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臨床護理路徑在妊高癥產婦產后出血護理中的應用及對出血量的影響。方法:選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間在本院治療的60例妊高癥產婦進行研究,隨機分為觀察組(30例,臨床護理路徑)與對照組(30例,常規護理)。分析患者血壓水平、產后出血量、妊娠結局。結果:觀察組患者SBP、DBP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產后出血量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不良妊娠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臨床護理路徑可顯著降低患者血壓水平,降低患者產后出血量,改善患者妊娠結局,對改善患者預后具有重要的影響,值得廣泛推廣。
【關鍵詞】臨床護理路徑;妊高癥;產后出血
The application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 in the nursing of Postpartum bleeding in women with 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amount of bleeding
HUI Yahong
Tongl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Tongling, Anhui 244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 in the nursing of Postpartum bleeding in women with 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amount of bleeding. Methods: A study was conducted on 60 pregnant women with 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 from January 2022 to December 2022.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n observation group (30 cases,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and a control group (30 cases, routine nursing). The blood pressure level, Postpartum bleeding and pregnancy outcome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SBP and DBP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amount of Postpartum bleedin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pregnanc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nursing path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blood pressure level of patients, reduce the amount of Postpartum bleeding, improve the pregnancy outcome of patients, and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improving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hich is worth popularizing widely.
【Key Words】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 Postpartum bleeding
妊高癥是妊娠期女性特有的疾病,常伴有高血壓、水腫、蛋白尿等癥狀,是造成產婦和胎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產后出血是指產婦在胎兒娩出后24h內陰道出血量超過500mL,是妊高癥常見的嚴重并發癥之一。延續性護理是一種跨學科的護理模式,旨在為患者提供全面的、連續的護理服務,包括出院后的家庭護理、康復指導等。國內外研究表明,延續性護理能夠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降低再住院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等。目前,國內外已有許多關于延續性護理的研究,但針對妊高癥產婦產后出血的延續性護理研究較少。鑒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臨床護理路徑在妊高癥產婦產后出血護理中的應用及對出血量的影響,以期為妊高癥產婦產后出血的護理提供更加有效的干預措施。現做出如下報道。
1.1 一般資料
選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間在本院治療的60例妊高癥產婦進行研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0例。觀察組,年齡27~35歲,平均年齡(31.27±3.52)歲;對照組,年齡27~34歲,平均年齡(31.63±4.18)歲。兩組對比,P>0.05,有可比性。納入標準:符合妊高癥相關診斷標準。排除標準:①嚴重精神異常;②患者及家屬不愿配合。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護理人員對產婦的病史以及當前的病情狀態進行了解,根據產婦不同的表現進行對應的護理指導工作的實施。對產婦的各項生命體征進行密切的監測,包括血壓、心率等,一旦發現指標的異常,及時通知醫生。對產婦進行對癥治療,將治療藥物的正確使用方法進行介紹,定時記錄產婦的產后出血量。
觀察組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干預。(1)在產婦入院當天,護理人員會向產婦和家屬介紹住院注意事項和醫院規章制度,同時為其介紹病房的設施和使用方法。護理人員還會對產婦的個人信息進行評估,包括各項產前指標和病史等,以及發現產婦產后出血高危因素,對存在高危因素的產婦進行全面監管,制定產婦出血的應急預案并根據產婦的個人意愿和身體狀態評估分娩方式方案。(2)產婦入院第2~3d,護理人員會與產婦和家屬進行交流,并了解產婦的心理狀態。如果產婦存在緊張、壓抑、焦慮等負面的情緒,護理人員會詳細追溯其來源,并進行針對性的情緒疏解護理。同時護理人員會為產婦和家屬講解妊高癥產后出血健康知識,如妊高癥的發生原因、危害、分娩期間的注意事項等,并進行正確的健康宣教,引導產婦的心理樂觀、積極,增強分娩的信心。護理人員還會對產婦的營養需求進行評估,結合實際情況制定飲食護理計劃,督促產婦要勞逸結合,保持充分的休息和營養元素的攝入。(3)在產婦入院第3d至出院前1d期間,護理人員會告知產婦新生兒的基本情況,安慰產婦的心態,減少其緊張和擔憂的心理。護理人員會定時觀察并記錄產婦的出血量,根據產婦的個人情況進行預防性的措施,如補液,避免過多出血引起的水電解質紊亂等。護理人員還會根據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宮縮藥物增強宮縮的強度,對產婦進行子宮的按壓,促進宮縮的加強,便于子宮中的積血排出。護理人員也會定期進行查房,記錄產婦的生命體征指標,并觀察其意識狀態是否清晰,是否存在惡心、嘔吐、頭暈等癥狀。此外,護理人員還會營造良好的住院環境和氛圍,調節室內的溫度和濕度舒適,保持病房內外的安靜,確保產婦能夠安心的休息,同時提供營養豐富的飲食,促進產婦體能的恢復。(4)在產婦出院當日,護理人員會對母嬰護理注意事項進行詳細的講解,指導家屬進行血壓的監測和記錄工作,并告知產婦的復查時間。如果產婦出院后出現不適,護理人員會提醒家屬隨時就診。
1.3 觀察指標
(1)血壓水平對比:包括收縮壓(SBP)和舒張壓(DBP)。(2)產后出血量對比:包括產后2h與產后24h。(3)妊娠結局對比:包括子癇、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血壓水平對比
觀察組患者SBP、DBP顯著低于對照組(P< 0.05),見表1。

2.2 產后出血量對比
觀察組患者產后出血量顯著低于對照組(P< 0.05),見表2。

2.3 妊娠結局對比
觀察組患者不良妊娠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 0.05),見表3。

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產科護理也在不斷進步。妊高癥是孕婦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嚴重影響母嬰健康。臨床護理路徑作為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護理質量,減少產婦出血量[1]。臨床研究指出,制定臨床護理路徑表是實施臨床護理路徑的第一步。在制定路徑表時,需要結合產婦的具體情況,包括疾病史、生理指標等,制定出適合產婦的護理方案。同時,還需要根據護理方案制定出相應的護理流程和標準操作規程。
實施臨床護理路徑是關鍵環節。在實施過程中,需要嚴格按照臨床護理路徑表中的流程和標準操作規程進行操作[2]。在產婦產后出血的情況下,需要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對產婦進行搶救。同時,還需要及時監測產婦的生命體征和出血情況,并記錄相關信息。在實施過程中,還需要對護理效果進行評估和反饋,不斷完善護理方案,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可以有效地提高產婦的護理質量。研究認為,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對出血具有以下作用:(1)有效地減少產婦出血量: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可以有效地減少產婦的出血量。通過制定個性化的護理方案和標準操作規程,可以減少護理操作的隨意性和重復性,提高護理效率。同時,實施臨床護理路徑還可以促進醫護之間的合作和溝通,提高團隊協作能力。在提高產婦護理質量的同時,還可以提高產婦的滿意度和信任度。(2)及時發現和處置出血情況: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可以及時發現和處置出血情況。在產婦產后出血的情況下,需要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對產婦進行搶救。同時,還需要及時監測產婦的生命體征和出血情況,并記錄相關信息。在實施過程中,還需要對護理效果進行評估和反饋,不斷完善護理方案。通過及時發現和處置出血情況,可以有效地減少出血量,提高產婦的安全性。(3)提高產婦的健康意識和自我管理能力:實施臨床護理路徑還可以提高產婦的健康意識和自我管理能力。在實施過程中,需要向產婦及其家屬宣傳產后出血的原因、預防措施等知識,提高產婦的健康意識和自我管理能力。同時,還需要對產婦進行心理疏導和生活指導,幫助其適應角色的變化,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通過提高產婦的健康意識和自我管理能力,可以有效地減少出血量,提高產婦的生活質量[3]。
綜上所述,臨床護理路徑在降低產婦產后出血量中具有重要的影響,值得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 齊輝.臨床護理路徑在妊高癥產婦產后出血護理中的應用及對出血量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1, 40(18):3421-3424.
[2] 魏玲玲,尚培蓮,董華.臨床護理路徑在妊高癥產婦產后出血護理中的應用及對出血量的影響研究[J].婦幼護理,2022,2(13):2968-2971.
[3] 王燁.臨床護理路徑在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產后出血護理中的應用及對出血量的影響[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2022,12(16):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