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印發《關于實施新時代基礎教育擴優提質行動計劃的意見》(以下簡稱《擴優提質行動計劃》),聚焦特殊教育普惠優質融合發展的關鍵問題,提出通過實施關愛行動,推進特殊教育優質融合發展。
實施關愛行動,要深刻認識和把握關愛行動的本質和價值取向。殘疾人是社會大家庭的平等成員,也是一個特殊困難群體,需要格外關心、格外關注。實施關愛行動,既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殘疾人事業發展重要論述的具體舉措,也體現了黨和政府對殘疾人教育事業的高度重視和特別支持。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堅持人民至上,大力弘揚人道主義精神,切實將殘疾人教育置于教育發展的突出位置,采取更加有力的傾斜政策和措施,如優先將家庭經濟困難的殘疾兒童納入資助范圍,對殘疾學生特殊學習用品、教育訓練、交通費等予以補助等,強化支持保障,形成關愛氛圍,加快開拓特殊教育優質融合發展新格局,努力以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為殘疾人實現共同富裕奠定堅實基礎。
實施關愛行動,重點是以普及強化普惠。要堅持公平導向,進一步合理布局特殊教育資源,擴大特殊教育學位供給。鼓勵20萬人口以上的縣辦好一所達到標準的特殊教育學校,20萬人口以下的縣因地制宜設立特教班。確保教育全覆蓋,進一步推動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及較大城市加快建設孤獨癥兒童特殊教育學校,確保每一類兒童受教育權利都能得到有效保障;進一步采取有力措施,積極發展學前和高中階段特殊教育,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建設從幼兒園到高中全學段銜接的十五年一貫制特殊教育學校,加快特殊教育“兩頭延伸”發展步伐,顯著提高殘疾兒童學前教育、高中教育普及程度,以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強化特殊教育普惠發展。
實施關愛行動,目的是推進特殊教育優質融合發展。《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明確提出,全面推進融合教育;《“十四五”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提出,推進融合教育,全面提高特殊教育質量;而《擴優提質行動計劃》則進一步提出要通過關愛行動的實施,推進特殊教育優質融合發展。因此,實施關愛行動,不僅是要進一步推動特殊教育與普通教育、職業教育、醫療康復和信息技術等相結合,更重要的是要加強融合教育支持保障體系建設,推進國家、省、市、縣、校五級特殊教育資源中心建設,促進融合教育水平顯著提高;還要通過融合教育示范區和示范校的遴選和建設,由點到面,全面展開,加強探索,把握規律,自覺實踐,逐步形成具有中國特色融合教育優質發展的道路、模式、經驗和理論。
實施關愛行動,根本是立德樹人。首先是要構建“大思政課”體系,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鑄魂育人;其次是要全面貫徹執行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注重潛能開發和缺陷補償,全面提高學生科學和文化素養;再次是要強化藝體勞教育,開齊開足藝術和體育課程,加強殘疾學生生活能力、勞動能力和職業能力的培養,努力將殘疾學生培養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國家有用之才。
(作者為中國教育學會特殊教育分會副理事長、江蘇省教育學會特殊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