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信息化建設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主流趨勢,高等教育信息化改革發展勢不可擋。高校教育管理者應積極適應互聯網時代發展主題,構建數據驅動下的教育管理模式。數據驅動是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創新發展的必由之路,是提升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效率的根本保證,也是實現高校學生工作精細化管理的有效途徑。然而,現階段,高校教學管理改革面臨著諸多現實問題。對此,高校應理性分析相關問題,采取針對性舉措改善現狀。
關鍵詞:大數據技術;數據驅動;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改革
一、引言
在產業革命的推動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才需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此背景下面對,高等教育領域展開了系統性、整體性變革。數據驅動是指以數據為中心進行決策和行動,是全球經濟創新發展的主流趨勢,是產業革命的催化劑,也是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改革發展的重要媒介與工具[1]。通過數據驅動,高校教育管理實踐活動可以統計、分析、應用大量數據資源,從而有效提高高校治理的效率與質量,為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提質加速。因此,如何利用數據驅動技術提高教育管理質量,是高校信息化教學改革的重中之重。
二、數據驅動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改革的現實困境
(一)對數據驅動管理理念的認知有待提升
在高校教育教學信息化改革中,多數高校開始重視大數據分析技術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價值,并開展數據驅動應用實踐,但實踐過程并未呈現出理想狀態。數據驅動管理理念認知的不足,影響學校管理層對數據驅動管理改革的精準定位和統籌規劃,進而制約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改革進程。
首先,部分高校教育管理領導者對數據驅動的接受意愿較低。受傳統集權制管理體制影響,部分高校管理層對開放式、扁平式管理理念持排斥的態度[2]。數據驅動要求高校在進行管理規章的制定、實施等工作時,不再由管理者獨斷式決定,而是由不同管理層次的管理工作者共同參與決策制定并監管落實。因此,在大數據技術與教育管理資源融合實踐方面,部分高校管理工作者會選擇一些不觸及自身利益的領域,比如學生管理、后勤管理、教學管理等,而在行政、人事管理等方面的數據驅動管理意識薄弱。
其次,部分高校教育管理者對數據驅動的內涵理解不清。部分高校簡單地將校園一卡通視為數據驅動,并未意識到數據驅動的豐富內涵,不了解數據驅動在管理體系中的重要價值,在高校人事招聘、創新基地建設、線上教學創新等方面融入大數據技術的意識薄弱。這種認識不到位直接造成了數據驅動在高??蒲泄芾?、行政辦公等方面的形式化融入,不利于教育管理工作信息化改革的進一步發展。
(二)數據驅動教育管理工作制度有待健全
規范嚴謹的管理制度是數據驅動下教育管理改革的根本保障,制度的規范與約束有利于大數據技術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順利融入。自教育信息化2.0時代以來,全國各個高?;窘⒘艘孕@網、校園一卡通等為主要形式的信息化管理系統。數據驅動是對高校已有信息化管理系統的深化與拓展?,F階段,制度建設缺失是影響數據驅動融入改革效率的主要原因之一。
首先,從數據驅動管理制度的內容來看,缺乏系統性和全面性。在數據驅動融入改革的過程中,部分高校管理工作制度的設計與制定過于側重于計算機基礎設施的配置要求,而忽視了對大數據技術分析流程的精細化管理[3],管理制度局限于數據驅動的外在表現形式,而忽視了其內在內容的作用,導致大數據技術在教育管理工作中的積極作用發揮受限。同時,數據驅動教育管理工作缺乏一體化的獎懲機制與評價監管機制,數據驅動方式的應用取決于高校管理工作者自身的意愿,沒有明確的約束制度條例,導致數據驅動融入改革的規范性與權威性缺失,不利于高校教育管理的改革發展。
其次,從數據驅動管理制度的實施成效來看,缺乏實效性與規范性。目前,數據驅動尚未在部分高校全校范圍內展開,只局限于部分教師的自發行為,其作用范圍受限。數據驅動教育管理系統需要將校內教育教學信息以數據的形式進行編碼和存儲,根據不同群體的需要以不同的規則對數據進行整體分析,數據驅動的整個過程需要展開統一、標準編碼。然而,由于數據驅動教育管理工作制度的缺失,導致教學數據資源的利用率較低,違背信息化建設的初衷。
(三)數據驅動教育管理隊伍專業素養不高
信息素養提升是現階段教師隊伍專業化建設的重要環節。在數據驅動教育管理隊伍中,高水平的數據處理技能是必備技能。在信息化技術不斷更新迭代的時代背景下,專業的計算機應用人才是關乎高校教育管理數據驅動融入改革的關鍵因素[4]。然而,從實踐來看,受管理隊伍年齡結構影響,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人員缺乏大數據技術的應用能力,人員的信息素養整體處于較低水平,制約著高校教育管理的深層改革。一方面,由于大數據分析技術專業人才的缺乏,導致部分高校無法深入了解、獲取、利用相關數據資源的重要價值,教育管理數據驅動改革的部分活動在數據資源的分析與處理方面表現較為淺顯,缺乏有效的技術指導與支持。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在大數據技術的應用上局限于少數教師群體,缺乏組建專門的數據驅動小組。無論是數據驅動專業人才的整體規模還是專業技能水平,暫時都無法滿足教育管理改革的需求。究其緣由,部分教師在科研和教學上面臨較大壓力,無法騰出足夠的時間和精力進行專業水平的提升。高校也未普遍開展規模化、規范化的教師大數據分析技術專業化培訓,導致教師管理隊伍的信息素養水平長期處于較低水平,從而制約了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改革的進程。
(四)數據驅動教育管理保障機制有待完善
計算機軟硬件設施的配置是高校教育管理數據驅動建設的根本保障。現階段,部分高等院校的教育管理數據驅動網絡平臺建設不系統、不全面,電腦等硬件設施配置不足,數據驅動教學管理軟件、教學系統等軟件的引進、開發和應用也無法滿足教育管理數據驅動式改革發展的要求,進而制約高校教育管理改革的推進。
首先,從計算機硬件配置來看,一些高校教育管理應用的計算機硬件相對滯后,無法支持大數據技術的運行。一方面,受管理層管理理念制約,這類高校在大數據技術的引進方面投入的經費較少,可以引進的技術有限,教學管理可以利用的數據分析技術也受限。另一方面,這類高校尚未建立一體化的大數據管理平臺。在實踐過程中,工作人員只能從不同的管理層次、不同院系獲取所需要的數據資料,進行重復編碼。而不同管理部門的數據信息由不同管理部門負責,數據信息的共享性與開放性不足,數據獲取難度增加,不利于大數據技術的運用,制約教育管理效率的提高。
其次,從計算機軟件配置來看,部分高校教育管理軟件配置水平較低,無法滿足教育管理數據驅動改革的內在需求。目前,國內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設的軟件獲取方式主要包括兩種:一是直接購買,即高校直接從軟件開發公司購買,這種方式成本較低,但管理軟件的針對性與特色性不足;二是自主研發,這種方式要求高校具備更優異的辦學條件,以及投入較多的人力、財力成本,但管理軟件的實用性能很強。
三、數據驅動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改革的對策研究
(一)重視頂層設計,樹立數據驅動管理新理念
新形勢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改革并不是簡單指向信息化應用基礎設置配置和簡單數據思維,而是數據資源的獲取、應用及數據管理思維的形成[5]。對此,高校應重視頂層設計,樹立數據驅動管理新理念,奠定管理改革的基礎。
首先,應以專題講座、論壇等形式,強化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對數據驅動的理解與認知。一方面,高校管理領導層應積極學習并踐行國家政策指引,高度重視大數據技術在管理工作中的應用,統籌規劃高校在數據驅動系統工程方面的資源,有效指導不同層級管理工作者的改革進程。另一方面,在領導層的指導與規劃下,以學科為單位,組織開展“大數據+學科/專業發展”的專題講座,比如“數據驅動下鐵道運輸專業領域的創新變革”,將大數據技術與專業教學發展有機融合;組織開展“數據驅動管理模式創新”的專題研討會,邀請優秀專家學者入校,與教育管理工作者座談,討論數據驅動管理新理念的內涵與價值,切實提高教育管理工作者的思想認知。
其次,應有效整合并并深入分析教育管理相關的數據化信息,切實掌握數據驅動管理理念發展的內在需求。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高校應從高校層面掌握教育管理相關的數據信息資源來源,比如學生管理系統、教學系統、圖書管理系統、后勤保障管理系統等,以大數據技術為工具,將這些數據信息資源來源連接在一起,構建一體化的教育管理虛擬系統。校管理層可以直接對教育管理虛擬系統的所有數據信息進行查閱、整理與分析,通過對數據信息資源的分析,制定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方案,提高教育管理質量。
(二)立足協同管理,構建數據驅動管理新體系
系統嚴謹的管理制度是數據驅動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屏障,高校應改變傳統集權式管理體制,重視扁平化管理和精準化管理的發展理念與模式,立足協同管理,制定數據驅動管理新制度體系。
首先,高校應重視數據驅動管理制度內容體系的全面性與系統性。從橫向角度來看,數據驅動管理規章制度應涉及高校教育管理的各個方面,大數據技術應被運用于不同行政管理部門的管理工作中。從縱向角度來看,數據驅動管理制度內容應覆蓋管理部門的各個工作環節。因此,規章制度內容的選擇與明確應基于對高校內部各個行政管理部門信息化改革進展的現狀調查和綜合考量,以保障制度內容選擇的科學性。
其次,高校應構建數據驅動管理體系的監管機制。例如,高??梢越M建數據驅動改革管理領導小組,在負責管理體制改革的同時,定期對數據驅動管理模式實踐進行評價,以保證數據驅動技術的有效利用。同時,高??梢远ㄆ谕ㄟ^問卷調查與實地走訪相結合的調研方式,調查數據驅動管理的實踐活動及其價值,測評教育管理隊伍對新型管理理念的接受與認知程度,以便高校及時獲取數據反饋,促進數據驅動下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創新與變革。
(三)關注信息素養,提高高校管理隊伍整體素養
數據驅動不同于以往教師掌握的信息技能,不僅要求行政管理者熟練操作計算機基本功能,還需要掌握信息技能,包括數據獲取、整理、分析。數據驅動融合變革的每個階段都需要專業人才的指導,掌握大數據分析技術的專業人才是影響高校教育管理機制變革的關鍵因素。因此,高校應采取措施提高高校管理隊伍的數據驅動專業技能。其一,高校應強化教育管理行政管理教師培訓。對此,高??梢越M織行政管理教師代表去數據驅動管理建設成果良好的高校實地考察學習,組織教師團隊去專門培訓機構參與技能培訓,從專門機構聘請專業技術人員入校展開實踐培訓,以多樣化的培訓方式保障管理隊伍數據驅動專業技能的提升。需要注意的是,這種培訓應具備長期性、可持續性特征,系統影響教育管理教師隊伍的管理理念,保障管理工作者的培訓質量。其二,提高高校行政管理隊伍的工作能力,特別是組織決策能力。當今社會,教育體制改革不斷深化,教育管理者只有具有較強的組織決策能力,才能制定操作性強、實踐性強的數據驅動管理改革計劃,對整個教育管理實踐過程進行創新變革,進而提高教育管理數據驅動成效。
(四)重視整體提升,強化數據驅動管理保障機制
系統科學的數據驅動管理平臺是促進高校教育管理數據化、智能化變革的根本保證。數據驅動管理平臺可以為不同層級行政管理部門提供共享數據服務,有效簡化管理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對此,高校應完善數據驅動管理平臺信息化設施配置,強化數據驅動管理保障機制。首先,增加經費投入,優化硬件設施配置。計算機硬件設備是數據驅動技術引進與應用的基本前提,也是高校開展信息化教學改革的重要基礎。數據驅動技術的應用對計算機硬件配置的要求更高。因此,高校應增加投入,提高校園網的網速和兼容性,更新現有的電腦和多媒體設備,購買可用容量更大的計算機設備,為數據驅動管理系統的運行提供硬件保證。其次,高校應建立一體化的教育管理虛擬網頁系統,并保持其開放性和教育性。數據驅動打破以往不同行政管理部門之間管理數據資源信息隔斷的局面,以數據的形式實現各部門之間管理信息的交互與分享,提高了管理信息的開放性與共享性。高??梢酝ㄟ^虛擬網頁系統對教育管理相關事務進行統籌管理,實時監測下級各管理部門的工作開展情況;同時,高校師生也可以通過該系統查詢相關的管理信息。如此一來,教育管理信息的傳遞不再局限于少部分行政工作者群體,教師和學生也能實時獲取信息,從而提高了教育管理的開放性。不同行政管理部門信息的共享,簡化了管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最后,高校應優化數據驅動管理軟件系統,提升數據處理能力。教育管理工作十分復雜煩瑣,需要處理的數據來源多種多樣。對此,高校應購買或開發兼容性更強的數據驅動系統,在數據管理虛擬系統創建不同的管理模塊,對相關管理信息進行針對性保存與分析。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面對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改革中存在的問題,高校管理層應重視數據驅動管理平臺的建設,借助數據驅動提升高校教育管理的科學化、高效化,助推高校管理更上一層。
參" 考" 文" 獻
[1]化開斌.大數據時代的高校學生教育管理模式轉變與應對策略[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22,44(S1):84-86.
[2]楊陽,蘇力,石城.大數據對現代高校教育管理的影響及改進策略[J].江蘇高教,2019(03):58-61.
[3]唐亭婷.大數據時代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個性化研究[J].高教學刊,2021(07):152-155.
[4]楊亞寧.數據驅動的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評估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9.
[5]鄒太龍.大數據時代高校教育管理的可能走向及實現路徑[J].高教探索,2017(11):10-16.