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早期腸內營養支持治療應用在ICU重癥顱腦損傷患者中的效果及對患者營養狀況和并發癥的改善作用。方法:2020年1月—2023年4月研究時段中,因重癥顱腦損傷在本院ICU接受相應治療的患者共計40例,按照同比例,對其進行紅藍球隨機分組處理。對照組實行常規治療,基于此,觀察組患者加入早期腸內營養支持治療。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營養指標進行監測,同時統計不良并發癥情況,比較分析早期腸內營養支持治療的應用效果。結果:觀察組營養指標中白蛋白、血紅蛋白與血清總蛋白水平均較對照組更高(P<0.05);觀察組不良并發癥發生率與對照組相比明顯更低(P<0.05)。結論:面對ICU重癥顱腦損傷患者,臨床積極實行早期腸內營養支持治療,有助于增強機體營養狀況,減少不良并發癥發生風險,保證患者治療成效,可作為理想治療方案進行推廣。
【關鍵詞】早期腸內營養支持;ICU;重癥顱腦損傷;營養狀況;并發癥
The effect of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on improving nutritional status and reducing complications in ICU patients with severe head injury
XU Chenchen
Yancheng Dafeng People’s Hospital, Yancheng, Jiangsu 2241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ness of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therapy in ICU patients with severe head injury and its improvement on nutritional status and complications. Methods: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from January 2020 to April 2023, a total of 40 patients who received corresponding treatment in the ICU of our hospital due to severe head injur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red and blue spheres according to the same proportio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treatment, and based on this,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treatment. Monitor the nutritional indicators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analyze the adverse complications.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treatment. Results: The levels of albumin, hemoglobin, and total serum protei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In the face of severe head injury patients in ICU, actively implementing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treatment in clinical practice can help enhance the body’s nutritional status, reduce the risk of adverse complications, and ensure the treatment effectiveness of patients. It can be promoted as an ideal treatment plan.
【Key Words】Early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ICU; Severe head injury; Nutritional status; Complications
現階段,工業化和交通業的不斷發展,因不良意外所致的重癥顱腦損傷患者越來越多。通常,重癥顱腦損傷患者代謝紊亂狀態明顯,會增加機體糖分、脂肪和蛋白質的消耗量,若病情嚴重,則會造成胃腸功能障礙問題,致使患者營養不良,人體處在負氮平衡狀態中,影響疾病預后效果,與此同時,腦部組織受損嚴重,炎癥因子釋放量較大,顱內壓力高,導致迷走神經反射異常,加上創傷應激反應,患者機體代謝問題嚴峻,死亡概率高[1]。據相關資料顯示[2]:重癥顱腦損傷患者中,80%患者具有胃腸動力障礙,一半以上患者損傷后14d內伴有腸內營養不耐受問題,這均是重癥顱腦損傷患者預后不良的重要原因,甚至引發諸多不良并發癥,對患者生命安全產生較大威脅。鑒于此,臨床建議積極提供重癥顱腦損傷患者營養支持治療,可有效增強機體抵抗力,避免腸源性感染問題,盡量降低不良并發癥發生風險,保證患者治療成效,減少殘疾或死亡風險。為了進一步分析早期腸內營養支持治療的優勢,本文以2020年1月—2023年4月期間本院ICU收治的重癥顱腦損傷患者為例,進行對照研究,現把研究結果整理如下。
1.1 一般資料
擇取在本院ICU接受相應治療的重癥顱腦損傷患者40例作為研究對象,開展本項研究,入院時間段2020年1月—2023年4月。經同比例紅藍球法進行隨機分組,每組20例。對照組,男9例,女11例,年齡20~69歲,平均年齡(47.83±3.27)歲;觀察組,男12例,女8例,年齡23~71歲,平均年齡(47.88±3.20)歲。采用統計軟件分析組間資料,提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備可比價值。納入標準:①符合相關疾病診斷標準;②無肝腎功能不全癥狀;③患者或家屬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凝血功能障礙;②精神疾病;③合并意識障礙;④惡性腫瘤。
1.2 治療方案
對照組單純向患者開展常規治療措施,如機械通氣,適當使用甘露醇藥物,降低機體顱內壓水平,對患者血壓水平進行密切監測,提供營養腦細胞治療措施,如有必要,征得家屬同意后,科學開展手術治療。
基于此,觀察組配合應用早期腸內營養支持治療,在患者人院48h內完成鼻飼處理,腸內營養支持初始階段主要選用大米湯或者溫開水,以30~50mL/h速度進行鼻飼,鼻飼液溫度需控制在38℃~40℃,首日5~6次,鼻飼總量應低于500mL,對患者病情狀況進行監測,未見異常現象的患者,可轉為牛奶、魚湯、蛋花、菜湯等食物,以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食物為主,適當增加食用量到2000mL/d,低濃度向高濃度轉變,循序漸進,若患者鼻飼后出現胃部不適感,可適當暫停。每間隔4h胃管抽吸1次。

1.3 觀察指標
1.3.1 營養狀況指標:充分監測白蛋白、血紅蛋白以及血清總蛋白指標,于治療前和治療后均需密切監測。
1.3.2 并發癥情況:統計兩組患者消化道出血、嘔吐、腹脹腹瀉、便秘、胃潴留、肺部感染、電解質紊亂癥狀發生情況,對比發生率。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營養狀況對比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白蛋白、血紅蛋白和血清總蛋白水平明顯更高(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對比
觀察組不良并發癥發生率顯著更低(P<0.05),見表2。
通常情況下,人體處在高代謝狀態中,機體消耗營養物質的速度加快,進一步加重機體負擔,對重癥顱腦損傷患者來說,短時間內便會出現體重降低、營養狀態不良等問題,嚴重亦可能伴有腹瀉、腸梗阻、嚴重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并發癥,正是由于重癥顱腦損傷患者在能量中的需求量較大,而人體腸道是機體高代謝反應的主要場所,所以需要加強營養支持治療。顱腦損傷癥狀發生后,人體會釋放大量谷氨酸物質,進一步導致腦部組織處于缺血和缺氧狀態中,誘發腦細胞死亡。因高代謝反應狀態,人體會不斷分解脂肪和蛋白質,引起代謝功能紊亂,機體免疫能力低下,為細菌或內毒素的入侵提供便利條件,此時,患者容易發生全身性感染[3]。另外,顱腦損傷對機體迷走神經和交感神經的刺激性較強,會引起機體胃黏膜血管痙攣,加重胃部黏膜上皮的損傷程度,嚴重可造成胃黏膜糜爛,提高胃出血發生風險。因此,臨床需要重視營養支持治療。
對于嚴重創傷患者來說,胃腸道在病理與生理反應中占據重要地位,通過腸道營養支持治療,可刺激機體胃腸黏膜,避免胃腸黏膜不良萎縮,加快黏膜腺體功能的恢復速度,保證腸道生物和機械功能狀態良好,利于人體更好的吸收營養成分,增強人體抵抗力,避免發生應激性潰瘍或腸源性感染現象,而且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腸道細菌或毒素移位概率[4]。將腸內營養支持治療方案應用在顱腦損傷患者中,除積極改善機體代謝狀態外,還可以確保機體腸道完整,糾正機體免疫功能,減弱應激反應程度,避免不良感染問題[5]。重癥顱腦損傷患者意識往往處在不清楚狀態中,病情嚴重危急,部分患者血管受損,生命體征不穩定,臨床治療難度極大,此時積極開展早期營養支持治療,可恢復機體血流動力學狀態,增強營養,提高人體免疫能力和抵抗力,加快胃腸道功能恢復速度。腸外營養支持一般經靜脈輸注營養物質,營養物質未經機體胃腸道,無法避免胃腸道不良并發癥問題[6]。完全腸外營養支持治療會讓機體腸道處在靜息狀態下,腸黏膜萎縮風險高,可減弱機體腸道消化吸收功能,降低腸道菌群比例均衡度,進一步損傷人體腸黏膜屏障,相較之,鼻飼法可向患者胃腸道提供營養成分,操作相對簡單,不會過度增加患者經濟花費,利于保護機體腸黏膜屏障功能,維持屏障完整度,避免細菌或內毒素移位現象出現,減少腸源性不良并發癥,保證患者安全[7]。除此之外,早期腸內營養支持治療能夠進一步強化胃腸道吸收與排泄能力,減少胃腸道炎性反應狀態,預防臟器功能損傷現象,對重癥顱腦損傷患者而言,具有十分顯著的臨床應用價值。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白蛋白、血紅蛋白和血清總蛋白營養指標水平均高,不良并發癥發生率10.00%較低,與對照組相比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早期腸內營養支持治療法應用在ICU重癥顱腦損傷患者治療中,效果非常突出,可有效改善患者營養狀態,降低不良并發癥發生概率,可提高患者預后改善效果,是非常理想的臨床治療方案。與聶凌云[8]“觀察組營養指標水平高,不良反應發生率8.00%低于對照組(P<0.05)”報道結果幾乎一致。
綜上所述,早期腸內營養支持治療應用在ICU重癥顱腦損傷患者中的效果顯著,對患者營養狀況和并發癥具有積極改善作用,值得臨床大力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周德仲,韋迪岱,柯炎斌,等.重型顱腦損傷患者早期腸內營養支持中不同營養劑對臨床預后、營養狀態、炎癥指標及胃腸耐受性的影響[J].腦與神經疾病雜志,2021,29(6):357-362.
[2] 傅壯,常敬民.早期腸內營養對ICU重型顱腦損傷患者Hb、血清ALB、PAB、TP水平的影響[J].現代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版),2020,4(16):110-112.
[3] 張建榮,章志華,謝建波,等.早期腸內營養支持對ICU重癥顱腦損傷患者血清CRP水平及預后的影響[J].解放軍預防醫學雜志,2019,37(11):154-155.
[4] 龍勇.低溫早期腸內營養護理對ICU重癥顱腦損傷患者應激性潰瘍護理效果研究[J].四川生理科學雜志,2020,42(3):318-321,317.
[5] 馬秉博.早期腸內營養支持改善ICU重癥顱腦損傷患者營養狀況及降低并發癥發生率的效果探討[J].吉林醫學,2019,40(9):2173-2174.
[6] 封永順.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進行早期腸內營養支持的效果觀察[J].當代醫藥論叢,2019,17(15):108-109.
[7] 夏春潔.超早期腸內營養支持護理對重癥顱腦損傷患者營養狀態、康復進程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22,28(12):1663-1666.
[8] 聶凌云.早期腸內營養支持對改善ICU重癥顱腦損傷患者營養狀況與降低并發癥的效果研究[J].基層醫學論壇,2021,25(18):2578-2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