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論團體社交康復訓練在封閉式精神科病房優(yōu)質護理服務中的效果。方法 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我院封閉式精神科病房患者48例,隨機分成:對照組、觀察組(各24例)。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增加團體社交康復訓練,比較兩組的護理效果。結果:護理后,觀察組的SSPI評分與NOSIE評分高于對照組,IPRO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于封閉式精神科病房患者,給予團體社交康復訓練將改善患者的精神癥狀與社會功能,有助于患者的康復。
【關鍵詞】團體社交康復訓練;封閉式精神科病房;優(yōu)質護理服務;精神癥狀
Application methods and effectiveness observation of group social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n high-quality nursing services in closed psychiatric wards
DIAO Qi, YUAN Wei, ZHU Xingyan
Wutaishan Hospital, Yangzhou, Jiangsu Province, Yangzhou, Jiangsu 225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group social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n quality nursing services in closed psychiatric wards. Methods:Forty-eightpatients in the closed psychiatric ward of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22 to April 2023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24 cases each).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group social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The nursing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After nursing, SSPI score and NOSIE score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while IPROS score was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For the patients in the closed psychiatric ward, group social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can improve the mental symptoms and social functions of the patients, and contribute to the rehabilitation of the patients.
【Key Words】Group social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Closed psychiatric ward;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s; Mental symptoms
伴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fā)展,我們國家的衛(wèi)生和護理的水平也在不斷提高。精神科屬于一個較為特殊的科室,患者均伴有精神上的異常,其認知和行為等方面會發(fā)生一些不正常的現(xiàn)象,經常會表現(xiàn)出脾氣暴躁、抑郁寡歡等行為,為了保證病人的護理安全,一般都會采取封閉的方式來進行患者的管理[1]。雖然這種方式可以對病人的行為產生很好的約束作用,但是這對于病人的心理來說并不是一件好事,還會導致病人的心理變得更加畸形[2]。所以,需要對病人進行優(yōu)質的護理,來提高病人的心理安全感,減少他們的消極情緒,從而加快病人的病情恢復。研究表明,社交康復訓練可以改善病情,提高病人的社會交往水平,提高生存品質,從而達到整體康復的目的[3]。團體活動既能使患者的興趣增加,同時也有一定防治疾病的效果?;诖?,本文將以我院封閉式精神科病房患者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團體社交康復訓練,現(xiàn)將研究效果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
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我院封閉式精神科病房患者48例,均為男性,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納入標準:①均在我院男病房全封閉式病房接受治療;②患者家屬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③患者文化程度在小學以上;④患者疾病處于穩(wěn)定期;⑤患者住院時間在2周以上。排除標準:①癌癥患者;②中途轉院治療的患者;③伴有軀體疾病的患者。組間資料對比,P>0.05,符合研究所需。具體如表1。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按照病情對患者進行對應的管理,及時指導患者用藥,記錄病情變化。
1.2.2 觀察組 觀察組增加團體社交康復訓練,具體如下:(1)組建護理團隊:其中2位護師作為組長,2位護士為團隊康復訓練團隊成員,明確護理要點與內容,并合理分配好護理任務,然后再統(tǒng)一學習社交康復訓練的方法、過程、技能等,學習后統(tǒng)一考核,合格后再上崗護理。(2)生活行為訓練:旨在使病人逐漸地學會如何適應他們所處的環(huán)境。比如,用模擬的家中培訓和現(xiàn)場實習的方式,讓患者學會日常生活技能,如穿衣、衛(wèi)生管理、做飯等。(3)社會交往技能訓練:旨在改善病人的社交技能,使病人更多地參加社交活動。一般情況下,可以采用團體活動、角色扮演等方式來對病人進行培訓,從而促進病人語言和非語言的表達能力進行提升,確保有更準確的社交敏感能力。(4)學習行為技能培訓:目的在于使病人學會如何用自己的方式來解決和面對不同的現(xiàn)實問題。①開展一般的學習,例如:時事教育、保健衛(wèi)生等,以使病人養(yǎng)成學習新事物和新知識的好習慣。②進行自我用藥的培訓,對病人進行用藥的意義、療效和不良反應等方面的教育,讓病人意識到用藥的重要性,主動地接受用藥,掌握用藥的自我控制方法。(5)社會回歸訓練:對患者進行精神娛樂療法和心理方面的疏導,采取封閉區(qū)域的開放管理方式,白天在固定區(qū)域活動,嘗試接觸外部事物,以便更好的回歸社會。
1.3 觀察指標
(1)觀察兩組的社會功能,利用SSPI量表評分,得分越高,提示患者社會功能越好。(2)觀察兩組的精神表現(xiàn),利用NOSIE量表評分,得分越高,提示患者表現(xiàn)越佳。(3)觀察兩組的康復療效,利用IPROS量評分,得分越高,提示患者康復效果更差。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的社會功能
觀察組的SSPI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2 兩組的精神表現(xiàn)
觀察組的NOSIE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3 兩組的康復療效
觀察組的IPRO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精神病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因其病情而異[4]。就精神分裂癥患者而言,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患者都會表現(xiàn)出孤僻、懶散、敏感多疑的性格,他們會自言自語地微笑,還會懷疑別人是在害他,說他的壞話,或者是在監(jiān)視和控制他,總是對外人有懷疑心理[5]。部分患者甚至還會受到幻覺和妄想的影響,從而會出現(xiàn)一些讓人難以理解的行為。對于精神分裂癥患者來說,其與現(xiàn)實的社會是完全不同的,他們不能很好地融入到正常的工作、學習和人際交往中,導致他們失去了自我認知的能力,他們處理自己的生活的能力也隨之下降,有時候還可能發(fā)生不良事件(自傷、傷人等)[6]。而對于抑郁癥患者來說,他們的癥狀主要是:少言寡語,很少主動,他們覺得自己在各個方面的能力都有所下降,做什么事情都比其他人差。他們興趣索然、郁郁寡歡,甚至不愿意見到任何人。他們會自我譴責,覺得自己的生活沒有任何意義,認為自己的行為給社會和家庭帶來了很大的負擔。此外,抑郁癥的患者還會產生一些消極的情緒,有些人會想方設法地去自殺,更嚴重的人會出現(xiàn)自己與家人一同死亡的想法,因為他們害怕自己的愛人和孩子被人拋棄。抑郁患者的自殺理念和自殺行為對家屬和患者的生活造成了極大的危害,在他們入院后,他們的自殺理念不可避免地受到了醫(yī)務人員的關注。而封閉管理在預防抑郁患者的自殺方面的確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也被公認為是一種比較好的管理方法。另外一種比較普遍的精神疾病就是躁狂癥,它主要表現(xiàn)為話多、興奮、行為夸張等,大多數(shù)情況下都對自我充滿自信,渾身上下都充滿了用之不竭的力量,還喜歡表現(xiàn)自己。然而,此類患者的情緒不穩(wěn)定,易憤怒易激惹,注意力無法集中,會隨著實際病情的變化而發(fā)生變化,做事情也不能做到善始善終,有些患者甚至會出現(xiàn)沖動、傷人等行為。對于這些患者,如果不對他們采取有效的制約措施,他們很可能會對他人產生危險,甚至會對他人形成威脅。所以,封閉式管理也被認為是最佳的管理方式。
精神科疾病患者的疾病復發(fā)率相對較高,且伴隨病情發(fā)展,很多病人將發(fā)生社交障礙,從而嚴重影響其日常生活。對于精神科的患者,以封閉的方式進行管理,固然可以保證病人的生命健康,但若缺少關心與照顧,也會影響病人的恢復速度。團體社交康復訓練主要會以團體的形式對患者展開社會康復訓練,對于患者回歸社會有著顯著幫助[7]。本文在開展封閉式精神科病房患者的護理管理時,觀察組的患者就采取了上述的護理方式,對患者進行了積極的社會康復訓練,相比于常規(guī)護理患者,對比中得知,團體社交康復訓練下患者的SSPI評分、NOSIE評分更高,IPROS評分更低,顯示患者的康復效果較好,社會能力也得到了顯著提升。
綜上所述,在封閉式精神科病房中接受治療時,患者常伴有各種不良狀況,及時進行團體社交康復訓練,以有效地提高病人的心理狀態(tài)和社會機能,促進病人的恢復。
參考文獻
[1] 盧雪珍,曾文娟,李悅儀.精神科病房護理管理中實施分組責任制的效果分析[J].醫(yī)藥前沿,2021,11(23):139-140.
[2] 施惠篪,陳晨.封閉式管理精神科病房護理不良事件三間分布及原因分析[J].基層醫(yī)學論壇,2020,24(33):4770-4772.
[3] 萬月惠.關懷性管理制度在精神科封閉式病房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當代醫(yī)藥,2020,27(17):188-190,194.
[4] 沈尹慧.精神科封閉式管理病房實施關懷性管理制度對患者滿意度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2020,20(35):226-227.
[5] 劉娟.精神科封閉式病房護理安全管理指標體系的構建[J].中國當代醫(yī)藥,2021,28(30):178-180,186.
[6] 謝曉華.精神科病房護理管理中應用責任分組護理的效果探究[J].基層醫(yī)學論壇,2021,25(18):2633-2634.
[7] 馮雨倩,李相云,孫今今.團體社交康復訓練在封閉式精神科病房優(yōu)質護理服務中的應用方法和效果評價[J].當代護士(中旬刊),2021,28(7):18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