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我國經濟體制改革持續推進下,促進了鄉鎮行政事業單位轉型發展。鄉鎮行政事業單位若想強化自身社會功能,擁有更高的服務水平,應將重點放在預算管理工作上。通過高質量落實預算管理,降低單位運行成本,最大程度上實現經濟目標。基于此,本文站在鄉鎮行政事業單位角度,分析預算管理的開展意義,闡述當前單位預算管理現狀,提出加強單位預算管理的措施,以期為鄉鎮行政事業單位提供參考,不斷提升預算管理水平,助力單位改革發展。
關鍵詞:鄉鎮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策略
預算管理是指單位在財務運行環節,有效控制財政資金,實現資金優化配置,促進經濟發展的管理方式。通過科學構建預算管理機制,能避免出現資金隨意支出的問題,減少運行資產,高效應用有限的資金,減輕單位資金壓力,促進單位穩定發展。現階段,鄉鎮行政事業單位不斷加大預算管理力度,但仍存在一些阻礙,因此,單位應進一步探究預算管理強化措施,實現自身發展目標。
一、鄉鎮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的意義
對于鄉鎮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而言,其屬于我國預算管理體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此項工作的高質量開展主要具備以下意義:首先,提升財務管理水平。鄉鎮行政事業單位中的預算管理工作,是單位財務管理中的重要內容,通過科學開展預算管理工作,能夠合理配置單位現有資源,嚴格監控財政資金使用過程,避免出現資源浪費問題,提升單位財務管理水平,促進單位財務管理高質量落實。其次,增強財務透明性。通過實施預算管理,可有效控制并約束單位各項開支,保證各項支出的合規性與合理性,還能使各項支出更加透明,在此基礎上,使單位充分發揮自身公共服務職能作用,為服務型政府建設提供助力,增強財政資金使用透明度。最后,提升單位績效水平。單位實施預算管理,能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充分發揮出來,通過制定明確的管理標準,保證單位各項支出均能根據預算執行,促進單位績效考核高質量實施,全面評價單位部門預算執行情況,同時,結合評價結果,對預算管理體系進行完善,從而有效提升單位績效水平。
二、鄉鎮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現狀
(一)預算管理認識不足
一些單位領導對預算管理認識不足,并未提前做預算;財務與業務部門缺乏溝通,業務部門未能積極參與其中,使得預算編制不夠科學,影響到了預算實際執行,產生了資源浪費情況;一些財務人員未能認識到全面預算的價值,責任不明確,導致全面預算過于被動。
(二)預算編制不科學
當前,一些單位預算管理中,應用的預算編制方法過為單一,并未采取“零基預算法”,預算編制環節,單位并未根據自身業務發展水平及人員配備情況,確定整體預算收支水平,仍選擇“上年基數+本年因素”的方式進行預算編制,使得預算與實際情況不符,并且無法向各部門進行預算分解。一些單位預算編制時間較短,導致預算編制部門無法使相關職能部門參與其中,也缺少充足的時間詳細進行預算項目的調研與論證。
(三)預算執行力不足
一些單位開展預算管理工作時,存在預算執行力不足情況,嚴重影響到了預算執行效率,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考核力度不足,缺乏科學的考核指標,沒有嚴格把控資金去向,存在超預算情況,使得編制的預算無法為后期預算編制提供參考,大大削弱了預算管理的實際作用;不具備完善的責任追究制度及激勵機制,沒有將預算執行與績效良好掛鉤,導致缺乏對預算執行的有效約束,存在隨意更改資金用途的情況,嚴重降低了資金使用效益。此外,一些單位雖然制定了相應考核機制,不過因為考核體系不完善,使得預算考核形式化明顯。
(四)人員業務素質有待提升
鄉鎮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內容較多,預算編制難度較大,需要預算編制人員具備較強的預算編制能力。不過一些單位在預算編制中,主要由財務人員負責,而財務人員缺乏對預算編制的深入了解,在相關法律法規上認識不到位,較易出現預算編制專業性不足的情況。一些單位管理人員管理意識不足,沒有重點實施預算管理培訓,進而使相關人員存在專業知識不足等情況。
(五)監管力度不足
單位開展預算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保證單位健康發展,科學分配資源,防止資源浪費,提升單位經濟效益。實際工作中,要求單位重點做好預算管理監管工作,保證其作用的良好發揮。不過一些單位監管力度不足,并未實現對預算管理的有效控制,沒有設立專門的監管部門,也缺乏完善的監管制度體系,使得預算管理未能深入執行,無法在單位發展中發揮出預算管理的真正價值。
(六)缺少完善的財務管理系統
預算管理屬于財務部門的重要工作,信息化環境下,單位若想充分發揮出預算管理的作用,應引入財務管理系統。不過一些單位中現存財務管理系統過于老舊,無法很好地滿足預算管理實際需求,如財務管理系統中,缺少預算管理職能模塊,加上部門間信息共享時效性不強,無法通過信息技術構建信息共享平臺,均對預算管理的科學開展產生了較大影響,無法獲得較高的預算管理水平。
三、加強鄉鎮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的策略
(一)提高預算管理認識
第一,單位管理層應強化預算管理認識,積極學習預算管理內容,并使單位全體人員了解到預算管理的重要價值,在工作環節嚴格按照預算執行,實現全員參與。單位應加大預算管理宣傳力度,確保全體人員明確自身職責與任務,從整體上提升預算管理水平。第二,構建完善的全員參與工作機制。單位管理人員應發揮自身組織領導作用,使全體人員參與到預算管理中,強化財務與業務部門溝通交流,確保財務人員進入到業務部門,參與項目討論、決策,還應使業務人員加入財務部門,共同進行項目預算編制,在各部門良好配合下,提升預算管理水平,促進財務與業務良好融合。
(二)科學開展預算編制工作
第一,更新預算編制方法,積極應用零基預算法。現階段,單位應用“上年基數+本年因素”的方式,已無法滿足單位發展實際需求,因此,單位需要積極應用零基預算法,對自身業務發展情況及預算年度人員進行全面了解,合理確定單位業務經費與人員薪酬,通過對各種影響因素的全面考慮,科學編制預算,不僅能夠對單位經濟發展趨勢進行合理預測,還能有效提升單位效益。第二,確保預算編制工作擁有充足的時間。對于預算編制工作而言,往往存在較大的工作量,實際開展環節,需要對單位實際情況進行全面考慮,還應對整個行業的具體情況加以了解;既要滿足年度要求,還應結合過去實際情況,對未來做出科學預測;一方面應滿足單位發展需求,另一方面還應對財力進行預測。因此需要進行充分的調查研究,為保證各項工作的高效開展,單位應為其提供充足的時間,以免影響到實際編制效果,影響到預算管理工作的科學開展。
(三)加強預算執行效力
單位編制的預算獲得批準后,預算管理部門可進行預算的層層分解,向各個部門落實具體工作任務,通過這樣的方式,保證預算執行效果。鄉鎮行政事業單位在預算執行效力提升過程中,應重點做好以下工作:首先,科學制定預算崗位責任制,并良好執行。單位通過構建完善的預算崗位責任制,嚴格規范預算執行崗位實際工作,從而不斷提升單位預算執行水平,充分發揮出預算管理工作的作用。其次,單位應積極推進信息化管理模式。信息化環境下,單位應合理應用各種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例如數據庫技術、互聯網技術等,在技術支撐下,提升預算執行的透明度,實現對預算執行的全面控制,實際工作環節,能及時找出其中的缺陷與不足,并加以科學處理,將風險降至最低,使預算執行效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再次,構建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單位需要與自身實際結合,不斷優化內控制度,對于不相容職務,應做到良好分離,實現對資金風險的有效防范,使單位獲得更高的資金使用效益,保證預算高效執行。最后,嚴格報批手續。如果在預算執行環節,確因政策性或不可抗力因素、上級交辦事項等,需要調整預算的,單位應嚴格根據相關程序開展審批工作,不可對預算進行隨意調整,從而使保證預算具備較強的嚴肅性。
(四)注重人員綜合素質培養
無論預算編制,還是預算執行,都需要單位財務人員組織開展,人員業務能力會直接影響到了單位預算管理成效。因此,單位財政部門應保證財務人員能力滿足實際工作要求,對其定期開展專業培訓,使財務人員能夠更加規范、科學地開展實際工作。同時還應不斷提升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保證其能夠嚴格根據相關要求,科學開展預算編制,增強預算編制及執行嚴肅性。此外,單位還應進行財務人員道德及職業素養的重點提升,注重財務人員理論學習及業務培訓,使人員具備較強的工作能力。單位在制定培訓計劃時,需要堅持長期化培訓,促進財務人員綜合素質持續提升。在具體培訓內容方面,應將重點放在預算管理知識、《預算法》《預算法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學習,使單位財務人員不斷提升預算編制能力,促進預算管理水平不斷提升。同時,單位培養財務人員綜合素養的同時,還應鼓勵其在工作中,對預算編制及執行問題進行積極反饋,實現單位預算管理的不斷優化。
(五)加大監管力度
為提升預算管理質量,應加大對預算管理的監管力度。首先,政府部門應做好單位監管工作,發揮出政府部門的職能作用,針對財政收支,作出具體規定,如單位所有項目均應向相關部門申請,同時提交預算與經濟產出對比,通過相關部門審核,審核通過后,單位才可根據相關預算開展項目工作,若項目未通過審核不可開工。項目完成后,剩余資金應返還政府實施統一管理,項目建成后投入使用的經濟所得,資金也應通過財政專戶統一管理。在政府部門大力監督下,提升單位預算管理質量。其次,單位內部需要做好預算管理監管控制,預算管理環節,財務人員應做好預算規劃,具體規劃環節需要制定科學的預算標準,相關部門應加大監督,防止單位選擇統一的標準對預算管理效果產生影響;單位應構建完善的監管制度,為預算管理監督工作提供科學標準及依據,發現問題時可及時處理。最后,單位應做好預算執行結果考核及評價工作,單位可通過有效的考核與評價方式,掌握預算執行情況,從中找出預算管理中的現存問題,實現預算管理流程的不斷優化,促進預算管理順利推進。
(六)構建完善的財務管理系統
現階段,單位預算管理工作對財務管理系統依賴性較大,若單位財務管理系統功能不健全,則無法滿足預算管理的實際需求,因此單位應重點構建完善的財務系統。首先,針對財務管理系統建設,加大投入力度。通常情況下,預算管理工作中需要應用到較多先進的技術,如信息技術、大數據技術、網絡技術以及智能技術等。為提升財務管理系統建設質量,滿足預算管理開展要求,單位領導應加大資金投入,積極開展信息技術引進與研發工作,確保信息化建設擁有充足的資金支持。其次,不斷完善財務管理系統。在充足的資金支持下,單位可聘請專業的技術人員,開發建設財務管理系統。實際建設環節,為使系統滿足預算管理要求,應根據此項工作的具體要求及制度,進行財務管理系統的完善與改進。如,結合預算管理流程,開發系統預算管理板塊,使系統中的預算管理流程更加規范。再次,構建信息共享平臺。對于預算管理而言,信息共享平臺屬于重要基礎,單位財務人員預算編制環節,需要有全面、準確的數據信息作為支撐,若缺少可靠的信息基礎,會影響到預算科學性。所以單位應結合實際情況,構建信息共享平臺,要求各部門向該平臺中共享準確、全面的數據信息,財務人員通過平臺中的數據信息,高質量實施預算管理。最后,強化系統安全管理。單位在預算管理工作開展環節,需要各部門共同配合,為保證系統數據信息的安全性,單位應在系統及平臺建設環節,重視信息安全管理。通過先進的加密技術,加密重要的數據信息,還應設置系統權限,并通過安全防護軟件,避免病毒及黑客入侵。
結束語
綜上所述,預算管理工作在鄉鎮行政事業單位發展中處于重要位置,是單位健康長遠發展的關鍵。單位應充分認識到預算管理的價值與作用,將此項工作放在單位管理發展高度,使預算管理與單位發展密切相連,嚴格把控單位各項預算支出,進一步減少行政運行成本支出,降低政府財政壓力。單位開展預算管理工作時,應找出自身工作中現存問題,在此前提下,完善預算管理體系,不斷提升自身預算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魯秀麗.行政事業單位加強預算管理研究[J].齊魯珠壇,2022(06):46-48.
[2]金國龍.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相結合的建議[J].預算管理與會計,2022(09):30-33.
[3]薛莉萍.關于加強基層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的思考[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22(06):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