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探討了中西文化差異對英語翻譯的影響以及解決這些影響的對策。首先分析了語言結構和表達方式的差異,以及文化觀念和價值觀的差異對翻譯的影響。然后提出了解決這些影響的對策,包括文化敏感性和背景知識的重要性,深入了解中西文化的差異特點,適當運用翻譯技巧,以及翻譯審校和反饋機制的應用。
【關鍵詞】中西文化差異;英語翻譯;語言結構;文化觀念;價值觀
【中圖分類號】H31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3)21—231—03
引言
隨著全球化的發展,中西交流與合作日益頻繁,英語翻譯在中西文化交流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然而,中西文化差異對英語翻譯帶來了挑戰。中西文化在語言結構、表達方式、文化觀念和價值觀等方面存在差異,這些差異會影響翻譯的準確性和適應性。因此,解決中西文化差異對英語翻譯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
一、中西文化差異對英語翻譯的影響
(一)語言結構和表達方式的差異
1.語法結構的差異
中文的語法結構相對復雜,重視修辭和句式的多樣性,而英文則更注重簡潔和直接表達。這種差異在翻譯中可能導致句子結構的變化、信息的丟失或增加,以及句子的緊湊度和流暢度的改變。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翻譯人員應該注重句子的結構調整,以使譯文更符合英文的語法規則和習慣。同時,需要注意不改變原文的意思和風格[1]。
2.詞序的差異
中文和英文的詞序存在明顯的差異。中文通常采用主謂賓的詞序,而英文則采用主謂賓的基本順序,但也存在更多的靈活性。這種詞序差異可能導致在翻譯過程中需要調整詞語的順序以使其更符合英文的表達習慣。同時,需要注意不改變句子的意思和語氣。
3.修辭手法的差異
中文修辭手法豐富多樣,包括比喻、夸張、對仗等,而英文則更注重簡潔和直接表達。在翻譯過程中,翻譯人員需要考慮如何恰當地傳達原文的修辭效果。這可能需要使用相應的英文修辭手法,或者通過其他手段將修辭效果轉化為相應的英文表達。
4.文化隱喻和成語的翻譯
中文中常使用文化隱喻和成語來表達特定的含義和文化內涵,而英文中可能不存在對應的隱喻和成語。在翻譯這些表達時,翻譯人員需要權衡使用直譯、意譯或等效表達等不同的翻譯策略,以確保目標語言讀者能夠理解原文的意思并獲得相似的文化體驗。
(二)文化觀念和價值觀的差異
1.社會關系和禮貌
中文文化強調集體主義、家庭觀念和尊重長輩,而英文文化則更注重個人主義和自由。在翻譯中,涉及社會關系和禮貌用語時,翻譯人員需要考慮目標語言文化對于這些概念的理解和表達方式。需要適當調整翻譯策略,以使譯文符合目標語言文化的習慣和價值觀。
2.文化符號和象征
中西文化中存在不同的文化符號和象征,這些符號和象征在翻譯中可能需要適當解釋或替換。翻譯人員需要了解目標語言文化的符號和象征體系,并使用相應的表達方式來傳達原文的意義和文化內涵[2]。
3.價值觀的轉化
中文和英文的價值觀有所不同。例如,中文文化強調家庭、尊重長輩和傳統價值觀,而英文文化更注重個人成就、獨立性和自我表達。在翻譯中,翻譯人員需要在保留原文意義的基礎上,考慮如何適當轉化和調整譯文的價值觀,以使其更符合目標語言讀者的理解和接受。
二、解決中西文化差異對英語翻譯的影響的對策
(一)文化敏感性和背景知識的重要性
1.文化敏感性的重要性
文化敏感性是對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和特點有敏銳的覺察和理解的能力。在翻譯過程中,翻譯人員需要意識到中西文化差異的存在,并對不同文化的價值觀、信念、社會習俗等有深入的了解。只有具備文化敏感性,翻譯人員才能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意義和背后的文化內涵,從而準確地傳達給目標語言讀者。
2.背景知識的重要性
翻譯人員需要具備廣泛的背景知識,包括文學、歷史、哲學、社會習俗等方面的知識。這些背景知識對于理解和傳達原文的含義和文化內涵至關重要。例如,當翻譯涉及到特定歷史事件或文化象征時,翻譯人員需要了解這些背景知識,以便準確地選擇合適的詞語和表達方式。
3.學習目標語言文化
除了對原文文化的了解,翻譯人員還應該深入學習目標語言文化。這包括學習目標語言的歷史、文學作品、社會習俗等方面的知識。通過對目標語言文化的了解,翻譯人員可以更好地選擇合適的表達方式,使譯文更貼近目標語言讀者的文化背景[3]。
(二)深入了解中西文化的差異特點
(1)價值觀差異:中西文化在價值觀方面存在明顯的差異。中文文化強調家庭、尊重長輩、集體主義等價值觀,而英文文化更注重個人成就、自由和獨立性。翻譯人員需要深入了解中西文化的價值觀差異,以便在翻譯過程中能夠轉化和調整譯文的價值觀,使其更符合目標語言讀者的理解和接受。
(2)禮儀與社交習慣:中西文化在禮儀和社交習慣方面也存在差異。中文文化注重面子、尊重和禮貌,社交中有許多規矩和禮儀要求,而英文文化更注重直接和開放的交流方式。翻譯人員需要了解中西文化的禮儀和社交習慣,以便在翻譯涉及社交場景的內容時能夠準確傳達原文的含義和文化內涵。
(3)時間觀念:中西文化對時間的看法也存在差異。中文文化強調人際關系和靈活性,對時間更加彈性,而英文文化注重準時和效率。翻譯人員需要了解中西文化的時間觀念差異,以便在翻譯涉及時間的表達時能夠恰當地轉化為目標語言的時間觀念。
(4)藝術與美學:中西文化在藝術和美學方面也有不同的特點。中文文化注重隱喻、象征和含蓄的表達方式,而英文文化更注重直接和明確的表達。翻譯人員需要了解中西文化的藝術和美學特點,以便在翻譯涉及藝術、文學等方面的內容時能夠恰當地傳達原文的意義和藝術風格。
(三)適當運用翻譯技巧
1.自由翻譯和直譯的取舍
在翻譯過程中,翻譯人員需要根據具體的語境和文化差異的影響,適當運用翻譯技巧,其中一個重要的技巧是自由翻譯和直譯的取舍。自由翻譯指的是在翻譯過程中靈活運用語言和表達方式,以適應目標語言讀者的文化背景和習慣。而直譯則盡可能地保持原文的結構和表達方式,以確保準確傳達原文的意思。在面對中西文化差異時,翻譯人員需要權衡自由翻譯和直譯的利弊,并選擇合適的翻譯策略。了解目標語言讀者的文化背景和習慣,判斷他們對自由翻譯和直譯的接受程度,以確保譯文的可理解性和可接受性。考慮中西文化差異對翻譯的影響,確定是否需要適當調整翻譯方式,以使譯文更符合目標語言文化的習慣和價值觀。
2.采用等效翻譯和調整語言風格
在解決中西文化差異對英語翻譯的影響時,另一個重要的翻譯技巧是采用等效翻譯和調整語言風格。等效翻譯是指在翻譯過程中尋找與原文意思相等或相似的表達方式,以確保目標語言讀者能夠準確理解原文的意思。調整語言風格則是根據目標語言的文化和語言習慣,靈活地選擇適合的表達方式和語言風格。
等效翻譯是解決中西文化差異的一種重要策略。它可以幫助翻譯人員在翻譯過程中找到與原文意思相等或相似的表達方式,使譯文在語義和情感上與原文保持一致。等效翻譯有助于傳達原文的核心含義和文化內涵,使目標語言讀者能夠準確理解原文的意思[4]。
整語言風格是為了適應目標語言的文化和語言習慣。每個語言都有其獨特的表達方式和語言風格,因此在翻譯過程中需要靈活運用語言風格,使譯文更符合目標語言讀者的習慣和接受度。調整語言風格有助于提高譯文的可讀性和可理解性,并使譯文更貼近目標語言的文化背景。
在翻譯過程中,翻譯人員需要仔細理解原文的意圖、情感和文化內涵。只有理解了原文的核心含義,才能找到相應的等效表達方式和適當的語言風格。翻譯人員需要對中西文化的差異進行比較和分析,了解其中的差異點。這可以幫助翻譯人員判斷是否需要調整語言風格,并找到與原文意思相等或相似的表達方式。有時,直譯可能無法準確傳達原文的意思,這時可以考慮使用類比和隱喻的方式來進行等效翻譯。類比和隱喻可以幫助目標語言讀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意思,同時保持譯文的美感和文化內涵。在翻譯過程中,翻譯人員可以采用轉換策略,將原文的表達方式轉換為更符合目標語言的表達方式。這包括調整句子結構、語序、詞匯選擇等,以確保譯文更貼合目標語言的習慣和接受度。
通過采用等效翻譯和調整語言風格的對策,翻譯人員可以更好地應對中西文化差異對英語翻譯的影響。這將使譯文更準確、自然和易于理解,同時保留原文的意思和文化內涵。
(四)翻譯審校
翻譯審校是在翻譯完成后進行的審查和修正過程,旨在確保翻譯質量和準確傳達原文的意思。在面對中西文化差異時,翻譯審校可以幫助發現潛在的文化誤解或不當表達,并進行相應的修正。翻譯審校也有助于糾正語言錯誤、格式問題和風格不一致等問題,提高譯文的準確性和流暢度。
翻譯審校是確保譯文準確性和質量的重要環節。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做法和方法,以提高翻譯審校的效果:(1)細致檢查和校對。審校人員應對譯文進行仔細檢查和校對,確保翻譯的準確性、語法正確性和一致性。他們需要檢查譯文中可能存在的錯誤、偏差、歧義或遺漏,并進行修正和調整。(2)比對原文和譯文。審校人員應將原文和譯文進行比對,逐行逐句地對照,確保譯文能準確傳達原文的意思。他們需要確認譯文是否保留了原文的核心概念、語義和文化內涵,并進行必要的修正。(3)語法和語義檢查。審校人員應檢查譯文中的語法錯誤、不恰當的詞匯選擇、詞序問題等。他們需要確保譯文在語法和語義上與目標語言一致,并符合讀者的習慣和理解。(4)校對標點符號和格式。審校人員應檢查譯文中的標點符號使用是否正確,以及文本的格式和排版是否整齊。他們需要確保譯文的標點符號和格式與目標語言的習慣相符,以提高可讀性。(5)考慮上下文和語境。審校人員應將譯文放置在相關的上下文和語境中進行審查。他們需要考慮譯文在整個文檔或文章中的連貫性和一致性,以確保譯文在整體上保持邏輯和流暢。(6)文化適應性檢查。審校人員需要注意譯文是否符合目標語言讀者的文化背景和習慣。他們應檢查譯文中可能存在的文化差異或不適宜的表達,并做出相應的調整和修正。(7)專業術語和行業知識核對。如果譯文涉及特定的領域或行業術語,審校人員需要核對譯文中的術語使用是否準確和一致。他們可以參考相關的詞典、參考資料或與原文作者進行溝通,以確保術語的正確性[5]。
(五)反饋機制
反饋機制是建立起與讀者、客戶或母語者的良好溝通渠道,以獲取他們的反饋和意見。通過反饋機制,翻譯人員可以了解讀者的理解和接受程度,識別可能存在的問題,并及時進行修正和改進。反饋機制還可以幫助翻譯人員提高對中西文化差異的敏感度,了解目標語言讀者的需求和偏好,從而更好地適應和滿足他們的期望。反饋機制在翻譯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供與原文作者或目標語言讀者之間的溝通渠道,以獲得及時的反饋和改進意見。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反饋機制的做法和方法:(1)聚焦目標語言讀者。與目標語言讀者的反饋是改進譯文質量的重要來源。翻譯人員可以通過各種方式獲取讀者的反饋,例如在線評論、問卷調查、訪談等。他們可以了解讀者對譯文的理解程度、易讀性和接受度,并根據反饋意見進行必要的修改和改進。(2)建立翻譯團隊內部的反饋機制。在大型翻譯項目中,建立內部的反饋機制可以促進團隊成員之間的交流和協作。團隊成員可以相互審查和評估彼此的譯文,提供寶貴的意見和建議。這種內部的反饋機制有助于發現問題、解決疑惑,并共同提高翻譯質量。(3)利用翻譯平臺和工具。現代翻譯平臺和工具提供了方便的反饋和評論功能。翻譯人員可以將譯文上傳到平臺上,供其他人審閱和評論。這樣的平臺還可以記錄和跟蹤修改過程,幫助翻譯人員更好地管理反饋和改進意見。(4)定期的評估和改進:翻譯人員應定期評估自己的翻譯工作,并主動尋求反饋和建議。他們可以與其他專業人士進行交流和討論,參加翻譯研討會或培訓課程,不斷提升自己的翻譯技能和知識水平。
三、結語
中西文化差異對英語翻譯的影響是一個復雜而關鍵的問題。本文探討了語言結構和表達方式的差異、文化觀念和價值觀的差異對英語翻譯的影響,并提出了解決這些影響的對策,包括文化敏感性和背景知識的重要性、深入了解中西文化的差異特點、適當運用翻譯技巧以及建立翻譯審校和反饋機制等。
在翻譯過程中,翻譯人員需要充分考慮文化因素,理解原文的文化背景和內涵,同時運用適當的翻譯技巧來確保譯文的準確性和質量。他們還應建立與原文作者和目標語言讀者之間的反饋機制,以獲取及時的反饋和改進意見,不斷提高翻譯的質量和適應度。
參考文獻:
[1]陳奕,張麗華.跨文化交際視角下的翻譯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9.
[2]楊洪權,陳平.翻譯與文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
[3]蔣麗芳.中西文化差異對英語翻譯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4).
[4]王進.英漢翻譯中的文化因素分析[J].中國翻譯,2016(5).
[5]楊明亮.中西文化差異對商務翻譯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外國語文研究,2018(5).
作者簡介:段學慧,女,漢族,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為跨文化交際、英語文學、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