觸地效果,并且筆觸地形狀也可以自由調節,同時,PS支持添加第三方的筆刷,能夠較好地滿足設計師繪圖時的各項需求。
(二)動漫產業和虛擬現實技術的結合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三維建模系統逐漸運用于動漫產業中,在虛擬現實技術和制作動漫作品進行有機結合的過程中,很多計算機技術提供了相應的支持和推動作用,在這些技術中,比較重要的是虛擬現實的建模系統[5]。技術人員需要在計算機中對現實世界進行逼真的模擬,在這個過程中,既需要對事物進行建模,也需要應用到虛擬現實的相關技術。在對動漫進行建模的過程中,技術人員要對實際物品、場景背景、虛實結合以及行為這四種建模方式進行有機交互和融合。例如,在對場景信息做建模的過程中,需要模仿場景的形狀特征,然后再對材質、幾何信息等進行處理。這一階段要保證所有的模型和現實場景具有很強的相似性。一般來說,在建模之前,可以對場景實物進行三維技術掃描,通過三維數據找到精確的坐標位置,從而可以做到和真是場景高度相似。此外,在動漫制作過程中,也經常會用到運動捕捉技術。運動捕捉技術可以將計算機獲取到的角色動作數據移植到已經制作完成的模型中,通過捕捉到的動作信息制作畫面更加真實的動漫作品。
(三)我國動漫產業與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度融合
如今,二次元動漫是新一代年輕人的必不可少的文化符號,也與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內容有著非常深厚的聯系,二次元動漫有可能成為帶動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事實上,早在19世紀我國優秀傳統文化與二次元動漫就有很好的結合,并誕生了一系列優秀的作品,如《聚寶盆》《神筆馬良》等。近些年,隨著社交網絡和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告訴發展,二次元動漫和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與之間的“次元壁”也被新一代熱愛二次元動漫和優秀傳統文化的青少年所打破,最近幾年,《大魚海棠》《白蛇:緣起》等動畫電影在國內掀起一陣二次元動漫和傳統民間神話傳說的風潮[3]。這意味著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和二次元動漫結合非常成功,同時,我們也看到了更多的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與二次元動漫產業進行深度融合的可能。目前,國內的優秀傳統文化與二次元動漫殘頁的結合仍然處于“個案時代”,而且結合的方法也比較單一,并未形成成熟的產業鏈。此外,二次元動漫產業和優秀傳統文化的結合可以融合一些人文關懷和時代特色,將較為傳統的思考與現代的新興觀念進行有機結合,為這樣的作品提供新時代的精神內容[7]。在二次元動漫產業與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結合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始終堅持在發展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增強文化的創新性,不斷吸取優秀外來文化的優點和獨到之處,并保持著海納百川的態度,對包括二次元動漫文化的小眾文化保持一個開放的態度,將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作為為主心骨,同時接納二次元動漫文化,從而豐富中國現代新興文化。
三、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的動漫產業在近些年的發展相較于國際一流的動漫產業,仍有速度慢,豐富度不足,產業不完整等諸多問題。在這樣一個新技術蓬勃發展,優秀傳統文化逐漸引領潮流的時代,我國的動漫產業需要做出各種類型的嘗試和探索,從而不斷完善產業,推動我國的動漫產業健康長久發展。
參考文獻:
[1]尹雨晴.基于中國動漫產業跨界融合發展的路徑探尋[J].傳媒論壇,2022(14).
[2]熊楚卉.中國動漫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分析[J].大眾標準化,2022(12).
[3]劉小娟,傅曉紅.中國動漫產業鏈發展路徑研究[J].上海管理科學,2022(3).
[4]雷宇昂.數字技術在現代動漫游戲角色設計中的應用[J].藝術品鑒,2021(23).
[5]李桂君,姚淳,陳斐,等.虛擬現實技術在護理教學中的應用進展[J].上海護理,2022(9).
[6]曹素娜.3D技術在數字媒體藝術動漫設計中的應用探討[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1(23).
[7]解輝.當代中國的動漫產業市場發展現狀探討[J].科技風,2019(7).
作者簡介:郭松笛(1995—),女,山西運城人,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為漫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