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ICU重癥患者實施腸內營養護理干預的效果觀察及對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ICU重癥患者132例,分為兩組,對照組選擇常規護理,研究組選擇早期腸內營養護理干預。結果:研究組的營養狀態指標比對照組更好(P<0.05);研究組的并發癥發生率比對照組更低(P<0.05);研究組的炎性因子水平更低且免疫功能水平更高(P<0.05);研究組的生活質量比對照組更高(P<0.05)。結論:ICU重癥患者實施腸內營養護理的干預效果更加顯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態,有效消除機體內的炎性反應,優化各項免疫功能指標,降低治療過程中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整體的生活質量,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廣。
【關鍵詞】常規護理;ICU重癥患者;腸內營養護理;干預效果;營養狀態;生活質量
Effect observation of enteral nutri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ICU patients and its influence on quality of life
LIU Li
Hunan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nteral nutri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ICU patients and its influence on quality of life. Methods:A total of 132 ICU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0 to December 2022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as selected routine nursing, the study group was selected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Results:The nutritional status of the study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complication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level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was lower and the level of immune function was higher in the study group(P<0.05). The quality of life in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intervention effect of enteral nutrition nursing in ICU patients is more significant.
【Key Words】Routine nursing; ICU patients with severe disease; Enteral nutrition care; Intervention effect; Nutritional status; Quality of life
ICU是臨床收治急、危重癥患者的一個封閉式管理診室,因為這部分的患者大多病情較急且變化較快,護理人員大都把工作核心放在了對患者的病情監測以及生命搶救中,但是由于ICU重癥患者大部分都有胃黏膜損傷等現象出現,就會造成患者不能夠自主進食,所以,對患者采取腸內營養支持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但是因為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很容易會出現神經系統的損傷或者腸道功能相關障礙等因素,所以在開展腸內營養過程中就會發生喂養不耐受的情況,從而造成腹瀉、嘔吐以及腸外瘺等不良反應的出現。而在腸內營養支持過程中開展合理高效的護理干預,能夠明顯提高患者的相關營養情況,減少并發癥以及喂養不耐受的出現,加強患者的干預后恢復效果[2-3]。現對我院收治的ICU重癥患者對比分析之后發現早期腸內營養護理的干預效果顯著,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ICU重癥患者132例,分為兩組,對照組66例,男36例,女30例,年齡45~85歲,平均年齡(64.25±8.15)歲;研究組66例,男37例,女29例,年齡44~84歲,平均年齡(64.13±9.27)歲。患者同意本次研究,兩組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選擇常規護理,護理人員在患者入院后48h之內進行腸外營養干預治療,其中營養劑選擇20%的脂肪乳劑加上10%的葡萄糖根據1:2的能量配比進行供能,并靜脈滴注7%濃度的復方氨基酸溶液,根據患者的實際代謝情況加入合適的維生素和電解質等,把營養液配比成功后予以靜脈滴注[4]。
研究組:選擇早期腸內營養護理干預,具體內容如下:(1)早期腸內營養干預:在患者入院以后留置鼻胃管,在入院48h內根據輸液泵通過鼻胃管輸注相關的腸內營養劑,主要有1000mL/d的能全力以及2000kCal/d的短肽腸內營養液。患者術后第1d需要輸注的營養液總量是480mL,速度維持在20mL/h。然后把輸注量和速度逐漸提高,到第5d時進行全量輸注,輸注量是1500mL,并把速度維持在80mL/h,在19~20h時間內輸注結束。在輸注期間注意監測患者的胃潴留量現象,如果胃潴留量超過150mL,就暫停輸注,等到胃潴留量排空到小于150mL左右時繼續輸注[5]。(2)并發癥護理:要隨時檢測患者的胃里殘余量,做到每4小時對患者檢測1次,如果患者胃里余量>100mL的時候,就證明患者胃里仍然有殘余量,這個時候應該對患者實施延遲或者暫時停止液體輸注治療,在這期間要隨時關注患者的胃腸蠕動情況,假若患者的腸胃功能不能正常情況下運行,這個時候就應該口服相關的恢復患者腸胃動力的藥物[6]。(3)鼻胃管護理:護理人員要隨時注意患者的鼻胃管的正確位置,保證其管腔隨時暢通,在患者輸注之前用20~55mL的溫水對其管腔內壁進行沖洗,來保證患者的治療衛生。(4)日常護理:首先需要在患者治療之前進行相應的健康教育,加強與患者之間的溝通,對于患者提出的問題需要耐心進行相應的解答,護理工作人員及其家屬需要對其疾病的實際情況進行講解,同時向患者講解治療的意義及目的。
1.3 觀察指標
比較營養狀態指標:白蛋白(Alb)、轉鐵蛋白(TRF)和血紅蛋白(Hb)應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7]。比較并發癥發生的情況: 主要包括腹瀉、腹脹、感染以及肌肉萎縮等。比較炎性因子水平、免疫指標,抽取3mL的空腹靜脈血,離心處理,獲取血清樣本,利用酶聯免疫法對IL-6(白介素-6)、PCT(血小板比容)、CRP(C反應蛋白)指標進行檢測,同時應用免疫擴散法對IgG、IgA、IgM三項免疫指標進行檢測,嚴格遵循說明書實施相關操作,其數值越接近正常值則代表治療效果越顯著。比較生活質量:根據生活質量量表對患者進行綜合評估,滿分100分,分數越高生活質量水平越好[8]。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營養狀態指標對比
研究組的營養狀態指標比對照組更好(P< 0.05),見表1。
2.2 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研究組并發癥的發生率比對照組更低(P< 0.05),見表2。

2.3 炎性因子、免疫指標
與對照組比,研究組的炎性因子水平更低且免疫功能水平更高(P<0.05),見表3。
ICU重癥患者的病情大多比較危重,而且在遭受創傷之后或者是在疾病的困擾下,基本上都不能正常的進食。而且對于這部分患者來說,病情的恢復也需要很多的能量,假若由于不能進食而造成營養不足,就很有可能會直接影響機體自身的免疫力以及抵抗力,從而造成病情的進一步惡化和加重,并提高其他并發癥的打算風險[9]。所以,為了更好的確保患者的營養狀況,就要通過患者的具體病情為其提供一個有效科學的腸內營養護理干預,從而來確保患者的整體營養所需[10]。
目前在治療ICU重癥患者時免疫營養屬于不能缺少的一個手段,這種治療方式能夠補充有著藥理學效果的相關特殊營養素,有效刺激患者的免疫細胞,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保證正常及合適的免疫功能,有效調控機體的細胞功能,降低細胞內炎癥因子的整體釋放。隨著目前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研究發現腸內營養支持不僅可以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況,還可以對炎性反應以及高分解的代謝現象予以改善,能夠更好促進患者早日康復,提高整體的生活質量。文章通過對兩組患者進行對比分析以后發現,研究組的營養狀態指標比對照組更好(P<0.05);研究組的并發癥發生率比對照組更低(P<0.05);研究組的炎性因子水平更低且免疫功能水平更高(P<0.05);研究組的生活質量比對照組更高(P<0.05)。研究表明,腸內營養護理的效果更好,可以改善營養指標,優化多項免疫功能指標,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改善患者的整體生活質量,臨床方面應用價值更高。
綜上所述,ICU重癥患者實施腸內營養護理的干預效果更加顯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態,有效消除機體內的炎性反應,優化各項免疫功能指標,降低治療過程中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整體的生活質量,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蔣云.ICU重癥患者實施早期腸內營養護理干預的效果觀察[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文摘版)醫藥衛生,2022,12(7):33-35.
[2] 傅彩虹,湯雪梅,王冬麗.對ICU重癥患者實施早期腸內營養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東方藥膳,2021, 21(1):126-127.
[3] 王菊,趙燕.綜合性護理干預對ICU重癥腸內營養支持患者的影響[J].健康女性,2021,13(3):47.
[4] 陳少梅,林家羽,唐瑜.ICU重癥患者實施營養支持護理的效果及對提高患者營養情況的分析[J].醫學食療與健康,2022,20(2):16-18.
[5] 黃華霞.ICU危重癥患者進行腸內營養綜合式護理干預效果觀察[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醫藥衛生,2022,15(4):42-44.
[6] 李秋月,羅敏,劉少君.評價ICU重癥胰腺炎治療中進行腸內營養護理干預的效果及生活質量影響[J].醫學食療與健康,2022,27(13):20-22.
[7] 任媛.綜合性護理干預對ICU重癥腸內營養支持患者營養狀況及預后的影響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引文版)醫藥衛生,2022,17(6):49-51.
[8] 趙亮.綜合性護理干預對ICU重癥腸內營養支持患者營養狀況及預后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22,19(9):20-22.
[9] 高艷春.ICU危重癥患者腸內營養的護理效果探析[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醫藥衛生,2022, 23(6):74-76.
[10] 韋銀籃.早期腸內營養護理干預對ICU重癥患者營養狀況及并發癥的影響[J].東方藥膳,2021,85(71): 18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